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2020-07-17 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而且,蛋白質和多肽類藥物在製藥領域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基於生物學方法或化學方法的蛋白質合成已經成為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實上,大多數蛋白質是通過生物學方法獲得的,在生物系統中表達蛋白質具有產量高、速度快、汙染少、可生產高分子量蛋白質等優勢,但蛋白質產物的化學組成相對受限。如果要引入非天然胺基酸或進行精確翻譯後修飾,化學合成的靈活性就高得多,然而化學合成蛋白質在目前仍然是一個十分複雜、耗時費力的過程。1963年,Merrifield發展了多肽固相合成法(SPPS),但是該方法合成速度慢且不適用於合成超過50個胺基酸的多肽。先前的研究表明,向反應器中加入固相載體並將其作為固定床運行,可以實現多肽的自動化和高保真合成(Tetrahedron Lett., 1970, 11, 4503–4505)。受此啟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Bradley L. Pentelute教授(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開發了一種自動化快速流動多肽合成(automated fast-flow peptide synthesis, AFPS)儀器(ChemBioChem, 2014, 15, 721–733; Nat. Chem. Biol., 2017, 13, 464–466),在90 °C下可快速合成包含30個胺基酸殘基的多肽,平均每個胺基酸殘基僅需短短40 s。合成速度上去了,但還要看到,人體中發現的大多數蛋白質長度都有約400個胺基酸,那麼這種策略能否用於合成更長的肽和蛋白質呢?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Bradley L. Pentelute教授。圖片來源:MIT


近日,Pentelute教授課題組在優化的AFPS方案下,在數個小時內以327個連續反應直接合成長達164個胺基酸的肽鏈。他們使用這種AFPS儀器,合成了九種不同的蛋白質,包括酶、結構單元和調節因子等。經過純化和摺疊後,合成蛋白質顯示出與生物表達蛋白質相當的性質和活性。相關成果發表在Science 上。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圖1. 自動快速流動固相肽合成的條件優化可實現長胺基酸序列的高保真合成。圖片來源:Science


關注X-MOL的讀者,在看到「自動化」、「快速流動」這些詞的時候,估計能迅速聯想到在合成界「乘風破浪」的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技術。這項技術,除了被科學家用於搭建自動化合成系統,也受到了工業界的青睞。輝瑞公司將其用於自動化高通量化學反應篩選,每天篩選超過1500個反應條件,還同時支持數百微摩爾量級的合成,滿足後續生物活性測試的需求(Science, 2018, 359, 429, 點擊閱讀詳細);禮來公司將其用於CGMP規範下的千克級藥用化合物製備(Science, 2017, 356, 1144, 點擊閱讀詳細)。所以,流動化學入選IUPAC評選的十項有潛能改變世界的化學創新(點擊閱讀詳細),算得上實至名歸。


回到這篇文章。首先作者對AFPS方案中的常規參數進行了優化(圖1B),包括流速、反應溶劑、試劑濃度、溫度和偶聯試劑。同時還研究了不同活化劑在偶聯步驟中的性能,從而確定了最佳活化劑——氮雜苯並三唑試劑PyAOP和HATU。鑑於天冬醯胺的形成是SPPS和AFPS中的主要副反應,因此作者篩選了各種脫保護基鹼、添加劑、天冬氨酸保護基,結果顯示較溫和的脫保護基鹼(哌嗪和HOBt與哌啶)和大位阻的天冬氨酸保護基(O-3-甲基戊基酯,OMpe)可以減少天冬醯胺的形成。然而,最有效的策略是加入甲酸作為哌啶的添加劑,並用二甲氧基苄基甘氨酸作為骨架保護劑。此外,作者在最終優化步驟中證實了具有高差向異構化風險的胺基酸(即半胱氨酸和組氨酸)的手性保持不變。如圖1C、1D所示,這兩種胺基酸的差向異構化隨激活時間和溫度而增加。事實證明,保護基的選擇對組氨酸至關重要。在60 °C下於較短的時間內用PyAOP活化Fmoc-Cys(Trt)-OH和 Fmoc-His(Boc)-OH,得到< 2%的D-異構體。在這些優化條件下,差向異構體的數量不會在多個偶聯循環中增加(圖1E)。在手動覆蓋N-端後執行100個胺基酸偶聯後,D-異構體的數量沒有變化,這表明半胱氨酸和組氨酸的差向異構化僅發生在激活步驟中。這使作者能夠固定普適的AFPS方案,然後將其用於合成超過50個胺基酸的序列。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圖2. 胰島素原和HIV-1蛋白酶的合成證明了AFPS優於傳統SPPS方法。圖片來源:Science


