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東海資管總經理遭舉報 被指涉嫌利益輸送幹預投研

2021-01-08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日前,東海證券發布了2019半年報,而就在業內首份券商半年報亮相之際,一份針對東海證券旗下東海資管總經理梅建予的舉報信在業內流傳,信中稱其涉及到違法違紀、黨風黨紀以及經營建設等問題。

該舉報信系匿名舉報,具體來源尚不得而知,但據了解,東海證券內部已經有不少人都已經了解到該舉報事宜。而記者也第一時間向東海證券董秘等人聯繫求證,但未獲得回復。

梅建予自2018年9月入職,12月正式任職東海資管總經理。舉報者在舉報信中稱梅建予在公司管理、個人操守方面存在問題,同時質疑其涉嫌利益輸送,其中一個質疑是與東海證券資管作為投顧的粵財信託債鑫3號信託產品有關。

舉報信稱,2017年,梅建予通過聯繫東海證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成立了優先為廣發銀行,劣後為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梅建予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梅建予在2017年9月-2018年8月, 任國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根據公開數據國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主要股東主要為李向峰持股80%,宋立持股20%,梅建予曾任總經理以及法人代表。而李向峰以及宋立同時控制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宋立持股55%,李向峰持股30%。

舉報信稱,在粵財信託債鑫3號信託產品中,東海資管雖然作為投資顧問但實際上只是劣後的通道,所有投資指令必須經過劣後同意後才能發給信託執行。

2019年3月,粵財信託債鑫3號因優先到期贖回引發流動性問題,部分有風險的債券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出,會導致劣後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虧損。

舉報信稱,梅建予為避免上述劣後方的虧損,將產品責任向信託方推脫,並採取了一系列手段幹預正常狀態下的投資運作,其中包括數次動用旗下產品為粵財信託債鑫3號接盤,涉及債券包括18魯公用PPN001等3隻,其方式為通過固定收益部指定的交易對手過橋再由東海證券資管受讓。

而舉報信還稱,在這過程中,因公司內部兩位投資經理不予配合而被受到特殊處理,投資經理也因此遭到了更換。

若上述舉報屬實,則梅建予的確存在違反相關資管業務禁止進行利益輸送、影響委託人利益等規定的情形。

8月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就該事件真偽及細節向東海證券進行求證,對方未予回復。

