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2020-11-30 騰訊網

2020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第二階段海試啟航儀式。中科院 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返回三亞。記者當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10餘家單位全面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工作,是研製任務的核心單位,海試任務的牽頭組織單位,「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為「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科院是「奮鬥者」號研製任務的攻堅隊。作為人類歷史上第4艘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為實現萬米海底作業目標,「奮鬥者」號在研製建造及海試電視直播過程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奮鬥者」號正在布放入水,準備開展下潛作業。中科院 供圖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力學研究所等單位,與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單位密切配合、集智攻關,順利完成了鈦合金載人艙、固體浮力材料、高速數字水聲通信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機械手等關鍵技術攻關工作,為「奮鬥者」號總裝集成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為實現「奮鬥者」號關鍵技術國產化目標做出突出貢獻。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聯合相關單位,突破了全海深微光超高清相機、超高清視頻實時低損耗壓縮算法、透明保護罩和陶瓷耐壓罐材料等關鍵技術,自主研製了「滄海」號著陸器和全海深視頻直播系統,為萬米載人深潛的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

——中科院是「奮鬥者」號海試任務的主力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海試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全面驗證「奮鬥者」號研製成功的關鍵步驟。在科技部、中科院和海南省的共同支持下,中科院深海所團結、協調多方力量和資源,牽頭組織開展並圓滿完成「奮鬥者」號海試任務。

一是聯合四川航空工業川西機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建成用於載人球殼耐壓測試的容積與工作壓力技術指標最高的超大型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二是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等單位建成完備的「奮鬥者」號海試支持母船「探索一號」和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萬米海試水面支持保障條件;三是組建專業化的載人深潛運維團隊,積累了豐富的載人深潛作業經驗以及馬裡亞納海溝海鬥深淵區的海洋環境數據;四是建立安全高效的海試領導、組織、實施體系,形成了「只問崗位、不問單位」的跨系統、跨單位、跨部門團結協作的文化氛圍;五是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機制,逐漸探索了「深海科學-工程技術-海上作業」交叉融合、協同發展的組織模式,構建了「小核心、大網絡」的深淵科技研發體系。

2020年7月起,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奮鬥者」號先後在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順利通過了現場驗收,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標誌著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中科院是「奮鬥者」號科學探索的引領者。作為「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中科院深海所負責「奮鬥者」號的後續運維與管理,致力於服務深海深淵科考和重大前沿基礎問題研究。

瞄準深海深淵戰略前沿,2012年中科院在海南省三亞市啟動籌建中科院深海所。2017年,為進一步匯聚優勢力量,推動院內外高新技術力量挺進深海,依託深海所籌建了中科院深海技術創新研究院。

2014年啟動實施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海鬥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在突破深淵探測關鍵材料技術、深淵模擬實驗技術和全海深載人/無人潛水器等瓶頸技術的基礎上,研發了深淵探測的全海深無人潛水器、7000米級深海滑翔機、深淵著陸器、高壓模擬試驗裝置等關鍵裝備,組織完成3個深淵綜合科考航次和2個載人深潛科考航次,成功執行了49次無人裝備萬米深淵探測。

2016年6-8月,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鏖戰深淵海域,全面開啟中國萬米深淵科考的新時代。通過系列深淵航次所獲得的大批萬米深度序列完整的原位探測數據及水體、沉積物和生物樣品,在深淵生命演化及適應性、深淵環境演變及資源環境效應、深淵構造活動和地質演變等方面獲得了重要科學發現並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推動中國海鬥深淵科學研究體系的建立。

中科院指出,從攻克「蛟龍」號三大國際領先技術中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聲學系統)和自動航行與懸停定位技術(控制系統)兩項,到實現「深海勇士」號常態化運維,到「奮鬥者」號研製與海試成功,中科院已打造一支深海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匯聚了以「奮鬥者」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海翼」「海鬥」「天涯」「海角」等無人潛水器為代表的深海裝備集群,為開展深海深淵科學探索提供有力支撐。

