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到今天,也就不過20年出頭的歷史,依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行業。從經濟的發展階段來看,當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後,普通大眾的理財需求會越來越強,也將迎來資產管理行業的春天。最終,任何一個國家的資產管理規模都會和其GDP總量匹配。那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規模體量也會達到這樣一個數量級,長期看會出現一批全球規模排名前列的資產管理公司。
作為國內頭部資產管理公司,嘉實基金近期進行了一次嘉實新十年的投研戰略升級。從資產管理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出發,布局符合新時代投資框架和用戶需求的產品。點拾投資將在未來幾個月,為大家帶來嘉實基金資深基金經理和高管的訪談,開啟一場《布局下一個十年》的系列對話,我們會從各種風格迥異的投資框架,看到不同基金經理背後的投資哲學,以及嘉實基金在主動管理產品的全面布局。
嘉實基金常蓁:深入研究看清楚消費賽道真正的價值
導讀:11月1日0點,「衝啊尾款人、清空購物車、雙11作業借我抄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作為年度消費大戲,今年的雙11購物節被寄予厚望,堪稱全民消費嘉年華。
大消費行業是一個中長期的黃金賽道,作為消費賽道投資總監、連續三屆榮獲金牛獎的基金經理,嘉實基金常蓁對大消費領域投資頗有心得。她的投資特點非常鮮明,長期關注大消費領域,投資組合以大消費作為基石,只買最好的生意中最好的公司,換手率低,持股非常集中。
常蓁認為,消費品龍頭的護城河比其他行業龍頭更寬、更深,更有利於抵禦新進入者的威脅,使競爭優勢持續時間更長,更易產生長跑冠軍。
龍頭好公司是「時間的朋友」,常蓁的投資觀念是好公司比好價格更重要,對於長期確定性強、空間大的行業龍頭和潛在龍頭,短期估值貴一點也能夠接受,關鍵是看企業的護城河有多深、持續增長有多長。
十餘年的大消費領域研究,讓常蓁並不會花很大精力去尋找「沙漠之花」,而是更看重在肥沃的土壤中耕作。常蓁的組合從2016年就開始重倉白酒,一直持有到今天。在她看來,投資要從3-5年的維度出發,不要被短期的波動影響,充分理解企業價值之後,才能獲得長期成長帶來的回報。
敏銳且穩健,這兩者很好的融合在常蓁身上。投資的核心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對公司、行業、產業甚至是對世界的理解深度上,深度夠了才能拿得住,看清楚了才敢拿。
以下,我們先分享一些來自常蓁的投資金句:
1.我的投資框架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自下而上尋找優質資產,以合理價格買入,通過長期持有獲得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
2.所謂「優質的資產」,就是「三好學生」,即好生意、好行業、好公司
3.長期看,買什麼比以什麼價格買更重要
4.我不會花很大精力去尋找「沙漠之花」,更看重在肥沃的土壤中耕作
5.我是以商業模式來定義好生意,以產業趨勢來定義好行業,以企業護城河來定義好公司
6.護城河的研究是我投資中最關鍵的一環。我要先判斷一個企業的護城河來自哪裡,再去判斷這條護城河是否可持續,企業的競爭優勢會加強還是被削弱
買好生意、好行業、好公司
朱昂:能否先談談你的投資框架?
常蓁我的投資框架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自下而上尋找優質資產,以合理價格買入,通過長期持有獲得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
第一,「優質的資產」應具備「三好學生」的特質,即好生意、好行業、好公司;
第二,「合理的價格」涉及到估值,這件事本身是藝術的,很難真正完全地量化。我更多是從DCF的角度看待估值,企業價值是長期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合理的估值不是一個絕對價格,而是一個價格區間。真金不怕火煉,優質資產通常也不太會被低估。所以我對合理價格的標準是,三五年之內能為我帶來可接受的複合回報;
第三,長期看,買什麼比以什麼價格買更重要,所以要通過長期持有來賺錢。巴菲特也是從「菸蒂股」投資方法,逐步轉向芒格長期持有偉大公司的理論。
朱昂:能不能展開講講你定義的「三好學生」?
