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2020-12-06 海外網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

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

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上月25日,美國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普渡製藥承認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

美國《紐約時報》最新爆料(27日)稱,作為普渡製藥的管理諮詢方,麥肯錫公司竟然提出過多條惡劣建議,想辦法讓普渡製藥在美國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嚴重的情況下繼續增加「奧施康定」的銷量。其中一條最惡劣的建議是,如果普渡製藥的分銷商賣出的奧施康定導致購買者出現上癮情況,普渡製藥就會給分銷商提供折扣獎勵,每出現一起藥物上癮事件,就獎勵分銷商14810美元,約合9.7萬元人民幣。《紐約時報》報導以美國藥妝零售商CVS為例進行推算,報導稱,2019年,2484人從CVS購買阿片類藥物並出現上癮情況,按照獎勵原則,普渡公司要給CVS付款3680萬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獎勵退款。不過,包括CVS在內的普渡製藥兩大分銷商都否認收到過這筆獎勵退款。

事件曝光後,麥肯錫方面表示他們一直在配合美國司法部門的相關調查,並且2019年就宣布停止給其全球客戶涉及阿片類藥物的業務提供服務。但《紐約時報》透露,2018年,在聯邦政府認定「奧施康定」是引發阿片類藥物危機的原因之一,並且普渡製藥已經在馬塞諸塞州地方法院遭到起訴的背景下,麥肯錫的高層曾討論過要銷毀相關文件的可能性,以避免自己被官司波及。

美媒主編:麥肯錫應該被起訴

美國司法部今年10月宣布,普渡製藥將面臨83億美元的罰款,普渡公司現在也認罪了。然而,助紂為虐的麥肯錫公司卻從未因此事件上過法庭。對此,美國「截擊」網站華盛頓特區分部主編瑞安·格裡姆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麥肯錫公司應該被起訴。

美國「截擊」網站華盛頓特區分部主編 瑞安·格裡姆:我找不到任何麥肯錫公司不被刑事起訴的理由,因為這是他們出的主意,麥肯錫和普渡從2015年開始就有來往。

在福克斯新聞的一檔節目中,一位了解內幕的醫藥領域作家傑拉德·波斯納表示,麥肯錫公司在普渡製藥阿片類藥物濫用醜聞中毫無道德意識,除了幫普渡賺昧良心的錢,還想著怎麼掩蓋自己是「幫兇」的事實。

作家傑拉德·波斯納(畫右):也許我們該刪除那些幫助普渡製藥的郵件和文件,麥肯錫就是這麼做的,先幫普渡賺大錢,好幾百萬美元,然後想著應該掩蓋事實。

麥肯錫曝出醜聞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 網友:無恥建議!

有網友諷刺道:

「這是用折扣券催生更多藥物濫用嗎?」

「太令人厭惡了,利益高於人們的安全和健康,我認識很多飽受奧施康定之害的人。」

有網友憤怒指責,認為麥肯錫公司名譽掃地。

「麥肯錫的建議無恥。」

「麥肯錫提供了那麼多違背道德的建議,我們就別說它是有威望的公司了。」

還有網友指出,普渡公司和麥肯錫公司的醜聞是美國法律系統和政府不作為的結果:「這是人們對美國法律系統和政府失去信心的另一個原因。」

「數」說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

為什麼麥肯錫和普渡製藥的行為遭眾人唾罵?這就不得不說美國的「阿片危機」。在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已演變成「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甚至有媒體稱其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2018年,15至64歲的美國人中,每百萬人有約314人死於藥物濫用,為全球最高。

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美國藥物濫用致死的人數超過6.7萬,其中阿片類濫用致死人數接近4.7萬,佔到藥物濫用致死總人數的將近70%。相當於在美國,每天有128人死於阿片類藥物濫用。

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

另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發布的信息,2018年,約有1000萬名12周歲以上的美國人曾濫用過阿片類藥物。從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因濫用阿片類藥物需要緊急醫療救助的患者人數上升了30%。

