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控股券商暗流湧動,野村證券等大舉招聘,資管、財富管理、投研...

2020-12-04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近日,國際投行野村證券發布人才招聘信息,讓行業再次感受到外資券商的摩拳擦掌。

據主流招聘網站以及公司官網顯示,本次野村證券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財富管理、投研、產品等多個崗位,這顯然也是未來野村證券有望開疆拓土的業務領域。

外資券商大舉招聘,是否會引發「鯰魚效應」?對於本土券商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境內外金融機構的進入,一方面是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的看好,另一方面雙向開放是近年的一個大趨勢,監管也持歡迎態度。一流外資券商進入國內,將給國內券業的產品設計和業務創新能力提供借鑑模板和經營管理的思路。

野村證券多崗位火熱招聘

據公司官網以及主流招聘網站信息,日資券商野村證券近日發布相關招聘信息,招聘崗位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資管業務負責人、研究部負責人、產品開發、財富顧問、部門助理、固收產品研究崗、量化投資經理、資金交易員、信息技術在內的多個崗位,工作地點主要集中在上海。

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2019年3月野村成為首批獲準成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同年8月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於上海註冊,11月底正式開業。2020年2月17日,上海證監局核准野村東方國際在上海新設一家證券營業部。3月27日,野村東方國際淮海中路營業部在上海中環廣場正式開業。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股東包括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持股比例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9%)、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1%)。截至目前,公司手握四塊牌照,分別為為經紀業務、投顧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初期業務將側重於財富管理。

對於發展規劃,野村證券中國投資銀行業務主席王仲何在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上指出,野村東方國際現階段主要聚焦於財富管理業務,同時開展機構、資產管理,自營以及研究業務,未來將會逐步在中國擴大業務領域。

截至目前,野村東方國際擁有員工146人,分析師8人,投資顧問12人。

外資投行搶人大戰

中國金融業新一輪深度對外開放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參與。

此前,高盛集團公開發表計劃稱,在五年內將中國員工人數增加一倍至600人。除高盛以及野村證券外,已經在華開業的多家外資券商也紛紛開始招兵買馬:摩根大通2020年初擴大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辦公空間,並在大規模招聘人才;瑞銀集團2016年初曾提出的「中國員工人數翻番」目標已在2018年下半年提前完成,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員工人數已超過1200人。

隨著金融業持續對外開放,多家外資投行爭先恐後地遞交成立合資券商的申請書,意在開拓未來可期的中國市場。目前,外資控股券商達到八家:瑞銀證券、高盛高華、瑞信方正、摩根史坦利華鑫、摩根大通、野村東方、大和證券、星展證券。其中,野村東方、摩根大通、金圓統一三家外資控股券商已相繼獲準開業。

記者梳理國內招聘網站信息發現,高盛提供的招聘崗位則主要集中在分析師/研究助理、信息技術工程師、財富管理顧問等相關崗位,工作地點大多集中在上海。瑞銀提供的招聘崗位則主要集中在全球財富管理、投行、IT軟體工程師、PQA量化開發等多個崗位,工作地點包括上海、無錫、北京等。

在從業人員數量方面,瑞銀證券現有341名從業人員,野村證券有146名從業人員,而高盛高華僅有69名從業人員。從分析師數量來看,瑞銀證券、摩根大通和野村東方分別為40名、19名和8名;從保薦代表人數量來看,瑞銀證券、高盛高華和瑞信方正分別為17名、11名和10名;從投資顧問來看,瑞銀證券為26名,野村東方為12名,摩根大通1名。

雖然外資券商入華速度正在逐漸加速,但從經營體量上看佔比較小。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合資券商營收和淨利潤合計佔比分別為5.60%和3.24%,淨資產合計佔比3.31%。

合資券商進軍重點有哪些

高華證券總裁章星表示,對於內資券商而言,外資券商主要具有如下幾方面優勢:一是,外資投行所處市場的制度建設、監管環境比國內更成熟,且更有利於投資銀行發展;二是,外資券商的技術管理、業務結構較內資券商更具優勢。三是,合規風控的優勢。四是,企業文化優勢。

外資入場是否會引發「鯰魚效應」?中泰證券認為,新的金融開放,外資券商會看重全球協同效應,會長期布局中國;戰術上,會在財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擅長領域尋求突破。行業格局角度,結合日本經驗的異同,外資難以撼動國內大型券商地位,市場佔有率不會高;與外資的「同臺競技」會加速行業整合與集中度提升,頭部券商競爭力將持續增強。

中航證券認為,外資券商在財富管理、衍生品、新興企業投行等業務上具備優勢,外資股比限制的放開一方面將重塑國內證券行業競爭格局,中小券商可能會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將推動行業收入結構加快優化調整,引領行業走專業化發展道路。

