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曹則賢:世界上80%的物理學家根本不懂物理

2020-12-06 騰訊網

什麼是物理學?

這可能是每一個學物理的人都思考過的問題,物理學是一門能將你的境界提高到他人不能理解之層次的科學。看似深奧的背後,其蘊含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

其實這個世界上80%的物理學家根本不懂物理。」 近日,在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同舉辦的以「開物與頓悟」為主題的藝術與科學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走進物理,見識一些真正的物理學家,或許能讓我們把求索的目光略抬高一點、放遠一點。

探索宇宙的「貪吃蛇」

物理學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事業?唐代詩人杜甫早就給出了答案。有詩云:「物理固自然」——物理就是關於大自然的事情。無獨有偶,在西方,物理「physics」這個英語單詞源於希臘語φυσικ??,也是「自然」的意思。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曹則賢說。

他介紹,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物理學的學科性質是用思想去理解世界、認識世界、創造生活。但是比起其他學科,這位仁兄的「胃口」似乎不小,研究對象包括宇宙裡所有的存在。

不僅研究對象廣泛,如果從空間尺度上看,人們也不難注意到物理學的「野心」。它的研究範圍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世界上最小的存在——中子和質子裡面的夸克結構,甚至更小。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觸手碰及的尺度,小到近年來的「引力波探測」,約10-21米的解析度,大到目前人們號稱能夠觀測的65億光年。

從時間尺度上看,物理學既研究從宇宙誕生到現在共約137億年的歷史,也研究發生在很短時間內的時間,如今科學家已把時間的最小尺度延伸至10-15秒。

「我們研究最微觀的世界,可能需要的是最宏觀的關於整個宇宙的知識。所以西方物理學界給物理學一個形象——貪吃蛇。」曹則賢介紹,貪吃蛇的蛇頭,就是宇宙層面上的物理問題。蛇尾,是基本粒子層面的物理。最宏觀的頭,銜著它最微觀的尾巴。

物理對於物理學家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描述,而描述則需要語言,數學就是物理學最基本的語言。

曹則賢表示,物理學的眾多測算都離不開數學公式,它不僅是物理學的表達語言,很多時候也是物理學發展的結果。「據我發現,真正的數學家都很有能力,可以很輕鬆地介入物理學研究。例如希爾伯特和貝爾,隨手玩玩就可以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鑑定做出最深入的貢獻。」

但是曹則賢認為,反之要求物理學家如數學家一樣學習數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說希爾伯特曾說過一句有名的話:『物理對於物理學家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因為他知道,物理需要用到很多數學,而那些是物理學家難以掌握的。」

「不過真正美的數學一定反映了我們真實的物理世界。數學之美,也許還得用物理學的眼光才能看出來。」他說。

穿透迷霧的思想者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呢?曹則賢認為,真正的物理學家離不開「思想」二字。

一是真正的物理學家一定要養成思考的習慣。

「薛丁格曾寫了本書叫《生命是什麼》,思考生命與無生命體的區別。他認為根本的區別在於生命裡有存儲傳遞信息的東西,後來人們證實了生命的確有DNA。他又進一步分析,如果存在傳遞生命信息的東西,應該是個準周期結構。果不其然,後人在鋁錳合金裡發現了準晶結構。這才是物理學家的思考方式,他們可以對其他學科、對世界產生影響。」

二是真正的物理學家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要能夠發現問題甚至製造問題。

「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Leon Lederman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就曾質疑提出:『如果宇宙是答案,那麼問題是什麼?』。這樣深刻的問題,如果沒有對宇宙的深刻思索,是無論如何提不出來的。」曹則賢說。

然而,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的物理學家還是少數。曹則賢評價,他個人認為「物理學是一條思想的河流」,而真正的物理學家必定也是一位深邃的思想者。

「真正的物理學家,其思想能夠穿透存在的迷霧,猜得透自然的奧秘。他們的成就共同構築起人類知識之最厚重、最珍貴的部分、刻在其創造者的墓碑上,也刻在仰慕者的心頭。」曹則賢表示,其深奧程度也許正如某位德國馬普所物理學家所說:「其實這個世界上80%的物理學家根本不懂物理。」