接下來,作者嘗試使用AFPS方案來合成胰島素原(86個胺基酸)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HIV-1)蛋白酶(99個胺基酸),結果顯示胰島素原和HIV-1蛋白酶的合成分別在3.5 h和4.5 h內完成,純化後可得到毫克級樣品。此外,作者比較優化的AFPS方案與傳統SPPS方法,結果表明優化的AFPS方案的產物純度更高,所用時間更短(圖2)。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圖3. AFPS可以在數小時內高保真地合成長胺基酸序列。圖片來源:Science


為了證明AFPS方案的普適性,作者合成了長度~70至~170個胺基酸的多種蛋白鏈(圖3A),其中包括藥物研發相關靶標(如HIV-1蛋白酶和MDM2)和可作為治療藥物的蛋白質(如FGF1和胰島素原)。通過合成含有定點突變的barnase和HIV-1蛋白酶的衍生物,證實了AFPS技術(與生物方法相比)能夠快速、更大量、更多樣化地引入非天然胺基酸。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肽鏈均在3.5 h至6.5 h內成功合成,並且每個合成過程中的主要產物均為所需的蛋白質,經HPLC純化後得到毫克級產物,足夠用於摺疊或評估三級結構和生物學功能(圖3B)。


化學合成的長鏈多肽或蛋白質,是否能正確摺疊並具有生物學活性是關鍵問題。隨後,作者通過分子排阻色譜法和離子交換色譜法對選定的合成蛋白進行了純化和摺疊,並通過生物物理和功能性質測定對其三級結構進行了表徵。結果表明,基於AFPS方案的合成蛋白的三級結構與功能與生物表達的重組蛋白標準品相當(圖4、圖5)。這說明AFPS方法的保真度高,可合成共價結構明確和手性保留的合成蛋白。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圖4. 合成的barnase和barstar摺疊成天然三級結構,並顯示出與重組樣品相當的酶活性。圖片來源:Science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圖5. 包含三個非天然胺基酸的合成HIV-1蛋白酶摺疊成天然二聚體結構,並顯示出與文獻樣品相當的酶活性和底物特異性。圖片來源:Science


總結


Pentelute教授課題組優化了AFPS方案,實現了長鏈多肽和蛋白質的自動化快速流動合成,可快速製備與重組表達蛋白質具有相當三級結構及生物學活性的單結構域蛋白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化學方法在蛋白質合成中的應用潛能。這不僅有益於蛋白質研究,特別是那些難以通過生物學方法製備的蛋白質,還可用於快速按需生產個性化的多肽和蛋白質藥物。

Synthesis of proteins by automated flow chemistry

N. Hartrampf, A. Saebi, M. Poskus, Z. P. Gates, A. J. Callahan, A. E. Cowfer, S. Hanna, S. Antilla, C. K. Schissel, A. J. Quartararo, X. Ye, A. J. Mijalis, M. D. Simon, A. Loas, S. Liu, C. Jessen, T. E. Nielsen, B. L. Pentelute

