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2020-12-06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公元752年,詩仙李白(701年——762年)創作了一首樂府詩《將進酒》,其中有這樣的句子: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字面意思為:在人生春風得意的時候,要盡情享受當下的歡樂,不要讓空空如也的酒杯對著皎潔的圓月。

李白這樣說,並不是教導人們要沉迷在酒池肉林裡,過那種極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無視自己的抱負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

唐唐詩仙為什麼要這麼說?需要結合李白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特點來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態度。

李白一生活了61歲,總體來說,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過得是比較快樂的,這些快樂在他那些充滿豪情壯志、積極樂觀、氣勢如虹的詩歌裡完全能看出來,這類詩歌在李白所有詩歌裡佔據大多數。

701年,李白出生在四川境內,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較厚實,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從小不缺錢花,有資本遊山玩水,是李白真實的生活狀態。

並且,李白一生經歷了四次婚姻,有兩次婚姻娶了名門之後,依靠老丈人的關係,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錯,生活一直過得比較瀟灑,他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

李白第一次結婚對象是湖北安陸許氏,許氏的爺爺許圉師,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丞相,由此,許氏家族成為湖北安陸的名門望族。

許氏於741年因病去世後,給李白留下了一筆遺產,依靠這些遺產,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之後,40歲到50歲之間,李白又先後經歷了兩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終分道揚鑣。

公元751年,李白50歲時,遇到了陪伴他餘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他們在河南商丘成婚,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對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詩歌,如《自代內贈》、秋浦寄內》、《秋浦感主人寄內》裡,表達了對她的愛慕和掛念。《自代內贈》裡有這樣情意綿綿的詩句:妾意逐君行,纏綿亦如之。鳴鳳始相得,雄驚雌各飛。

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後,是李白命運的轉折點,社會各行各業遭到戰爭破壞,繁榮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為了生活,許多人被迫顛沛流離,李白跟同時期絕大多數人一樣,幸福生活被打亂了,逐漸變得窮困潦倒,在悽涼中度過7年後撒手人寰。

除過晚年這7年,李白在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裡,生活是很滋潤的,再加上他天性樂觀,心態豁達,因此,李白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氣質,跟同時期的大唐風度一樣,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以及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抱負和使命,努力為個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奮鬥著。

這就是真實的李白,常常遊山玩水,呼朋喚友,飲酒作樂,這些活動都需要大量金錢來支撐,李白一生絕大部分時間裡是不缺錢的,沒有什麼生活壓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內心來生活,所以,他有資本來桀驁不馴,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學說那種「無為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觀念影響很深,認為生命苦短,與其不開心的活著,還不如享受短暫的快樂,只有快樂才是最真實的生命景觀。

《將進酒》正是李白於744年離開長安翰林院後,一吐為快、直抒胸臆的見證。實際上,李白不光在《將進酒》中表達了及時行樂的觀念,在其它詩歌裡,常常也流露出這個觀念。

比如,在《月下獨酌·其一》中說道: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在《月下獨酌·其四》中說道: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在《把酒問月》中寫道: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在駢文《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說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李白才華橫溢,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時刻準備著為大唐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但由於性格單純,率真坦誠,快人快語,說話從不喜歡藏著掖著,業不會處理仕途上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喜歡跟善於鑽營的人同流合汙,常常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終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與抱負之間的落差,帶來的鬱鬱寡歡。

所以,喝酒、寫詩,成為他給自己減壓的最好方式,一有什麼不高興的事,他常常喜歡以寫詩的方式發發牢騷,一吐為快。一壇酒喝乾了,一首詩寫完了,心中鬱悶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輕鬆了。

別忘了,李白不但號稱「詩仙」,實際上還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飄飄欲仙,才會忘掉煩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歡樂。