來源:今日科學,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聽物理學家曹則賢講泡利與《泡利物理學講義》|直播
    泡利25歲時就以發現後來為其贏得諾貝爾獎的「不相容原理」而邁入世界頂尖物理學家的行列。在4月25日泡利生日這天,著名物理學家曹則賢教授發表了《天才與良知——那個尖銳的物理學家泡利》的泡利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文章。
  • 聽物理學家曹則賢講泡利與《泡利物理學講義》| 直播
    泡利25歲時就以發現後來為其贏得諾貝爾獎的「不相容原理」而邁入世界頂尖物理學家的行列。在4月25日泡利生日這天,著名物理學家曹則賢教授發表了《天才與良知——那個尖銳的物理學家泡利》的泡利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文章。
  • 曹則賢:相對論群英譜 | 今晚直播
    掃碼觀看曹則賢教授相對論專題京東直播,抖音、快手搜索「世圖好學」,一直播搜索「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可同步收看直播事實上,相對論的發展是一個長達300餘年的過程,一部相對論史就是一部近代歐洲的數學物理思想史。狹義/廣義相對論是和量子力學差不多同時發展起來的,愛因斯坦、普朗克、外爾、狄拉克、泡利等人都是同時思考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問題的。在精神上,相對論和熱力學相通,都是從原理出發去構建恰當的物理理論。相對論的發展在愛因斯坦1915年寫出引力場方程那一刻達到了頂峰。
  • 不懂物理的裁判造成世界盃經典冤案,50年前物理學家就發現了球的...
    球打在了門框上,然後折向下,在球框內的地面彈了一次,彈回了門框後又向地面撞擊了一次。第二次和地面撞擊時,球已經在門外了。不過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許多人用肉眼根本看不清。就這樣,英格蘭失去了一個可能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進球。最終,德國隊4-1完勝英格蘭,成為第三支闖入1/4決賽的球隊。英格蘭球迷們紛紛為其鳴不平。烏拉圭裁判 Jorge Larrionda 沒有判球有效,是因為他不知道一個冷門但重要的物理現象。
  • 偉大的物理學家往往是理論物理學家,理論物理比實驗物理重要?
    從結構上看,物理學是由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組成,物理學家可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及實驗物理學家兩大類。在理論方面沒有做出成就而在實驗方面有成就的是實驗科學家,比如丁肇中、吳健雄。在理論方面有成就而在實驗方面沒有成就的是理論科學家,比如楊振寧、李政道。
  • 為什麼費曼、玻爾、潘建偉等物理學家都說自己不懂量子力學?
    費曼是上個世紀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幾位物理學家之一,他在量子力學方面的貢獻就是開創了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方法,這是和海森堡的矩陣力學以及薛丁格的波動力學等價的量子力學的第三種形式。其他物理學家也有過類似的表述,量子力學的旗手玻爾就曾經說過:「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說明他不懂量子力學」。中國量子通信的領軍人物潘建偉在接受記者採訪談論墨子號衛星時也曾表示過自己不懂量子力學。無人能懂量子力學,這幾乎是物理學界的一個共識。
  • 世界最後一個全能物理學家,因車禍變普通人,連自己論文都看不懂
    這裡面,從核物理、固體物理到電磁學,從粒子物理到宇宙線,再到高能物理等等一應俱全。而這所有的成果全部屬於一個人,一個自稱物理界最後一位全能的物理學家:朗道。這個石板被稱為朗道十誡。他的意思可能是認為他沒有創造性,他還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理論物理就是理論物理」,意思就是理論物理不是那麼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做的。然後他自己講,我做實驗就不行,我在大學生時也去做過實驗,第一天到實驗室就把一個電流器給燒掉了。就這樣,卡皮查也不好再說什麼,所以這件事就沒成功,他就回國了。】卓益忠是中國的物理學家,後曾經擔任原子能院研究室主任。
  • 【中國科學報】曹則賢:「誤打誤撞」的科普人
    上大學前,曹則賢的成績一直是全校最好的,但對於「學霸」一詞,他卻連說談不上,因為自己那時讀書並不夠多。「我們老家太窮,我還輟過學,根本就沒讀過太多書。因為一些原因,那年5月底我回家收麥子,7月初回校高考,高考沒考好,全省排名竟然沒進入前十,很鬱悶了一段時間。等到進入大學,發現自己不僅不是學霸,還幾乎是學渣了。別的同學不僅聰明、基礎好,還更知道上進,實在是比不過他們。
  • 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
    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讀書時代的你是否曾經也為物理而苦惱呢?來膜拜這些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吧牛頓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不過現在人們仍不知道萬有引力等力的作用機制。
  • 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_
    物理學家,是指探索、研究世界的組成與運行規律的科學家。也意為以探索物質的組成和物質世界的運行規律(即物理學)為目的的科學家。物理學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對於物理學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物理學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
  • 物理學家:宇宙從根本上來說可能是一個神經網絡
    最近傳到arXiv的一篇論文預印本,題為:「作為神經網絡的世界」(The world as a neural network),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維塔利·范楚林(Vitaly Vanchurin)以一種特別大膽的方式描述宇宙現實,提出:「整個宇宙在其最基本的層面上可能是神經網絡。」我們生活在一個龐大的神經網絡中,這個宇宙神經網絡控制著我們周圍的一切。」
