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李蘭娟院士所率的科研團隊公布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重大科研成果——「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效果不錯。在這疫情越發嚴峻的時期,這則消息無疑給全國人民打了一劑強心劑。但沒有想到,2月5日,基於上述兩種藥物,有自媒體平臺發出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宣布的以上兩種藥物為其子鄭傑旗下公司的研究成果,因此李蘭娟院士的科研成果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並且該質疑內容短時間內在網絡迅速發散,對李蘭娟院士及團隊造成負面輿論趨勢。
針對此質疑事件,在經過相關官方新聞媒體機構根據已公開信息調查後,李蘭娟和其子鄭傑旗下公司並未有「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的專利和生產記錄,而且上述兩種藥物是從眾多抗病毒藥物中「篩選」而來。所以事實證明,藥物本身與李蘭娟母子並無任何利益輸送關係。
2月4日,李蘭娟院士也特對此質疑事件做出回應:事件涉及公司為人工智慧公司,只薦藥不產藥,而且也不存在生產藥物的能力,這是謠言!
然而更令人憤慨的是,在疫情嚴峻期間,類似這樣針對疫情相關科研人員及團隊機構質疑猜忌的不實事件還不止這一出!
新型冠狀病毒疑是國內實驗室洩露事件2020年1 月 31 日,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關於新冠病毒的相關論文,表示因在新冠病毒中發現其突刺蛋白與愛滋病病毒-1 gp120 和 Gag 高度相似,推出此次疫情病毒較大可能為人造產生,暗示其可能來源於實驗室。並隨著疫情的擴散升級,網上開始有各種流言聲稱此次疫情的發生與國內科研實驗室病毒洩露有關,並且這種質疑猜測也迅速在網上發酵引發大範圍的負面輿論。
2月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病毒所研究院石正麗研究員公開表示,此次疫情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並用其生命擔保此次疫情和實驗室沒有關係。後續印度研究人員也將上述有關新型病毒來源於實驗室的論文進行了撤稿,流言猜測不攻自破!
武漢病毒所搶註疫情治療藥物專利事件1月30 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宣布美國此次疫情確診的嚴重患者在使用「瑞德西韋」藥物後,病情有明顯緩解。此消息一出,大家都對此藥物否能有效治療疫情寄予厚望,並且中國衛健委專家組也第一時間與該藥物公司取得聯繫,並達成合作以期能儘快破解新冠病毒肺炎。但在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官網發布消息,宣布對瑞得西韋藥物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
於是網上關於「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瑞德西韋專利」的負面輿論新聞興起,所有矛頭紛紛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然而據業內人士分析,在中國疫情爆發期間,武漢病毒所此次申請藥物專利獲得的只是一個運用專利而已,在法律並無任何問題。
在疫情面前,還能發生像這樣諸多針對身處前線的科研人員及機構質疑、猜忌的不實事件,不僅令人唏噓,更令人寒心。
就拿李蘭娟院士來說,今年73歲的她,自武漢疫情爆發開始,就開始在忙碌於前方疫情一線。從代表專家組前往武對疫情進行調查,再到後來建議對武漢進行封城來遏制疫情擴散等,她都是馬不停蹄為處理疫情奔波。且在看到武漢疫情確診患者人數不停增加後,2月1日就主動向國家衛健委請纓,決定帶領其醫療團隊支援武漢。目前她正身處於武漢疫情的最前線,一直從前方為我們傳來疫情的很多科學消息,而且這位老人每天甚至只睡3個小時,可想而知她有多辛勞。
這樣73歲的高齡,不顧生命危險,跟所有的醫護人員在前方一線與病毒做抗爭,為全國人民謀健康,我們本應該向其致敬感謝。然而我們後方竟然還出現這樣對其人身批判的不實消息,李蘭娟院士看到消息後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甚至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上述的兩種藥物真的來自李蘭娟院士其子旗下公司的產品,在這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如果藥物真的能有效治療病毒,那又有什麼問題呢?只要是合法合規研發出來的藥物,誰的公司誰的產品又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救人,看的是藥,而不是人。
更深一層來講,像這樣針對科研工作者的不實傳言在網絡引發大範圍的負面輿論,不僅可能會讓科研人員從原本該專注的研究工作上分心,還會對其本人造成惡意中傷,造成負面情緒幹擾,嚴重者更會降低其科研積極性,影響科研進展。
而對於科研行業而言,這樣諸多對於科研人員或團隊機構兇猛的負面不實輿論,也容易在公眾心裡埋下對科研人員及行業信任危機的種子,長期影響下更可能會導致公眾對科研行業信念的崩塌。
而且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全國人民都對疫情的科研進展非常關注。像這樣跟疫情狀況相關的不實消息傳播的速度比病毒還快,其後果危害巨大,極易造成社會的極大不安和恐慌,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所以作為民眾的我們,越在這個關鍵時刻,越不能放任流言惑眾,只要不隨意轉發這些不實流言,就不會對疫情再添加負面輿情。
總之,我們始終堅信有前方的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這些戰「疫」勇士在,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而我們在後方也要努力做到不給他們,不給國家「添亂」,對那些不懷好意地捏造、傳播疫情狀況相關的不實信息,我們應該給予強力抵制,也算在大「疫」當前出點「微薄之力」!最後再次向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及前方的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致敬,你們是真正的逆行者!
註:本文為AEIC學術交流中心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我方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