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常態化防控,李蘭娟院士的最新建議來了

2020-12-03 中國科學技術館

控制傳染源、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永遠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根本。」5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福建省晉江市衛健系統「院士大講壇」上,就當前的常態化防控,給出了最新建議。

晉江市醫院職工陳金礦創作的李蘭娟院士剪紙作品

李蘭娟院士在論壇上指出,風熱患者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必要,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要按照「平一戰結合」模式,每一個綜合性醫院建一棟樓,專門收傳染病人,平時作為普通病房使用,突發情況下快速改變用途,就可以收傳染病人。

同時,李蘭娟院士強調,要加強公共衛生和傳染病學科的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過往研究和經驗皆是基礎:病原、發病機制、診斷、藥物、疫苗、治療方法和技術等已有成果要注意推廣應用,有助於今後應對其他感染人體的冠狀病毒防治。

據悉,當天下午,李蘭娟院士還將參加上海合作組織醫院合作聯盟抗疫國際遠程研討會,主講中國抗疫經驗!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李蘭娟:疫情防控常態化,家庭怎麼做?
    李蘭娟院士叮囑您: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少聚集,常通風,愛衛生,好習慣,要養成,防疫情,靠大家。疫情防控常態化,家庭健康管理更需常態化。請關注和參與家庭健康促進行動。健康家庭,健康中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和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計生協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在全國開展家庭健康促進行動。
  • 李蘭娟最新提醒!
    12月12日新疆吐魯番市衛生健康委發布最新通報,吐魯番市高昌區在對重點人群進行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1名陽性人員,經專家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12月12日0時至24時 ,新增吐魯番市高昌區無症狀感染者4例。12月11日黑龍江衛健委網站通報,2020年12月10日0-24時,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綏芬河市各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
  • 李蘭娟最新提醒
    李蘭娟最新提醒 2020-12-14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蘭娟院士等專家回應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牛宏超攝醫生、志願者、居民:每天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大概什麼時候能好起來?」「我天天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太想恢復正常了!」
  • 李蘭娟在人民日報撰文: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並非易事,需要我們持續努力,把常態化疫情防控繼續抓緊抓實抓細,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 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解讀來了
    (原標題: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專家解讀來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 王卡拉 張兆慧)2月4日下午,針對新冠肺炎傳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阿比朵爾(國家藥監管理局審批名稱為阿比多爾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李蘭娟院士深度解讀!
    李蘭娟院士就新型冠狀病毒答疑 今天一大早,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趕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隔離病房,查看了目前院內收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上午10點,李蘭娟院士接受媒體採訪。
  • 對話李蘭娟:希望青年科學家青出於藍勝於藍,攻克科學難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關,為打贏抗疫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她認為要對發熱患者進行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重要,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同時要加大對冷鏈載體、物流貨物、交通工具等的檢測力度。
  • 傳染病防疫專家李蘭娟院士是中國的希望
    李蘭娟院士生於1947年9月13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學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李蘭娟院士團隊回應!
    近日,一條《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報導被大量轉發。
  • 李蘭娟:零下20度 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
    李蘭娟:海關應加強對冷鏈食品的全面排查,同時對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的進出口物資進行追蹤溯源。19日,在杭州海關舉辦的「李蘭娟院士抗疫事跡分享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就海關如何在進出口物資檢疫檢測環節加強新冠肺炎的排查給出建議和看法。
  • 李蘭娟院士團隊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兩種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蘭娟院士說,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
  • 5·29聊腸道健康 李蘭娟院士在人民網等你
    著名感染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內蒙古農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和平,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教授林國樂等三位專家,將通過人民網,在線暢聊一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腸道健康。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疫情防控一線,李蘭娟院士總結提出的「四抗二平衡」療法,顯著降低了重症患者病死率,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李蘭娟院士致函《Nature》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圖源nature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首發丨李蘭娟院士團隊最新成果:人工智慧輔助COVID-19影像學識別——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同時,2月初也有多名抗疫一線的醫務專家向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總指揮部提交了「關於推薦以CT影像作為2019-nCoV肺炎主要診斷依據的建議」,此建議被納入國家衛健委2月5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 謠言: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
    網傳消息:近日,一條《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報導被大量轉發。報導稱,李蘭娟院士說:新冠肺炎病毒特別的「不怕冷」,在零下4攝氏度該病毒可以存活數個月,在零下20攝氏度該病毒可存活20年。
  • 莫問李蘭娟院士去了哪,勳章榮譽是對無數抗疫英雄奉獻的肯定
    這次的評選很多人們心中也有一些疑問,像李蘭娟院士到哪去了呢?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些榮譽的授予標準:在貢獻方面,鍾南山院士作為第一次就疫情發警示之人,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張伯禮院士是中醫力量的代表,是國務院小組成員,他主持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顯著成效,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對中醫發展有特殊貢獻;
  • 李蘭娟院士:北京「戰疫」成功關鍵就在於……
    (北京青年報) 【李蘭娟院士:北京做好這兩項工作,疫情就能得到遏制】 6月17日,對於此次北京疫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表示,當前全市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都非常及時和得當。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從「赤腳醫生」到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學好英語是醫學生的基本功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線上,衝在最前線的還有2位引人注目的老人,一位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而另一位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鍾南山院士是2020年感動全國人民的「逆行者」,同樣,李蘭娟院士也是頂住巨大壓力大膽提出封城,並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