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近日,國際投行野村證券發布人才招聘信息,讓行業再次感受到外資券商的摩拳擦掌。
據主流招聘網站以及公司官網顯示,本次野村證券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財富管理、投研、產品等多個崗位,這顯然也是未來野村證券有望開疆拓土的業務領域。
外資券商大舉招聘,是否會引發「鯰魚效應」?對於本土券商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境內外金融機構的進入,一方面是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的看好,另一方面雙向開放是近年的一個大趨勢,監管也持歡迎態度。一流外資券商進入國內,將給國內券業的產品設計和業務創新能力提供借鑑模板和經營管理的思路。
野村證券多崗位火熱招聘
據公司官網以及主流招聘網站信息,日資券商野村證券近日發布相關招聘信息,招聘崗位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資管業務負責人、研究部負責人、產品開發、財富顧問、部門助理、固收產品研究崗、量化投資經理、資金交易員、信息技術在內的多個崗位,工作地點主要集中在上海。
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2019年3月野村成為首批獲準成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同年8月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於上海註冊,11月底正式開業。2020年2月17日,上海證監局核准野村東方國際在上海新設一家證券營業部。3月27日,野村東方國際淮海中路營業部在上海中環廣場正式開業。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股東包括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持股比例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9%)、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1%)。截至目前,公司手握四塊牌照,分別為為經紀業務、投顧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初期業務將側重於財富管理。
對於發展規劃,野村證券中國投資銀行業務主席王仲何在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上指出,野村東方國際現階段主要聚焦於財富管理業務,同時開展機構、資產管理,自營以及研究業務,未來將會逐步在中國擴大業務領域。
截至目前,野村東方國際擁有員工146人,分析師8人,投資顧問12人。
外資投行搶人大戰
中國金融業新一輪深度對外開放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參與。
此前,高盛集團公開發表計劃稱,在五年內將中國員工人數增加一倍至600人。除高盛以及野村證券外,已經在華開業的多家外資券商也紛紛開始招兵買馬:摩根大通2020年初擴大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辦公空間,並在大規模招聘人才;瑞銀集團2016年初曾提出的「中國員工人數翻番」目標已在2018年下半年提前完成,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員工人數已超過1200人。
隨著金融業持續對外開放,多家外資投行爭先恐後地遞交成立合資券商的申請書,意在開拓未來可期的中國市場。目前,外資控股券商達到八家:瑞銀證券、高盛高華、瑞信方正、摩根史坦利華鑫、摩根大通、野村東方、大和證券、星展證券。其中,野村東方、摩根大通、金圓統一三家外資控股券商已相繼獲準開業。
記者梳理國內招聘網站信息發現,高盛提供的招聘崗位則主要集中在分析師/研究助理、信息技術工程師、財富管理顧問等相關崗位,工作地點大多集中在上海。瑞銀提供的招聘崗位則主要集中在全球財富管理、投行、IT軟體工程師、PQA量化開發等多個崗位,工作地點包括上海、無錫、北京等。
在從業人員數量方面,瑞銀證券現有341名從業人員,野村證券有146名從業人員,而高盛高華僅有69名從業人員。從分析師數量來看,瑞銀證券、摩根大通和野村東方分別為40名、19名和8名;從保薦代表人數量來看,瑞銀證券、高盛高華和瑞信方正分別為17名、11名和10名;從投資顧問來看,瑞銀證券為26名,野村東方為12名,摩根大通1名。
雖然外資券商入華速度正在逐漸加速,但從經營體量上看佔比較小。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合資券商營收和淨利潤合計佔比分別為5.60%和3.24%,淨資產合計佔比3.31%。
合資券商進軍重點有哪些
高華證券總裁章星表示,對於內資券商而言,外資券商主要具有如下幾方面優勢:一是,外資投行所處市場的制度建設、監管環境比國內更成熟,且更有利於投資銀行發展;二是,外資券商的技術管理、業務結構較內資券商更具優勢。三是,合規風控的優勢。四是,企業文化優勢。
外資入場是否會引發「鯰魚效應」?中泰證券認為,新的金融開放,外資券商會看重全球協同效應,會長期布局中國;戰術上,會在財富管理、跨境投行、衍生品等擅長領域尋求突破。行業格局角度,結合日本經驗的異同,外資難以撼動國內大型券商地位,市場佔有率不會高;與外資的「同臺競技」會加速行業整合與集中度提升,頭部券商競爭力將持續增強。
中航證券認為,外資券商在財富管理、衍生品、新興企業投行等業務上具備優勢,外資股比限制的放開一方面將重塑國內證券行業競爭格局,中小券商可能會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將推動行業收入結構加快優化調整,引領行業走專業化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