相關焦點

  • 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挖掘券商資源稟賦,打造資管差異化競爭優勢
    從資管新規的漸次落地,到銀行理財子、外資WFOE及合資機構等競爭者的入局,國內資管行業正在經歷大變局時代。券商中國記者此次專訪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聽他解讀券商資管如何在變革中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證券時報)   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2020年,華泰證券資管全面推進落實華泰證券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充分依託全業務鏈資源,秉持一貫的超前開拓創新意識,推進數位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 大資管時代重新定義研究丨2019中國證券研究行業價值報告
    尤其是在金融市場雙向對外開放不斷提速,境內外金融機構正面競爭漸行漸近之時,研究業務還可望在賦能本土券商增厚競爭力、加入國際競爭中擔當先鋒。與此同時,資管新規帶來的產品淨值化管理轉型,倒逼資管機構提升管理能力,從轉型中的公募基金,到新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都對研究產生新的需求;資本生態切換下,一級市場再難賺錢的PE,以及崛起的產業資本,也不例外。
  • 基金投研平臺智能化探索 ——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
    摘要隨著《資管新規》及基金投顧試點業務逐步實施,專業和普通投資者財富管理中基金產品配置需求日益旺盛,然而投資者識基難、選基難和配置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商業銀行發展智能投顧,網際網路公司與國內外專業投資機構合作布局相關財富管理數位化解決方案。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廣發資管斬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資管」)榮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 獨家|東海資管總經理遭舉報 被指涉嫌利益輸送幹預投研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日前,東海證券發布了2019半年報,而就在業內首份券商半年報亮相之際,一份針對東海證券旗下東海資管總經理梅建予的舉報信在業內流傳,信中稱其涉及到違法違紀、黨風黨紀以及經營建設等問題。
  • 新財富中國財富管理年會25-27日在西安成功舉辦 2019中國證券研究...
    《星辰大海――大資管時代,公募基金的新徵途》主題演講,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鄒繼新演講主題為《鋼鐵的詩和遠方》,君和資本創始合伙人王國斌帶來《如何在資本市場的新起點上做價值投資》主題演講,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劉元瑞發表主題演講《構建券商財富管理能力的新要求》。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迎新董事長 近期這幾家券商也現高管變動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換「帥」今年3月末,摩根史坦利宣布,經中國證監會核准,將獲得合資券商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股權。有關交易完成後,摩根史坦利的持股比例將從49%升至51%。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由摩根史坦利與華鑫證券成立的合資公司。隨著摩根史坦利完成控股後,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董事長也發生了變化。
  • 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名情況券商資管月均規模:中信證券>、國君資管、招商資管位列前三券商資管月均規模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資管規模超5000億的分別為中信證券、國君資管、招商資管、華泰資管、招商資管、申萬宏源。其中,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1.08萬億元,仍是唯一一家月均規模破1萬億的券商,和後面明顯拉開差距。而國君資管則以6556.79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後,招商資管以6085.23位列第三名,和第二名差距不大。
  • 2019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大數據出爐:三大維度看頭部轉型,2020這一...
    頭部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成效大PK對於各大券商而言,2019年是向財富管理「真刀實槍」轉型的一年,那麼,效果又如何呢?財聯社記者選取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等10家頭部券商數據和資料,試圖對2019年券商財富管理成績作出回顧和梳理。
  • 東方紅資管與京東數科合作的第二支大數據基金正式發行
    【TechWeb】6月11日消息,「東方紅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代碼:009576)」正式發行,成為東方紅資產管理與京東數科合作的第二支大數據基金。據悉,京東數科旗下資管科技平臺JT²為這一支基金的投研工作持續提供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支持。
  • 基金高管「公轉子」 資管業人才戰升級
    在此前提下,隨著理財子公司的入場,資管行業人才流動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事實上,部分理財子公司已經發出英雄帖,廣納英才。6月中旬,郵儲銀行發布招聘公告,中郵理財董事長一職赫然在列。從招聘條件看,主要包括具有豐富的金融機構從業經驗,熟悉資產管理業務盈利模式,熟知資產管理業務內控制度,具備與擬任職務相適應的風險管理能力等,具有大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工作經驗者將被優先考慮。
  • 銀行券商牌照猜想:並非空穴來風 金融混業差臨門一腳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日前亦公開分析道,當前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投資非常重要,所以商業銀行如果能拿下券商牌照,可以推動未來直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發展。6月28日,交通銀行私人銀行部首席財富管理顧問陳伯憲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相比銀行,券商目前的業務布局重心多在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做得好的相對較少,以券商目前的規模體量,很難擔當起強大的資本中介。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券商擁有公募基金牌照後,可以更好地擴大發展其資產管理業務,為財富管理條線提供更多的特色化產品,為券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業務增長點。這意味著,從遞交資料到獲批,國泰君安資管用時不到5個月時間,就成功獲批公募基金牌照。而此次獲批,距離上次中泰證券獲批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已過去3年之久。  從券商資管業務結構來看,資管新規的發布與實施,大大壓縮了券商的通道業務,強化主動管理能力已成為券商發展資管業務的關鍵環節。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能力已初顯轉型成效。
  • ...強大的股東平臺,實現戰略轉型,更注重財富管理的「最後一公裡」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今年,證券公司均在集中推進財富管理,對於不同體量、不同資源優勢的券商而言,財富管理轉型的打法也不盡相同。作為一家特色券商,華福證券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優勢是依託強大的股東平臺,並利用同屬福建國資的優勢,與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形成有效的業務聯動協同。
  • 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 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圓滿舉辦
    本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以「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為主題,分為主題發言、行業報告發布、圓桌論壇等環節,吸引了來自全國百家銀行、信託、證券及基金等資管機構的高級管理專家及業務骨幹,學術界以及媒體共計200餘人參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作為最先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新冠疫情在資金端和資產端對轉型中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造成雙向衝擊。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六、投行收入: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分別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9.65億元、18億元,佔據行業前兩名。七、資管收入:今年上半年共有11家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超過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7家,華泰資管和東證資管兩家仍處於行業前兩把交椅。
  • 「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揭曉,聯儲證券斬獲三項大獎
    是聯儲證券在網際網路金融方向上的嘗試,它以帳戶為核心,智能財富管理與產品配給為兩翼,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服務協同運作。聯儲證券致力於將儲寶寶APP打造成集優質產品、便捷操作、智能服務、投教培訓為一體的持牌網際網路財富管理平臺,推動公司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