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講解 | 蛋白質合成機制

2021-02-13 Alevel與AP及IB輔導中心

老師將從以下四個部分進行介紹: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蛋白質本身也是一種polymer,那也有一種物質對應它的monomer。叫做胺基酸(amino acid),胺基酸是一種小分子的營養物質,結構通式如下:

自然界中一共有20種胺基酸,其中8種叫做必需胺基酸,(嬰兒體內9種)是需要從外界獲取得到,另外12種是可以自身合成的,不需要從外界攝取。

2.轉錄過程:

DNA是直接控制我們生物體性狀的遺傳分子,但是DNA沒辦法直接在cytoplasm裡面完成對蛋白質的合成的一個控制,所以通過一個transcription的作用,即以我們體內DNA分子的一條鏈作為template(模板)。複製出一個單鏈的RNA分子,把它從核孔釋放出去,所以這個信息分子又被稱為mRNA

3.翻譯過程:

當mRNA從核孔釋放出來,它會和內質網(SER)上的核糖體(ribosome)結合,核糖體會在mRNA上移動,把從DNA上得到的信息完整的翻譯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一種叫做轉運RNA的物質會攜帶前面提到的胺基酸在核糖體上完成脫水縮合,最後形成一條長長的肽鏈(polypeptide),由於我們DNA的鹼基序列多種多樣,所以也決定了胺基酸的種類,數目以及排列順序。

4.蛋白質的功能: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之外,肽鏈的空間結構盤曲摺疊方式也不一樣,所以最終蛋白質的結構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一些功能如下:

1) 結構蛋白

像我們的毛髮,指甲這些都是蛋白質構成,成為我們審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免疫蛋白

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白細胞會釋放一種物質叫做抗體(anti-body),它有殺菌的作用。保護機體免受病原的傷害。

3) 運輸蛋白

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為例,裡面含有一種蛋白叫做haemoglobin(血紅蛋白),她可以結合氧氣,起到運輸的一種作用。

4)作為一種催化劑--enzyme

我們身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生化反應,其中有一種生物催化劑起到加速我們生化進程的作用,我們稱之為「酶」,絕大數的酶的本質也是蛋白質。

