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6家券商「豐年」業績亮相 投行、自營業務發力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盛瀟嵐

一年一度的年報披露季雖未正式拉開帷幕,但隨著部分上市公司披露旗下金融機構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部分券商2020年經營狀況已先行浮現,為「豐收年」預熱。

1月16日,華鑫股份(600621.SH)發布公告,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關於同業拆借市場成員披露2020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的通知》的規定,將在中國貨幣網披露子公司華鑫證券2020年度未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淨資本計算表。

報表顯示,華鑫證券2020年全年實現營收約15.73億元,相較2019年增長103.33%;實現淨利潤5.59億元,也同比大增316.13%。

此前兩日,五礦資本(600390.SH)、國投資本(600061.SH)、國網英大(600517.SH)、中航資本(600705.SH)、泛海控股(000046.SZ)也分別披露旗下子公司五礦證券、安信證券、英大證券、中航證券以及民生證券未經審計的2020年財報。

具體情況為:

五礦證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7.97億和4.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59%、42.68%;

安信證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94.19億和32.5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24.10%和49.34%;

英大證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8.98億和2.9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12.69%、110.32%;

中航證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5.98億和5.8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28.21%、39.71%;

民生證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36.31億和9.1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5.08%、71.93%。

上述6家機構多為中小型券商,營收和淨利潤兩項指標均實現大幅增長,行業盛況可窺一斑。具體來看,各家券商創收業務不盡相同,有的重在經紀業務;有的重在投行業務等。

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市場交投活躍程度大幅提升,政策禮包不斷,這些都為券商帶來了可喜的業務增量。

安信投資收益增速快

安信證券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驅動。

從財務報表來看,經紀業務收入和投資收益是安信證券2020年對營收貢獻最大的板塊。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9.82億元,同比增長50.37%,營收佔比為31.66%;投資收益23.94億元,同比增長238.95%,營收佔比為25.42%,也是其增長最快的板塊。

不過,其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46億元,同比下滑逾73%。2019年,安信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為5.56億元。

2021年1月15日,上海一名中型券商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的年報數據都是未經審計的,一般來說不包括子公司。

2020年6月4日,安信證券資管子公司正式開業,距離此次財報披露僅半年時間。安信證券方面曾表示,安信資管成立後,將獨立經營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並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公司現有資產管理業務將全部平移至安信資管。

未來在合併口徑中,安信資管的數據或呈現不同表現。同時,自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以來,券商資管總規模也呈現逐漸下降態勢,去通道化、主動管理轉型成為趨勢。

2020年下半年,大股東國投資本及其子公司毅勝投資一度增資安信證券。增資完成後,安信證券的註冊資本由70億元增至100億元。

國投資本稱,本次增資將主要用於安信證券信用交易業務、證券投資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增資期貨公司及另類投資公司等。通過增加資本金,補充安信證券營運資金,優化業務結構,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2020年,安信證券總資產也得到提升。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其總資產為1696.02億元,相較年初增加近30%;淨資產期末餘額421.30億元,較年初增加31.93%。

如以2019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排名比較,增資完成後的安信證券已與中金公司接近,大概率在行業前十五之列。

五礦民生投行業務大增

五礦證券業績得益於投行業務的大幅增長。根據財報,其2020年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6.42億元,佔總營收比例達到35.73%。相較之下,經紀業務僅實現淨收入9706.77萬元,甚至低於公司資管業務1.45億元淨收入。

公告顯示,五礦資本通過五礦資本控股間接持有五礦證券99.76%股權。五礦證券為全牌照券商,註冊資本為97.98億元。對於淨利潤大幅增長,五礦資本表示,主要為五礦證券去年承銷業務收入和利息收入等增長所致。

2020年,五礦證券投行業務表現出色。2020年9月,由五礦證券和國泰君安共同保薦「京東數科」;2020年12月,五礦證券聯合保薦承銷「五礦資本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發行規模80億元,股息率4.7%,創近五年來非銀行系企業發行規模最大紀錄。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五礦證券服務的IPO擬申報企業達13家,在審IPO企業6家。

此外,五礦證券在債券承銷方面高速成長。2020年,五礦證券債券總承銷金額達817.83億元,同比增長229.1%,增幅位居行業前列。這一年,五礦證券承銷企業債、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金額分別為79億元、626.76億元和14.08億元,合計達719.84億元,同比增長200.76%。其中,公司債承銷金額同比增長179.92%。

承銷規模大增,使得五礦證券的行業排名上升明顯。Wind數據統計,2020年全年,五礦證券企業債、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總承銷規模達719.84億元,位居行業第20名,較2019年上升了17名。承銷企業債79億元位居行業第14名,承銷公司債626.76億元位居行業第14名,分別同比上升了53名和15名。