  • 懸崖上的物理學家
    這個世界上的確不乏絕路上求生的人,但他們往往是因為沒得選,一出生就在懸崖上,沒有退路,只能向上走。可從任何角度看,退路一直擺在這些人面前。數不盡的物理專業人士在金融和IT行業取得成功,即便不轉行,為什麼不回到費米實驗室,回到CERN,回到純粹的物理學裡,離開這個地下室?
  • 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盤點:第一是愛因斯坦
    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為世界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值得我們稱讚和學習。今天本文要盤點是世界五大著名物理學家,分別是愛因斯坦、牛頓、法拉第、伽利略、亨利·卡文迪。在物理界上做出了許多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例如解釋了光點效應,創立了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為世界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 他是頂級物理學家,因車禍留下後遺症,連自己的論文都看不懂
    畢業後,他進入了著名的列寧格勒大學,在第一次接觸到了物理學發展的浪潮後,朗道對物理產生了更深的興趣,他開始廢寢忘食的研究那些物理公式,入迷的琢磨演算各種量子力學。畢業之後,朗道選擇了週遊歐洲,到處拜訪各地的物理學泰鬥,使他對物理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1931年,朗道重新回到蘇聯,開始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幾年後,他又被聘請到了莫斯科大學任教。
  • 物理學家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引擎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是建立世界上最小的發動機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 - 作為單一鈣離子,它比汽車發動機小約100億倍。John Goold教授在Trinity物理學院的QuSys小組所做的工作描述了這種微型電機背後的科學。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 物理評論快報」上,解釋了隨機波動如何影響微觀機器的運行。
  • 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愛因斯坦、牛頓還是霍金?
    要用物理解釋物理——老爹(的崇拜者)在很多地方都會看到這樣一項老外的調查結果: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小編就很好奇,在我們中國人心中誰才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嗎?(牛頓的思維確實很不一般,普通人碰到這種事往往會想到要自謙或是要謹慎交友上去,而牛頓想到了科學探索的方法——第一性原理,天才啊)初中的時候知道了法拉第,了解到了發電機背後的神奇原理(賽車馬達常拆出來玩),頓時感覺發電機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而法拉第在心中則有了偉人天才的地位,以為牛頓只是搞搞理論研究,而法拉第才是真的能將理論化為實踐
  • 物理學家:當人類真的掌握了量子力學,這個世界就失去了意義
    如果讓人們評價物理學上最神秘的禮儀,讓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量子領域。這個領域是到至今人們對世界最奇特的認知。這個領域也被人們及廣大科學家認為,最不可能突破的領域。量子領域就像一把鎖,鎖住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幻想。
  • 被評為「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偉大,你根本不了解
    接下來本文就要還原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楊振寧,一個被評為「影響世界前年的物理學家」的科學家、愛國者。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在談爭議頗大的翁帆前,我們先來談談楊振寧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禮。「當今在世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以上的所有,對於一位卓越的科學工作者來說,也許都不重要。楊振寧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他真正的成就,或許沒有人真正了解過。
  • 曹則賢研究員應邀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科普報告
    應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邀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曹則賢研究員於12月10日和11日晚在東區水上報告廳做了兩場學術報告,講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創建歷程。報告會由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執行系主任石雲裡教授主持,校長包信和院士、副校長王曉平、曹則賢研究員的導師汪克林教授、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以及全校感興趣的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 宇宙理論物理大會,牛頓定律被棄,落選偉大物理學家稱號
    來自全宇宙各星球的物理學家們齊居一堂,對全宇宙做出卓越貢獻的物理學家進行評選,評出的前百名入選著名宇宙物理學家行列,地球上的普朗克、赫茲、愛因斯坦等10名物理學家都入選了,而地球人最先提名的牛頓卻落選了,為此,地球代表和外星人代表,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辯,最後,牛頓遺憾落選,下面是各方爭辯記錄,讓全宇宙人共享共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