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新成果,河南佔4項分別都是啥?
5000多年前製造玉石器原始場景你見過嗎? 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其中河南佔4項,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周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餘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同時發布的還有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
-
...白石崖溶洞遺址 「考古中國」聚焦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重大發現
繼2019年5月Nature雜誌報導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等發現青藏高原距今至少16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下頜骨化石後,國內外的焦點再次聚集到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類和白石崖溶洞。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這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雙重重大突破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考古又獲重要新發現
,內蒙古後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四項重要考古成果取得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我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海岱及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崗上遺址考古新發現豐富了對魯南地區乃至整個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階段中心性聚落內涵的認識,對海岱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 湖南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七星墩遺址位於湖南省華容縣東山鎮,是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址,年代約為距今5000-4000年。由內外兩圈城垣和壕溝構成,面積約25萬平方米。
-
考古發現最早的中國,距今4300多年,出土兩個文字一個至今無解!
眾所周知,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薪火相傳至今,那麼最早的中國出現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呢?山西考古發現一座上古遺址,距今4300多年,揭開了最早中國的神秘面紗,而且還出土了兩個文字,其中一個至今無解,至少爭議頗大!所謂「中國」的直接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青銅器上。
-
「考古中國」發布五項重大考古新成果 蚌埠禹會村遺址名列其中
「考古中國」發布五項重大考古新成果 蚌埠禹會村遺址名列其中 2020-11-28 13:17:12 來源:蚌埠新聞網
-
尋找「夏」——聚焦「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
一切有待考古工作提供實證。 25日,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和安徽禹會村遺址5項重要考古發現。這5項發現都與夏文化和中原文明形成發展相關。 對於整個中國考古界而言,「夏」是一個悠遠而宏大的課題。
-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發現!河南佔4個!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五項「考古中國」重要發現揭曉,河南佔據其中四項。11月25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獲悉,當日舉辦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五項重要考古發現。
-
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五項重要發現 豐富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丁飛 李凡)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國家文物局25日上午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河南二里頭、安徽禹會村等五處遺址陸續發布了重要考古進展,進一步豐富了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內涵。
-
江蘇泗洪,發現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遺址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正在對泗洪縣梅花鎮趙莊遺址進行發掘。經過3個月發掘,目前已發現18座墓葬,在墓葬中出土了豐富的隨葬品。這些墓葬及隨葬品距今已經5000多年,屬於大汶口文化晚期。考古專家根據墓葬中的人骨以及陪葬物品,可以研究出當時的喪葬習俗、生活習慣等歷史文化,為江蘇史前社會的發展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實物依據。據了解,大汶口文化因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考古發現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河南東南部,以及遼東半島部分地區。
-
2019年的中國10大考古發現公布:中國古文明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根據其中的口簧來看,這座遺址和上古時代的遊牧民族有十分密切的聯繫。目前,許多學者認為石峁遺址是黃帝的都城。4,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制的始源平糧臺古城遺址,位於河南省淮陽區東南4公裡的大朱村西南方。這裡距今已經有了4600年的歷史。
-
考古家:古籍內容根本不敢公布,羅布泊發現失傳奇書,距今2000年
在這片區域之中,流傳著很多恐怖的傳說,有人說它是受到了詛咒,所以導致了前來羅布泊冒險的人紛紛失蹤。在這裡,確實有很多我們未知的事情,就像是在這裡發現的距今已經有2000年的失傳的奇書一樣,記載了眾多歷史事件,但專家卻表示:古籍內容根本不敢公布。
-
中國西南考古發現古人類新種 距今只有一萬多年
2011年至2012年世界年度十大重要田野考古發現」和9項「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其中,9項重大考古成果中的第一項「中國西南晚更新世-全新世過渡時期古老型人類的發現」,揭示出過去從未知曉的一種或幾種古老型人群的存在。
-
「考古中國」不斷探索未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2020年「考古中國」連續發布了四期共16項重要考古發現,加上2018年和2019年的重要項目,共有31項,內容非常豐富,新發現新突破很多,令人振奮。「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有哪些特點?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有哪些新的舉措?
-
埃及發現一距今3700年歷史金字塔 內部結構完整
每隔幾年,考古學家就會在沙漠中發現一座新的金字塔。據埃及《金字塔報》報導,考古人員日前在開羅西南約40公裡處的代赫舒爾發現一座距今約3700年的金字塔。 最新發現的金字塔初步推斷為古埃及13王朝時期(約公元前1802年至公元前1649年)的法老墓葬。這座新發現的金字塔內部結構「非常完整」,目前考古人員仍在對入口通道和墓室進行發掘。
-
「考古中國」通報四項最新成果: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發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 (記者 張雪)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內蒙古後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會議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
-
泰國接連發現5000年鯨骨化石、超大龍涎香
泰國接連發現5000年鯨骨化石、超大龍涎香 央視網消息:據韓媒報導
-
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26000年前鴕鳥蛋殼串珠「項鍊」 年測舊石器晚期
先科普一下1974年,在河南省鄭州市南的新村鎮西裴李崗村的一處崗地,一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石磨盤和石磨棒,經考古專家鑑定這裡有大型墓葬區和生活區,命名為裴李崗遺址。請看——為什麼裴李崗會出土距今26000—3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鴕鳥蛋殼串珠、距今8000年前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公元前1600年前的商代陶器呢?這很容易理解,你生活的這片土地因為依山傍水適合人類生活,8000年前、20000年前就有古人在這裡生活了。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新舊石器時代的區分。簡單說,新舊石器在中國考古界是以陶器出現來區分的。
-
「考古中國」發布5項重大新成果,河南佔4個!
11月25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發布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4項,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周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餘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同時發布的還有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新成果不斷湧現1月13日由省文物局主辦的安徽省「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在合肥揭曉
-
尋"夏",考古工作者近年留下這些足跡[組圖]
新華社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閃耀在後世各種記載中。它確實存在,卻神秘又模糊——它到底在哪裡?它為何能在中原崛起?它的文化歷經怎樣的起承轉合?一切有待考古工作提供實證。25日,國家文物局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和安徽禹會村遺址5項重要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