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瓊島三十年,海南這名科研人員斬獲大獎

2020-11-08 海南日報

11月3日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

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

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成果的

科學技術工作者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副院長

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

劉國道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區域創新獎)

一同獲得表彰的還有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

「在我看來,這份分量很重的表彰,是對所有熱帶牧草研究人員的肯定與鼓勵,也激勵我砥礪前行。」走下領獎臺,劉國道小心地把邀請函、獲獎證書、胸前的鮮花、個人證件擺放整齊,然後拍照發給至親好友,分享喜悅。而後,他沒有返回海南,而是直接飛往雲南投入工作。


一份榮耀的背後

藏著多少人不曾知曉的付出?

這次表彰背後的故事

要從劉國道在海南的

數十載求學科研之路講起


01

這是個資源寶庫


若在海南種出優質牧草

將對我國熱區草牧業發展起到示範助推作用

如果回到1985年剛到中國熱科院工作時,劉國道怎麼也不會想到,主攻熱帶作物栽培的他,能一頭扎進熱帶牧草的研究這麼多年。

「因為早些年,牧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南方研究牧草的人少之又少。」他說。

劉國道。圖片由中國熱科院品資所副研究員楊虎彪提供

可研究方向在學習成長中逐步明晰。慢慢地,劉國道發現,我國一些地區由於過度放牧、沒有新型的牧草代替,水土流失,生態失衡。而牧草與畜牧業息息相關,要想找到畜牧業發展和生態平衡之間的契合點,就要種出更優質的牧草,解決制約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作為一名身處海南的科研人員,要如何找到發力點?

「我國熱帶牧草發展起步較晚,該領域的攻關單位也不多,中國熱科院的熱帶牧草研究屬走在前列,並從國內外收集了許多重要的熱帶牧草資源,這要感謝中國熱科院前輩們的『開路』。」劉國道說,一直以來,國家也致力於解決區域性畜牧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讓熱帶牧草的研究之路有基礎、有方向。

劉國道帶領團隊考察熱帶牧草資源。圖片由中國熱科院品資所副研究員楊虎彪提供

「在熱帶農業科研人員眼裡,海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是一方寶庫。」劉國道說,畜牧業對海南農業十分重要,站在前輩的肩膀上,他們相信,若能在海南種出優質牧草,將對我國熱區的草牧業發展起到示範與助推作用。

早在1990年,劉國道就遠赴哥倫比亞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進修。看到那裡前沿的科學知識體系和先進的科研條件,很少有人不動心,但劉國道毅然選擇回到海南這個最初埋下理想的地方,一頭扎進熱帶牧草收集、鑑定、評價與創新利用的研究。

此歸,一待便是三十載。「自然資源豐富的海南和中國熱科院堅定了我的心,哪怕這裡科研條件相對落後,但能回國搞研究,是幸福的。」劉國道回來的理由質樸而赤誠。


02

在海南發現新物種

多用海南地名命名,永遠留下「海南元素」

進深山、闖雨林、爬高樹、翻峭壁……這麼多年來,為了獲得牧草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劉國道帶領團隊用雙腳丈量著海南的每個村落、每片山林、每條河流。他們曾連續38天在海南野外考察,也曾連續5年「闖入」雲南的深山老林。

劉國道研究員在科考途中。受訪者供圖

記得1993年到海南中部山區的一次科考,返程時,必經的河流河水猛漲,截斷了回程的路。無奈,大家只能在山洞裡過夜,幾個大老爺們分一包方便麵,砍野芭蕉芯充飢。

經歷無數次進山科考,劉國道及其團隊完成了我國熱區及68個熱帶國家的牧草資源考察,收集保存了熱帶牧草種質資源14000多份,命名並在國際上公開發表莎草科新物種6個,培育國審熱帶牧草新品種29個,獲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項,累計推廣3800多萬畝。

科考隊員所到之處,大多人跡罕至,行進艱難。受訪者供圖

讓人驚喜的是,劉國道及其團隊在海南發現了尖峰薹草、凹果薹草、伏臥薹草、吊羅山薹草、長柄薹草等熱帶牧草莎草科新物種,還發現了海南新記錄屬1個、新記錄種55個。

珍稀瀕危種吊羅山薹草。受訪單位供圖

「新物種是非常珍貴的研究材料,蘊藏著無限潛力。給新物種命名時,我們多用了海南地名,永遠地留下了『海南元素』。」劉國道說。

1992年,為了解決文昌沿海地區土地沙化問題,經過無數次試驗,劉國道和同事成功種上了豆科和禾本科兩種牧草。後來,他帶領團隊選育出熱研2號柱花草、熱研4號王草等29個熱帶牧草新品種。其中,熱研4號王草從海南推廣至南方九省區廣泛種植,成為南方最重要的刈割型禾本科牧草,在新疆等北方省區的季節性栽培技術也獲得成功,為我國發展舍飼畜牧業提供了優質青飼料。 

