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與安醫大二附院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
」)籤訂了新一輪的戰略合作協議,安醫大二附院黨委副書記高長林、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院長王宏志分別代表雙方籤字。 根據協議,雙方將繼續在腫瘤、放療等學科進行全面合作;建立穩定的轉診制度;安醫大二附院每周固定時間選派知名專家來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進行教學查房、疑難病例會診,及業務能力和學科建設指導;雙方合作申報並開展科學研究或項目合作,共享科研成果。
-
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
原標題:大醫院的胃鏡將能「當天預約當天做」全球最大消化內鏡中心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落成佔地約5000平方米,擁有最先進的內鏡系統,未來計劃年服務量達10萬臺次……11月11日,全球最大的消化內鏡中心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落成。
-
安醫大一附院眼視光中心開診
因此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迫切需要專業化的團隊來開展此項工作。安醫大一附院眼視光中心引進一系列先進的視光檢查及治療設備,除常規的專業驗光配鏡外,還將針對青少年的近視眼防控開展一系列工作,其中首要的就是建立兒童屈光檔案,每半年檢查並記錄眼軸、角膜曲率、屈光度等一系列數據,針對眼球增長過快的兒童給予個體化幹預,從而達到防控近視眼的目的。
-
安醫二附院招募早孕期「準媽媽」
近日,一項名為「中國早孕期超聲篩查(FTS)多中心臨床研究」的項目正式啟動,安醫大二附院成為我省唯一入選該研究項目的合作單位,該院超聲診斷科現招募符合條件的「準媽媽」參加項目檢查。
-
[十年,這裡]精細劃分科室 快速康復系統:安醫大一附院的新變化
2016年8月開始,安醫大一附院系統化地推行亞專科建設,精細劃分科室,配合多學科會診,再輔以快速康復系統,試圖在有限條件下,通過醫院自身努力,減少醫院運營成本,提高醫生服務質量,降低群眾醫療負擔。 合肥市績溪路218號。繁忙的交通,擁擠的人流,附近的鮮花水果小店,安徽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門口,與其它任何一個城市的大醫院,沒有什麼區別。
-
安醫大四附院開設「乾眼症」門診
日前,安醫大四附院推出「乾眼症」門診,為乾眼患者提供綜合、全面、專業的診治。據介紹,乾眼症已成為第一大類門診常見病,乾眼症患者佔門診總量的10%。以前,乾眼症患者患的均是病理性乾眼症,以老年人或是絕經前後的婦女為主;如今在乾眼症患者中至少一半是年輕人,年齡在20-40歲之間,職業絕大多數是年輕白領。
-
安醫大四附院病房裡的理髮室「開張」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剪刀、剃鬚刀輪流上陣,安醫大四附院血液科護士長張真變身為「Tony老師」,為一位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汪大伯理髮,病房裡的理髮室又開張了。「移植倉因為有無菌要求,我們都會提醒患者提前把頭髮剃光。
-
生物可降解支架讓患者不再「堵心」 安醫大四附院省內率先開展
日前,安醫大四附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3例冠心病患者植入生物可降解支架,其中1例串聯植入2枚生物可降解支架。據了解,該手術為省內首次開展。 「生物可降解支架,是由多聚乳酸構成的,外觀、作用、以及安裝過程與傳統的金屬支架類似,但在2-3年後,支架會被血管組織逐漸吸收降解。」
-
本周五,安醫大一附院有「護膚日」義診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5月25日是第十二屆「5.25全國護膚日」,當天上午,安醫大一附院將在長江路門診大廳舉辦大型義診、科普講座等相關活動。「5.25」其諧音為「我愛我」,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宣傳普及活動,讓人們深刻理解皮膚健康的重要性,讓大眾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選擇專業皮科醫生進行護膚諮詢的正確認識,以此應對我國民眾在皮膚健康方面的嚴峻問題。
-
生物可降解支架讓患者不再「堵心」 安醫大四附院在安徽率先開展手術
日前,安醫大四附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3例冠心病患者植入生物可降解支架,其中1例串聯植入2枚生物可降解支架。據了解,該手術為省內首次開展。「生物可降解支架,是由多聚乳酸構成的,外觀、作用、以及安裝過程與傳統的金屬支架類似,但在2-3年後,支架會被血管組織逐漸吸收降解。」
-
病房理髮店「開張」 安醫大四附院護士變身「Tony老師」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付豔)剪刀、剃鬚刀輪流上陣,安醫大四附院血液科護士長張真變身為「Tony老師」,為一位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汪大伯理髮,病房裡的理髮室又開張了。「移植倉因為有無菌要求,我們都會提醒患者提前把頭髮剃光。
-
江西省南大二附院開展彈性鋼板治療髖臼骨折新技術
中國江西網訊:2014年1月18日,在江西省南大二附院院領導、醫務科的支持下,麻醉科、手術室的配合下,骨一科吳慶、付曉玲副主任醫師採用彈性鋼板這一新技術成功為一名63歲右側髖臼骨折、右側髂骨骨折患者實施右側髂骨、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最穩定的關節之一,是典型的球臼關節。髖臼骨折是一種嚴重的關節內骨折。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消化道異物取出術;食管狹窄擴張術;胃鏡下胃扭轉復位、胃石碎石術;氬氣刀治療早期胃癌、食管癌等。2、無痛內鏡技術:目前我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成功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技術,通過靜脈注射藥物,使患者在深睡眠狀態下完成整個檢查治療過程,操作簡便,甦醒快,無任何不適感覺,為內鏡檢查患者減輕了痛苦。
-
鄭大二附院首次獨立成功開展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術
日前,鄭大二附院心內三病區萬大國主任帶領科室介入團隊成功獨立開展一例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這是我院心內科首次獨立開展此類手術,也標誌該院心臟電生理介入治療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哈醫大四院神經內鏡技術治療泌乳素腺瘤實現生物學指標治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三個月來,43歲的王女士突然閉經了,而且「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到當地醫院檢查被告知頭部鞍區「長了東西」,在哈醫大四院微創神經外科二病房求治,經激素水平測定、核磁共振檢查、視力視野檢查和王宏偉主任會診後,診斷為泌乳素腺瘤伴瘤卒中。
-
食管癌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的現狀與未來
食管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化療與放療。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興起,食管癌的治療也邁向了精準醫學的康莊大道,今天這篇文章將系統梳理食管癌的研究進展。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歸納晚期食管癌的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與食管腺癌的一線治療手段仍是化療,主要的治療方案是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聯合順鉑或奧沙利鉑。食管癌對化療比較敏感,有比較好的腫瘤病灶縮小和局部控制率。
-
全球一半的食管癌在中國,免疫治療將加速治療突破
《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秦苗日前,為促進全國食管癌權威專家與多學科醫生共同探索、交流,開展高質量、多中心臨床研究,推廣並提高食管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水平,提升我國食管癌綜合診療水平進入新的階段,北京癌症防治學會成立了北京癌症防治學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
-
泰安市首臺可視化直線加速器裝機落成儀式在山一大二附院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山東腫瘤醫院院長於金明,齊魯醫院副院長程玉峰教授,省立醫院楊哲教授、馮虹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建東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徐民,醫科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區總經理程建;山一大二附院班子全體成員、泰安市醫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的部分委員、泰安腫瘤微創治療技術聯盟部分代表出席會議。儀式由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曹銘鋒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