不過在投行業務增長的同時也收到了監管罰單。2020年底,證監會官網顯示,因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過程中,存在未及時披露重要子公司涉嫌行賄的事項,作為保薦機構的五礦證券,以及保薦代表人王文磊、施偉收到了警示函監督管理措施。

此外,民生證券的投行業務和投資業務在2020年也獲得了豐收。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其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為16.13億元,同比增長131.42%。

1月13日,民生證券有4個IPO項目接連通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委審核,創下單日IPO企業過會數量新記錄。時代周報記者統計,進入2021年不到2周的時間裡,民生證券以累計6單IPO過會數暫居券商榜首。

2020年,在經證監會發審委及交易所審核通過的604家企業A股IPO中,民生證券科創板過會11家,創業板過會13家,主板中小板過會6家,共計30家的總過會量位列券商保薦IPO排行第五。

2020年,英大證券自營業務、信用業務表現較好;華鑫證券業績與出售子公司股權有一定關聯,但各項業務上亦有明顯進展;中航證券的投資收益拖了一些後退,但業績總體上還算給力。

A股上市券商2020年年報披露將在3月中下旬開啟。Wind數據顯示,39家上市券商2020年前三季營收合計達3650.23億元,歸母淨利潤合計為1155.77億元。

相關焦點

  • 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
    今年前三季度,40家上市券商實現淨利潤1204.68億元,中信證券以126.61億元高居榜首。上市券商淨利同比增速均值高達44.41%,天風證券同比增速最高達262.34%,中信建投「大象起舞」今年前三季實現淨利潤74.91億元,同比增速為96.11%。哪些業務支撐了上市券商的優秀業績?
  • 2018券商投行IPO業務實力圖譜出爐 看六大榜單
    來源:券商中國2018年在市場調整、發行審核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券商投行業務分化趨勢愈加清晰。今天券商中國的「盤點·2018」推出券商投行IPO業務盤點系列,以理清業務全貌。券商中國記者根據wind統計數據梳理,2018年以來有102家公司完成IPO並登陸A股,首發募資總額共計1357.20億元,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同比都有大幅縮減。
  • 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券商中國證券業首份年報來了!春江水暖鴨先知。1月14日晚間,國投資本披露的旗下安信證券的2020年未經審計業績成為證券行業首份年報,安信證券全年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24.11%;淨利潤32.6億元,同比大增五成。
  • 去掉「濾鏡」,還原「二八法則」下的券商年終獎
    北京商報記者採訪多位券商內部人士了解到,券商年終獎多數是年後3-6月間發放,也有部分券商會在春節前後先發放一筆「過節費」。其實,券商年終獎發放與公司業績掛鈎,各業務條線年終獎多寡也與部門業績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市場回暖之下,券商2019年業績「大豐收」,年終獎水漲船高的確值得期待。
  • 興業證券:經紀、投行、自營單季同比翻倍 業績彈性彰顯
    三季度發力利潤大幅增長,盈利能力顯著提升。1)公司 2020 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 30.29 億元,同比增長 72.78%,其中 Q3 單季淨利同比增兩倍至 14.10 億元,接近前兩季度和。2)淨利率與年化 ROE 分別為 22.44%與 11.33%,同比提升 6 和 4 個百分點,ROE 創 2016 年以來新高。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證券業協會近日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 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3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雖然是初步統計數據,但依然可以讓市場一窺各券商上半年的業績情況。
  • 兩個中信併購猜想 航母級券商:空穴來風,還是大勢所趨?
    「中信證券如果和中信建投合併,業務有重疊性,與此前收購廣州證券不同,雙方在業務上不會產生較大的互補。」一位資深券商市場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者在投行業務上都是行業前三甲位置,一旦合併產生較大的化學反應較難。該人士指出,估值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信建投證券目前的估值較高,存在較高的溢價,PB超過4倍,中信證券則一倍多。
  • 12家券商「地板價」承銷被約談:「看門人」何時告別低價誘惑?
    公開信息顯示,在中國鐵路投資100億元公司債主承銷商選聘項目中,有券商甚至報出0.01%承銷費的報價。中國鐵路投資100億公司債招標投行報價中,也有多家券商報出0.01%承銷費率。02價格戰並非長久之計那麼,此次被證券業協會約談的12家券商都有誰呢?雖然沒有具體披露名單,但從此前的相關招標文書中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 外資控股券商暗流湧動,野村證券等大舉招聘,資管、財富管理、投研...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近日,國際投行野村證券發布人才招聘信息,讓行業再次感受到外資券商的摩拳擦掌。據主流招聘網站以及公司官網顯示,本次野村證券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財富管理、投研、產品等多個崗位,這顯然也是未來野村證券有望開疆拓土的業務領域。