常蓁我是以商業模式來定義好生意,以產業趨勢來定義好行業,以企業護城河來定義好公司。
首先,從長期的視角出發,商業模式很重要。商業模式是一個企業賺錢的方式,商業模式比較好的企業,賺錢就比較容易,商業模式有著天生優劣之分。芒格說過要在魚多的池塘釣魚,我們做投資要把精力和時間聚焦在商業模式比較好的土壤中。
好的商業模式有幾個特點:1)穩定;2)可持續;3)龍頭企業可以積累競爭優勢;4)龍頭企業在產業鏈上有比較強的話語權。
一些商業模式有瑕疵的公司,基本在前期我就直接PASS掉了;還有一些公司依靠拼訂單或行業的短期趨勢獲得股價的良好表現,這種機會我也不會關注,我希望聚焦長期,所以會優先看商業模式。
其次,根據產業趨勢挖掘好行業。我比較喜歡發展空間足夠大、天花板足夠高、競爭格局足夠清晰或能看到走向清晰趨勢的行業。我不太喜歡政策依賴度比較高的行業,因為這裡面不可控因素太多。
第三,好公司的核心在於護城河,護城河要足夠深。我要先判斷一個企業的護城河來自哪裡,再去判斷這條護城河是否可持續,企業的競爭優勢會加強還是被削弱,對於護城河的研究是我投資中最關鍵的一環。有護城河的企業,就能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長,這種長期增長也能轉化成複利收益。
從財務報表看,就是一個企業ROE、資產負債表、現金流表的分析。財務指標也能夠印證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和護城河。
最後是公司的治理,包括優秀的管理層和完善的治理架構。我們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如果治理結構有問題,我們二級市場股東就無法享受到公司成長的價值。
消費品是天然的牛股集中營
朱昂:有些行業天生商業模式很好,就像巴菲特說的是長長的坡,而有些行業天然賺錢很難,你對行業有偏好嗎?
常蓁其實是有的,我前面也提過,很看重在有魚的池塘釣魚。首先,因為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會花很大精力去尋找「沙漠之花」,更看重在肥沃的土壤中耕作。其次,這和我的個人經歷有關,做投資之前,我做了將近十年的消費品研究,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消費品理解體系和能力圈。
消費品行業天然商業模式就很好,行業更新比較慢,不會受到太多的技術衝擊,龍頭企業能夠做「時間的朋友」,不斷積累自己的競爭優勢。消費品又是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比較容易建立品牌壁壘。
由於商業模式上的這些特點,時間拉長之後,消費品行業就容易形成寡頭壟斷,頭部企業的護城河會越來越深。
我們做過一項統計,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中國,拉長到15年甚至20年的歷史,表現最好的企業有一半是消費品,消費品本身就是中長期投資的黃金賽道,也是我們重點布局的領域。我對消費品的定義比較廣,認為所有To C端商業模式的公司,都屬於大消費,包括網際網路、醫藥、傳媒、遊戲等均屬於這個範疇。
朱昂:長期投資機會背後都有長期驅動力,你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有哪些創造長期價值的驅動力?
常蓁第一個驅動力是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財富增長,這也對應著大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中國的人口基數全球第一,整個居民財富還處在快速增長的階段,帶動可持續的消費升級浪潮。正因為人口基數很大,中國的消費層次也非常豐富,不同層次都能對應比較大的消費市場,包括現在城鄉逐漸融合、購物中心下沉、以及電商大發展,這都在推進大都市的消費升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持續長久的過程。對於消費市場投資機會的研究,也是我投入精力最大的方向。
第二個驅動力是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對應先進位造業的投資機會。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就伴隨著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型,湧現了非常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龍頭。這些企業在做進口替代,已經獲取了較多份額,我認為中國有一批製造業龍頭非常值得投資。
第三個驅動力是科技創新,對應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的投資機會。未來經濟的增長,很大一塊來自勞動效率的提升,通過數位化和智慧化發展,能夠在許多領域提高效率。這一塊我會聚焦在偏軟的商業模式上,比如網際網路和軟體。
分散風險最好的方法是深度研究
朱昂:你在組合構建上有些什麼樣的想法呢?