阿片類藥物成癮者:服藥兩周 我藥癮深陷

觸目驚心的數字值得美國社會反思。服用阿片類藥物,對醫生來說可能只是一張處方,但對一個阿片類藥物成癮者的家庭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場悲劇,對整個社會而言更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阿片類藥物成癮者 喬納森·伯克:周五我就要29歲了,之前我以為我活不過25歲。

伯克成為一名阿片類藥物成癮者已經有11年了。17歲那年,因為一場車禍,醫生給他開了兩個月的「奧施康定」,沒想到剛服用兩周,他就發現自己陷入阿片類藥物不可自拔。

醫生開的藥吃完後,他開始偷竊、非法買藥來滿足自己的藥癮。

阿片類藥物成癮者 喬納森·伯克:可以說,藥物成癮毀掉了我和家人、朋友,生命中所有的人際關係。

伯克說,當時自己服藥完全是遵照醫生的處方來的。他萬萬沒有料到,正是處方裡的藥物用量導致了自己的悲劇。

阿片類藥物成癮者 喬納森·伯克:我想和給我開處方的醫生說,你自己試試每天吃兩片,連續服用兩周看看會有什麼後果。

時至今日,伯克仍在接受戒除藥癮的康復治療。

阿片類藥物濫用 致「藥癮新生兒」激增

過量服用阿片類藥物不僅導致大量「癮君子」的出現,甚至威脅著下一代的健康。

來自田納西州的愛普爾是一名孕婦,也是一名阿片類藥物成癮患者。現在,她最擔心的就是腹中的孩子。

研究發現,如果母親在懷孕時不當服用阿片類藥物,容易導致胎兒藥物成癮。這樣的胎兒在出生後,由於母體的藥物供應中斷,會出現過度啼哭、異常煩躁、驚厥等症狀,患上新生兒戒斷症候群(NAS Neonatal Abstinence Syndrome)。

田納西州新生兒科醫生 史蒂芬·派屈克:我們發現我們病區裡,患有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的嬰兒越來越多,於是開始研究全美是否都出現同樣問題。

根據派屈克的研究,2000年,全美醫院出生的嬰兒中患有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的比例為1.2‰,而到2012年,就升至5.8‰。這意味著全美平均每25分鐘就有一名新生兒戒斷症候群患兒在醫院出生。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記者:為什麼會這樣?

田納西州新生兒科醫生 史蒂芬· 派屈克:這和濫開阿片類藥物處方關係密切,在田納西州大約80%新生兒戒斷症候群患兒的母親被開出過阿片類處方藥。

藥企與監管部門「共謀」導致系統性腐敗

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主要源於美國國內普遍存在濫用處方止痛藥的傳統,其背後是藥企、醫藥代表、醫生利益的完整鏈條,藥企大力兜售、醫師濫開處方、政府打擊不力等多種因素交織,最終造成阿片類藥物消費市場持續擴大。

佔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而這種情況又和製藥公司的大力兜售甚至非法營銷分不開。製藥公司不斷向醫生推銷阿片類止痛藥,而醫生受到利益驅動濫開處方,導致本來是用於癌症病人的阿片類止痛藥被廣泛地用於各類疼痛病症。

2019年8月,強生公司因阿片類藥物案被罰5.72億美元,俄克拉何馬州法官在裁決中表示,強生公司的誤導性營銷推動了阿片類藥物的流行和濫用。2019年11月,美國「為了人民」網站也披露了普渡製藥公司在過去二十年裡通過收買醫生和媒體、智庫等機構,蓄意隱瞞阿片類藥物的成癮和致死風險。

前普渡製藥公司銷售代表 卡蘿爾·帕納拉:我認為普渡製藥知道自己在做誤導性營銷,但仍然繼續這麼做,全都是為了利益。

誤導性的營銷背後,資本的作用不可小覷。例如普渡製藥公司為取得奧施康定的批准文號,就曾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展開強大公關攻勢。而據美國媒體披露,食藥局內部力挺奧施康定的職員科斯蒂·萊特在該藥物獲批3年後便離職加盟了其生產商,第一年年薪就高達37.9萬美元。

再比如2016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削弱了緝毒局在藥品管制方面的權力。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的聯合調查顯示,藥企們為促成法案通過,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遊說,其中近10萬美元流入了法案的主要推動者賓夕法尼亞州眾議員湯姆·馬裡諾 的口袋。此人在2017年還被提名出任緝毒局局長,在輿論的聲討中才放棄提名。除了遊說,藥企還重金挖來許多政界和法律界人士為自己保駕護航。

前美國緝毒局律師 喬納森·諾瓦克:許多優秀的前緝毒局律師,現在都去了藥企那邊嗎?他們知道我們所有的弱點!

