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標本師巖蜥,將死亡定格,讓動物「重生」

2020-12-18 愛烏及烏編輯部



當我到達巖蜥家時,他正在兒子房間的書桌上製作標本。十幾隻昆蟲的腿和觸角被固定住,整齊排列,這是他一個上午的成果。


他身後的床鋪上整齊地擺放了一排由陶泥和雕刻工具組成的製作標本的工具、外出拍攝需要的相機和三腳架、以及一堆即將要做成標本的蛋,還有一盒380元的奶粉,這是給救助的吸蜜鸚鵡的食物。



他自己的工作間已經被採集的標本素材擠滿了,大大小小裝滿素材的盒子和外出的背包,還有幾大箱採集標本用的試管。


靠牆的兩個巨大的書櫃裡放滿了考古學、解剖學、動物學、昆蟲學以及歷史學的專業書籍,其中有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也有國外出版單價四五百的原文書籍。


角落裡還有一個冰櫃,冷凍的全是他從野外採集回來的昆蟲、動物屍體,和海洋館死去的魚類,滿滿一冰櫃都是他還沒來得及製作成標本的素材。


他一邊給我介紹,一邊從架子上翻出來一個盒子,裡面全是蜣螂的糞球。隨手又拎起一個小袋子,是河狸的糞便。


說話間,他翻到了最近在找的,需要修復的一個標本,是1988年6月的伶鼬標本,「你看這個傢伙很可愛吧,但它特別兇猛,掛在兔子的脖子上咬,咬死之後,它只能吃一點點肉。」


伶鼬示意圖,源自網絡


帶我參觀的期間,任何一個動物、昆蟲的標本以及化石,他都能像個百科全書一樣地說出是何時何地採集到的,講解這類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


無論是在昌吉濱湖公園一顆胡楊樹上採集的所有異形葉、在南疆採集到的蜥蜴屍體,還是在阿勒泰採集的水獺腳印,都被巖蜥好好地保存在家裡的各個角落。




巖蜥,本名蔣可威。出生在浙江省諸暨市,他從小就對動物很感興趣。他想把死去的動物保留下來,於是十歲就開始接觸標本製作。製作動物標本的意義,大概就是賦予那些死去的動物二次生命吧。


後來隨父母到新疆生活的巖蜥,總是會到處尋找野生動物,無論是去公園還是去野外,如果幸運地遇到了動物的屍體,他都會撿回家製作成標本。「有時候在野外遇到新鮮屍體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好多都是腐敗的屍體,或者只剩骨骼了。」



動物標本的製作手藝要求非常高,最終呈現的作品有著靜態化、可視化的藝術氣息。需要把死去的動物解剖、去除脂肪與內臟,然後再經過填充、縫製、造型設計、防腐保存等複雜工序,才能製作成一個完整的標本。


但這卻不是巖蜥心中最完美的樣子,還需要做到恢復標本生前的原貌、神情、姿勢,「所以我們每次都會把標本周圍的樹枝、草木和土壤也一起帶回來」 ,巖蜥力求還原最原始的生活環境。



他曾經在華凌花鳥市場的垃圾桶裡翻找太陽鳥的屍體。太陽鳥,是雲南一種有細長微彎的嘴和管狀長舌,靠吸食花蜜為生的品種。新疆沒有太陽鳥生存的條件,即使餵蜂蜜和糖水也很難養活。


「太陽鳥的價格從200多,一星期後跌到100多,最後變成30一隻。我問老闆有沒有死掉的給我,我可以做標本。他說沒有,結果一出門垃圾桶裡有好幾隻。我樓上有20多隻都是垃圾桶裡撿的。」


「為什麼他們寧願扔掉也不給你做標本呢?」 面對我充滿不解的提問,巖蜥語氣平緩地說,「因為我是做動物保護的。」




巖蜥喜歡製作標本,源於他對動物的熱愛。他將大量精力和財力都放在了動物保護上面。


巖蜥家中現在有三隻救助的動物,一隻吸蜜鸚鵡和兩隻角鴞。它們仨在巖蜥家擁有專屬的衛生間。



巖蜥打開衛生間門,指著鸚鵡語氣寵溺地說,「你看這個傢伙,每天都要給它兌奶粉喝。它會說話,還會叫我的名字。」然後他又指著地上的木頭說,「貓頭鷹還跟它學會了咬木頭。」


