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大腦的寄生蟲了解一下 文章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謹慎點開

2020-09-05 海參Hyson

哈嘍大家好,我是海參,歡迎大家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可以控制生物大腦的恐怖寄生蟲。

縮頭魚蝨

這種寄生蟲專門寄生魚類,它在幼蟲是雄性,會首先寄生在魚的腮部,成熟後變成雌性,完成交配後,寄生地點從魚鰓轉到魚舌,開始吸食魚舌上的血液和粘液,直到魚舌完全萎縮後就取而代之,成為魚的舌頭,從寄生轉為共生。不過科學家發現這種寄生蟲好像除了會傷害魚的舌頭,其他並沒有危害,而且代替魚舌的功能,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然對魚兒來講就比較可憐了。這種寄生蟲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完全取代寄主器官的寄生蟲。


縮頭魚蝨

雙盤吸蟲

雙盤吸蟲主要寄生在蝸牛身體裡,它們會侵入蝸牛的觸角,形成一種不斷跳動的毛毛蟲的外觀,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吸引鳥類的注意。而由於鳥類是白天活動,蝸牛平時都是晚上出沒,因此為了完成對鳥類的吸引,雙盤吸蟲還會控制蝸牛的大腦,讓其完成一系列的不可思議的行為,比如在白天活動,並出現在極易被發現的地方,使蝸牛的行動可以變得更迅速,達到普通蝸牛的三倍以上等等,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鳥類吃掉,之後進入到鳥類的內臟,而其蟲卵又會隨著鳥類糞便排出體外,並被其他的蝸牛吃掉,完成一個生命周期。我不禁有個疑問,這種寄生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雙盤吸蟲

寄生黃蜂

這種黃蜂寄生的殘忍程度完全不輸其他寄生蟲,毛毛蟲是他主要的寄生目標,一開始這種黃蜂會將蟲卵產在毛毛蟲的體內,蟲卵在毛毛蟲體內開始發育,接著幼蟲會從毛毛蟲體內鑽出,並粘黏在附近的植物上,而此時的毛毛蟲則會成為幼蟲的食物和保鏢,在被一點點吃掉的同時還會幫幼蟲站崗,抵禦有任何試圖攻擊幼蟲的行為,這個也是有點可怕。不過毛毛蟲對農民伯伯來說都是害蟲,從這個角度來看,寄生性黃蜂還是一種益蟲。


寄生黃蜂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如果你也對自然界感興趣的話,歡迎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是非漂了八年的海參,我們明天見,kwa heli,Byebye~~

