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公開資料顯示傳言失實

2021-01-15 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出品

2月5日,一則來源為「極光財經」的新聞吸引了大家注意。該則消息題為《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文中稱:「李蘭娟院士團隊宣布,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而「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2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研究成果,而杭州華卓公司董事長為鄭傑,是李蘭娟院士的兒子,因此李蘭娟院士在該事件中或涉及利益輸送。」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鳳凰網財經根據多個公開資料查證發現,文中存在多處失實。該項目研究由樹蘭(杭州)醫院牽頭,該家醫院法定代表人為鄭傑,大股東為樹蘭集團,李蘭娟是樹蘭集團董事長,這和公開報導中「李蘭娟團隊研究成果」表述一致。此外,李蘭娟和鄭傑旗下公司並未擁有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專利權,也未生產相關藥品。兩人旗下公司和兩項藥品相關上市公司未查到有直接持股關係和業務往來。

對於文中質疑的「李蘭娟推薦的藥物未經大量臨床實驗就向公眾公布欠妥」內容,鳳凰網財經就此諮詢了北京某醫院醫生。其認為「李蘭娟團隊的措辭:『初步試驗』、『體外細胞』,都向大眾表明了這是未經大量臨床試驗的研究成果,所以,措辭沒有問題。」

目前該文章已被投訴下線。

業內人士:李蘭娟團隊措辭沒有問題

圖註:2月4日李蘭娟團隊公布研究重大成果

2月4日,李蘭娟團隊公布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宣布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物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有效藥物。

一時間,引來了熱議。在一片讚譽聲中,不乏有質疑聲。《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質疑,李蘭娟推薦的藥物都未經大量臨床實驗就向公眾公布和推薦欠妥。

對此,北京某醫院醫生回應鳳凰網財經稱「在臨床使用這種藥物之前,它必須通過一系列體內試驗,以確定它是否在完整生物體中是安全和有效的,李蘭娟團隊的措辭:『初步試驗』、『體外細胞』,都向大眾表明了這是未經大量臨床試驗的研究成果。措辭沒有問題。」

他提到,李蘭娟團隊公布這兩款藥,從研究角度來說,是向社會大眾公布一下研究進展。這個出發點沒有問題。

他還表示,阿比多爾是廣譜抗病毒藥 用它試驗一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抑制作用也是很正常的。這種藥為處方藥,需要醫生處方才能在藥店購買,不會造成類似雙黃連的全民瘋搶。

李蘭娟旗下公司並未有兩項藥物專利權

公眾號文中的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簡稱:杭州華卓)是家什麼公司?

天眼查顯示,杭州華卓成立於2008年1月18日,註冊資本5158.333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譚偉。目前參保人數179人。該公司疑似實際控股人為李譚偉,對該公司控股3.88%。

圖註:杭州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架構圖 圖源:天眼查

其經營範圍有: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成果轉讓:通信技術,通信設備,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軟硬體,計算機系統集成,大數據存儲處理技術,雲計算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非醫療性健康管理諮詢(涉及行醫許可證的除外)等。

從該公司的企業架構圖可以看出,李蘭娟擔任該公司董事,其子鄭傑擔任該公司董事長。

根據已經公開信息查詢,鳳凰網財經並未發現這家公司和兩種藥物有直接關聯。此前該公眾號文章提及的「同據2月4日浙江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浙樣紅TV『公眾號發布,』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2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研究成果」這部分內容,鳳凰網財經並沒有在浙樣紅TV『公眾號文章中查詢到類似內容。

鳳凰網財經就此聯繫杭州華卓信息科技公司和李蘭娟,截止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浙江紅TV公眾號文章截圖

浙江紅TV公眾號文章顯示,李蘭娟團隊的研究項目由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樹蘭(杭州)醫院牽頭。

天眼查顯示,樹蘭(杭州)醫院(浙江大學國際醫院)是一家由院士團隊發起創辦的新型三級綜合醫院,法定代表人為鄭傑,大股東為樹蘭醫療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樹蘭集團)。鄭傑也為樹蘭集團法定代表人,李蘭娟為董事長,未查詢到兩人具體持股信息。