在劉國道團隊的努力下,如今,營養價值高的柱花草已成為南方最重要的豆科牧草,我國「北有苜蓿,南有柱花草」的草業發展新格局已經形成。


03

搭建國際合作橋梁


將中國適用的熱帶農業技術推廣至世界熱區

「如今熱帶牧草研究已經到了出成果的階段,我們選育的牧草在很多熱區國家都需要。」劉國道說。中國熱科院一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進熱帶農業科技走出國門,加深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人文交流。 

中國熱區小,世界熱區大。多年來,劉國道帶領專家從海南出發,前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島國的多個國家,展開科技交流合作,把中國適用的熱帶農業技術向世界熱區示範推廣。  

從2008年開始,他推動中國熱科院與剛果(布)共建了中國——剛果(布)農業示範中心。12年來,劉國道先後14次前往剛果(布),與剛果(布)農牧漁業部農業局局長保爾成為摯友。  

「中國政府一直幫助非洲解決溫飽問題。」談及劉國道與自己的友情,保爾笑得很開心,他說,劉國道帶領團隊不辭辛苦到剛果(布)培訓農民,教當地農民通過種牧草改良土地,彼此間的情誼在一次次的技術交流合作間不斷被拉近。  

在中國熱科院承辦的多個國際合作項目中,劉國道都承擔著「科技交流使者」的角色。未來,他還將繼續帶領專家,用熱帶農業科技搭起一座座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民心相通之橋。


11月6日出版的

海南日報A05版面圖

何梁何利基金獎

何梁何利基金是1994年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共同捐資創立,獎勵中國傑出科技工作者,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26年來,該基金共遴選獎勵1414位傑出科技工作者。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都曾獲得該基金獎勵。

截至目前,海南共有兩位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表彰,另一位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海南大學教授鄭學勤,他榮獲該基金2006年度增設的「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區域創新獎)。