吸蜜鸚鵡示意圖,源自網絡吸蜜鸚鵡示意圖,源自網絡


兩隻躲在衛生間角落的角鴞,一隻沒有左翅膀,一隻沒有右翅膀。「這只是在二醫院門口,被醫生發現的,送過來的時候只有30多克,站都站不住。另一隻去年掛在葡萄架上,翅膀被鐵絲纏住了。」


「白天它倆就很安靜,晚上就會衝人『咦咦咦』地叫,要吃的。你看它們現在是瘦瘦小小的樣子,是在模仿樹枝的狀態,摸一下腦袋它們就會變圓。」 巖蜥蹲在地上,邊摸角鴞的頭,邊跟我分享它們在自己家的生活。


角鴞示意圖,源自網絡


因為兩隻角鴞沒有野外生存的能力,所以巖蜥一直養在家裡。」動物園沒人專門照顧,而且小傢伙每天都要餵、要清理,不清理的話就會生病。「


在陽臺的一個用魚缸改造的空間裡,生活著幾隻蠍子,巖蜥挨個給我介紹,「這個是白鳥湖的,它通身是明黃色的、這是烏拉泊的,還有紅雁池的。」


經常有人會把受傷的野生動物送到巖蜥家,他會細心地給它們包紮治療,用心照料。會在它們有生存能力後選擇適宜的生存環境放生。而那些沒能存活下來的小動物,巖蜥會做成標本,將它們有限的生命用另一種方式延長。




巖蜥最早接觸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調查,是在做標本時發現很多動物屍體都帶有槍傷。


巖蜥將標本製作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死亡原因不明的,明顯帶有槍傷的情況都記錄了下來。後來他曾以導遊的身份臥底黑市數月,深入進行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調查。



巖蜥收集了所有的貿易數據,包括來源、去向、價格、購買人群,以及用處。這些數據可以成為全球非法動物貿易銷售去向的最基礎的管理資料,還成為了後期舉報、抓捕的取證。能夠切斷銷售渠道、關閉網絡交易平臺,可以有效地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因為自己常年從事動物保護,巖蜥的家人也被他影響,他的標本陳列架上有女兒製作的標本。對此,巖蜥說,「我可以引導她正確地認識動物和接觸動物,並不是說所有動物都是比較恐怖的,必須先認識它們,才能去保護它們,為動物做更多的事情。」



巖蜥還分享了前兩天在野生動物園的經歷,「我們在距離動物園十幾公裡的312國道的岔路口,看到三隻羚羊臥在地上。我們不下車它們也不跑,我就帶著大家拿望遠鏡觀察,這種情況你在其他地方見不到。」


對於野生動物,巖蜥希望大家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當動物跟人的關係比較親密的時候,它對人是沒有防備心的,可能就會對它們造成傷害。」



作為一名標本師和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巖蜥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野生動物保護,所以他還在從事科普教育相關的工作,「我不想讓子孫後代只能從標本和書籍上認識動物」。


留言說說:你覺得人與動物該如何相處?