常蓁其實我想的比較簡單,自下而上選股,挖掘最優質的資產,一旦找到就重倉配置,集中持股。所以我的組合持股集中度還是比較高的,我不太會為了風險控制去做分散。
我認為深入研究本身能夠帶來安全邊際。巴菲特說過,投資的風險並不來源於股價波動,而來自於你對投資標的的理解所產生的永久性虧損。如果我通過深入研究,對某一類資產,或某個行業的理解足夠深,那我就會重倉配置,把能賺到的收益都賺到。沒有必要單純為了控制風險去做分散,這其實是在損失投資者收益的。
商業模型上,最終投資組合呈現的結果肯定不是單一的,最終一個組合會呈現五六種商業模型,同時,不同的商業模型之間相關度會比較低,這一方面也降低了組合的波動性,所以行業配置上我不會規定單一行業的配置比例上限。
朱昂:你怎麼看ROE?
常蓁我會關注ROE的構成,高ROE的來源有三個,是高利潤率、高槓桿,及高周轉。不同的來源會反映出不同的競爭力,也會決定ROE水平能否維持,以及能否提升。
高槓桿是大部分投資者不太喜歡的;高利潤率一般來自於品牌或技術的領先優勢;高周轉率可能是管理和經營效率很好。我很喜歡高利潤率帶來的ROE,我認為這種壁壘會更強一點,判斷經營效率能否維持相對比較難,因為這背後是對人和整套體系的判斷。
看得深,才能拿得住
朱昂:2015年之後食品飲料漲了很多,這會不會導致現在要想找到性價比比較好的標的越來越難了?
常蓁確實會難一些。剔除掉金融和地產,現在市場整體估值都偏高了,但是相比較而言,過去幾年雖然消費品漲了很多,但是業績增速也比較快,估值水平在全市場還是可以接受的,優秀的企業能通過持續增長消化掉過高的估值。所以還是要找長期有競爭力的企業,要能夠看到持續增長,當然這確實越來越難,因為市場是很有效的,大家已經挖掘了絕大部分好標的。這個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理解深度上,深度夠了才能拿得住,看清楚了才敢拿。就像A股某高端白酒龍頭,大家都知道這個公司很好,但是真正在這個公司上賺到大錢的人,並沒有那麼多。
只要足夠深入的研究,才能看清楚公司真正的價值,幫助你一直拿住賺到大錢。其實對我來說,投資不需要找到那麼多品種,我一般持倉就20個公司左右,換手率也很低,不需要經常更換組合。我希望像芒格說的那樣,找到買入之後不需要考慮賣出的公司。
朱昂:提到換手率,看到你的組合換手率很低,每年好像就更換1-2個公司?
常蓁是的,我的新倉開的也比較少,因為很多的公司研究下來還沒有原來組合中的公司好。今年市場波動大,被動的調整要多一些,但過去確實換手率很低,個股留存率比較高。我的持倉基本就20隻股票,這些都是我自下而上深度研究選出來的股票,對我來說這些就夠了。挖出來,拿得住,就會有不錯的回報。我也不看盤,不會被市場波動影響。我覺得看盤其實很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花在研究公司上。
朱昂:除了消費,你也投一些製造業和To C網際網路,你是怎麼拓展能力圈的呢?
常蓁我覺得拓展能力圈一定不能著急,要明確自己的能力圈,再沿著能力圈邊界去拓展。這裡打一槍,那裡打一槍,對於拓展能力圈沒有太大幫助。我最開始是看消費品中的食品飲料的,這屬於商業模式比較好理解的生意,從我能理解的邊界出發,我逐漸開始看紡織服裝,後來又逐漸拓展到To C的醫藥,後來看製造業主要研究了機械,汽車零部件等。我會根據現有能力圈,逐級把握機會去拓展。
另外一點,現有能力圈也要不斷迭代,因為現在的行業發展、社會發展都非常快,不管是新興消費、新的渠道,還有網際網路的發展,科技帶來的變化,都推動著社會極速前進,現有的能力圈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才可以。
長期重倉最好的生意
朱昂:有沒有具體的投資案例分享一下?
常蓁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可以看到,2016年以來我們就重倉了高端白酒,賺到了很豐厚的收益。高端白酒和我喜歡的「三好學生」優質資產非常匹配。首先,商業模式非常好,白酒的工藝是幾百年傳承下來,不需要太大的資本開支,現金流好。其次,高端白酒龍頭公司的品牌也是上百年傳承下來的,龍頭企業的護城河很深。第三,高端白酒的定價權是脫離成本的。沒有人會在喝高端白酒的時候,去想這個白酒的成本多少。強大的定價權導致高端白酒行業不會出現價格戰。第四,目前一些高端白酒的市值不小,但他們整體銷量的市佔率依然很低,還能看到比較大的空間。這也導致高端白酒企業大概率能保持長期的高增長。通過長期重倉高端白酒,給我組合淨值貢獻了比較大的收益。
我們再舉一個醫藥行業的案例。醫藥裡面也有不少符合C端消費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我們組合持有一家做兒童生長激素的公司,這家公司從三個方面具備長牛股的潛質,市場空間大、符合消費升級的確定性趨勢、產品定價權強,類似這類可以幫助提高生活品質的消費商業模式,也給我們帶來了很豐厚的回報。
朱昂:您從2016年開始持有高端白酒,也不是一帆風順,這個過程中是什麼讓您堅定的持有這些公司?