李蘭娟還在舟山同緣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擔任法定代表人,持股25%,擁有實際控制權。她還在5家公司擔任股東,包括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蘭俊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樹俊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舟山同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比例:16.50%),舟山同緣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比例25%),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樹傑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在4家公司擔任高管,樹蘭(安吉)醫院有限公司(職位:董事長),杭州樹蘭俊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樹蘭醫療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職位:董事長),杭州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職位:董事),除了杭州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李譚偉之外,其餘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為其子鄭傑。

此外,李蘭娟還對2家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除了舟山同緣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外(投資比例25%),還有舟山同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比例16.50%。

其子鄭傑目前在29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其中包括杭州華卓傑醫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樹蘭(海南)醫生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樹蘭風景中西醫結合診所有限公司,杭州樹蘭一方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

此外,鄭傑在23家公司擔任股東,在50家公司擔任高管,對59家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其中杭州樹蘭俊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註冊資本5000萬,上海樹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0%,註冊資本5000萬,在樹蘭杭州良運樹蘭醫院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註冊資本1億。

不過,鳳凰網財經根據公開資料查詢,李蘭娟和其子鄭傑相關公司並未有兩種藥物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的專利和生產記錄。

那麼,科研人員是否可在外開辦公司?多個部委公開發布的文件提到,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其中1月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到,是支持和鼓勵科研人員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在保證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在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各項福利待遇不受影響,並可與兼職或所創辦企業職工同等享有獲取報酬、獎金、股權激勵的權利。

兩項藥品涉多家上市公司 相關股票暴漲

李蘭娟宣布研究成果後,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相關概念股迎來追捧。

阿比朵爾的正確化學名是阿比多爾,它是前蘇聯藥物化學研究中心研製的抗病毒新藥。1993年在俄羅斯首次上市。2003年和2016年,石藥集團和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別申請了阿比多爾製備預防和治療SARS病毒藥物中的用途,以及阿比多爾在預防和抗擊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藥物中的應用國家發明專利。

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目前經審批通過的國產鹽酸阿比多爾相關產品有7個,其中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製藥廠涉及兩款產品,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石家莊中碩製藥有限公司、江蘇漣水製藥有限公司、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分別涉及一款產品。七家公司中也並未有文中所說的杭州華卓信息科技公司。

圖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消息發布後,江蘇吳中、美諾華和石藥集團股票都出現上漲,最高漲幅超10%。

達蘆那韋考比司他片商品名稱為普澤力,為西安楊森製藥的進口產品,主要用於愛滋病的治療,2018年7月23日在中國正式獲批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普澤力由HIV蛋白酶抑制劑達蘆那韋(800mg)和藥代動力學增效劑考比司他(150mg)固定劑量組成。

圖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2月5日早間,上市公司瑞康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問答時表示,「目前,公司有阿比朵爾在售,且庫存充足;與達蘆那韋生產企業有著長期合作關係,購銷渠道通暢,可隨時響應醫療機構的使用需求。」

雅本化學2月4日在投資者問答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子公司樸頤化學是阿扎那韋(Atazanavir)以及達魯那韋(Darunavir)關鍵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其中達魯那韋主要生產手性藥物中間體,達魯那韋即達蘆那韋。」