Science, 2020, 368, 980-987, DOI: 10.1126/science.abb2491


導師介紹

Bradley L. Pentelute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21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發明快速合成蛋白質的自動化方法,加速生物製藥行業發展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在生物製藥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許多蛋白質可被用於研發治療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但是,人工合成蛋白質是一個十分複雜、耗時的過程,在生物學上,多個胺基酸通過肽鍵連接形成多肽,多肽經過多級摺疊後形成蛋白質。如何快速合成蛋白質?
  • Science:重大進展!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
    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產生合成蛋白所需的時間。他們的臺式自動流動合成機(flow synthesis machine)可以在幾小時內將數百個胺基酸連接在一起。
  • 蛋白質的合成
    蛋白質的合成,是由讀取DNA鹼基序列的訊息RNA(mRNA)合成開始。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  蛋白質靶向輸送的過程及意義;  抗生素、毒素和幹擾素阻斷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作用的機理。  重點:  蛋白質合成的反應體系,三種 RNA在翻譯中的作用,蛋白質合成過程可分為起始、延長、終止三個階段。原核生物翻譯起始與真核生物的區別。肽鏈合成後的加工修飾。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幹擾和抑制。  難點:  遺傳密碼的特性,翻譯起始複合物的形成,肽鏈延長階段的三個步驟,蛋白質的靶向輸送。
  • 【生物化學】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十七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即翻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
  • 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視頻)
    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物質。讓我們通過影像動畫來認識一下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視頻請在wifi下觀看蛋白質複製過程圖解中心法則:DNA是自身複製的模板,DNA通過轉錄作用將遺傳信息傳遞給RNA,最後RNA通過翻譯作用將遺傳信息表達成蛋白質,這是所有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則。
  • 2020年5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doi:10.1126/science.abb2491; doi:10.1126/science.abb9711許多蛋白作為治療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是有用的。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
  • 乘風破浪的紅寶石
    最近, 一檔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火 姐姐們乘風破浪了 那乘風破浪的紅寶石們來了解一下 紅寶石作為七月的生辰石,是彩色寶石王國中極其珍貴的品種,一直被賦予「寶石之王」的美譽。
  • 【教學參考】內質網的蛋白質合成功能
    粗面內質網的蛋白質合成功能 根據內質網上是否附有核糖體,可分為光面(滑面)和粗面(糙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是核糖體與內質網共同組成的複合機能結構。所以,粗面內質網的功能是合成、加工並轉運蛋白質。
  • Science丨「千裡姻緣一線牽」——蛋白質組裝的秘密
    目前的研究顯示,為保證蛋白複合體高效且正確地組裝,細胞採取的策略包括:精細地控制各蛋白的表達量以匹配複合物亞基間的化學計量【1】;使用分子伴侶指導蛋白結合【2-4】;不同亞基蛋白的合成共定位【5-7】;及時將翻譯產物進行組裝等【3,8-9】。在這些模型中,都需要已摺疊好的蛋白通過自由擴散與其新生的夥伴亞基結合(co-post assembly)(圖1)。
  • 蛋白質合成
    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  1.胺基酸的活化與搬運:胺基酸的活化以及活化胺基酸與tRNA的結合,均由氨基醯tRNA合成酶催化完成。
  • 蛋白質流變學登上《Science》:三體人?星際旅行?蛋白質相變或給你...
    真實的蛋白質能否存在類似的休眠機制和功能呢?這篇Science文章從蛋白質流變學的角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視角。  Jawerth等通過研究5種蛋白質,首次發現蛋白質通過老化可形成一種新的相態——麥克斯韋玻璃態(粘彈性、不規則、硬化形成)。相比於液—固相變(單向箭頭)液態和麥克斯韋玻璃態蛋白質非常容易相互轉化(雙向箭頭)。
  • 《Nature Chemistry》:化學方法快速合成蛋白質
    4906 圖片來源:itbm.nagoya-u.ac.jp  合成蛋白質是現代醫學和生物科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作為重組蛋白質表達的補充手段,用化學方法合成蛋白質已經成為獲得一些目標蛋白質的可行方法
  • Science 中文摘要 10 June 2016
    近期包括SWATH-MS(Sequential Window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Mass Spectra) 在內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的改善,讓對不同隊列的蛋白質進行大規模的、可重複的測量成為可能。結合基因組學、轉錄組學等其他技術,跨組學數據集可被迅速獲取並可用於廣泛分子互動網絡的詳細研究。
  • 乾貨講解 | 蛋白質合成機制
    老師將從以下四個部分進行介紹: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蛋白質本身也是一種polymer,那也有一種物質對應它的monomer。叫做胺基酸(amino acid),胺基酸是一種小分子的營養物質,結構通式如下:自然界中一共有20種胺基酸,其中8種叫做必需胺基酸,(嬰兒體內9種)是需要從外界獲取得到,另外12種是可以自身合成的,不需要從外界攝取。2.轉錄過程:
  • 【每日一練】蛋白質的合成
    十四、蛋白質的合成解析1 解析:D遺傳密碼中的終止密碼子包括UAA、
  • Science:合成化學對於製藥工業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Science二、合成化學正在與其他科學融合促進藥物研發事實上,合成化學在以其獨特的形式向前發展的同時,也在與其他科學進行互補、交叉或融合,推進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並把這些成果轉化為藥物,比如抗體偶聯藥物(ADCs)、蛋白質定點修飾物等。
  • Science:國際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由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研究工作由該研究團隊聯合包括維也納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巴黎薩克雷大學等國內外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 半合成生物體能生成非天然蛋白質
    半合成生物體能生成非天然蛋白質效率與天然相似 風險令人擔憂   英國《自然》雜誌29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公布了合成生物學最新進展
  • 乾貨|內質網標誌蛋白質.
    粗面內質網表面含有較多核糖體,是「翻譯」的主要位置;滑面內質網無核糖體,參與脂質合成,且存在內質網出口,可以溝通其它細胞器發揮互相調控作用。】CANX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即咱們常見的鈣結合蛋白,屬於分子伴侶鈣合蛋白家族成員之一。 此蛋白是與鈣結合的內質網相關蛋白,可與新合成的N-連接糖蛋白瞬時相互作用,促進蛋白摺疊和組裝。 此蛋白能將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亞基保留在內質網中進行降解,同時還在蛋白質摺疊的質控中起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