相關焦點

  • 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挖掘券商資源稟賦,打造資管差異化競爭優勢
    從資管新規的漸次落地,到銀行理財子、外資WFOE及合資機構等競爭者的入局,國內資管行業正在經歷大變局時代。券商中國記者此次專訪招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聽他解讀券商資管如何在變革中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
  • 資管科技的明珠:智能投研3.0體系構建導論——價值、定義與方法論
    導讀:資管科技被稱為金融科技的下半場,涵蓋投研、交易、風控、營銷等多場景;其中智能投研因其業務地位的核心性,可謂是「資管科技的明珠」。我們認為,「智能投研」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數據中臺」和「知識圖譜」,將「HI」與「AI」有機結合,系統性的對抗個體相較於市場的信息不對稱與認知不對稱,從而幫助資管機構構築起可持續、可解釋、可追溯的投資研究平臺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 涉嫌操縱市場!淪為違規債務融資幫兇,東海基金被啟動自律調查
    來源:交易商協會公告11月30日,交易商協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在對相關企業進行自律調查的過程中了解到,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存在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將對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 東方紅資管與京東數科合作的第二支大數據基金正式發行
    據悉,京東數科旗下資管科技平臺JT²為這一支基金的投研工作持續提供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支持。目前,「東方紅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已經在東方證券、招商銀行、京東金融APP等渠道對外發售。東方紅資產管理總經理任莉表示,另類數據和傳統數據的結合,有效提升了投資的管理能力。東方紅京東大數據基金的市場表現已經驗證了另類數據在投資研究中發揮的價值。東方紅資產管理一貫重視數據技術在投研中的應用價值,與京東數科在資管科技理念上有著高度認同。雙方將持續加深交流合作,共謀發展。另外,京東數科副總裁徐葉潤認為,資管科技是資管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 工銀瑞信王海璐:以高質量為綱 向全能型資管巨擘奮進
    十五年以來,在多方努力下,工銀瑞信已發展成為一家公司治理科學、業務資質全面、產品體系豐富、投資業績良好、風險控制嚴格的資管總規模近1.3萬億元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近日,工銀瑞信基金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海璐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5年是工銀瑞信永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第一程。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  券商資管公募化轉型之後,券商資管將與100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00多隻公募基金同臺競爭,這對於券商的產品開發能力、投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維遠化學涉嫌多項利益輸送帳面資金難填債務窟窿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維遠化學存在多項利益輸送嫌疑。這也意味著,乙二醇業務相關資產又回到了利津煉化手上,利津煉化還因此獲利2.11億元(14.87億元-12.76億元),這其中是否涉嫌利益輸送。雖然中信證券持股比例未達7%,但IPO前保薦機構突擊入股的行為很可能已涉嫌利益輸送,值得關注。
  • 外資控股券商暗流湧動,野村證券等大舉招聘,資管、財富管理、投研...
    據主流招聘網站以及公司官網顯示,本次野村證券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分支機構負責人、財富管理、投研、產品等多個崗位,這顯然也是未來野村證券有望開疆拓土的業務領域。外資券商大舉招聘,是否會引發「鯰魚效應」?對於本土券商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 基金高管「公轉子」 資管業人才戰升級
    具體來看,今年已有26家基金公司董事長發生變動,有36家基金公司總經理發生變動,此外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督察長和首席信息官發生變動。目前尚不得而知,到底有多少基金公司高管離職之後,已經加入或者準備加入理財子公司。不過,這至少說明,公募基金行業人才流動一向充分。在此前提下,隨著理財子公司的入場,資管行業人才流動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事實上,部分理財子公司已經發出英雄帖,廣納英才。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轉折:關聯關係遭質疑從科研上來看,上述公布是科研人員對自己階段性科研成果的一種「官宣」,但經過層層解讀後,事件走向了另一種方向。2月5日,有自媒體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子名下公司出品,並指出:「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2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研究成果。
  • 一年89名總經理變更,「公奔私」頻現,公募基金如何才能留住人?
    僅就總經理變更而言,既有東海基金、匯安基金、弘毅遠方基金等中小公募,也不乏博時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等頭部公募。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從1998年至今的公募基金髮展歷程來看,高管變更數量超過100位的年份有11年,第一次是發生在2008年(125位)。隨後,公募高管的變更數量一路上升,並先後突破了200位、300位關口。
  •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作品標題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彩票業是以國家信用作擔保的特殊行業,福彩發行機構——中彩在線公司被中國福利彩票中心稱為內設部門,但名義上是國有控股企業的中彩在線公司卻悄然轉變為高管曲線控股的企業,並在經營中涉嫌向其高管參股的第三方公司利益輸送數十億元
  • 一文讀懂資管科技:90%中小機構自研能力不足,轉型之路如何走?
    ① 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前中後臺一體化目前,資管行業面臨著業務模塊功能分割,交易、投研、風控、運營等領域難成一體的問題,部門牆及數據孤島急需打破。而想要真正實現數據驅動的一體化,就要藉助資管科技,將客戶服務流程中的投前、投中、投後和公司業務流程中的前中後臺集合成同一系統,以客戶為中心重構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2020年,華泰證券資管全面推進落實華泰證券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充分依託全業務鏈資源,秉持一貫的超前開拓創新意識,推進數位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 興證資管匡偉:尋找好商業模式 追求投資中的確定性
    Wind數據顯示,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證資管」)首隻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計劃(下稱「金麒麟領先優勢」)自2020年4月13日變更為公募化產品以來,截至2020年12月25日,已取得49.39%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A股的幾次調整中,金麒麟領先優勢的回撤幅度較小。
  • 天鐵股份董事長遭實名舉報 紀檢部門曾"了解情況"
    本報記者 李超 北京、台州報導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浙江天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天鐵股份,股票代碼300587·SZ)因遭實名舉報,紀檢部門曾向相關人士了解情況。事情緣起於一份實名舉報材料。
  • 野馬電池:數據對壘產能利用率或遭拔高 募投項目涉嫌誇大投資額
    而此次衝擊資本市場,野馬電池募投項目數據上演「空中樓閣」,募投項目投資概算悄然「騰挪」上百萬元,且其購置設備數量及環保投資或存被「誇大」的嫌疑。不僅如此,對比環評報告,其真實產能縮水超一半,野馬電池的產能利用率或遭「拔高」。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被指涉嫌利益輸送?真相究竟是什麼?
    但沒有想到,2月5日,基於上述兩種藥物,有自媒體平臺發出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宣布的以上兩種藥物為其子鄭傑旗下公司的研究成果,因此李蘭娟院士的科研成果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並且該質疑內容短時間內在網絡迅速發散,對李蘭娟院士及團隊造成負面輿論趨勢。
  • 與非國家工作人員通謀受賄 仙桃市城投公司原總經理張野案一審開庭
    8月19日,仙桃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仙桃市城投公司原總經理張野涉嫌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案。公訴機關指控,2004年5月至2019年1月間,被告人張野利用擔任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以及市城投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接受他人請託,在貸款發放、工程款結算等事項上為有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79萬元。2014年6月,被告人張野為某企業尋求融資幫助後,與他人各收取該企業董事長趙某某90萬元好處費,並將該筆好處費以借款名義繼續借給趙某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