當然蛋白質的功能遠不止這些,如果你有興趣想了解更多的知識,趕快掃碼諮詢吧!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教案
    蛋白質的合成又是在細胞中的什麼場所呢?(DNA存在於細胞核而蛋白質則在細胞質中合成。),進一步提問:DNA是通過什麼方式來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呢?(需要通過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過程來完成。),教師總結過渡到新課教學的環節。
  • 蛋白質的合成
    蛋白質的合成,是由讀取DNA鹼基序列的訊息RNA(mRNA)合成開始。
  • Nature: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分子機理
    ,這項研究對於蛋白質翻譯,揭示幹細胞的調節機制及再生機制非常關鍵。研究者Sean Morrison博士說道,我們揭開了細胞生物學的新領域,曾經並沒有人研究過成體幹細胞的蛋白質合成情況,本文研究不僅揭示了幹細胞調節的新型機制,而且為揭示機體多種類型細胞蛋白質合成的差異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據。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造血幹細胞相比其它造血細胞而言,其需要較低比例的蛋白質。
  • Cell: 細菌核糖體如何修復蛋白質錯誤合成
    2019年5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Claudio Joazeiro博士實驗室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新機制。這些發現不僅為抗一些人類最危險的病原體(包括李斯特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的毒力提供了新的方向,它們對我們理解生命本身如何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  蛋白質靶向輸送的過程及意義;  抗生素、毒素和幹擾素阻斷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作用的機理。  重點:  蛋白質合成的反應體系,三種 RNA在翻譯中的作用,蛋白質合成過程可分為起始、延長、終止三個階段。原核生物翻譯起始與真核生物的區別。肽鏈合成後的加工修飾。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幹擾和抑制。  難點:  遺傳密碼的特性,翻譯起始複合物的形成,肽鏈延長階段的三個步驟,蛋白質的靶向輸送。
  • 研究揭示新生蛋白質組裝機制
    研究揭示新生蛋白質組裝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56:48 德國海德堡大學(ZMBH)分子生物學中心和DKFZ-ZMBH聯盟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Günter
  • 從「合成一個蛋白質」到「合成生命」,上海繼續「領跑」生命科學...
  • 乾貨|內質網標誌蛋白質.
    粗面內質網表面含有較多核糖體,是「翻譯」的主要位置;滑面內質網無核糖體,參與脂質合成,且存在內質網出口,可以溝通其它細胞器發揮互相調控作用。】CANX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即咱們常見的鈣結合蛋白,屬於分子伴侶鈣合蛋白家族成員之一。 此蛋白是與鈣結合的內質網相關蛋白,可與新合成的N-連接糖蛋白瞬時相互作用,促進蛋白摺疊和組裝。 此蛋白能將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亞基保留在內質網中進行降解,同時還在蛋白質摺疊的質控中起核心作用。
  • 【生物化學】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十七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即翻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
  • Mol Cell: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
    2012年8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分子伴侶的新功能,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國際著名雜誌Molecular Cell上。細胞中的蛋白質是由核糖體來產生的,核糖體是大的分子機器,負責將遺傳信息翻譯成為長鏈的胺基酸分子。
  • 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視頻)
    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物質。讓我們通過影像動畫來認識一下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視頻請在wifi下觀看蛋白質複製過程圖解中心法則:DNA是自身複製的模板,DNA通過轉錄作用將遺傳信息傳遞給RNA,最後RNA通過翻譯作用將遺傳信息表達成蛋白質,這是所有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則。
  • 研究發現泛素修飾調控植物類黃酮合成的分子機制
    科學家對植物中的類黃酮合成途徑在轉錄水平上的調控研究較為深入,但轉錄後、翻譯及翻譯後的修飾機制相關研究較少。在真核細胞中,目標蛋白的周轉主要由泛素/26S蛋白酶體系統途徑完成,這也是植物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主要調控機制。已有研究表明,E3泛素連接酶是調節蛋白質泛素化和降解的關鍵因子,種類最多、結構最為複雜,但由於對E3泛素連接酶組分的鑑定仍較為困難,因此對它在類黃酮合成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技巧:高中生物《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一、說教材本節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的第4章《基因表達》第1節「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中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遺傳信息的轉錄」進行重點講授。既是「DNA的複製」即「遺傳信息的傳遞」的「啟下」課,又是對「基因工程」中涉及到的基因工程成功的關鍵——表達出蛋白質產品起到「承上」的作用,還有助於理解基因突變對生物性狀的影響。
  • 生物知識教學:蛋白質的複製合成,看懂這幾個過程後,思路很清晰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講解下蛋白質複製合成的過程。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遺傳密碼的概念。遺傳密碼是指DNA鏈上的核苷酸與蛋白質鏈上的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密碼子是指mRNA鏈上三個連續的核苷酸決定一個特定的胺基酸。接著,小編先來給大家講述回顧一下遺傳密碼的歷史,便於各位學者加深生物蛋白技術的理解。
  • 圖文並茂講解不同的蛋白質結構
    A. α-螺旋,是蛋白質的一種二級結構,其肽鏈主鏈繞中心軸盤繞成螺旋狀,為右手螺旋結構,A 錯。B. 無規捲曲,是沒有確定規律性的肽鏈結構,也屬於蛋白質的二級結構,B 錯。C. 結構域,是指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常可摺疊形成多個結構較為緊密且穩定的區域,並可行使其特定的功能。
  • 【教學參考】內質網的蛋白質合成功能
    粗面內質網的蛋白質合成功能 根據內質網上是否附有核糖體,可分為光面(滑面)和粗面(糙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是核糖體與內質網共同組成的複合機能結構。所以,粗面內質網的功能是合成、加工並轉運蛋白質。
  • Science:當乘風破浪的「Flow」遇上蛋白質合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而且,蛋白質和多肽類藥物在製藥領域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基於生物學方法或化學方法的蛋白質合成已經成為了學術界和工業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張文彬課題組在拓撲蛋白質的合成和表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0/06/17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白楊 受限於核糖體的線性模板合成機制,化學拓撲在蛋白質工程中一直是相對被忽視的話題
  • 新研究揭示亞硝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蛋白質合成的速度與精確性
    人基因組編碼38種氨基醯-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aaRS),負責細胞質與線粒體兩套蛋白質合成系統。aaRS催化tRNA的氨基醯化反應保證蛋白質合成的速度,催化編校反應保證蛋白質合成的精確性。蛋白質合成的速度與精確性受營養、環境、病原體感染等因素的調控。
  • 苜蓿類胡蘿蔔素合成調控機制獲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最新成果發表於《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揭示了飼草作物苜蓿的類胡蘿蔔素生物合成分子調控機制。苜蓿是優良飼草,也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一種豆科飼料作物,由於其具有蛋白質豐富、適應性強、能改良土壤和經濟價值高等優點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譽。類胡蘿蔔素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天然脂溶性色素,在植物光合作用、激素合成、顏色決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增強免疫和保護視覺等多種生物學功能,但目前關於類胡蘿蔔素合成的分子調控機制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