美國捍衛公眾利益組織負責人 羅伯特·韋斯曼:大公司控制政府的規模之大,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美國媒體指出,在阿片類藥物泛濫危機中,製藥公司、藥店和醫生、監管者以及立法者都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說是「共謀」關係。有專家指出,藥企和政界形成了緊密的利益關係,要解決阿片類藥物泛濫危機、高價藥、專利壟斷等種種問題,關鍵是要摧毀這種系統性腐敗體制。

美國捍衛公眾利益組織成員 梅巴達克:藥企可以自由地做很多事情,它們可以付錢來推遲競爭到來,也可以付錢來延長專利壟斷數年甚至數十年,它們可以漲價5000%,這就是腐敗,然而卻是合法的。

原標題:美麥肯錫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背後成因更可怕!

責編:李曉航

31931300,.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2020-12-04 16:51:49,.204476,.李曉航

相關焦點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在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已演變成「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甚至有媒體稱其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2018年,15至64歲的美國人中,每百萬人有約314人死於藥物濫用,為全球最高。
  • 麥肯錫公司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在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已演變成「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甚至有媒體稱其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2018年,15至64歲的美國人中,每百萬人有約314人死於藥物濫用,為全球最高。
  • 美麥肯錫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背後成因更可怕!
    在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已演變成「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甚至有媒體稱其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2018年,15至64歲的美國人中,每百萬人有約314人死於藥物濫用,為全球最高。
  • ...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還導致「藥癮新生兒」激增,背後成因...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
  •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還導致「藥...
    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 據環球時報援引多家美國媒體的報導,美國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承認該公司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的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該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OxyContin),即使在過去20年裡已經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這種極易成癮的藥物的濫用問題。
  • 麥肯錫曝出巨大醜聞,已有近50萬美國人死於這種癮
    2012年,醫生開出的阿片類藥物處方量已經足夠所有美國成年人使用一個月。人們開始死於處方藥物過量使用,到2016年,死於處方類阿片類藥物的人數上升至17087人。2017年,在所有阿片類藥物相關的死亡中,來自醫生處方的佔了1/3,並佔當年藥物過量致死總人數(70237例)的1/4。
  • 數百萬人死於無法有效止痛 在美卻因濫用造成危機
    在美國,阿片類處方止痛藥導致每天有42人死亡,如今阿片類藥物危機已成為美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對於美國來說,還需要繼續應對阿片類藥物濫用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更多的人卻因為藥物不足而受到影響。
  • 輝瑞防濫用長效阿片類止痛藥物Troxyca ER獲美國FDA批准
    2016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Troxyca ER具有防濫用藥物設計,能夠防止尋求快感的人通過壓碎藥物顆粒經由口腔或鼻內途徑濫用。此次批准,使Troxyca ER成為首個在藥品標籤中描述口服防濫用信息的口服羥考酮。需要注意的是,以濫用為目的或意外服用太多該藥物可造成羥考酮過量,導致死亡。
  • 疫情最新:美國確診超1427萬!11月平均7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
    萬的國家有3個,分別是美國(27萬)、巴西(17萬)和印度(13萬)。(來源:Worldometers)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日內表示,當前到1月可能會有25萬人死於新冠疫情,人們沒有足夠重視疫情。美國11月份死亡病例近3.7萬人,平均每日新增死亡病例1231人,相當於11月每小時就有51人死於新冠肺炎,也就是平均每7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