作者|退役少女

圖片|巖蜥提供

編輯|退役少女


相關焦點

  • 上遊深閱讀丨80後標本師從業七年「復活」數百隻動物
    臥龍地質博物館的熊貓,城口縣巴山國家溼地公園陳列館的黑熊、野豬,以及寶興·戴維紀念館、雅安中心博物館、雲南大理蒼山博物館的很多動物,都是趙驥親手設計和製作。與以前博物館標本陳列相比,現在標本製作和展示更偏「寫實」,將各種生活在同一生態系統中的動物放在一起,營造出真實、自然的場景。參觀者看到的,通常不再是單獨的動物,而是一個生動的場面。
  • 中國專家赴德弔唁章魚帝 欲做標本定格歷史瞬間
    關鍵要看其保鮮度晨報大連訊(記者 虞祿洋)曾在世界盃上8猜8中享譽全球的預測明星章魚保羅死亡。但是,保羅的突然死亡,讓遠在大連的技術人員感到很緊迫,因為章魚這種軟體動物死後極易脫水,細胞一旦破壞就很難被塑化成標本。要定格保羅預測決賽瞬間博物館的井少博說:「就在2010年世界盃決賽前夕,生命奧秘博物館與擁有章魚保羅的德國魯爾區奧伯豪森水族館已經進行合作洽談,願將章魚保羅進行塑化保存。
  • 標本唐:一家五代人建設武大動物標本館
    據介紹,武大動物標本館是我國最早最大的標本館之一,始建於1929年,共收藏了魚類556種,兩棲類98種,爬行類126種,哺乳類175種,標本規模種類僅次於中國社科院標本館,鳥類標本則居全國各館之首。每件標本都有一個故事在唐家人眼裡,動物的死亡正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
  • 文昌豬頭魚是美人魚 海師出資10萬製作標本(圖)
    將儒艮製成標本日前在海南文昌東郊椰林碼頭發現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熱心臺商提供冷庫為美人魚保鮮據悉,美人魚屍體出現在文昌海邊後,經海南省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批准,交由海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用作教學標本。由于美人魚體型較大,又有三根肋骨折斷、肺部有大量積血,且死亡時間較長,已有臭味逸出,緊急處理變成十分棘手的問題。
  • 《標本師的魔幻劇本》 如何以「大屠殺」為題自由創作
    可以說這些動物在兩個亨利相遇時,代表著「非人」或被忽視的部分,它們是歷史暴行的持續受害者與未來可能的受害者,如標本師亨利所言,「所有動物都是活著的——停下來的是時間」。  在正式進入標本商店之前,作家亨利也並沒有把維吉爾和碧翠斯的遭遇聯想到「大屠殺」上,它們仿佛只是一對饒有趣味、值得研究的不幸者,一對擁有精彩臺詞的文學角色——這會是小說虛構的局限嗎?
  • 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 開啟標本世界的奇妙之旅
    原標題: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 開啟標本世界的奇妙之旅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動物,近距離地接觸這些標本我感到特別震撼,內心好激動,我下次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來
  • 救助野生動物22年 《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雪豹守護者
    號稱「雪山之王」的雪豹是新疆最大的食肉野生動物,由於其大多活動在海拔兩千七百米至六千米的雪線附近,故稱雪豹。雪豹又被譽為「高山之魂」,是世界上最為珍稀的瀕危動物之一,也是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最重要的物種之一,在中國,雪豹主要分布於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等高海拔山地。  人類的活動給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雪豹已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
  • 他,讓動物重獲新生 那些栩栩如生的標本背後的男人
    「怎麼變成標本的?」「不會腐爛嗎?」其實,這些展櫃中的動物們之所以能夠栩栩如生,離不開標本製作者的一雙妙手。標本剝製師就是這樣一種讓逝去的動物煥然「重生」的人。為什麼那隻河狸標本 只能將屁股探出窩外「『標本師』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在博物行業內,『標本師』有著較為細緻的分類。
  • 救助野生動物22年,《致我們共同的地球》走近雪豹守護者蔣可威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特別合作的聚焦中國國際公益者青春紀實節目《致我們共同的地球》第五集《新疆:雪豹守護者》9月15日上午10點於芒果TV青春上線。號稱「雪山之王」的雪豹是新疆最大的食肉野生動物,由於其大多活動在海拔兩千七百米至六千米的雪線附近,故稱雪豹。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標本館數字標本年度下載量激增至50萬次
