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良渚申遺之路展」試開放 全景式展現良渚古城遺址申遺...

2021-01-10 金投網

1月18日,「見證——良渚申遺之路展」在良渚博物院試開放,以新聞式的視角、紀實感的故事、現場感的表達,首次全景式展現良渚古城遺址申遺背後的歷程。這也是國內首次揭示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全過程的主題展。

該展覽通過80件實物、99幅圖片,以及多個互動新媒體,揭開那些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再現了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那激動人心的13分鐘審議過程。

故事化、國際化、現場感,是本次展覽不同於其他主題展的特色。紀錄片式的講述方式,讓觀眾在觀展中能感受到緊張的時間感,以「年」「天」「分」「秒」為節奏演進,跟隨著申遺之路的腳步,讓人親身感受申遺過程的真實現場。

展覽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璀璨蝶變」,講述申遺前期準備中的人和事。第二單元「必由之路」,揭秘了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從列入申報開始,如何「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收到「推薦列入(Inscribe)」的全過程,其中有多件實物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第三單元「渚事玉成」,以多元的展陳方式,用實物、照片、視頻、音頻等還原再現了申遺現場。第四單元「時代新章」,首次展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給良渚古城遺址的世界遺產證書。此外,前來觀展的市民還可以在展覽最後「打卡」,在互動裝置中,寫下對良渚的期待和祝福。

相關焦點

  • 今天起試開放!良渚申遺背後故事首次解密,良博院的這個新展像一部...
    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讓更多人了解良渚古城遺址申遺背後的故事,2020年1月18日起,「見證——良渚申遺之路展」在良渚博物院臨展廳對公眾試開放。可以說,這個展覽有些特別——這是一個以新聞式的視角、紀實感的故事、現場感的表達為展陳方式的主題展覽。錢江晚報為展覽特別製作的暖場視頻,來感受一下這份現場感——良渚古城遺址為何能成功申遺?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北京時間7月6日下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良渚古城遺址代表中國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
    申遺文本  杭州網訊 1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發文「習近平關心!剛剛,良渚古城遺址正式申報世界遺產」。當天下午,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新聞媒體宣布:良渚古城遺址正式代表中國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
  • 申遺成功後,「良渚遺址」被編入多種全國中學教科書
    9月1日起,全國的中學生都能從新修訂的教材中接觸到剛申遺成功的良渚遺址相關內容。《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本文圖片均來自良渚文化微信公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日從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新修訂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全國統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教科書中,對良渚遺址有一頁的介紹,並附錄良渚古城遺址區劃圖。
  •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是時候去杭州感受「中華第一城」的人文秀美
    」得到了國際一致認可,申遺成功。由此,曾經的「中華第一城」,成為我國第55處世界遺址。良渚古城是值得驕傲的文明遺址,但相信,大部分旅遊愛好者對單一的遺址旅遊都有一種茫然,畢竟,那是歷史的厚重,瀰漫的是五千年的密雲。然而,在良渚,也許你更多的是感受到悠閒和愜意,因為在「良渚文化村」,一種集合了文化、人居、旅遊為一體的悠閒方式已經形成。
  • 中國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良渚遺存類型豐富,遺址格局完整,揭示了中華文明國家起源的基本特徵,曾多次被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昨天(26日),經國務院審批,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良渚古城遺址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它又給中國文明史帶了什麼樣的意義?
  • 良渚遺址成為新的世界遺產,「中華第一城」確證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申遺成功後,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曾兩次主持良渚博物院策展的當事人高蒙河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國際學術界曾長期認為中華文明只始於距今3500年前後的殷商時期,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這意味著中國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於距今五千年前,終於得到了國際承認。」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良渚古城遺址考點梳理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良渚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55處世界遺產,大家對這座實證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古城遺址愈發關注良渚古城遺址憑藉高大的宮殿臺基、完整的城牆遺址、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數以千計象徵權力與信仰的精美玉器,證明5000年前,中國已經進入早期國家形態。良渚王國的社會發展程度完全可與其他世界古老文明比肩,這便是良渚古城遺址對世界文明和人類發展的普遍價值。
  • 良渚遺址考古: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距今4300年至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遺址,是它的權力與信仰中心,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2007年發現的良渚古城,城分三重,佔地630多公頃,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2015年發現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  出土的諸多精美玉器,是中國玉文化史前高峰的遺產,也見證了階層分化。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1歲的倫福儒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退休教授,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泰鬥。他說,位於中國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非常值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良渚玉上的神徽象徵著什麼?代表了先民的個性,也是一種氣節
    2019 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總數達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
  • 餘杭良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遺址
    這裡就是餘杭良渚。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世界最大的城市遺址  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遺存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保護區面積約42平方公裡。  遺址最早發現於1936年,80年來,先後發現了高等級墓地、祭壇、大型宮殿基址、古城等不同類型的180多處遺址,是目前已知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遺址。遺址有6項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項成為「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良渚古城是良渚遺址的核心,是一座具有3重結構的都城。
  • 中國確定3年申遺項目!一起走遍55項中國世界遺產!
    總體來說,五臺山的佛教建築、佛塔、雕塑、壁畫、碑刻等佛教遺存,全方位見證了近兩千年間佛教中國化的成功演變及其在東亞地區的傳播過程;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作為中國早期木構建築的傑出範例,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與藝術的突出成就,並對唐以後的官式建築形成深遠影響。
  • 國外美女會「種草」良渚玉器嗎?掐指一算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過去一個月裡,杭州乃至全省最「網紅」的名勝,不是西湖,而要數良渚古城遺址。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這位世界遺產大家庭的新成員不僅在國內備受關注,也引發了國際媒體和國外網友的熱議。
  • 三百專家學者參觀良渚古城 刷新世界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之前,我對良渚文明所知很少,最近我學到了很多,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博物館裡非常詳盡地說明了良渚考古發掘史,發掘史的展現是一座橋梁——這讓今天的我們能夠了解這處遺址在我們文明中的位置。」露西對錢報記者說。大部分專家是第一次來到良渚博物院,觀看了良渚古城的英語宣傳片後,刷新了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 良渚水稻田遺址試掘發現八十個清晰的牛腳印
    如果說良渚古城遺址是一座比故宮大十倍的宮殿,那麼作為古城外城一部分的茅山遺址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落。  2009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餘杭博物館聯合考古隊對茅山遺址開始正式發掘。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丁品已在那裡守了近2年。
  • 從良渚消失到西北暖溼氣候
    伴隨城市開發、良渚申遺等系列事件,越發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美好與神奇。 國慶期間去了一趟良渚博物院,去之前看了一些相關資料、書籍。再去看陳列的文物,古城遺址,感受就很不一樣了。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要研究良渚?這一段五千年前出現、持續千年卻又神秘消失的上古文明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 北緯30度集結號:良渚古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巴比倫遺址
    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江蘇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一處文化遺址、一處自然遺址近日雙雙入列《世界遺產名錄》。瀏覽相關新聞報導,當筆者看到位於伊拉克的巴比倫古城遺址也在本次世界遺產大會上入選世界遺產時,也不禁唏噓感嘆。
  • 瓜州鎖陽城遺址完成申遺考古勘探(圖)
    為更加深入細緻地了解鎖陽城遺址的準確建造年代、遺存性質與形制,推動鎖陽城遺址申遺工作,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陝西龍騰勘探有限公司聯合組隊、歷時4個多月對鎖陽城遺址進行的申遺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近日結束。考古專家此次考古發現的鎖陽城「羊馬城不養馬」的怪現象,佐證了鎖陽城遺址的軍事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