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近年來,隨著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加快,建省30周年的海南在深海領域不僅實現了萬米「深淵」的突破,還將深海領域融入智能科技,帶領民眾體驗繽紛多彩地海底世界。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在深海研發基地看到了眾多前沿的深海探測裝備。中科院深海所所長特別助理陽寧介紹,目前,深海所已順利完成了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級人工地震剖面測線、「深海勇士」號海試任務等多項深海科考任務。
【同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特別助理 陽寧
在這個地方進行了地震的觀測,在世界上在這麼深的海溝裡頭是第一次。說明我們的記錄儀器的水平已經達到了萬米級。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布這麼完整的一條(人工地震剖面)測線。「深海勇士」花了不到五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原來的第一臺潛水器四到五年完成的這個實驗的工作量,所以非常高效的把實驗工作做完了
【解說】在中國深海所工作了兩年的鉗工周浩仍清楚地記得,在首次馬裡亞納科考時,站在甲板上看到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裝備突破萬米時的激動心情。
【同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程實驗室鉗工 周浩
當時大家在甲板上站著等了幾個小時,可以說幾十人在甲板上站著根本沒有任何聲音,可能只能聽到大家的那種呼吸聲。當我們那些測試裝備,檢測的到我們的裝備已經浮到到海面的時候,當同事們說測到信號了,大家打破了那種沉默吧,那種歡呼聲可以說當時的感覺就有點像那幫(獲獎的)奧運冠軍。
【解說】據了解,中科院深海所於2011年啟動籌建,以深海環境與生態過程、深海環境探測為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中科院深海所正與中科院系統的23家單位和院外30 多家單位進行合作,把水下攝像、水下照明等產業技術利用到海洋領域。未來,中科院深海所還會把深海與智能科技相融合,讓民眾分享科考成果。
【同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特別助理 陽寧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叫虛擬實境,我們想把深海的環境重現出來。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到深海去,也不可能一個人都出海。我是通過這個技術,這個東西是可以做產業化的。我們提供原始的這些數據,這些信息給他們(公司),他們把它實現。可以讓所有的民眾都來分享我們科考的這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