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國家藥監局、公安部、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公告,決定將含羥考酮複方製劑等品種列入精神藥品管理,其中涉及的藥物包括泰勒寧等。公告於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泰勒寧是臨床上應用廣泛的阿片類鎮痛藥複方製劑,鎮痛效果好、價格較低廉,較方便易得,可是說是臨床中的好藥。
不過,近年來,泰勒寧濫用成癮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隨之暴露了非法售賣、監管不嚴的一些問題,越來越受到相關部門重視。
所以,這次泰勒寧管理升級的消息一出,引來了各大媒體的關注。我回想了一下,上一次處方藥濫用成癮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時候,是4年前,2015年5月1日,含可待因複方口服液製劑(俗稱止咳藥水)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
我之所以那麼關注藥物成癮的消息,因為這是我的老本行。
2006年,我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成癮醫學科任職,帶領團隊率先在國內外開展針對藥物成癮的系統化治療,國內第一例曲馬多成癮的治癒就是我們團隊實現的。
也就是那一次,我代表團隊接受了廣東本地9家媒體的採訪,隨後消息傳遍全國,我又接受了新華社、央視多個欄目的採訪,引發了社會各界第一次對處方藥濫用成癮問題的空前關注。
2007年,我在武警廣東總隊醫院擔任心理科主任,成立了國內首家青少年成癮治療中心。時任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呂憲祥曾參觀了治療中心,肯定了我們的工作,並就處方藥濫用成癮的問題聽取了我的意見。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呂憲祥參觀了我們當時的治療中心
2008年1月1日起,鹽酸曲馬多被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該藥物的濫用現象得到一定的遏制。可是,臨床實踐告訴我,管制只能緩解一部分不良現象,背後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亟需重視,還有(含可待因)止咳藥水的濫用問題,未能得到遏制等等。
而且,我當時就意識到,對某一種藥物濫用成癮只是表象,只要濫用成癮者的心理根源和需求仍存在,成癮者們會在不同成癮性藥物之間轉化。
果然,鹽酸曲馬多被升級管理之後,(含可待因)止咳水的濫用問題愈演愈烈,而且部分鹽酸曲馬多成癮患者又轉化為吸食冰毒、K粉等新型合成毒品的患者,這引起了社會重視,央視《新聞聯播》、《走近科學》、《每周質量報告》等欄目,還有新華社等權威媒體曾就這個話題對我和當時的臨床病例多次採訪。
我接受《央視新聞聯播》、《走近科學》、《每周質量報告》的採訪
在2012年前後,國家藥監局還正式邀請我和北大六院的于欣教授給中央級的媒體人員講課,分析處方藥濫用成癮的社會問題。當時,很多媒體把藥物濫用的主要原因歸結為藥監部門監管不到位,但經過我和于欣教授的分析,他們才明白處方藥濫用成癮和管制的問題其實非常複雜。
2015年5月1日起,含可待因的止咳藥水也被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管理。這一舉措有效地減緩了當時濫用的勢頭;我和我的醫療團隊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所以,對國內處方藥濫用成癮的問題,我可以不謙虛地說,我可能是對此了解最深,臨床經驗也最豐富的醫生。
