高考大家都知道,是涉及千家萬戶的一個大考,其重視程度堪比重生,古人常把「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成為人生四大喜事,而現在的「金榜題名」指的就是高考。據統計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就有1000萬人,河南一個省就有100萬之多,高考是每年六月必熱的話題,揪住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心。
而今年情況特殊,從延期開學延期上班開始,是否會出現延期高考就變成了所有人關注的話題。而就在剛剛,據有關部門報導: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高考)延期一個月,考試期間為7月7日至8日。
具體考試科目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這個信息的發布讓許多如坐針氈的父母心裡稍稍放下來一點心,畢竟多一點時間就多一份希望。
而回顧高考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一個細節,那就是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後,時間並非一成不變,也會隨著當年的實際情況而進行調整,總共出現三次變更,不僅沒有出現一次延期,反而全都是提前,這也讓此次因疫情「延期」的高考,成為歷史首次。
第一次提前
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將高考時間定為當年的12月份。到了次年1978年,高考時間首次提前到當年的夏天,時間定為7月下旬,也就是7月20日到23日。而考試科目的順序也與現如今差別極大,第一天的考試科目為政治、物理;第二天的科目是數學和化學,第三天才輪到語文和外語,而對於外語並非單單指英語而是可以自選。
第二次提前
到了1979年,也就是首次提前高考的第二年,高考再次提前,時間鎖定到了7月上旬,也就是7月7日到9日,提前了13天。隨後33年當中,高考時間從未發生過改變,這與現如今很多人印象當中的6月份高考相差一個月的時間,是我們大多數父母一輩高考時經歷的時間。
第三次提前
到了2003年,高考時間再次提前到6月中旬,也就是大家熟知的6月7日到8日。2003年大家也都知道,是SARS也就是非典發生的一年,和現如今非常類似,許多學校紛紛推遲開學時間,然而高考時間不僅沒有推遲,反而足足提前了一個月時間。
原因據說是教育部早有提前高考的打算,就算當年沒有發生非典事件,高考提前也會提出。而當時高考將會提前早已事先做足了預警,再加上當年國內網絡發展並不發達,所以雖然會有部分人吐槽,可是反應並不強烈。
而高考6月7日至8日這個時間段一直延續至今,直到這次的延期一個月。
縱觀高考的歷史,發展盡半個世紀以來,這是唯一一次因為特殊事件發生延遲,之前只有三次提前。
高考的每一絲改變都牽動著億萬家長和學子的心,十年寒窗苦,是創造一個美好的前程,還是鬱郁不得志,高考都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知道這次延期後,未來高考的時間是不是還會繼續改變?
可是不管如何變,家長和考生們最好的應對之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好好複習,同時勞逸結合,加強身體素質鍛鍊,雖然在家學習但是也不要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