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藥物當心成癮 藥品成毒品

2021-01-0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雖然一些疾病可以依靠藥物治療和緩解,不過「是藥三分毒」,藥物中多少回存在一些不理人體健康的成分。生活家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藥物,如果濫用還是造成成癮等問題。<br>

  藥物中多少回存在一些不理人體健康的成分。生活家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藥物,如果濫用還是造成成癮等問題。

  下面結合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藥物,介紹一下濫用藥物造成的成癮問題。

  一、鎮靜催眠藥。

  第一類是苯二氮類,目前最為常用,包括安定、舒樂安 定、三唑侖等。第二類是巴比妥類,如苯巴比妥、硫噴妥鈉等。各種鎮靜催眠藥均可產生依賴性,突然停藥或迅速減少藥量時,可發生戒斷症候群。輕症表現是最後 一次服藥後一天或數日內出現焦慮、易激動、失眠、頭痛、厭食、無力。2~3日後達到高峰,出現噁心、嘔吐、肌肉痙攣。重症表現是突然停藥1至2日後,出現 癲癇樣發作,有時出現以幻覺、妄想、定向力喪失、高熱為特徵的譫妄。數日至3周內恢復。

  出現戒斷症候群的多為使用量是治療劑量的5倍以上,時間超過1個月的患者。用藥量大、時間長而且突然停藥者症狀嚴重。治療原則是用足量鎮靜催眠藥控制戒斷症狀,穩定後,逐步減少藥量到停藥。

  二、中樞性鎮痛藥。

  例如嗎啡、杜冷丁、強痛定、鹽酸曲馬多。其中嗎啡 最易成癮,其次是杜冷丁,強痛定(嗎啡類鎮痛藥)和鹽酸曲馬多的成癮性較小。連續反覆多次應用此類鎮痛藥易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一旦停藥,即出現戒斷症 狀,表現為興奮、失眠、流淚、出汗、震顫、嘔吐、腹瀉,嚴重可致虛脫和意識喪失。鹽酸曲馬多可用於緩解癌症、骨折、手術等導致的中度至重度疼痛。鹽酸曲馬 多具有輕度的耐藥性和依賴性,如果不按醫囑或無節制使用也極易造成藥物的依賴。

  創傷病人應慎用此類鎮痛藥,如病情需要,可以小劑量、短期應用,疼痛緩解後,應儘快停藥。

  三、含有可待因、阿片的鎮咳藥。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複方鎮咳藥含有可待因成分。可待因是阿片20餘種生物鹼中的一種,與嗎啡屬同一類。口服可待因進入體內後,有10%的可待因代謝後轉變為嗎啡。還有像複方甘草片、複方棕色合劑、複方桔梗片等,均含有阿片等成分。

  可待因的鎮痛作用僅為嗎啡的1/12,鎮咳作用為其1/4,持續時間與嗎啡相似,故應控制使用。主要用於劇烈的刺激性乾咳。

  四、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如常用的克感敏、快克、感康膠囊、去痛片等感 冒藥中均含有咖啡因。感冒藥中加入咖啡因,可消除撲爾敏鎮靜嗜睡的副作用。在去痛片中加入咖啡因,則是為了增加其鎮痛效價。短時間內服用含有咖啡因的藥 物,如半個月或一個月,不會產生依賴性。但如果長期服用或濫用,則可能對咖啡因產生精神依賴性。有報導,不少人一頭痛或月經痛就吃去痛片,時間越長,越離 不開去痛片了。

  因此,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藥物,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服用的劑量和服藥時間的長短,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特別要慎用那些有成癮性的藥物,而一旦發現有成癮的症狀,則必須立即去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徐蓓蓓 實習編輯:朱燕梅)

