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多高、半噸重的史前鳥類骨頭在克裡米亞洞穴被發現

2020-11-22 cnBeta

據外媒報導,通常來說,今天活著的動物是它們以前自己的影子--從蠕蟲到水獺再到企鵝再到鯊魚,它們在過去的體型要比現在更大。正如最新發現的化石一樣,這在鳥類當中也不例外。

據悉,古生物考古學家近日在克裡米亞一個洞穴內發現了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鳥類的頭骨,這些鳥類曾經跟早期的歐洲人生活在一起。

這種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萬至200萬年前,屬於Pachystruthio dmanisensis物種。根據最新發現的這塊巨大股骨,研究人員估計它至少有3.5米高、450公斤重。這使其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鳥類之一。

該項研究首席作者Nikita Zelenov指出,這隻鳥的重量幾乎是最大的摩亞恐鳥的兩倍、現存最大鳥類的三倍、普通鴕鳥的三倍、成年北極熊的兩倍。

研究小組發現,這隻新發現的鳥的股骨比象鳥(曾被認為是世界所存在過最大的鳥類)的股骨還要長還要細,不過由於它的外形更接近現代鴕鳥,所以這表明它要比象鳥跑得快得多。而它的速度也可能是它生存的關鍵--這些骨頭跟巨大的獵豹、鬣狗和劍齒虎等許多更新世掠食者一起被發現。

