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事實不符!」李蘭娟院士致函《Nature》

2021-01-11 中國生物技術網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

圖源nature

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圖源新華社

網友評論:

1.不貪功,唯求實;不圖虛名,只守護科學家精神。

2.李院士對實施武漢封城貢獻很大,起到科學家的作用,應該讚揚。

最權威的科學雜誌,居然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3.李蘭娟不僅是個醫德高尚的人,也是一個有高度政治覺悟的人。李院士提出封城隔絕疫情傳播的建議,最後下決心封城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集體討論後的最終意見。可見李院士大事不糊塗

...

來源:新華社、南華早報等

相關焦點

  • 李蘭娟就被《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發表聲明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  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李蘭娟院士團隊回應!
    近日,一條《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報導被大量轉發。
  • 李蘭娟院士用事實證明,不只有英語重要,漢語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通用...
    應美國邀請,李蘭娟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我要給李蘭娟院士一個大大的贊,真的是藝高人膽大,有文化自信和能力自信。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文將跟英語一樣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通用語言,世界會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
  • 繼鍾南山、李蘭娟之後,有人再次將矛頭指向張文宏,網友憤怒了!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疫情初期毅然奔赴武漢的鐘南山院士,比如脫下口罩後臉上留有清晰壓痕的李蘭娟院士,比如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等。這些人毫無例外的都獲得了人們的尊重,但是針對他們的質疑卻層出不窮。
  • Nature發布2020十大科學人物榜單,李蘭娟、張永振上榜
    在 Nature 評選出的十大人物中有 7 人在本年度做出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驚人發現或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
  • 張永振教授、李蘭娟院士獲評Nature雜誌2020年度人物
    中國科學家李蘭娟院士和張永振教授入選。李蘭娟:封城設計師。這位流行病學專家建議武漢封城,以控制COVID-19爆發和播散。1月18日,李蘭娟和其他專家被派遣到武漢,以協助防治新冠病毒。與此同時,另外一位呼吸系統疾病專家鍾南山院士宣布,該病毒存在人傳人。李蘭娟和鍾南山兩位院士的警告促使採取了果斷行動,1月23日,武漢封城。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被指涉嫌利益輸送?真相究竟是什麼?
    但沒有想到,2月5日,基於上述兩種藥物,有自媒體平臺發出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宣布的以上兩種藥物為其子鄭傑旗下公司的研究成果,因此李蘭娟院士的科研成果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並且該質疑內容短時間內在網絡迅速發散,對李蘭娟院士及團隊造成負面輿論趨勢。
  • 《自然》揭曉年度十大人物,李蘭娟院士等上榜
    73歲的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在快速認識到中國武漢暴發疫情的威脅後,呼籲封鎖武漢交通。▲李蘭娟院士Retrieved Dec. 16,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435-6[2] Nature’s 10: the human stories behind an extraordinary year in science.
  • 關於常態化防控,李蘭娟院士的最新建議來了
    」5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福建省晉江市衛健系統「院士大講壇」上,就當前的常態化防控,給出了最新建議。晉江市醫院職工陳金礦創作的李蘭娟院士剪紙作品李蘭娟院士在論壇上指出,風熱患者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必要,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李蘭娟院士威武!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 李蘭娟院士全程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美專家一邊聽翻譯一邊做筆記
    今日,應美國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病毒問題跟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明顯是請教如何防治病毒的。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專家自帶翻譯,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李蘭娟院士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並不是說明李蘭娟院士不懂英語。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最近幾天,高福院士、李蘭娟院士又分別在鏡頭上露面了,他們一個全程「飈英語」,一個全程「紹興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高福院士接受CGTN(CGTN是中國國際電視臺,或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簡稱)的採訪,說:「我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
  • 《中原科普講壇》:李蘭娟院士開講了
    本期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在杭州線上開講。講壇的主題:《消化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本次講壇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鄭州市抗癌協會(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採取線上網絡直播和線下分會場相結合的形式,歡迎關注。
  •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一國院士,出身貧寒的她靠知識改變命運
    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出席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2020年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前不久在北京飯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熱心於醫療公益的醫師們齊聚一堂。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的經歷和經驗,並從救治和防控兩方面對當前的抗疫防疫工作獻言獻策。
  • 5·29聊腸道健康 李蘭娟院士在人民網等你
    著名感染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內蒙古農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和平,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教授林國樂等三位專家,將通過人民網,在線暢聊一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腸道健康。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疫情防控一線,李蘭娟院士總結提出的「四抗二平衡」療法,顯著降低了重症患者病死率,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李蘭娟院士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高福院士落選,SCI被踢下神壇
    老趙說教育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結束,目前已有13位院士成為候選人,其中眾望所歸的李蘭娟院士位列其中。國家科技獎是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更是最高榮譽,獎金由原來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而且每年只選兩人。李蘭娟院士獲提名,眾望所歸。因為是她提出了最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也是她一直帶領她的團隊在進行著疫苗的研發。
  • 《自然》十大科學人物出爐:李蘭娟、張永振、譚德塞、福奇等人上榜
    2020 年 1 月 18 日,由李蘭娟院士等人組成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逆勢」而行,兩天後,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1 月 22 日,年逾古稀的李蘭娟院士率先提出「立即封鎖武漢」,這一果斷措施次日就被國家採納,事實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