  • 美國人濫用造成危機!中美元首會晤中提到的「芬太尼」究竟是啥?
    芬太尼雖然是一種鎮痛類藥物,但是如果濫用也是會讓人上癮。如今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成癮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問題。為應對阿片濫用危機美國宣布進入「衛生緊急狀態」阿片本是一種止痛藥,多年來卻因被濫用,在美國釀成危機。
  • 科學網—抗生素藥物分類能阻止濫用嗎
    世衛組織稱,這次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修訂,目的在於確保患者在需要使用抗生素時有藥可用且對症下藥,以優化治療效果、減緩病菌耐藥性的發展、維持作為最後治療手段的「終極藥物」的有效性。實際上,就是在全球範圍內發起一場抗生素濫用阻擊戰。 所謂抗生素濫用,是指不依據抗菌譜、大劑量、長期、無原則使用抗生素。
  • FDA批准首個基於RNA的基因沉默藥物 患者每年需花費45萬美元
    據外媒報導,在突破性發現說明RNA幹擾如何用於「沉默」某些基因近20年後及相關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十多年之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種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成人臨床治療的藥物
  • 【美疾控中心主任:到明年2月美國可能會有近4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美疾控中心主任:到明年2月美國可能會有近4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博士表示,明年2月前,新冠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40萬人。
  • 藥企巨頭入局人體微生態,免疫療法成第一戰場
    從2016年羅氏、輝瑞聯合領投Second Genome B輪4260萬美元,到2017年強生參與BiomXA輪2400萬美金融資,再到2018年百時美施貴寶參投Vedanta Biosciences C輪4550萬美金融資,2019年阿斯利康豪擲2000萬美金與SeresTherapeutics聯合研究利用微生物候選藥物改善免疫療法效果…… 一系列數據顯示,醫療圈裡最賺錢的藥企巨頭們對人體微生態領域
  •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按照國家禁毒委員會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監測工作體制機制,提升監測能力和水平,日常監測和專項調查並重,推動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取得新進展。  拓寬監測網絡,提高數據科學性。全年31個省(區、市)上報藥物濫用監測調查表27.6萬份,較2015年增長10.7%。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然而這位主任醫生沒有告之這種治療的必要前提:基因突變。同樣的情形,在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委員會(FDA)規定,醫生開具靶向藥物處方前必須為患者做基因檢測,但在中國卻沒有強制、普遍的要求。靶向藥物是根據「靶點」精準攻擊癌細胞的藥物,而這種靶點是腫瘤細胞特有的、基因所決定的特徵性位點。目前較為常用的肺癌靶向藥如易瑞沙和特羅凱,其靶點為EGFR(表皮生長因子)。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報告》中提到:「對比美國肺癌靶向藥物的上市情況及研發管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肺癌部分靶點上的藥物選擇已經比較豐富,但我國在新藥可及性上與美國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不同作用機製藥物分子的研發中,我們往往集中在肺癌常見靶點的新藥研發,對少見或罕見突變患者精準治療的研發管線不足,從而缺乏對疾病進展全程中出現的治療新需求的考慮。」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430萬人。
  • 「濫用」抗生素,3大危害看得見
    錢太太死了,死因讓很多人都驚訝,竟是因為肺炎! 今年75歲的錢太太,是浙江錢江人,身體一直以來都很好,很少去醫院,但是1個月前,錢老太太摔了一跤後就骨折了,後來開始發高燒,本來以為是骨折引起的普通炎症,所以沒有放在心上。
  • 美國35萬人死於新冠意味著什麼?壽命損失總計450萬年
    平均壽命縮短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在美國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一直在上升,每天大概有兩三千人。在數字如此龐大的情況下,每一個人死亡背後的痛苦和心碎往往不會被人察覺。但如果把死亡人數轉變到更人性化的層面,或許人們對死亡人數就不會那麼麻木了。改變一下時間框架也許會有幫助。想想看,例如在12月期間,美國平均每分鐘就會有大約1.7人死於新冠病毒。
  • 武田製藥管線被藥企新秀海森收購,背後有怎樣的戰略新布局
    簡單來說,站在海森背後的出資人,是產業投資型地方政府---合肥。合肥曾經憑藉其特色的創新投資模式成功培育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和人工智慧等三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投資培育了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汽車等知名項目和企業。生物醫藥產業一直不是合肥的強項。此番合肥政府通過收購武田資產的方式強勢入局,讓人不得不好奇,這背後的投資邏輯和戰略布局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