不過關於這種鳥最有趣的事情可能還是它被發現的地點。以往,人們只在南半球發現過巨大的鳥骨頭,像紐西蘭的摩亞恐鳥、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和澳大利亞的雷嘯鳥。而在克裡米亞發現的化石表明,巨型古代鳥類的分布比人們想像中的還要廣。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史前巨鳥化石,重達450公斤,高3.5米!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是迄今在歐洲和北半球生存過的最大的一種鳥類化石。這種鳥重達450公斤,高3.5米,而且和其它曾經發現的大型鳥類相比不同的是,它還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史前巨鳥為現存鴕鳥的三倍大,和北極熊重量類似。圖為索馬利亞鴕鳥。
  • 3.5米高!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歐洲巨鳥!
    3.5米高!古生物學家發現北半球第一巨鳥!在我們的印象裡,史前巨型鳥類都分布在由岡瓦納大陸分裂出來的南方陸塊之上,比如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曾經生活在南半球的巨鳥包括有巨鳥、象鳥、恐鳥、雷嘯鳥、恐鶴科等。
  • 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hello,大家好,我是奶爸Lucas,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史前大鳥。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鳥類是非洲鴕鳥,雄性身高2-3米,體重可達75公斤以上。但是在史前鳥類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史前鳥類體型巨大,我們人類在它們面前弱小的就像一隻螞蟻。
  • 5大史前龐然巨獸,史前最大的哺乳動物曾出現在中國
    蒙古安氏中獸,是近代科學家所發現到的又一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在大約三千多萬年前這種頂尖的掠食者就生存在中國,而且它們的身形與現代的亞洲象相差無幾,依靠著自身長達近一米的深淵大嘴統治著史前亞洲大陸。洞熊,這種大型的熊科動物在更新世時期主要活躍在亞歐大陸,約距今兩萬多年前走向滅絕,人們經常在洞穴之中發現到洞熊的骨骼,因而它被人稱為洞熊。相比現代最大的熊科動物,洞熊還要大上百分之三十左右。
  • 劍齒虎,史前極度特化的大型貓科動物
    5大已滅絕的史前動物,圖3有望通過克隆再次「復活」 短面熊,是遠古時期美洲大陸上令所有生物都望而生畏的頂級掠食者,短面熊的直立身高達到五米左右,幾乎相當於現代的兩層樓房高,而且短面熊還是科學家迄今為止所發現到的體型最大的熊科動物,所幸它們在距今兩百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 用身體形成的洞穴?華盛頓藍湖發現犀牛形洞穴,形成於1500萬年前
    用身體形成的洞穴?華盛頓藍湖旁發現犀牛形洞穴,形成於1500萬年前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化石都是骨頭,也就是說化石並不局限於身體的部位。在發現這個洞穴時就有專家認為,這個洞穴很有可能就是以一具恐龍的身體形成的,當然後來也印證了這個猜想,而且這個犀牛洞穴的尺寸告訴我們,這頭犀牛從鼻子到身體尾部大約有2.4米長,肩部的高度大約在1.2米左右,體重預測是在1噸左右。沒有人知道這個生物被埋葬前是否已經死了,它的四條腿是指向天空的,這可以說明犀牛是在僵硬的狀態下仰面漂浮著的。
  • 人類最早的畫作與史前人類的洞穴壁畫
    知名史前洞穴  布隆伯斯的小石塊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史前洞穴壁畫的興趣。至今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70多個國家數千個地點都發現了巖畫,時間從幾千年前到幾萬年前不等。一些洞穴壁畫的年代經過研究不斷前推,使得人們對人類自身藝術能力發展的前點究竟在何處以及何為史前洞穴壁畫之濫觴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
  • 史前6種戰力強悍的貓科動物,其中一種是人類遠祖的天敵
    美洲擬獅,為歷史上貓科生物中身形最龐大的一種,成年的美洲擬獅體重甚至達到半噸重,體長在4米以上。在冰河時期是美洲大陸中強盛的貓科掠食者。異劍齒虎,更新世時期戰力強悍的貓科動物,外形上猶如鋸齒虎、刃齒虎的混合體,並且具有刃齒虎匕首般的上犬齒,四肢健壯,軀體長達2米以上,食譜涵蓋當代的大多數生物。楊氏虎,雖然被稱作虎,但實際屬於獅子的一種,楊氏虎是由進入亞洲地區的原始獅演化而來的。在35萬年前,曾經廣泛生存在中國東北部地區。
  • 史前人類遭遇的10種可怕動物
    、強壯得多的動物。哥倫比亞猛獁生存於北美洲南部,包括美國北部、墨西哥、至哥斯大黎加地區。並不偏好森林,多棲息於草原或稀樹草原,類似於現代非洲象。步氏巨猿,它們大約在10萬年前滅絕,這可見它們與人類共存約幾千年。由於只發現了少量的步氏巨猿的化石,故不得而知它的外觀。
  • 墨西哥水下洞穴中發現史前人類採礦遺蹟
    本月發表一項研究表明,墨西哥水下洞穴中存在萬年前的史前人類採礦遺蹟,這可能是美洲最古老的赭石礦。2017年,研究人員在水下探索了金塔納羅奧州東部海岸的洞穴。當地洞穴中曾發現有古人遺骸,這些人是數千年前進入洞穴的。那時海平面較低,洞穴乾燥且可以通行。大約八千年前,海平面上升,於是水淹沒了這些洞穴。
  • 滅絕物種金剛巨猿重達半噸
    半噸重的「金剛」巨猿。3、巨脈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00萬年前石炭紀的一種昆蟲,與現今的蜻蜓接近。它的翅膀展開闊達75釐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現最大的昆蟲。在距今250萬年前二疊紀時期滅絕。4、象鳥象鳥是一種十分高大的鳥類,站在地面上的高度能達籃球球框,象鳥產的蛋長達1英尺,如果這種象鳥仍存活在現今,人們早晨食用象鳥蛋則是一頓豐富的大餐了,一枚象鳥蛋煎出來相當於40個雞蛋。16世紀時象鳥從地球上消失了。
  • 世界最大鳥「寶座」易主:新發現巨型鳥秒殺鴕鳥 高3米重800公斤
    這項研究於今天(2018年9月26日,英國時間)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Vorombe titan(在馬達加斯加語和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鳥」,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鳥)。 它的重量達到了800公斤(是現代鴕鳥的7倍),高3米,研究還發現了這些馬達加斯加生物意想不到的多樣性。
  • 曾經生存在中國大陸的5種史前動物,圖三體重相當於4隻非洲象
    蒙古安氏中獸,是三千多萬年前中國大陸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其身形媲美於現代的一頭成年亞洲象。自身擁有長達一米左右的頭顱,這意味著蒙古安氏中獸的嘴部至少長達半米,只需要一口便足以令其嘴下的獵物斃命。
  •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自然界的怪獸
    第一:鄧氏魚,是一種活於泥盆紀時代(距今3.6億至4.15億年前)的古生物,長約6-7米,重量可達4噸,是泥盆紀的最頂級的掠食者,遠遠凌駕於其他動物,一切能被它咬碎的動物都是它的食物;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表明,鄧氏魚在當時的海底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不折不扣的海洋霸主。
  • 水下洞穴中發現距今有11000年歷史的史前遺址
    史前遺址被保存在墨西哥一個洞穴系統的深處,仿佛時間靜止了一樣。該網站提供了美國一些最早居民的生活和活動的難得一見的信息。當他們最終到達直徑只有兩英尺的洞口時,他們已經在洞穴系統的許多石筍和鐘乳石之間遊了八百米。
  • 5萬年前海底洞穴被發現,數量達15000個,洞內出現史前汽車?
    因此,科學家每次進行深海探測的時候,都會發現一些人類此前沒見過的一些東西。比如說一些神奇的物種,或者是一些海底奇怪的現象。美國科學家又在海底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海底現象。今年,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的海底中,科學家發現了數量眾多的海底洞穴。這些海底洞穴非常神秘。
  • 5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圖3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成年個體身長足有三米長,四肢均有利爪。中新世時期因為不能適應急劇變化的氣候,在此後的數十萬年中逐漸消失。巨頦虎,出現在距今六百多萬年前的史前貓科動物,是最早被人認識的劍齒虎之一,在北美洲地區分布較為廣泛,為當代大陸中頂尖的掠食者之一,幾乎所有生物都可能成為它的獵物。在後來由於環境變化而走向滅絕。穴獅,是現代獅子的祖先之一,因其骨骼化石多被人在洞穴之中所發現而得名。
  • 站立高度可達3米的史前巨獸-洞熊
    洞熊的站立高度可達3米,與現今的棕熊相比它們更大。但並不像今天的熊一樣具有爬樹的能力。很多在歐洲發現有洞熊的洞穴都正在展覽,例如德國海默及伊瑟隆。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洞穴中,於1983年就發現了140頭洞熊。
  • 十大奇異的史前動物
    化石廣泛發現於北美洲、波蘭、比利時與摩洛哥。 有些大型鄧氏魚長度可達6-8米,重量可達1噸左右,也有部分學者推測它們長度可以達到10米,甚至更長。鄧氏魚被視為當時最大的海洋獵食者,是人類已知體型最大的盾皮魚。
  •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不過在電影中,霸王龍被棘龍一嘴咬死,因此關於誰是「史前最強霸主」的稱號,恐龍迷們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棘龍是不是最兇猛的恐龍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一個「漁夫」。據日前(4.29)發表於《自然》(Natural)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通過對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發現的棘龍尾巴化石分析,背部長著一塊巨大長棘的棘龍,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