相關焦點

  • 為啥叫李白詩仙,看《將進酒》中道家丹道
    膾炙人口的李白《將進酒》,寫的何等的灑脫超群,讓多少男兒遐想連篇,但是大家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融合丹道而作。如今用丹道的玉液還丹,來重新解釋,看是不是意境圓通,也把李白這個渾俗和光的地仙形象躍然於紙上。《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讀書也不遲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人這一輩子能活到七十歲的確不太容易,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算一算這一筆人生帳,多多少少會有些觸目驚心,宋代有個王觀就給我們算了這麼一筆帳。王觀《紅芍藥》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 真實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原來不過君子之交淡如水
    李白和杜甫的塑料兄弟情,已經不是秘密。杜甫的詩作中充斥著對李白的讚美。春天想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秋天想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冬天想李白,「寂寞書齋裡,終朝獨而思」;做夢想李白,「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合著遇到李白之後,杜甫沒幹別的事,天天想李白了,可是李白卻不怎麼想。
  •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100句古詩詞,嘆盡人生滋味,總有兩句適合你
    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人生像棋,人生如酒,人生若夢,人生似戲,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命定的故事中演繹自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100句人生古詩詞,嘆盡人生種種滋味。不管你在過著怎樣的人生,總有兩句適合你!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劉基: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
  • 從李白的詩句中,感受「詩仙」的理想抱負和浪漫主義情懷!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有著豪邁的情懷,有著非凡的才華,遊歷各地,寫出了很多優美詩篇。李白【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是李白年輕時候的作品,這時的詩人,胸懷大志,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像大鵬鳥一樣在高空中翱翔。
  • 十首閒適詩詞:人生,就是要快樂
    減壓第三招:對酒當歌《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九首詩詞,九層人生境界,你到哪一層了?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曠達《定風波》宋·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9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很多古詩都寫到了月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意象。
  • 人生不過如此,不如一笑而過(深度好文)
    如果你有笑對人生的能力,那你也會擁有享受人生的權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人生千難萬難,不妨一笑而過。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節選)泰戈爾曾說:「當他微笑時,世界愛了他;當他大笑時,世界便怕了他。」李白的大笑,震驚了整個盛唐。風華半生,蹉跎半生,這兩個詞用在李白身上再合適不過了。25歲時,李白懷揣著「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的理想,仗劍出蜀,辭親遠遊。
  • 喝一樣的雪花啤酒,聊不同的故事和人生
    「醉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9月9日,關於雪花啤酒背後的人生故事《時光不老,青春不散,一罐雪花伴流年》發布後,一時激起眾多網友的關注,並紛紛分享了個人與雪花啤酒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美好或殘缺的愛情,有平淡或激昂的友情,有平靜如水的親情,更有眾多深有感觸的個人感想。  一字一句,不僅是個人與雪花啤酒的緣分,更是一個故事,一段人生。
  • 作息時間是怎樣的?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舉杯邀明月」、「鬥酒相逢須醉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古人把酒視為珍寶,開心了喝,鬱悶了喝,出門喝,回家喝,不醉不歸,幾乎每晚都飲酒作樂。喝完了酒,當然就是大醉,早早回家睡覺。還有,古人晚上喜歡找朋友聊天,促膝長談,一聊好幾個時辰,甚至通宵。話不投機半句多,人逢知己千杯少。
  • 唐詩閒讀:「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我們稱之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其實杜甫的現實主義詩歌不就正如「日神精神」一樣是對外在世界的不斷理性追尋,李白的浪漫主義詩歌也正如「酒神精神」一樣是對內在自我情緒的不斷抒發。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對酒》五首是白居易在820年大年初一寫的一組詩,這一年,他邁進了五十歲的門檻,因此非常感慨,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五十歲啊,知命之年,他看透了自己命運的走勢,也明白命運的意義,於是乘著酒興,一氣寫了五首,其他幾首也列出來:(其一)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君知天地中寬窄,鵰鶚鸞皇各自飛。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韓國李準基這部愛情魔幻韓劇:不怕鬼命人生,與爾同銷萬古愁
    《阿娘使道傳》第三集韓國男神李準基在韓劇《阿娘使道傳》飾演的金銀悟使道,申敏兒飾演的女鬼阿娘,一人一鬼都領略了陷入愛情的美好,也見識了各色人生的折磨。愛情和人生,本質是一個道理。即使愛情不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亦可自得人生橫刀立馬建功立業!縱使不能終成眷屬富甲天下,也可收穫有趣靈魂自我純淨!
  • 月到中天,分外明
    月到中天,分外明作者:呂立華月到中天,分外明。明亮得足以照徹整個星空,照亮那段童稚時光。少時,不識月,又無呼作白玉盤的才氣,大人便煞有介事拿一盛滿清水的盆,將月邀到水裡,打算以其祖傳的老掉牙故事啟智懵懂,誰知小孩子見水不見月,歡喜地一巴掌拍到水裡,月散成一盆碎銀,大人的啟智計劃徹底泡湯,搖頭皺眉:孺子不可教也!誰說孺子不可教?關鍵得有天時地利人和。
  •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詩」,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