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被指涉嫌利益輸送?真相究竟是什麼?

2021-01-15 AEIC學術交流中心

2020年2月4日,李蘭娟院士所率的科研團隊公布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重大科研成果——「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效果不錯。在這疫情越發嚴峻的時期,這則消息無疑給全國人民打了一劑強心劑。但沒有想到,2月5日,基於上述兩種藥物,有自媒體平臺發出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宣布的以上兩種藥物為其子鄭傑旗下公司的研究成果,因此李蘭娟院士的科研成果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並且該質疑內容短時間內在網絡迅速發散,對李蘭娟院士及團隊造成負面輿論趨勢。

針對此質疑事件,在經過相關官方新聞媒體機構根據已公開信息調查後,李蘭娟和其子鄭傑旗下公司並未有「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種藥物的專利和生產記錄,而且上述兩種藥物是從眾多抗病毒藥物中「篩選」而來。所以事實證明,藥物本身與李蘭娟母子並無任何利益輸送關係。

2月4日,李蘭娟院士也特對此質疑事件做出回應:事件涉及公司為人工智慧公司,只薦藥不產藥,而且也不存在生產藥物的能力,這是謠言!

新京報/李院士回應推薦藥質疑

然而更令人憤慨的是,在疫情嚴峻期間,類似這樣針對疫情相關科研人員及團隊機構質疑猜忌的不實事件還不止這一出!

新型冠狀病毒疑是國內實驗室洩露事件2020年1 月 31 日,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關於新冠病毒的相關論文,表示因在新冠病毒中發現其突刺蛋白與愛滋病病毒-1 gp120 和 Gag 高度相似,推出此次疫情病毒較大可能為人造產生,暗示其可能來源於實驗室。並隨著疫情的擴散升級,網上開始有各種流言聲稱此次疫情的發生與國內科研實驗室病毒洩露有關,並且這種質疑猜測也迅速在網上發酵引發大範圍的負面輿論。

2月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病毒所研究院石正麗研究員公開表示,此次疫情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並用其生命擔保此次疫情和實驗室沒有關係。後續印度研究人員也將上述有關新型病毒來源於實驗室的論文進行了撤稿,流言猜測不攻自破!

石正麗研究員對此事件公開回應

武漢病毒所搶註疫情治療藥物專利事件1月30 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宣布美國此次疫情確診的嚴重患者在使用「瑞德西韋」藥物後,病情有明顯緩解。此消息一出,大家都對此藥物否能有效治療疫情寄予厚望,並且中國衛健委專家組也第一時間與該藥物公司取得聯繫,並達成合作以期能儘快破解新冠病毒肺炎。但在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官網發布消息,宣布對瑞得西韋藥物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

武漢病毒所官網截圖

於是網上關於「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瑞德西韋專利」的負面輿論新聞興起,所有矛頭紛紛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然而據業內人士分析,在中國疫情爆發期間,武漢病毒所此次申請藥物專利獲得的只是一個運用專利而已,在法律並無任何問題。

在疫情面前,還能發生像這樣諸多針對身處前線的科研人員及機構質疑、猜忌的不實事件,不僅令人唏噓,更令人寒心。

就拿李蘭娟院士來說,今年73歲的她,自武漢疫情爆發開始,就開始在忙碌於前方疫情一線。從代表專家組前往武對疫情進行調查,再到後來建議對武漢進行封城來遏制疫情擴散等,她都是馬不停蹄為處理疫情奔波。且在看到武漢疫情確診患者人數不停增加後,2月1日就主動向國家衛健委請纓,決定帶領其醫療團隊支援武漢。目前她正身處於武漢疫情的最前線,一直從前方為我們傳來疫情的很多科學消息,而且這位老人每天甚至只睡3個小時,可想而知她有多辛勞。

央視新聞/李蘭娟院士帶隊抵達武漢

這樣73歲的高齡,不顧生命危險,跟所有的醫護人員在前方一線與病毒做抗爭,為全國人民謀健康,我們本應該向其致敬感謝。然而我們後方竟然還出現這樣對其人身批判的不實消息,李蘭娟院士看到消息後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甚至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上述的兩種藥物真的來自李蘭娟院士其子旗下公司的產品,在這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如果藥物真的能有效治療病毒,那又有什麼問題呢?只要是合法合規研發出來的藥物,誰的公司誰的產品又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救人,看的是藥,而不是人。

更深一層來講,像這樣針對科研工作者的不實傳言在網絡引發大範圍的負面輿論,不僅可能會讓科研人員從原本該專注的研究工作上分心,還會對其本人造成惡意中傷,造成負面情緒幹擾,嚴重者更會降低其科研積極性,影響科研進展。

而對於科研行業而言,這樣諸多對於科研人員或團隊機構兇猛的負面不實輿論,也容易在公眾心裡埋下對科研人員及行業信任危機的種子,長期影響下更可能會導致公眾對科研行業信念的崩塌。

而且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全國人民都對疫情的科研進展非常關注。像這樣跟疫情狀況相關的不實消息傳播的速度比病毒還快,其後果危害巨大,極易造成社會的極大不安和恐慌,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所以作為民眾的我們,越在這個關鍵時刻,越不能放任流言惑眾,只要不隨意轉發這些不實流言,就不會對疫情再添加負面輿情。

總之,我們始終堅信有前方的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這些戰「疫」勇士在,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而我們在後方也要努力做到不給他們,不給國家「添亂」,對那些不懷好意地捏造、傳播疫情狀況相關的不實信息,我們應該給予強力抵制,也算在大「疫」當前出點「微薄之力」!最後再次向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及前方的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致敬,你們是真正的逆行者!