總策劃:曹健 韓潮光 羅建力 齊松梅

執行總監:許世立

記者:王玉潔 實習生:李愛美 通訊員:趙慧陽

主編:許世立

版面設計:張昕

檢校:衛小林 鄺才熱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總監:袁鋒

責任編輯:唐咪咪

相關焦點

  • 海南周刊|瓊島雨林生萬物
    這就是熱帶雨林,這就是生物的天堂。  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季風的吹拂讓海南島終年高溫多雨,孕育出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茂密枝椏縱橫成網,構成複雜的植物群落結構與豐富的食物來源,也為雨林精靈們創造出絕佳的生態位。
  • 中國材料學家楊培東,斬獲國際大獎,能力與貢獻獲得大眾認可
    近些年陸續有我國專家學者獲得國際知名大獎的好消息從國外傳來,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以及教育體系的肯定。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一位材料學家,作為中科大的校友斬獲了國際大獎,被視為是排名全球第一的材料學家。
  • 海島「原住民」坡鹿一萬年前紮根海南
    海南坡鹿擁有「C」字角。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兩隻坡鹿在嬉戲。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跳躍的海南坡鹿。(資料圖片)和這群原野精靈對視的時候,儘管雜草掩映,相隔數米,卻即刻明白了「小鹿般的眼神」這樣的形容。雖然海南坡鹿生性不近人,但鹿回頭的那一瞬,溼漉漉的雙眼清澈見底。你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這樣的相望並不是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對峙。
  • 溫江學子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大獎!
    究竟是什麼樣的大獎讓科科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呢?!這次大賽競爭可謂是異常激烈2019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大賽收到來自中國內地25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及美國、英國、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500餘所頂尖中學的1500餘個團隊提交的有效論文710餘篇,共計2000名學生報名參賽。
  • 出國僅3年,顏寧又斬獲世界級大獎!最大成就是培養一批年輕學者
    顏寧是全球科研領域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辭去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出國僅3年,如今又斬獲世界級大獎。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三大榮譽會員獎,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顏寧,以表彰她在科研領域的傑出成就。
  • 慢讀丨將地貌與氣候鮮明分割,海南這道天然分界線咋來的?
    撥開籠罩其間的雲霧才發現這座其貌不揚的山嶺伏延千裡如草蛇灰線一般貫穿於瓊島民族文化與風土人情之中俯瞰牛嶺。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山海終相逢自海南島腹地往東南,五指山山脈一路起伏連綿,至海岸線附近時已然式微。
  • 海島「原住民」坡鹿一萬年前紮根海南 鹿鳴悠長傳唱古今
    海南坡鹿擁有「C」字角。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兩隻坡鹿在嬉戲。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跳躍的海南坡鹿。(資料圖片)和這群原野精靈對視的時候,儘管雜草掩映,相隔數米,卻即刻明白了「小鹿般的眼神」這樣的形容。雖然海南坡鹿生性不近人,但鹿回頭的那一瞬,溼漉漉的雙眼清澈見底。你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這樣的相望並不是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對峙。
  • 手繪地圖獲世界級大獎 煥發海南文化異彩
    相關新聞》》  80後海南仔歷時一年創作手繪海島地圖 獲國際大獎  第三屆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在經過激烈的角逐後,來自海南的文化手繪地圖「島留時光」在上萬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優秀作品獎,在網絡上得到極大關注
  • 湖南省腫瘤醫院斬獲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五項大獎
    58:44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人民網長沙11月14日電 11月13日,2020年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
  • 日本SF大獎《星雲賞》揭曉 《忍者蝙蝠俠》斬獲漫畫部門大獎
    日本SF大獎《星雲賞》揭曉 《忍者蝙蝠俠》斬獲漫畫部門大獎 時間:2020-08-23 10:01:20
  • 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揭曉,日本攝影師斬獲大獎
    本次荷賽共有4283名攝影師參加,他們分別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投稿作品數量達到了73996張作品。賽事一共包括了8個類別以及單幅和組圖不同組別,其中日本攝影師Yasuyoshi Chiba的作品《直言》斬獲本屆荷賽年度最佳圖片大獎、一般性新聞單張第一名。
  • 中科院深海所:創新海洋科技 扛起深海科研的海南重責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紅白相間的外觀,外艙壁上的「三亞」標籤赫然在目,看似不大的「膠囊型」潛水器內,載人艙、推進器、聲學系統、控制系統、液壓系統等囊括其中。就是這顆「小膠囊」,去年通過了嚴謹的海試驗證,實現4500米的下潛深度,為人類探索洋底深淵,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海南周刊 | 好萊塢效應攪熱海島遊 海南借力打造天然攝影棚
    文\海南日報記者林詩婷  《巨齒鯊》是首次在海南取景拍攝的好萊塢電影。不過,對於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海南來說,這並非是其首次「觸電」。  海南螢屏形象日益豐富  事實上,近年來讓瓊島形象「走出去」的熱門影視劇作品不在少數。
  • 聯想CES2020斬獲89項大獎 創歷史新高
    作為全球PC行業領軍者,聯想攜旗下全品類全場景產品共同亮相,展出多達46件科技創新產品,並斬獲了歷史上最多的89項大獎,其中僅ThinkPad X1 Fold摺疊屏電腦就斬獲43項大獎,彰顯了聯想在PC領域的領先地位。
  • ThinkPad斬獲2015 CES數十項大獎_ThinkPad筆記本電腦_筆記本新聞...
    2015年1月15日,201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圓滿落下帷幕。ThinkPad作為PC行業的領頭羊,攜全系產品亮相,斬獲數十項大獎,再次以最前沿的尖端科技和創新產品驚豔CES,詮釋了Think系列思考的態度與驕傲。
  • 中國學者連續三年斬獲此國際大獎
    近日獲悉,由Science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青年科學家獎中,唯一的特等獎頒給了他,他就是32歲的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從來自全世界的申報者中遴選出4位在各自領域最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旨在鼓勵和支持青年學者開啟獨立科研生涯,特等獎獎勵30000美元;其他三個類別的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00美元的獎勵。據了解,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本土博士是西湖大學的萬蕊雪,於2018年獲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青年科學家獎。
  • 海南多地乾旱喊「渴」!8月將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瓊島
    海南多地乾旱喊「渴」!8月將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瓊島 2020-07-2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佟麗婭攜韓束黑金眼霜斬獲2020屈臣氏HWB雙料大獎
    上美集團再度收穫高光時刻,旗下韓束品牌科技護膚代言人佟麗婭榮膺「年度氣質風採大獎」,韓束黑金奢養撫紋全臉眼霜拿下「年度種草」大獎。近日,2020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年度盛典(HWB)在廣州舉行,重磅嘉賓和明星大咖共同揭曉2020屈臣氏HWB國民級榜單,引爆全網話題熱度,再掀時尚護膚浪潮。
  • 紫御華府斬獲聯合國「國際花園社區全球大獎」
    北京2013年12月5日電 /美通社/ -- 2013年全球國際花園城市及社區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12月2日在廈門帝元維多利亞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球23個國家及地區,共44城市和52個項目的近500名參賽代表團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馬上評丨是什麼讓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馬上評丨是什麼讓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2020-07-16 13:05 來源:澎湃新聞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