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海洋科技 扛起深海科研的海南重責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大門口。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4月12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設計師和深潛團隊站在一起合影。 海南日報記者 李英挺 攝
位於三亞海邊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紅白相間的外觀,外艙壁上的「三亞」標籤赫然在目,看似不大的「膠囊型」潛水器內,載人艙、推進器、聲學系統、控制系統、液壓系統等囊括其中。就是這顆「小膠囊」,去年通過了嚴謹的海試驗證,實現4500米的下潛深度,為人類探索洋底深淵,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位於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內,像「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這樣的深海科研「神器」不在少數。工程實驗室內,「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天涯」號深淵著陸器等深海科考設備依序排列,展示著我國在深海科技事業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坐擁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海南在開展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活動方面頗具優勢。志在深藍,探索深海,不僅是瓊州兒女的期盼,更是我國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堅定不移的追求與夢想。近年來,中科院深海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向海洋進軍,聯動高校、企業、科研單位等多方力量,努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完成了多項重要科研任務,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揚起深海科研的自信風帆
「這是『海翼』號深海滑翔機,3次突破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記錄(6003米),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329米。」
「『天涯』號深淵著陸器是一型全海深多學科綜合探測平臺,已經完成13次深淵綜合科考,是我國目前下潛深度最大的海洋裝備。」……
4月12日下午,一場重要的深海科研成果「展示會」在中科院深海所內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來此看望一線科研人員,考察科技創新情況。在工程實驗室內,「海翼」號深海滑翔機等重要深海科研設備依次擺放,中科院深海所負責人自信地向習總書記介紹深海科學研究和開展探測的相關情況。
這份自信源自哪裡?中科院深海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代亮認為,近年來,隨著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不斷加快,海南在深海領域不僅實現了對萬米深淵的突破,還在深海領域融入智能科技,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到了深海科研的成果,中國追逐深海夢想的步伐愈加自信了。
的確,近年來,翻看報紙、收看電視,一則則關於深海科研的好消息相繼傳來,無論是中國深淵科考界,還是普通百姓,都感到非常振奮和自豪。
深海夢,逐漸變為現實——獅子魚、鉤蝦、萬米海水……「探索一號」兩次深淵科考,將這些樣品從太平洋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帶回;深海海底地震儀、「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海翼」號深海滑翔機……一系列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科研設備得以成功測試應用,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中國科研實力有目共睹,這說明萬米深淵不再是中國科學家難以觸及的『禁區』,中國科學家有能力在世界前沿科學領域進行開創性的科研工作,為人類科技進步做出應有貢獻。」中科院深海所相關負責人說。
扛起深海科研的海南擔當
日前,習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期間的一席話,令包括中科院深海所工程實驗室鉗工周皓在內的海南科研工作者沸騰了!
習總書記指出,南海是開展深海研發和試驗的最佳天然場所,一定要把這個優勢資源利用好,加強創新協作,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習總書記對深海科技事業寄予厚望,支持海南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強深海科學技術研究,這對我們深海科技工作者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周皓說,在海南工作期間,他有幸參與了兩次遠赴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深海科考任務,見證了國家深海科研取得的豐碩成果。
發揮優勢,借力發展。目前,中科院深海所正著力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努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推動科研同實際應用相銜接,打造集深海科考、工程裝備製造、人才培養和產業培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科研基地,推動國家在深海科研、載人深潛領域走在世界前沿,用深海藍繪製出動人畫卷。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三方聯合共建的深海科研機構,中科院深海所亦不斷為瓊島科技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越來越多深海科研領域的矚目成就烙下了「海南印記」:在省科技廳的重大科技專項支持下,中科院深海所在國內率先研發出一批著陸器,並分別以「天涯」號、「海角」號、「萬泉」號等頗具海南特色的詞彙命名,這些著陸器在兩次萬米深海科考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針對三亞『海陸空』產業發展的特點,我們將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政策,對深海科技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人才服務和科技項目立項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扶持,促進科技和海洋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三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中科院深海所正與中科院系統內的20餘家單位和院外30多家單位進行合作,把水下攝像、水下照明等產業技術利用到海洋領域。」中科院深海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中科院深海所還將把深海與智能科技相結合,讓民眾分享科考成果。
(責編:盧少雄、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