李蘭娟、鍾南山院士共同參與防疫會議

註:本文為AEIC學術交流中心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我方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授權。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2月5日,有自媒體以「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為題對李蘭娟院士及其於2月4日晚間發布的科研進展進行了質疑。截至記者發稿,該文章已刪除。但其中關聯仍在持續發酵。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展開了進一步採訪。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公開資料顯示傳言失實
    該則消息題為《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文中稱:「李蘭娟院士團隊宣布,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而「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2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研究成果,而杭州華卓公司董事長為鄭傑,是李蘭娟院士的兒子,因此李蘭娟院士在該事件中或涉及利益輸送。」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
  • 李蘭娟推薦兒子名下公司產品?假的!那是前蘇聯研發的
    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江城 2月4日,據媒體報導,李蘭娟院士團隊宣布,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 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解讀來了
    (原標題: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專家解讀來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 王卡拉 張兆慧)2月4日下午,針對新冠肺炎傳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阿比朵爾(國家藥監管理局審批名稱為阿比多爾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維遠化學涉嫌多項利益輸送帳面資金難填債務窟窿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維遠化學存在多項利益輸送嫌疑。這也意味著,乙二醇業務相關資產又回到了利津煉化手上,利津煉化還因此獲利2.11億元(14.87億元-12.76億元),這其中是否涉嫌利益輸送。雖然中信證券持股比例未達7%,但IPO前保薦機構突擊入股的行為很可能已涉嫌利益輸送,值得關注。
  • 獨家|東海資管總經理遭舉報 被指涉嫌利益輸送幹預投研
    舉報者在舉報信中稱梅建予在公司管理、個人操守方面存在問題,同時質疑其涉嫌利益輸送,其中一個質疑是與東海證券資管作為投顧的粵財信託債鑫3號信託產品有關。舉報信稱,2017年,梅建予通過聯繫東海證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成立了優先為廣發銀行,劣後為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梅建予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
  •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作品標題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彩票業是以國家信用作擔保的特殊行業,福彩發行機構——中彩在線公司被中國福利彩票中心稱為內設部門,但名義上是國有控股企業的中彩在線公司卻悄然轉變為高管曲線控股的企業,並在經營中涉嫌向其高管參股的第三方公司利益輸送數十億元
  • 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李蘭娟院士等專家回應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牛宏超攝醫生、志願者、居民:每天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大概什麼時候能好起來?」「我天天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太想恢復正常了!」
  • 李蘭娟院士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高福院士落選,SCI被踢下神壇
    老趙說教育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結束,目前已有13位院士成為候選人,其中眾望所歸的李蘭娟院士位列其中。國家科技獎是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更是最高榮譽,獎金由原來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而且每年只選兩人。李蘭娟院士獲提名,眾望所歸。因為是她提出了最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也是她一直帶領她的團隊在進行著疫苗的研發。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揭秘李蘭娟重大成果,阿比多爾是什麼藥?
    阿比多爾是什麼藥阿比多爾是一種抗病毒藥物,由前蘇聯藥物化學研究中心研製開發,於1993年在上市,主要治療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廣譜抗病毒的特性。它主要通過抑制病毒和宿主細胞膜的融合,從而阻斷病毒感染的第一步。此外,阿比多爾還可誘導機體產生內源性幹擾素,在幹擾病毒複製的同時,亦能調節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多重機制抗擊病毒的獨特優勢。
  • 李蘭娟院士致函《Nature》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圖源nature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最近幾天,高福院士、李蘭娟院士又分別在鏡頭上露面了,他們一個全程「飈英語」,一個全程「紹興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高福院士接受CGTN(CGTN是中國國際電視臺,或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簡稱)的採訪,說:「我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向國外專家介紹中國經驗時,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令許多人大呼「太帥了!」無獨有偶,沉寂許久的高福院士也剛剛接受了CGTN的採訪,全程同樣用英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關於常態化防控,李蘭娟院士的最新建議來了
    」5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福建省晉江市衛健系統「院士大講壇」上,就當前的常態化防控,給出了最新建議。晉江市醫院職工陳金礦創作的李蘭娟院士剪紙作品李蘭娟院士在論壇上指出,風熱患者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必要,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喜兔在家」被指模式涉嫌傳銷:「帶病」微商轉型社交電商究竟是福...
    今年以來,備受追捧的社交電商模式遭遇媒體普遍質疑,知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淘小鋪、粉象生活等也被地方監管部門因涉嫌傳銷凍結巨額資金,但是仍有不少社交電商意識不到風險的存在。近日,社交財經接到消費者王女士投訴一家名為「喜兔在家」的社交電商平臺代理模式涉嫌傳銷以及誇大產品功效。那麼,「喜兔在家」究竟是什麼呢?
  • 李蘭娟院士英語水平很高,話語權的問題,是因為中國控制了疫情
    今日應美國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病毒問題跟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明顯是請教如何防治病毒的,美方專家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李蘭娟院士不是例子嗎?英語的神話再次被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