常蓁確實,持有白酒一路走來還是有不少波折,特別是2018年下半年,白酒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我覺得挖掘優質的資產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所謂深入研究就是從多角度理解上市公司,比如管理層、董事長、總經理、董秘,甚至各個事業部的負責人和各個產品線的人;多角度理解產業鏈,比如競爭對手、客戶、上下遊等,還包括行業專家,要從這些方面做全方位、持續性的跟蹤,最終形成自己對公司的判斷。
我們做了深入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都是三至五年甚至更長維度,當視角放長之後,中間的波動就沒那麼重要了。很多的人覺得自己很聰明,可以做波段,但事實上這是很難的,做對了收益並不大;一旦做錯了,損失掉的卻是幾倍的收益。我看清楚的公司,如果不是大邏輯出現變化,我是不會賣掉的。我賣掉一個公司,要麼是看錯了,要麼是長期邏輯被破壞了,要麼是極度泡沫化,未來十年都看不到什麼收益了。
朱昂:現在白酒企業整體市值很大了,你覺得還有空間嗎?
常蓁我覺得白酒屬於中國文化屬性下的一種稀缺資產。由於白酒自身的特殊性,估值可以長期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要從公司角度出發,看這個公司未來能產生多少的收益,護城河是否能持續。
朱昂:消費品裡的調味品是市場比較看好的板塊,但您沒有配置?
常蓁對,我組合裡面沒有調味品,我覺得調味品的行業屬性挺好的,屬於必須消費品;口味上有一定的黏性,會形成一定的忠誠度;在居民整個消費中佔比很小,所以價格也沒有那麼敏感,比較容易提價。
但是目前階段,我覺得一些優質的公司估值有些高了,同時我也有更好的選擇。如果估值水平能調整到我接受的合理區間,我還是很願意配置的。
朱昂:您關注新興消費嗎?
常蓁我會關注,今年漲幅比較好的小家電、美妝、還有免稅,都屬於新興消費,但我並沒有全部配置。
例如小家電公司依靠打造爆款單品獲得快速增長,但這和我的框架不是很匹配,我就沒有配置,如果有能力持續打造爆款產品,那麼我會考慮的,現在我也還在觀察。
我配置了免稅,這屬於消費升級,加上海外消費回流,我認為這是新興消費中比較好的細分賽道;食品飲料中我配置了一些預調酒企業。
實現投資的飛躍點
朱昂:從業生涯當中有什麼飛躍點或突變點嗎?
常蓁我開始獨立管理產品是在2015年年初,一上來就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一段。2015年年初正好是牛市最快、最猛的一波,接著就是暴跌,然後四季度反彈,到了2016年初又熔斷。這一年波動非常大,當時我也是手忙腳亂。消費品在2015年表現很一般,業績不是很讓我滿意。所以一上來就被市場上了一課。但逆境也讓我迅速成長。
2016年一季度熔斷之後,我真正靜下來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過去一年做的事情,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投資,怎麼找到和自己性格相匹配的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當時也看了很多書,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對我的影響比較大。
這也是我現在這套投資體系建立的開端,後來我又對這套體系不斷修正完善,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艱難的開局成了我職業生涯的最大突變點。
朱昂:如果您不做基金經理會做什麼?
常蓁我可能會想做老師,不是高校的老師,是小朋友的老師,能看到學生在我的教導下,一年一年的成長,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給人講數學題,講完之後,看到對方茅塞頓開的瞬間,就覺得很開心,有成就感。
-END-
往期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觀點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不應被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載於本文的數據、信息源於市場公開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認為可信賴的來源,但本公司並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確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本文轉載的第三方報告或資料、信息等,轉載內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並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場。本公司不保證本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文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無論何種情形,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