此外,上市公司博騰股份2月4日在投資者問答平臺回復稱,公司為楊森達蘆那韋/地瑞那韋(Darunavir)的核心供應商,雙方在本項目的合作已約十年。

瑞康醫藥、雅本化學、博騰股份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多隻股票觸及漲停。

鳳凰網財經根據天眼查等公開資料查詢,暫未查詢到李蘭娟、鄭傑和江蘇吳中、美諾華和石藥集團等相關上市公司有直接的股權關係和業務關係。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2月5日,有自媒體以「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為題對李蘭娟院士及其於2月4日晚間發布的科研進展進行了質疑。截至記者發稿,該文章已刪除。但其中關聯仍在持續發酵。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展開了進一步採訪。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被指涉嫌利益輸送?真相究竟是什麼?
    但沒有想到,2月5日,基於上述兩種藥物,有自媒體平臺發出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宣布的以上兩種藥物為其子鄭傑旗下公司的研究成果,因此李蘭娟院士的科研成果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並且該質疑內容短時間內在網絡迅速發散,對李蘭娟院士及團隊造成負面輿論趨勢。
  • 李蘭娟推薦兒子名下公司產品?假的!那是前蘇聯研發的
    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江城 2月4日,據媒體報導,李蘭娟院士團隊宣布,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維遠化學涉嫌多項利益輸送帳面資金難填債務窟窿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維遠化學存在多項利益輸送嫌疑。這也意味著,乙二醇業務相關資產又回到了利津煉化手上,利津煉化還因此獲利2.11億元(14.87億元-12.76億元),這其中是否涉嫌利益輸送。雖然中信證券持股比例未達7%,但IPO前保薦機構突擊入股的行為很可能已涉嫌利益輸送,值得關注。
  • 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解讀來了
    (原標題: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專家解讀來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 王卡拉 張兆慧)2月4日下午,針對新冠肺炎傳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阿比朵爾(國家藥監管理局審批名稱為阿比多爾
  •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 最終獲獎僅2人(附名單)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 最終獲獎僅2人(附名單)  Evelyn Zhang • 2020-03-02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
  • 獨家|東海資管總經理遭舉報 被指涉嫌利益輸送幹預投研
    舉報者在舉報信中稱梅建予在公司管理、個人操守方面存在問題,同時質疑其涉嫌利益輸送,其中一個質疑是與東海證券資管作為投顧的粵財信託債鑫3號信託產品有關。舉報信稱,2017年,梅建予通過聯繫東海證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成立了優先為廣發銀行,劣後為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君諾合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梅建予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作品標題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彩票業是以國家信用作擔保的特殊行業,福彩發行機構——中彩在線公司被中國福利彩票中心稱為內設部門,但名義上是國有控股企業的中彩在線公司卻悄然轉變為高管曲線控股的企業,並在經營中涉嫌向其高管參股的第三方公司利益輸送數十億元
  • 李蘭娟院士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高福院士落選,SCI被踢下神壇
    老趙說教育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結束,目前已有13位院士成為候選人,其中眾望所歸的李蘭娟院士位列其中。國家科技獎是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更是最高榮譽,獎金由原來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而且每年只選兩人。李蘭娟院士獲提名,眾望所歸。因為是她提出了最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也是她一直帶領她的團隊在進行著疫苗的研發。
  • 《自然》揭曉年度十大人物,李蘭娟院士等上榜
    院士,在快速認識到中國武漢暴發疫情的威脅後,呼籲封鎖武漢交通。▲李蘭娟院士武漢疫情暴發之初,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教授和他的團隊迅速鑑定出新冠病毒的 RNA序列,並將序列公開參考資料[1] Nature’s 10: ten people who helped shape science in 2020.
  • 李蘭娟院士致函《Nature》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圖源nature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李蘭娟院士團隊回應!
    近日,一條《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報導被大量轉發。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誰說一定要學好英語
    在這段時間,我國出現了許多醫療英雄,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兩位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另一位則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邀請李蘭娟院士分享抗疫經驗。李蘭娟院士應邀參會,而美國出席人員也是相當齊全,就是希望不要錯過任何重要的經驗。但是我們發現,在整個分享會上,李蘭娟院士全程採用的是漢語進行講述,而不少的美國人則是認真做起筆記。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原標題:中國「兩院院士」男性超九成2013年9月10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涉嫌受賄4700餘萬元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審,這位曾被稱為「高鐵第一人」的副總工程師當庭認罪,並稱索賄2300萬元系參評院士「需要花錢」。
  • 關於常態化防控,李蘭娟院士的最新建議來了
    」5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福建省晉江市衛健系統「院士大講壇」上,就當前的常態化防控,給出了最新建議。晉江市醫院職工陳金礦創作的李蘭娟院士剪紙作品李蘭娟院士在論壇上指出,風熱患者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必要,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一企業被處罰
    青島益康源職業安全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康源公司」)涉嫌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該行為違反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依據該法,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益康源公司進行了處罰,處益康源公司罰款人民幣1萬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