  •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有公司淨利逆勢大增兩倍】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晚19點,已有1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1月經營業績。同比來看,上市券商業績延續了2019年的增長趨勢,按母公司口徑統計,有9家券商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環比來看,業績整體有所下降。
  • 前三季哪家上市券商最賺錢?四季度券商板塊如何布局?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出爐 國君營收居首華泰淨利奪魁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可查的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56.09億元,累計淨利潤605.61億元。不過,在25家可比券商中,僅7家證券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獲得增長,淨利潤有所提升的更是只有4家。可見,以大中型券商為主體的上市證券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並不容樂觀。
  • 券商行業湧現高管變動潮,發生了什麼?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20家券商出現副總裁及以上級別的高管調整,而如果進一步將範圍擴大到董監高,這個數字更是呈現幾何級上升。可以說,相較往年,今年券商高管的變動有點頻繁。 近幾年來,券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尤其是今年,各種政策紅利的「發放」讓證券行業煥發新生,不僅股價與估值齊飛,業績更是節節高升。
  • 香港中資投行離華爾街還有多遠?
    隨著香港與內地聯繫更為密切,「滬港通」、「深港通」等逐步普及,一批中資券商也在香港快速布局,佔據一席之地。特別是近一兩年,在部分領域中資投行已顯出超越外資投行之勢。依靠香港這一國際樞紐的天然優勢,許多香港的內地券商子公司都自詡為國際金融機構,然而其中不少都還止步於中資的圈子,他們離摩根史丹利、高盛這樣的國際投行還有多遠?國際化的這盤大棋又該如何走?
  • 銀行券商牌照猜想:並非空穴來風 金融混業差臨門一腳
    投行業務想像空間大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工商銀行的歸母淨利潤達到 3122.24億元,而我國 133家證券公司(包含證券類子公司)合計淨利潤為1230.95億元,券商龍頭中信證券的歸母淨利潤為122.29億元, 證券行業及行業龍頭盈利分別佔工商銀行盈利的39%和3.9%。
  • 新三板精選層正式啟動申報,首日預計不到10家企業第一批「吃螃蟹...
    資本邦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夏然今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已有超過130家企業宣布轉戰精選層,由於疫情影響,投行出差開展工作增加了難度,企業輔導進程受到一定影響。據我們統計,目前有13家企業已通過輔導驗收,已做好申報精選層的準備,明天首批申報精選層的企業應不會超過13家,預計10家左右。後續隨著完成輔導驗收,會有越來越多企業陸續申報精選層。」
  • 前度高管今又來,這家券商新任董事長落定,竟是前任監事長...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劉暉已不再國開證券任職,監事長有待國開行後續派駐。IPO進程或將延遲出走一年後,孫孝坤將接手的是怎樣一個國開證券?今年6月,銀行將獲得券商牌照的傳言再起,在監管否認後熱度仍然不減。在此背景下,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內資行旗下券商,國開證券也被予以更多審視。公開信息顯示,國開證券的前身為航空證券。
  • 這家券商副總裁閃電辭職原因竟是它?還有這些券商...
    2020年年底,就職僅4個月的粵開證券分管投行副總裁王安安就宣布辭職。12月29日晚間,粵開證券公告稱,董事會當天收到副總裁王安安遞交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王安安是粵開證券2020年市場化引進的4名副總裁之一,主要分管投行業務條線,此時距離他8月正式獲聘僅過去4個月時間。
  • 巔峰對決,誰是華爾街第一券商?|華爾街|美股|高盛|摩根大通|摩根...
    在業績對比前,我們先了解下美國券商的營業收入結構,以高盛為例,高盛在3季報中公司業務分為四個板塊,這四個板塊跟中國券商的業務對照如下:資管和財富管理和創設與做市業務佔超過40%,而這兩塊業務國內券商佔比很小,特別是創設與做市業務,國內券商的交易量和高盛相比不是一個量級,這與中國還未形成成熟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有關。基本業績PK:高盛營收墊底
  • 多重積極因素共振 券商板塊再度拉升
    來源:證券時報網券商板塊20日盤中繼續走強,截至發稿,方正證券漲停,南京證券漲近9%,東興證券漲近6%,中信建投、浙商證券漲幅超3%。東莞證券指出,多重積極因素共振推動本輪券商板塊上漲,其持續性在於北上資金淨流入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