    天山網訊(記者劉傑報導)根據2017年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CVH)網站排名數據,今年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標本館(XJBI)數字標本年度下載量累計518429次,是往年的5倍,首次進入全國數字標本館年度下載量前十位。
  • 節肢動物標本製作
    製作方法:1.首先如果有標本素材放置了很久卻沒展姿就風乾或脫水硬化的情況我們需要先還軟,還軟的過程很簡單,可以用一些較厚的紙盒(容易吸水的材質)把紙盒浸溼然後將標本素材放入紙盒內4小時左右大致就可以完成還軟,中途若是紙盒幹了需要儘快再浸溼。
  • 涅槃重生:新世界透明標本
  • 還記得那只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它「重生」了
    它「重生」了抹香鯨主題科普教育館29日開館,國慶期間可預約參觀深圳商報2019年9月28日訊 還記得兩年前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如今,它「重生」了!深圳商報&讀創對抹香鯨及海洋環保的關注沒有間斷,通過報導探索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海洋鯨豚類動物救助機制,檢討對抹香鯨和海洋生態的誤讀,通過對抹香鯨事件的報導喚起深圳人重新認識身邊的海洋。時間過去了兩年半,但深圳人始終記著那年春天牽動深圳人心的抹香鯨救援事件。
  • 新疆21隻國家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死亡(組圖)
    新疆溫泉縣鄂克託賽爾水庫發生一起32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事件。   5月14日,新疆溫泉縣鄂克託賽爾水庫發生一起32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事件,截至5月16日上午記者發稿時,已經死亡21隻,有11隻初步脫離險情。
  • 男子撿動物屍體做標本,詭異中露出可愛?
    《公雞羅賓的死亡與埋葬》動物標本早已不是原先只為還原動物生前樣子的載體,住在紐西蘭的男子Andrew晚上做的事說出來大概會嚇到不少人:他分屍動物,然後跟其他動物的部分重組,變成了光怪陸離的異種動物標本。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時間:2020-11-18 14:49   來源:惠州電視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它們的屍體將被製作成標本進行展示 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
  • 130萬的昆蟲標本長什麼樣?北京隆福寺舉辦《生物重生》藝術展
    《生物重生》藝術展全部由生物標本組成,其中最多的就是蝴蝶、甲蟲等昆蟲。這位藝術家去往世界各地收集生物標本,然後將這些生物標本通過自己的藝術理念創作。《生物重生》藝術展全部由生物標本組成,其中最多的就是蝴蝶、甲蟲等昆蟲。
  • 「鯨落十裡,萬物重生」,一條鯨魚的死亡,將回饋海洋百年的時間
    鯨魚是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生物,熟悉是因為我們曾經聽到過無數關於這種動物的消息,作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動物,可以說每個人都知道它。而陌生是因為鯨魚的數量過於稀少,體型又太大,水族館不可能展示這種動物,這也讓許多人從未見過這種動物的真面貌。
  • 邪門藝術:合成動物標本
    米蘭藝術家Enrique Gomez De Molina 使用死去的動物,組合成各種從未存在過的新動物,這種獨特的藝術讓他名聲大噪,不過近日他卻因為自己這本獨門藝術而將面臨牢獄之災。而造成這一切杯具的,就是這些標本,因為警方調查出Enrique Gomez De Molina 為了讓自己奇異標本更加有趣,不惜走私瀕危物種,例如眼鏡蛇、穿山甲、Java Kingfisher等等。雖然藝術效果是達到了,但卻可能造成了無辜動物的死亡。  Enrique Gomez De Molina 表示自己的確購買的瀕危動物的屍體,但自己也是想藉此提高人們對瀕危動物的認識。
  • 小夥做千餘件動物標本 想建武義動植物標本館
    若不是已經知道這裡是標本工作室,還以為眼前是個歡樂動物城,各個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是真實的動物,它們各展雄姿,相處愉快。屋內一角,標本製作師陳旭正在緊張地忙碌著,經他之手,一頭黃牛仿佛又「復活」了。「我當時就看得挪不開眼了,覺得師傅們的雙手好神奇,一隻已在動物園內死亡的老虎,竟然『活生生』出現在了自己眼前。你會感到驚奇,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美妙的生靈。」陳旭當即下定決心要學習標本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