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大水下古城遺址,蘊藏大量人類歷史信息,或能證明史前文明存在
然而,人類社會發展至現在,我們已經無從考證史前文明是否存在,也許只有這7大水下古城遺址,能帶給我們一點提示和線索。科學家們通過觀察,發現黃金城仍舊保留著許多完整的建築結構,而且在建築之下,還遺留著許多人體殘骸。此次在坎貝灣的發現,再次把人類歷史向前推移了5000年,在此之前,黃金城一直被認為是印度克利須那神的水下城堡。
-
墨西哥水下洞穴中發現史前人類採礦遺蹟
本月發表一項研究表明,墨西哥水下洞穴中存在萬年前的史前人類採礦遺蹟,這可能是美洲最古老的赭石礦。,人們就發現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岸有著如迷宮般的水下洞窟網絡。2017年,研究人員在水下探索了金塔納羅奧州東部海岸的洞穴。當地洞穴中曾發現有古人遺骸,這些人是數千年前進入洞穴的。那時海平面較低,洞穴乾燥且可以通行。大約八千年前,海平面上升,於是水淹沒了這些洞穴。
-
水下洞穴再現新發現 或解美洲史前生物之謎(圖)
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水下洞穴中,又有新的發現。近日,潛水員在發現萬年少女遺骸的水下洞穴中找到了已經滅絕的沙斯塔地懶的前肢。研究人員稱,此前還沒有在美洲如此靠南的地方發現沙斯塔地懶。來自不同領域的16位專家試圖通過這一發現探索史前生物的棲息地。
-
距今8000年!浙江餘姚發現史前貝丘遺址,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
-
福建發現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福建省文化廳和三明市政府昨天宣布,考古工作者在三明市萬壽巖的兩個洞穴中分別發現了距今將近2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和距今2-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工石鋪面。據新華社報導,萬壽巖位於三明市三元區巖前村,此巖由灰巖構成,巖溶發育,生成十幾個洞穴,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埋藏在靈峰洞和船帆洞兩個洞內。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考古工作隊在對萬壽巖的靈峰洞和船帆洞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這兩個遺址。
-
考古重大發現!安徽這一地歷史距今5000年!
11月14日,記者從阜陽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嶽家湖遺址是阜陽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將阜陽三區的歷史提前到距今5000年。
-
重慶史前遺址大總結 主城遠古人類最早的活動地方原來是這裡
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巴人先民們就世世代代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巴文化。而在巴人之前,重慶地區早期的人類活動又在哪些區域?他們又是如何生活的呢?2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了《重慶古遺址地圖(史前篇)》(以下簡稱《地圖》)。
-
考古新發現|貴州招果洞遺址——看四萬年前人類「洞穴家園」
cal BP,史前文化遺存年代下限可至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石製品數量較少,主要為燧石、矽質灰巖打制的石核、石片,另有少量斷塊(片)。整體石質較差,僅少量屬於優質燧石。使用工具僅發現一件刮削器,以石片為坯,左、右兩側從破裂向背面修理,均系直刃,右刃較陡,左刃偏鈍,長5.5釐米。出現磨製骨器1件。動物骨頭散布在地層中,較為破碎,不少動物骨骼有火燒痕跡。第原67層的骨骼碳十四測年結果為距今37,000-38,000 Cal BP。
-
江口沉銀遺址緣何脫穎而出
2016年4月 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2016年11月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正式啟動2017年4月 首期水下考古收官,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出水文物3萬餘件2018年1月 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發掘仍在進行中2018年4月 江口沉銀遺址榮獲「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它是入選的唯一明代遺址
-
水下的一些新奇發現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土著礦工冒著生命危險,冒險進入只有火照亮的漆黑洞穴,開採珍貴的礦物。這種礦物不是黃金或鑽石,而是赭石紅,一種珍貴的蠟筆狀顏料,史前人們把它用於儀式和日常活動,包括巖畫、墓葬,甚至可能是驅蟲劑。然而,沒有人知道尤卡坦半島的土著人是如何使用赭石的。
-
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2019年,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報導了發現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鑑定其為丹尼索瓦人,利用鈾系測年方法將其年齡確定為距今至少16萬年。