上周以來,《南方都市報》、上海報業集團英文版等媒體就泰勒寧列管一事對我和相關專家進行了採訪,傾聽多方的專業意見。
《南方都市報》對我進行採訪後的相關報導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英文媒體「第六聲」(Sixth Tone)對我進行採訪後的相關報導
不過,可能是篇幅所限,我認為這些報導未能深入、全面地對剖析、梳理泰勒寧等處方藥濫用成癮的問題,恐難引起相關部門和公眾的真正重視。
2009年,我治療了國內臨床第一個泰勒寧成癮患者。患者阿青是北方人,30歲出頭,因腰椎間突出症做了手術。手術本身很成功,但術後發生感染,傷口長久不愈,反覆做了5次手術,時間長達3年,期間傷口疼痛難忍,醫生給他開了泰勒寧鎮痛。
3年後,阿青的手術傷口問題終於解決,但他卻對泰勒寧上癮了,服用的劑量越來越大,最多達每天50多片。阿青非常痛苦,對泰勒寧上癮後其性格發生很大變化,暴躁、不願意與人交流,自卑、壓抑,婚姻也出現了危機。
他曾向給他做腰椎手術的醫生求助,但那位醫生缺乏成癮治療經驗,缺乏對策。阿青還去過北京一些醫院的戒毒科或戒毒所,但主要是通過服用美沙酮進行替代治療。美沙酮也是一種麻醉性鎮痛藥,結果出院後,阿青因無法忍受美沙酮的戒斷症狀,重新服用泰勒寧。
後來,他在網上看到了央視《走近科學》就藥物成癮問題對我的採訪,便前來就診。經過一系列的前期治療,心理幹預,UROD治療以後,他感到全身非常輕鬆,康復情況良好。阿青非常感激。
因為這個案例,我開始對泰勒寧有所了解。泰勒寧裡的有效成分之一——鹽酸羥考酮,是純阿片類受體激動劑。而於2008年同樣因濫用成癮問題,被列入二類精神藥品的鹽酸曲馬多也是鎮痛藥,是弱阿片受體激動劑。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就是說,從藥理上講,鹽酸羥考酮對於阿片受體的激動作用比鹽酸曲馬多更強,成癮性更高,戒斷反應也更大。不過,鹽酸羥考酮是以複方製劑的形式出現的,也就是泰勒寧,其含量並不是很高。
而且,鹽酸曲馬多在2008年被升級管理了,臨床上開藥比較麻煩,很多醫生會把泰勒寧作為替代品,其應用量必定有所增加。
所以,當時我就意識到,泰勒寧這種藥物極有可能引發濫用和成癮問題,並將以上的案例和我的顧慮向上述提及的、時任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呂憲祥匯報。呂主任非常重視,叮囑我繼續留意臨床觀察。
2013年,我離開體制,赴濟南二次創業,成立了日輝成癮和心理治療中心。那時,我發現臨床上的泰勒寧成癮患者增多了,而且主動濫用的現象越來越多。尤其是青少年、青年群體,為了追求刺激、放鬆,主動濫用泰勒寧。
有的患者本來濫用鹽酸曲馬多,但難以獲得之後,轉而濫用泰勒寧,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不同類型的處方藥成癮的相互轉化問題。還有來自內蒙古和東北的患者、家屬告訴我,在他們當地很容易就能買到泰勒寧,濫用幾乎不是個秘密。
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初的擔心成真了!我又緊急向呂憲祥主任匯報,他馬上派了泰勒寧的國內生產廠家的一位經理來找我,聽取我的意見。與那位經理面談時,我鄭重地表達了我的憂慮,建議他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藥是好藥,但如今出現了一定的濫用問題,必須採取各方面的措施減少濫用成癮,生產和銷售方必須擔起相應的責任!
可是,或許出於主客觀等多種原因,與這位經理面談後,此事就沒有下文了。
如今,國家藥監局、公安部、國家衛健委三個部門聯合決定加強對泰勒寧的管控,可見國家已經看到濫用成癮的問題有多嚴重。
這項決議以及過去類似的處方藥升級管制都引來過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說,難道一發現哪種藥物有成癮性,就要納入精神藥品嗎?給臨床用藥和百姓買藥帶來不便,怎麼辦?
