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召開了2020年第48次審議會議,其中金三江(肇慶)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三江」)首發過會。
金三江成立於2003年12月3日,公司專業從事沉澱法二氧化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為牙膏用二氧化矽,主要作為原材料應用於牙膏工業。
儘管金三江首發過會、距上市近在咫尺,但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了解到,公司募投項目、產能數據披露等存在諸多問題,公司未來前景不容樂觀。
募投項目疑「注水」,產能數據前後矛盾
招股說明書披露,金三江計劃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3,043萬股,擬募集資金4.72億元,將投入二氧化矽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相關公開資料顯示,金三江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新建年產10萬噸二氧化矽項目。
但據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2020年10月14日披露的信息顯示,金三江二氧化矽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將新建兩條3萬t/a沉澱法二氧化矽生產線,項目預計年產牙膏級二氧化矽6萬噸,這樣直接就縮水了40%的產能。
不知金三江本次募投項目真實的產能是多少?為何招股說明書與相關部門所披露的數據存在如此大的差異?
招股說明書同時披露,本次募投項目的建設地在肇慶,而相關信息發布卻是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
肇慶與湛江相距甚遠,金三江募投項目到底在哪?公司是否在湛江市另有新項目在投資建設?招股說明書中為何沒有任何相關披露?
此外,據招股說明書披露,金三江報告期內二氧化矽產能分別為1.5萬噸、1.9萬噸、2.6萬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二氧化矽產品的生產能力,有助於公司繼續擴大經營規模。
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了解到,金三江實際上在2016年就開始實施了年產6萬噸二氧化矽改擴建項目;公司官網披露的信息也顯示,其目前具有年產6萬噸的產能。
金三江披露的產能為何與對外公開資料中的產能存在較大差異?公司是否刻意隱瞞了大部分產能?本次IPO募集資金真實用途是什麼?需要公司給出答覆。
改擴建項目問卷疑作假,環保問題不容小覷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三江在2016年進行改擴建項目時,曾對當地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95份,收回91份,調查的結果顯示:100%調查對象未對該廠進行過環保投訴,100%調查對象贊成本項目的建設。
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發現,在此份調查名單中,有多位是金三江在職員工,還有一些與公司存在緊密的關聯關係。
這不禁讓人懷疑金三江在進行相關環境評估時,存在弄虛作假現象!不知如此報告是如何能通過當地執法部門審核的?審核過程是否存在違規違法現象?
作為擬上市公司,金三江如此缺乏基本誠信,後續是否還會發生對投資者採取類似欺詐手段的現象?我們不得而知。
此外,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金三江曾在2014年因「不按排汙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汙染物」「私設暗管」而兩次被當地執法部門處罰,分別被罰款5萬元、7萬元。
不知金三江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汙染物?會對當地環境造成何種程度的破壞?公司相關環評報告及信息披露是否刻意迴避了這些問題?以上諸多問題,或將對金三江未來發展造成較大影響。
內容來源: 經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