-
仙人洞遺址出土最古老的稻穀化石,距今12000年,韓國專家閉嘴了
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這是我們國人的認知,而對於外國專家來說我們中國的歷史最多3000多年,因為歷史文字記載的就那麼多,當然了我們知道我們其實遠遠不止5000年,只不過更早的都沒有文字記載了,今天要說的這座古遺址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遺址之一,當然了它是我們中國的,因為它的被發現,我們發現距今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這一區域分布著包括白石崖溶洞在內的大大小小二十幾個山洞,團隊試圖找到更多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同時也希望能夠確定夏河人化石在白石崖溶洞的具體出土地點和層位,並獲得他們曾經在此生活的證據。」張東菊說。2016年,張東菊在白石崖周邊發現了一處並未覆蓋堅硬鈣板的鬆散土狀堆積,在群眾踏開的堆積物中,還發現了幾塊打制石器和一些炭屑,測年結果顯示是距今4000年左右。
-
多米尼加水下洞穴發現數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近,科學家在多米尼加的水下洞穴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鱷魚、樹懶、蝙蝠、鳥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化石。研究小組表示鱷魚的屍骨在洞穴冷水中度過了數千年,可能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種群。通過對洞內發現的化石進行分析,科學家能夠了解已經滅絕許久的動物當時的生活情況以及滅絕的原因。
-
陝西發現一遺址,距今1.5萬到10萬年間:推翻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2017年,在陝西漢中南鄭區梁山鎮南寨村附近,學者團隊發現一座史前遺址,即陝西南鄭疥疙洞遺址。 2018-2019年,學者團隊對該洞穴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隨著考古挖掘的深入,重大考古成果不斷被發現,尤其是發現距今約7萬-5萬年的大量石製品,以及3萬年前的人類化石牙齒,這些考古發現令人不解,難道中國人不起源於非洲,而是起源於本土?
-
它們點亮寧波史前文明!四明大地,河姆渡文化譜系遺址有哪些
塔山遺址對研究江南地區史前文化乃至中國歷史都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 年在遺址外圍發現了與遺址內部早晚文化層明確對應的 2 個時期的古稻田,也是目前中國史前遺址中發現的年代最早並且可以與村落布局對應的水稻田。 田螺山遺址是河姆渡文化中自然環境較好、保存完整的古村落遺址,在空間位置、規模上與河姆渡遺址遙相呼應,對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時空分布格局和發展過程具有重要的價值。
-
萬壽巖遺址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
關鍵時刻,2000年1月1日,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對萬壽巖遺址保護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重要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一聲令下,礦山開採工作立即全面停止,危在旦夕的萬壽巖遺址終於保住了。 「一錘定音!這份批示讓所有關心萬壽巖保護的人們吃了定心丸。」陳子文這樣說。
-
水下發現:來自水下被找到的7個略顯可怕的發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物,有許多令人心生恐懼的事物往往與年代久遠不無關係,特別是當它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禮,並在水下世界待了許久的情況下,更是顯得令人生畏。從陰森恐怖的人物角色到奇怪的海洋生物,今天小編要為你介紹,來自水下被找到的7個略顯可怕的發現。
-
印尼發現世界最古老洞穴壁畫,網友:距今4.5萬多年,豬還是長這樣
網友評論對此,網友們紛紛調侃:延伸閱讀:印尼4.4萬年前史前洞穴壁畫,因工業開發面臨消失威脅2017年,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考古團隊在印尼南蘇拉威西島發現一處距今4.4萬年前的史前洞穴壁畫,被認為是迄今最古老的敘事性壁畫遺蹟。該團隊近期發布報告稱,該處史前洞穴壁畫面臨消失 的 威脅,主要原因是當地礦石開採導致壁畫巖石層持續剝落。
-
幸運的發現:潛水員在水下發現的9大寶藏
在海洋世界,他的名聲一直令人生畏,直到1701年他被捕並被判處死刑。他在作為海盜期間收集了大量的寶藏,在2015年的時候,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馬達加斯加島沿海發現了疑似基德船長的寶藏。研究人員潛入水下探索一艘沉船,結果在裡面發現了一條重48.5公斤的銀條。這個銀條可以追溯到17世紀,因此研究人員懷疑它可能是英國建造的。在這艘船的遺骸中可能還擁有更多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