中科院表示,該院後續將堅持「開放共享」原則,研究建立協作共享的管理平臺,形成業務化運行和規範化技術保障模式,充分發揮「奮鬥者」號、「深海勇士」號、「海鬥一號」等深海領域大國重器的效能,持續升級優化深潛科考作業技術及裝備,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不斷推進國際合作,力爭實現中國深海深淵重大原理性科學突破,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了解,「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中國「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2020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從海南三亞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並於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並向全社會進行視頻直播。(完)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在「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中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返回三亞。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2020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從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
  • 「奮鬥者」深潛超萬米 「全海深」中國今夢圓
    值得注意的是,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是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首個進入公眾視野,接受實戰考驗的新的「大國重器」,其首戰告捷和堪稱完美的表現彰顯了中國日益增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自立自強取得的新成就。  載人直下超萬米深淵 首戰告捷  提起載人深潛器海試,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蛟龍號」。
  • 10909米!刷新歷史!中國載人深潛「奮鬥者」徵服馬裡亞納海溝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 世界第四極馬裡亞納海溝 將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刷新至10909米 「奮鬥者」本次任務的圓滿完成
  • 無錫迎接「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
    中新網無錫11月30日電 (記者 孫權)11月30日,無錫舉行了「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返錫迎接活動。當天,「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成員搭乘東航MU9778次航班從三亞返回無錫。早早在機場等候的無錫市委市政府領導獻上鮮花,同事和家屬也在一旁拉起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的橫幅。
  • 「奮鬥者」靠這些高科技裝備在海底10909米向全國直播,連習主席都...
    中科院傳播局供圖「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的一個核心研製項目,「奮鬥者」號實現了跨系統、跨單位、跨部門的大團隊合作。「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製任務。圍繞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攻關的總體目標,科技部設立19個項目、投入中央財政經費7.67億元,組織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餘家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中國船舶集團董事長雷凡培說,中國船舶集團作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裝備研製項目牽頭單位,充分吸取「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研製的成功經驗,在「奮鬥者」號研製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具備全海深技術能力,為後續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萬米深海從此不再對中國人緊閉大門。
  • 深潛海底10909
    此前海試現場圖中科院供圖36歲的劉燁瑤終於「上岸」了。在那裡,他們坐進「奮鬥者」號潛水器,13次下潛大海深淵,其中8次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這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劉燁瑤說:「這再次證明了我國載人深潛器有能力挑戰萬米深淵,在逐夢深藍的道路上,我國又『潛』進了一大步。」
  • 奮鬥者號深潛至萬米海溝,是工業強大體現,我們的目標星辰大海!
    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米,創造了我國深潛器潛海深度的新紀錄!「奮鬥者號」搭載的3名深潛員將會在海底進行採樣工作,工作時間預計為6個小時,這也是「奮鬥者號」海底工作的設計最長時間。我們都知道從海平面下降每10米增加一個大氣壓,萬米深度就是1000個大氣壓,換算成深潛器表面所承受的重量就是10000噸/平方米!這樣大的重量合金鋼肯定不行,需要用高級鈦合金板製造。
  • 從三亞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載人深潛 「奮鬥者」號萬米海試碩果纍纍
    從三亞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載人深潛「奮鬥者」號萬米海試碩果纍纍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從三亞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來源:三亞市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10909米!「奮鬥者」號憑啥這麼牛?
    用專家的一句話概括:下潛深度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種象徵,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載人艙是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關鍵部件,是人類進入萬米深海的硬體保障和安全屏障,標誌著一個國家載人潛水器的技術水平。
  • ​我們的2020丨「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020年,我國載人深潛事業取得重大突破。「奮鬥者」號把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註在了世界海洋最深處,深潛人用奮鬥換來了收穫滿滿的一年。葉聰,「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夜裡九點多,在位於海南三亞的中科院深海所,他來到工程實驗室,確認「奮鬥者」號的技術細節,確保潛水器以最佳狀態交付給科研人員。
  • 海底1萬米,你好!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 深潛海底10909 「奮鬥者」號創中國紀錄的科技力
    此前海試現場圖中科院供圖  36歲的劉燁瑤終於「上岸」了。在那裡,他們坐進「奮鬥者」號潛水器,13次下潛大海深淵,其中8次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這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劉燁瑤說:「這再次證明了我國載人深潛器有能力挑戰萬米深淵,在逐夢深藍的道路上,我國又『潛』進了一大步。」
  • 閃電評論丨致敬「奮鬥者」,爭當奮鬥者
    近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在今年4月推出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徵名活動中,「奮鬥者」號脫穎而出,這個響亮的名字符合時代精神,充分反映了當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如今「奮鬥者」號的成功正是這種奮鬥精神的生動詮釋。探索海洋、保護海洋、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都與深潛技術密切相關。深海之旅看似路途不遠,卻要戰勝高壓、低溫、無光、無線電屏蔽等不少挑戰,其中高壓是最棘手的問題,不容任何閃失。
  • 奮鬥者號順利突破萬米,深潛器如何潛入深海
    最近我們國家的奮鬥者號深潛器順利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潛水深度突破萬米。雖然潛水的地點還處於地球之上,但到達這麼深海底人類的數目還沒有到達月球的人類數目多,可見難度還是很大的。那麼深潛器是如何潛入這麼深的海底的呢?
  • 「奮鬥者」號聲學系統實現完全國產化 萬米級浮力材料研製獲突破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圓滿完成載人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順利返航三亞。中國科學院多個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任務的研究所接受媒體採訪稱,聲學系統實現完全國產化、萬米級浮力材料自主研製等系列關鍵技術突破,為「奮鬥者」號實現載人萬米載人深潛發揮重要作用。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一個門縫」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