我能理解這種憂慮。含可待因止咳藥水被歸入二類精神藥品時,這種爭議更大;我國大陸地區也是全球唯一一個將含可待因的止咳藥水納入二級精神藥品的地區。
含可待因的止咳藥水是非常常見的鎮咳藥,多用於緩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或者長期頑固性的乾咳。在列管之前,患者可憑處方到藥店購買;列管之後,只能在醫療機構憑特殊處方開具,帶來一定的不便。其它普通處方鎮咳藥或非處方鎮咳藥,確實沒有含可待因的效果那麼好。
但當時青少年濫用止咳水的現象確實非常、非常嚴重,我在臨床中了解到的信息可謂觸目驚心!處方藥濫用成癮對家庭和親情的破壞是摧毀性的,對社會也是潛在的隱患。所以,我能夠理解國家的做法,也足見國家對青少年心身健康的高度重視。
而且,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藥水被濫用的現象從90年代末就出現了,直到2015年才加強管控,我想,相關部門其實一直在考量藥品易得性和防止濫用之間的平衡。
不過,這並不代表隨著泰勒寧加強管控,處方藥濫用成癮問題就能根除。藥品升級管理,只是減少了某種藥品在市場上的流通數量,易得性降低,這是遏制濫用的有力手段,但並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因為需求仍然存在。這裡所說的需求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臨床上的鎮痛需求。臨床上鎮痛、鎮咳的需求是大量、客觀、且長期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中度到重度疼痛患者而言,亟需有效的藥物緩解他們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對於中重度疼痛,仍以阿片類鎮痛藥為主。
以前,鹽酸曲馬多被嚴格管控了,開藥不方便,很多醫生便傾向開泰勒寧;現在泰勒寧被管制了,肯定還會有另一種藥品的出現來滿足需求。很可能仍然是阿片類鎮痛藥的複合製劑,比如複方曲馬多和氨酚曲馬多等,這兩種藥目前是普通處方藥。
而另一個方面的需求就是濫用。泰勒寧成癮者本就有一部分從鹽酸曲馬多或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成癮轉化而來,如果他們不積極尋求治療,徹底戒斷,恢復心身健康,那麼就算買不到泰勒寧了,他們還會轉向其他藥品。
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曾治療過濫用右美沙芬(另一種鎮咳藥,不含可待因)的患者,感冒藥成癮的患者,甚至服用強力枇杷露(含罌粟殼)成癮的患者。甚至不排除他們會轉向吸食毒品!
所以,管控只是減少了供給;如果要進一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也同時減少需求。
在臨床鎮痛上,衛健委、藥監部門應聯合起來,進行全國性的臨床醫生培訓,普及阿片類鎮痛藥(含複方製劑)的藥理和預防成癮相關知識。只有醫生懂得識別並預防成癮,他們才能詳細地告知患者和家屬,提高大眾的防範意識。
另外,可要求藥品生產商在藥品說明書和外包裝上加強提示,在包裝盒的明顯位置標明,濫用該藥物有成癮風險,必須謹遵醫囑。
此外,可多開發替代阿片類鎮痛藥的鎮痛手段,例如針灸等,都有一定鎮痛作用。
以上三個措施都有助於減少醫源性藥物依賴,避免老百姓在吃藥治病的過程中,因盲目服藥導致成癮。
而在減少主動濫用的問題上,要做的措施則更多。
按我國法律,濫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患者可按吸毒處理,相關機關有權將其送至強制隔離戒毒所。但我認為,對於泰勒寧成癮這一類處方藥濫用成癮的患者來說,這樣的處理是不妥的。
在很多濫用者的認知裡,他們覺得這是藥,不是毒品,才敢去嘗試;而且有很多是醫源性依賴,不是主動濫用,更不能因此把他們視為「癮君子」。否則,很可能會加重他們的病恥感,惡化病情。
國家應該大力支持相應醫療機構,對藥物成癮的患者進行規範化、專業化、全面化的治療,國內不乏良好的治療技術,如優化改良後的UROD(全麻下超快速脫癮)技術等。
而且,藥物成癮患者的心理依賴(即俗稱「心癮」)較重,家庭系統也有很多問題,存在較多病理性記憶;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他們成癮的表象往往折射的是其惡劣的家庭關係,扭曲的三觀。所以,一定要重要心癮消除,家庭治療和專業的心理幹預。
總而言之,處方藥濫用成癮的問題錯綜複雜,其反映的是每個患者心身狀態,原生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風氣、時代飛速發展帶來的癥結等問題。只靠對藥物的監管,是遠遠不夠的!希望相關部門能從本質上去認識、去梳理、並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廣大群眾力所能及的,是客觀、理性對待藥物,不盲目拒絕,也不隨意濫用;不帶有色眼光看待處方藥濫用成癮者,更不要把他們等同於吸毒者。
對於有孩子的家長,需要反思的則更多:及時發現原生家庭的問題,積極改變、提升,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建立有效、通暢的親子溝通模式,是預防孩子走偏、預防精神心理問題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