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內的軌道常卡住礦車,這名礦工正費力地撬起礦車,使其復位。
經過浮選等環節後,礦石就變成金精礦。
待高溫退去,模具內的金水就煉成金磚了。
這些「黑土」就是金精礦,每噸約含80克黃金。
金子是怎樣煉成的?
這個泉州最大金礦區位於德化葛坑,年產黃金600公斤
戒備森嚴,四周安裝高壓電網,監管人多於鍊金工
核心提示
黃金一向是人們投資理財的焦點,雖然這段時間金價經歷了一場高位震蕩,但仍無法消除人們追逐它的眼光。但是,您知道黃金是怎麼煉出來的嗎?近日,記者趕赴距離市區100多公裡外的德化縣葛坑鎮,來到福建省第二大、泉州最大的金礦區——福建省雙旗山金礦公司,實地探訪從挑選金礦石到冶鍊金磚的神秘過程,並進入250多米深的井下感受普通礦工的「淘金」生活。
礦區:
金礦石非金色成金前呈灰黑
近日,我們驅車行進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中,四周樹林鬱鬱蔥蔥,讓您不得不相信寶貝經常出沒在深山老林中。金礦區裡,地表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土黃色的稀鬆的「沙土」,散落著很多深灰色的石塊。奇怪,金礦區裡怎麼沒有黃金,連一塊金色的石頭都沒有?
「別看這石頭是深灰色的,表層覆蓋的是沙土,那裡面可都含著黃金!」公司項總打消了記者的疑慮,他微笑著解釋,「這些深灰色的石頭是原生礦,那些黃色的沙土是氧化礦。沒有見過金礦的人以為金礦是閃閃發光的,其實在煉成金水和金磚前,含金物質都是黑色的。」
體驗:
井下四季25度 粉塵少無瓦斯
一噸礦石只能提煉出1.5克的黃金。而據了解,雙旗山金礦年產黃金600公斤左右,按照現今一斤換算成十兩計算,這個深山老林裡的礦區年產黃金12000兩。這該需要多少礦石?它們又是怎麼被採出來的?在記者的請求下,公司終於同意派人帶記者下井體驗礦工的採礦生活。因為傳統習俗忌諱女性下井,所以同行的女記者被拒絕下礦井。兩名男記者換上了長袖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帶著礦燈,穿上雨靴,與幾名礦工乘坐一臺升降機經過數分鐘的下降後,進入到了250多米的井下。這裡氣溫比地面上降低了許多。在此工作多年的礦工馬師傅告訴記者,井下一年四季都是2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
順著礦道往裡走了500多米,記者才看到金礦所在地。「礦道挖了500多米,實際能採到的金礦不是很多,這也是黃金貴重的原因之一。」生產技術員郭建對記者說,不過,相對於煤礦,金礦的安全係數要高得多:安全的巖石結構,沒有煤礦的瓦斯。另外,金礦粉塵較少,採礦工不會像煤礦工人那樣滿麵粉塵,更不會全身被塗得黑漆漆。
在礦井口,升降機在幾分鐘內就將1噸重的金礦石從250多米的井下運了上來。出了隧道口後,一車車裝滿礦石的推車被推出,在運輸工林玉柱的控制下,小車沿著鋼軌快速前進到達原礦倉,「這條軌道有3%。的傾斜度,推起來一點都不費力」。
井上車間裡都是大型機器在運作,震耳欲聾,相挨著的兩個人幾乎聽不到對方在說什麼。「你們看,這個四面裝有玻璃的房間就是隔音室,機械化運作的機器只需要工人來回巡視就行了。」在車間負責人謝文桂近乎吼叫的介紹下,記者進入到了這個隔音室。果然,在裡面,隔音室外的噪音馬上被隔離掉。透過玻璃,四周機器運作的情況一目了然。據了解,井上和井下工人都採取8小時工作制,井上的工人工作更舒服,只需要來回巡視機器是否正常運轉即可。
礦工:
下井鑽工月入萬五 百餘人地下「淘金」
「整個雙旗山金礦有2個礦井,每天24小時不停地向外輸運金礦石。」範礦長告訴記者,礦上約有工人200多名,每天有100多名礦工在井下作業。
林玉柱作為一名運輸工,負責將爆破後的礦石裝車運出礦井,需要費一些力氣,他的工資大概每個月三四千元。不過,他的工友唐祖申工資可就很高了。唐是一名鑽工,在礦區工作15年了,負責鑽礦和爆破,一個月工資有1.5萬元。「小時候喜歡玩鞭炮,長大了就鑽石爆破,『乓乓乓』,就炸了。」說起爆破過程,他繪聲繪色,開心地笑了。「要離爆破點100米遠點燃炮線,距離近了肯定害怕,一口爆破點要鑽3米深、2米寬左右。」
「井下的採礦工人來自全國各地,像我來自山西,他來自重慶,他來自湖南,他來自湖北。」唐祖申一一向記者介紹圍觀的工友們。
工地的宿舍房前有不少女眷和兒童,不過後來得知,他們都是利用暑假來與採金人團聚的。「平時都只有我們這些大老爺們,從井上上來後就自己煮飯,累了就唱歌上網看電視拉家常,以礦為家了。」渣工盧友俊說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想家裡的兩個兒子,今年暑假他的家人沒來,「在家蓋房子」。
鍊金:
2人冶煉4人監管 定點洗澡衣服燒毀
從選礦到煉出金磚,需要經過破碎、研磨、浮選、壓力(脫水)、氰化、精礦、再磨、浸出、洗滌、置換、壓濾到冶煉等13道工序。其中,從金精礦到金磚的提煉極其「森嚴」,公司四周的圍牆上都有高壓電網,嚴格限制人員進出。
在記者到來的前一天晚上,黃金的最後冶煉工序已「偷偷」進行了。黃永興廠長說,冶煉黃金的時間經常變換,而且監管的人多於冶煉的人,主要有保衛人員、監控人、負責人以及冶煉人員互相監管。為防止「偷金」,冶煉前工人需更換工作服才能進入車間。冶煉結束後,要在指定地點洗澡後穿自己的衣服離開,工作服不得帶出冶煉間。一段時間後,廢舊的工作服必須燒毀,防止上面沾有黃金。
記者看到,在冶煉車間裡有一個熔爐,熔爐裡的金泥在高溫熔化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芒。隨後,技術工人將金水倒進模具裡,溫度退去後,金水凝結,將金製品取出,一塊重達3公斤的金磚就這樣誕生了。黃廠長笑著說:「按照目前的市值,這塊3公斤的金磚值100多萬元。」
金磚煉成後立即被鎖進保險柜了,記者跑了兩次礦區還是沒有機會看到。「除了冶金人和監管人,其他人根本看不到冶煉過程」。李躍新是冶煉車間的保衛隊長,他說,很多人在這一行幹了幾十年,直到退休都沒機會見到金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