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由兩個人一起生活締結成合法的契約就是婚姻,從不同的形式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從雙方財富、生理和心理的結合,這種結合的規範是建立在風俗、倫理和法律的基礎之上。有些人認為,婚姻僅僅是滿足於人的生理需求,其實不然,婚姻有更深層的意義。
大體上說,婚姻覆蓋三層意義,可以總結為滿足經濟、擁有子女(後代繼承)和維繫感情。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婚姻的概念也在不斷的演變,其含義本質上的表現無非是男女通過合法手續確定關係,然後獲得彼此家庭成員內的認可,他們就是親人,這是確定關係的前提,其次才是如上所說的那樣,只是更多的目的是如何經營維持婚姻關係而已。
有結婚,有婚姻關係,自然也有離婚的說法。夫妻雙方通過一定的法律手段,一般指協議的方式解除婚姻關係,終止夫妻關係間的權利與義務。這些年來,結婚已經是社會見慣不慣的行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反而,離婚卻是年年上焦點的話題之一,這現象已經在全世界滲透,甚至把離婚率作為一個有趣的對比了。
對日本而言,多數人坦言,更有能力自主生活。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發表的「世界統計2017」的資料顯示,2015年日本的結婚率,如果以每1000人來計算,其中就有5.1人結婚,1.8人離婚。
大致上說,在日本的婚姻情況裡,三對結婚其中就有一對離婚,據分析,主要是女性的工作機會增加了,福利更好了,她們最自己的生活有更自主能動性,換句話說就是有能力從婚姻關係中脫離,並自己活得更好更滿足。然而,也有分析說,日本女性對於愛情有比較理想化地追求新鮮感,加上在婚後女性的生活會顯得比較「孤寂無聊」,往往容易尋求愛情上的滿足,導致容易出軌等現象,這也是造成比較高的離婚率原因之一,因為人對性的需求,在婚姻上往往佔據的比重很高,是維持婚姻關係重要的指標之一。
那麼其他國家和日本又有什麼相似或不同的地方呢?
如果要說離婚現象比較出名的,當然少不美國,它是眾所周知的離婚大國。對照美國的結婚率6.8%,離婚率2.8%,正如印象中的離婚率偏高了點,但結婚率似乎也夠高的。
有過採訪大部分人美國人對於結婚離婚的看法,普遍認為對於離婚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畢竟是自己的人生大事,兩人合不來就離婚然後再重新找個合適的結婚就好,美國每個州的情況都不太相同,最重要的是大家對於財產分配、養育費、孩子探視權通常都會做好非常仔細的分析討論,如果有些不講情面的地方,美國聯邦政府會強制根據制定的養育費執行方案,雙方談好的養育費也不會沒有保障,讓單親媽媽在經濟上不至於太過貧窮,以至於足夠撫養孩子成長。
因此,有人質疑美國的兒女探視權與養育費等制度健全,會導致連帶離婚率居高不下?事實卻不是這樣,離婚人口較多的關系所建立的制度,是為了更好保護單親媽媽撫養孩子時不遭受損失,有了撫養費的保障做後盾,作為母親才不需為了孩子過度犧牲自己,她們一樣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將來,比如一個人過或者再找個對象組建新的家庭。
如果說先離婚再保障孩子的成長利益是美國對於處理婚姻問題的特色,那麼韓國的做法是否顯得更加人性化一點?
首先看看韓國的結婚離婚率,韓國每1000人中有5.9人結婚,2.1人離婚 ,不論結婚率還是離婚率都高於日本。
在韓國離婚並不罕見,有朋友說他的父母就是離婚,原因大多是性格不合,不過父母離婚關係到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因此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升學就業,一般來說通常會等孩子成年後才離婚。韓國夫妻不同姓,孩子多跟父親同姓,但離婚後孩子多判給母親,這樣就會造成孩子與媽媽不同姓的窘境。
韓國的熟年離婚現象與少子化問題均與日本類似,雖然跟父母離婚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對於經濟環境不寬裕的小孩來說,提供免費的食住等補助制度日益健全。另外,據日本LIVE內的韓國員工透露,日本人通常入戶籍之後才舉行婚禮,而韓國卻恰恰相反,所以曾聽過有結婚之後,在入籍之前突然分手的案例,這樣就不算是離婚了,有點像是給兩人可以繼續維持婚姻機會的緩衝期。這樣看來,是否更顯得人性化些?
而新加坡卻不是你想離就能離,它的離婚制度很複雜,必須打官司後才準許離婚。
新加坡的結婚率為7.3%,離婚率為1.8%,離婚率雖然跟日本差不多,但結婚率高過日本不少。
新加坡有所謂的女性憲章,原則上結婚三年之內不能離婚,如果想要離婚也必須先經過三年的分居階段,且離婚後男方有義務負責女方的生活費,種種因素讓新加坡人不會輕易離婚,身邊那邊新加坡朋友很少聽說有離過婚的,大概說的就是這樣。
新加坡對於婚姻的相關法令,比如伊斯蘭教徒與費伊斯蘭教徒不同、離婚官司、女性憲章等,制度上比較複雜,這也可能是低離婚率的原因。
最後說說我們國家,每1000人中就有9.6人結婚,1.8人離婚,情況跟日本差不多,但結婚率比日本高出不少。
我們國家離婚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對於男性來說可能還好,不過對於女性而言,仍然存在一種普遍的認知「離婚是很丟臉的!」的傳統印象。就好比說在廣東潮汕地區,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的想法都比較保守,尤其是一講到離婚,年紀大的親戚與父母多半以上都是持反對意見,甚至有「別離婚,否則會讓家族蒙羞!」的說法。而且,有過離婚經歷的,要再婚是比較困難的,通常是雙方都有離異經歷的男女才比較容易湊在一起,只是像這樣的人一般也不好找,所以在這種現象的影響下,讓很多女性猶豫是否要離婚了。
只是現在隨著傳統觀念的不斷淡化,尤其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離婚率年年刷新紀錄,越來越多的男女都不再被傳統觀念束縛,在對待愛情和婚姻問題上顯得尤其「任性」,離婚已然成為一種過家家的普遍現象。
婚姻是每個正常人需要經歷的一個人生,大家都希望有個美好的婚姻,去享受婚姻去維繫婚姻,但不可能都能如願以償,沒有誰會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選擇離婚,但現實方方面面會阻礙婚姻關係的維持,需要如何去維護,或者選擇放棄完全因人而異。
雖說現代社會給婚姻之人爭取到重要的權利與義務保障,但一個婚姻的破滅對整個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任何人在有離婚的念頭和提出離婚的想法之前,是否理智考慮清楚,你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你未來,或許是喜或許是悲,在於你的選擇!
婚姻是很奇妙的,道路卻充滿驚喜和荊棘,對此,你怎麼看待身邊結婚和離婚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