相關焦點

  • 毒品成癮?病隱於心!
    特約記者 宋瓊芳 通訊員 喬穎5月1日起,芬太尼及其類似物被我國政府作為「毒品」正式列入《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目錄》。藥品濫用、毒品成癮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今年「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副會長趙敏教授。
  • 妙齡女吸「笑氣」上癮影響行走,第三代新型毒品偽裝性強,千萬要當心
    來自湖北省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武漢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專家們,現場提供免費義診和專業諮詢,呼籲大眾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堅決向毒品說「不」。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偽裝性極強需當心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癮病區負責人王剛博士介紹,目前以冰毒為代表的合成毒品是濫用的「頭號毒品」,該病區平均每年接診吸食冰毒的住院患者達300至400人。而近年來,在這些第二代合成毒品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第三代新精神活性物質。
  • 泰勒寧鎮痛藥升級管制,但處方藥濫用成癮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我回想了一下,上一次處方藥濫用成癮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時候,是4年前,2015年5月1日,含可待因複方口服液製劑(俗稱止咳藥水)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我之所以那麼關注藥物成癮的消息,因為這是我的老本行。時任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呂憲祥曾參觀了治療中心,肯定了我們的工作,並就處方藥濫用成癮的問題聽取了我的意見。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呂憲祥參觀了我們當時的治療中心2008年1月1日起,鹽酸曲馬多被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該藥物的濫用現象得到一定的遏制。
  •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
    組織開展了以「合理用藥,拒絕濫用」為主題的「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安全合理使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拒絕毒品的意識。  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專項研究。組織開展戒毒藥物維持治療用鹽酸美沙酮口服溶液濫用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用藥品濫用監測專項研究,主動評價我國醫療用藥品濫用形勢和面臨的風險,為防治毒品濫用和進一步制定禁毒策略、規範醫療用藥品監管提供科學依據。
  • 毒品與藥品有什麼區別?
    毒品知識:人體藏毒 人體藏毒,即把毒品包裝成膠囊的形狀,然後吞下去。一個人一次可在體內藏毒五百至一千五百克。吞食毒品一般用時五至十多個小時。毒品吞進肚子、塞入肛門,警方不易發現,但藏毒人很難受。
  • 毒品銷毀引發浪費和汙染 專家呼籲還原藥物功能
    一般公眾的看法是毒品禍國殃民,應該徹底銷毀。但在相關領域的專家看來,毒品的本質屬性是藥物,其原材料甚至成品本身都是資源,銷毀是浪費資源。  王剛認為,由於歷史上鴉片肆虐,公眾對毒品的認識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寧左勿右。毒品的藥用價值被長期忽略或者對其使用保持額外警惕。  「外國沒有毒品這個詞,在英文中它和藥品是同一個詞drug。我們的毒品概念,在國外就是違法濫用的藥品。」
  • 藥物監測報告: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濫用呈增勢
    國家食藥監總局10月17日發布《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報告顯示,與2008年監測數據相比,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的構成情況有明顯變化。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中,海洛因濫用者逐漸減少,所佔比例從70.3%下降到23.6%;「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濫用者逐漸增長,所佔比例從28.8%上升到75.1%。
  • 偽裝成奶茶、跳跳糖……當心這些「美麗」的陷阱
    今天上午,「6.26」國際禁毒日預防藥物濫用專題宣傳活動在漢街大戲臺舉行。此次活動由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主辦。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圍繞「合理用藥、預防濫用」的主題,開展了科普宣傳、用藥諮詢、趣味答題等活動,現場還展示了部分新型毒品模型以及相關危害。
  • 我只是想健身,怎麼就毒品成癮了?
    恰巧最近一個諮詢電話也是提到健身和毒品成癮的問題。一個在國外讀書的大學生,迷上了健身、增肌,結果在陌生人的引誘下使用利他林和安非他命,並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劑量也逐漸增加,且脾氣、性格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動輒發脾氣,易怒。興奮劑是個什麼鬼?為什麼運動和毒品(成癮)看似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卻扯在一起。