相關焦點

  • iPhone 12藍色真機曝光:內容可能引起不適,謹慎觀看!
    而事實是這樣的而事實是這樣的怎麼樣,這麼清奇的藍色你能接受嗎?很多往後評價,iPhone 12的藍色真的是太「怯」了,也有人表示自己的氣場駕馭不了。網友眼中的藍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iPhone 12藍色真機曝光:內容可能引起不適,謹慎觀看!
  • 韓國航空公司禁播《寄生蟲》性挑逗或引起乘客不適!
    日前,《寄生蟲》在奧斯卡摘得了四座獎盃,口碑畫面俱佳。然而近日《韓國時報》報導,韓國兩家主要的航空公司將不會在飛機上放映本片,理由是這部影片包含「性挑逗和描述韓國負面的場景」。
  • 看完這些能控制大腦的寄生蟲,你會懷疑人類
    《寄生獸》中,來自宇宙的寄生生物大規模感染人類,他們蠶食人類的大腦,並寄生於頭部,完全操控失去意識的軀體,繼續捕食其它人類。 而主角的右手在偶然中被錯誤的寄生,隨後人類與寄生蟲相互影響,兩者的思想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類變得更加冷酷鎮定,而寄生蟲也漸漸有了人性。
  • 5種危險又常見的寵物寄生蟲,孩子需格外注意,第1種可能引起失明
    很多家庭既有孩子也有寵物,寵物身上的寄生蟲看不見摸不著,很容易引起主子的忽視,掉以輕心,很多往往在寵物生病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愛寵原來感染了寄生蟲,以下介紹幾種常見卻又很危險的寄生蟲。
  • 愛情寄生蟲什麼意思什麼梗? 愛情寄生蟲常見宣言了解一下
    愛情寄生蟲什麼意思什麼梗? 愛情寄生蟲常見宣言了解一下時間:2020-06-23 19:17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情寄生蟲什麼意思什麼梗? 愛情寄生蟲常見宣言了解一下 愛情寄生蟲作為網絡語的含義是吐槽很多單身狗靠聽取他人甜蜜的愛情故事,獲取其中糖分而活,寄存於別人的愛情故事。
  • 貓寄生蟲能控制人類?感染後當企業家概率更高
    剛地弓形蟲能寄生在多數哺乳動物體內,但就其生命周期而言,通常最初寄生在老鼠體內,很可能是由於貓喜歡捕食老鼠有關,從而為剛地弓形蟲提供進入貓腸道系統的寄生機會,腸道系統是唯一已知寄生蟲可以繁殖的區域。此外,貓的腸道系統富含亞油酸,這是剛地弓形蟲必需的一種成分。
  • 可能會引起不適,謹慎觀看!
    有的甚至都快比臉大了.還有一款蚊子有這麼大還好不咬人不然感覺血都要能被吸光路邊植被可能結霜——蜘蛛霜你可能遇到這個
  • 被寄生蟲控制大腦的殭屍蝸牛,眼睜睜看著自己送死...
    這是正常蝸牛的樣子眼睛細長而且會不斷伸縮可是一旦被這種寄生蟲感染就會變成這樣沒錯,這都是寄生蟲在搗亂它們甚至可以控制蝸牛的大腦讓它們主動在白天顯眼的地方出沒頂著鮮豔的「毛毛蟲」眼睛就是為了吸引鳥類的注意
  • 你能想像,你的思想會被這些生物控制嗎?
    這些傢伙中,有哪些進化出了控制體積是他們好多倍的動物的能力呢?答案就是他們都能。這種病毒會感染哺乳動物,通常是狗,並且順著動物的神經抵達它們的大腦,引起大腦裡發炎,最終會殺死宿主。但在這之前,它通常會增強宿主的攻擊性,產生更多會傳播狂犬病的唾液,並使得宿主很難吞咽。這些因素提高了宿主撕咬其他動物的可能性,也更有可能在此過程中傳播病毒。偏蛇蟲草菌,又稱殭屍真菌。它的宿主是住在樹梢上的熱帶螞蟻。
  • 弓形蟲控制了人類的大腦?
    你想到很多原因,現在科學家告訴你一個全新的解釋:你的大腦可能感染了一種叫做弓形蟲的寄生蟲,他們改變了你的性格。弓形蟲很噁心,侵入你的身體之後不但大吃大喝,還綁架你的大腦——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弓形蟲讓人更容易得精神病,也更容易出車禍!
  • 寄生蟲的入侵能否影響人類大腦進化?
    寄生蟲是否影響人類神經進化?幾十年前就應該有人想到:既然寄生蟲已經困擾真核生物數百萬年,它們的盛行可能會影響生物進化歷程,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家馬爾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人類大腦進化可能受到寄生蟲影響,這種寄生蟲具有操控宿主行為的能力。
  • 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愛吃生魚片的不光是人,寄生蟲也愛吃。 剛剛有朋友推薦日料,還提到了三文魚。生魚片啊,想想有點害怕呢,生肉咋咽下去呀?嚼還是不嚼呢?吃了會不會拉肚子呀?
  • 精神分裂症之謎:寄生蟲操控人類大腦?
    國際在線消息: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與一種叫做弓漿蟲的寄生蟲有很大的關係。弓漿蟲是一種人畜共有的寄生蟲,目前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經感染了弓漿蟲。這種寄生蟲以貓為最終宿主,所以差不多有10%的貓帶有弓漿蟲病,而人、豬、牛、羊、狗、鳥和鼠類等都是弓漿蟲的中間宿主。
  • 哪些食物含有的寄生蟲比較多?小龍蝦上榜,榜中食物食用前需謹慎
    寄生蟲是種對人體健康威脅比較大的微生物,當寄生蟲進入體內後,它會在體內遊走,進入內臟、大腦等部位,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後果。一般情況下,寄生蟲並不會來打擾我們,我們井水不犯河水,但當我們誤食了一些暗藏寄生蟲的食物後,蟲從口入,就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感染寄生蟲,多半都和吃有關。
  • 寄生蟲:閹割你、控制你,只是為了能讓我的後代繁榮昌盛
    控制思維的寄生蟲各類科幻和恐怖電影中總會出現「寄生蟲」這種增加恐怖氣氛的形象,特別在《異形》、《鐵線蟲入侵》等知名電影中,更是把寄生蟲這個形象描繪到淋漓盡致>,令人恐怖的不僅是血腥,還有寄生蟲對人類的思維控制。
  • 科學真相:養貓的人會被寄生蟲「操縱」大腦?
    雖然這只是科幻創作,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真實存在著不僅吸血吃肉,還能影響宿主大腦,控制宿主行為的寄生蟲。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在老鼠體內發現了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之所以這種微小的寄生蟲會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是因為他們發現感染了剛地弓形蟲的老鼠會變得很奇怪。比如正常的老鼠會害怕貓的氣味,但是當老鼠感染了剛地弓形蟲後,就會變得不僅不懼怕貓,而且還會主動靠近貓。
  • 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是否有寄生蟲?
    原本得到控制的寄生蟲病因近年人們喜歡食用生食包括蔬菜、野外燒烤、肉類不完全煮熟等,導致寄生蟲病又開始有泛濫的趨勢。寄生蟲會隨著血液、淋巴液循環由腸胃道進入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肺部、血管、大腦等,甚至有的寄生蟲還會從皮膚鑽進去,異常可怕。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有無寄生蟲?
  • 它們是能控制動物大腦的寄生蟲!趕不走又搞不死
    現在科學家發現有些微生物已經具備控制寄主行為的可怕能力。這聽起來有點像恐怖片裡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的可怕傳染病,當然那些都是虛構的內容,下面這些才是自然界真實存在的。剛地弓形蟲:控制宿主自我犧牲弓形蟲會利用貓來交配和產卵。蟲卵會隨著貓的糞便離開,進入中間宿主體內。一旦長大它們就會回到貓的身邊,重新開始這個循環。
  • 它們竟然能控制蝸牛大腦,網友:噁心!
    除了自然界這些常見的品種以外,還有很多奇怪的物種,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這也不奇怪,畢竟自然界包羅萬千,各種各樣的離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那麼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下面這個物種,它的名字叫殭屍蝸牛。很多人提出了疑惑,殭屍蝸牛是啥呢?沒聽說過,是不是,其實就連小編也沒有聽說過幾次。
  • 誰在嚎叫……圖片太過真實,請謹慎觀看!
    由於部分畫面過於真實,可能會引起讀者不適,請慎重觀看!下面,龍博士曾經忍受著巨大痛苦的情況下整理的內容,讓大家看一看野味中的兇險、醜惡與悲哀……1. 蛇    蛇分布很廣,在中國從南到北幾乎都有,我曾經在香山就看到過一條小青蛇從臺階的石縫中探出頭來。吃蛇也似乎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據說我國每年吃掉的蛇至少在600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