  • 古柯鹼是如何從藥物變成毒品的?
    可口可樂為何在當初會選擇古柯鹼作為飲料配方,這並不是因為發明人黑心,而是在當時,古柯鹼並沒有定義為毒品,反而是一種風靡歐美的娛樂消遣藥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就將古柯鹼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到了19世紀末期,人們濫用古柯鹼達到了全盛時期,特別是在美國。從各種病痛到物質成癮都用其醫治,古柯鹼成為了「神奇的藥物」,並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而一些商人從中發現商機,把古柯鹼捧為強壯補藥摻進飲料、糖果和粉劑中使用。
  • 用來鎮痛的麻醉類藥品會不會變成毒品?
    醫療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在很多手術中都會用到麻醉類藥品,緩解患者疼痛,但一些麻醉類藥品卻遊走在藥品與毒品之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變成藥物濫用(吸毒成癮)。毒品問題是全球性公害,國際禁毒公約將具有依賴性的藥物分為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及其他三大類,其中的麻醉藥品在最近幾天就被推上風口浪尖。而在麻醉藥品中常見的典型毒品代表則有阿片類、古柯鹼類、大麻類。
  • 國際禁毒日∣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
    2莫讓治病良藥成害人「毒品」藥品與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息息相關,其中某些品種就處於毒品和藥品之間,合理使用就是治病神藥;使用不當或故意濫用,就會成為令人「上癮」的毒品。這類藥物的主要成分包含磷酸可待因、鹽酸麻黃鹼(麻黃素)、愈創木酚甘油醚、馬來酸氯苯那敏等。其中有鎮咳作用的可待因屬於弱阿片類麻醉藥品,藥效強度是嗎啡的1/4,致欣快感是嗎啡的1/8~1/12。另外,有平喘、興奮作用的麻黃鹼屬於精神藥品,是製造冰毒和搖頭丸的原料。以上兩種藥物長期濫用都會成癮,與吸毒無二——「根本停不下來」!
  • 當心,這些都是毒品!
    24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向社會通報上海公安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情況。2018年以來,上海全市各級緝毒執法部門移送起訴毒品案件同比上升13.8%;移送起訴涉毒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0.8%。這些新型毒品的主要特點及危害是:俗稱「犀牛液」的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國家2015年列管的「N,N-二異丙基-5-甲氧基色胺」精神類物質,其化學結構與苯丙胺類似,是苯丙胺的衍生物(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可以興奮中樞神經,重複使用會成癮,大劑量食用會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俗稱「藍精靈」的新型毒品,因其外觀多為藍色片劑而得名。
  • 細數我們身邊那些堪比毒品的藥物!
    眾所周知,「毒品猛於虎」,所以大多數人看見「虎」時,會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很多人卻並不知道,有一種可怕的成癮現象也正在我們身邊悄悄蔓延,如毒品一樣侵害著我們的健康,它,就是藥物成癮。一.什麼是藥物成癮藥物成癮(Drug Addiction):是濫用藥物的後果,指習慣於攝入某種藥物而產生的一種依賴狀態,撤去藥物後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狀即戒斷症狀。
  • 小心,這些物質也有可能導致成癮依賴
    所以如果合理使用,它仍然是治病救人的藥物。如果被人濫用,造成藥物成癮和依賴就會轉變成毒品。據有關資料顯示,正常人如每天服用曲馬多200毫克,大約半年後會產生藥物依賴,而如果每天服用300到400毫克(6到8顆藥)甚至更多,可在短期內上癮。雖也可與阿片受體結合,但其親和力很弱,主要用作鎮痛藥,可緩解普通到嚴重的疼痛。
  • 並非只有毒品才會上癮,這些生活中常見的藥品吃多了更可怕→
    生活中,以下這些藥物也容易產生依賴,‍在我國,有人說「感冒治療史就是一部藥物濫用史」。感冒來襲,很多人總是會吃好幾種藥,感覺總有一種能管用。大多數人選擇的感冒藥是一些非管制類藥物(非處方感冒藥),長期或過量服用,會導致依賴。例如,某些常用的感冒藥,因其含有阿片粉、咖啡因、麻黃鹼、苯巴比妥等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成分,長期大劑量連用容易積蓄並產生依賴性。很多人感冒咳嗽後習慣性選擇止咳水、複方甘草片來止咳祛痰。
  • 【6·26國際禁毒日】遠離毒品,對毒品說「不」!
    1987年6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聯合國部長級禁毒國際會議,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從1988年開始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全國各地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同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為「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即「國際禁毒日」)。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 麥肯錫公司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