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評論員:為全球抗疫合作和恢復經濟指引方向

2020-12-05 國際在線

即將過去的2020年,人類經歷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超過百萬人失去生命,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影響超出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四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著眼於世界百年大變局下的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為全球擺脫危機、恢復增長和加強全球治理「把脈開方」,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團結合作抗疫是當務之急。當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感染人數已超過5800萬人,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30萬人,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遭受巨大威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病毒不分國界,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當務之急」,「近一年的抗疫實踐證明,只要團結一心、科學防治,病毒傳播可以控制,疫情影響能夠克服」。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調集一切資源、盡一切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各國聯防聯控,支持彼此抗疫努力,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要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堅決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共同抵制「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國攜手抗疫的最大合力。要加強交流合作,並向其他國家施以援手,中國積極支持並參與新冠肺炎疫苗國際合作,已經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願同各國在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分配等各環節加強合作,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的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

多措並舉促進世界經濟恢復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4%,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經歷60年來首次負增長。一手防疫情,一手穩經濟,是各國刻不容緩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拿出切實舉措。」要堅持開放發展,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暢通,推動重要醫療物資貿易自由化,降低關稅、減少壁壘,助力各國儘快恢復經濟。要堅持創新發展,主動把握時代機遇,以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要堅持包容發展,將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置於國際發展合作的核心,將消除貧困作為首要目標,讓資源更多向減貧、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傾斜,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發展中國家。要堅持綠色發展,落實好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恪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國家提供更多幫助,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挑戰,凸顯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怎麼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時俱進。」一是要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支持聯合國更有效地凝聚全球共識,動員全球資源,協調全球行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二是要完善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架構,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透明、非歧視、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繼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直面經濟全球化遇到的挑戰,使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三是要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秉持以人為中心、基於事實的政策導向,鼓勵創新,建立互信,支持聯合國就此發揮領導作用,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四是要提高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加強世界衛生組織作用,推進全球疾病大流行防範應對,扎牢維護人類健康安全的籬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加大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合作力度,保護好地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相關焦點

  • 《求是》雜誌評論員:新徵程上奮力前行的科學指引
    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從理論和實際、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際相結合的高度,分析了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理論依據、歷史依據、現實依據,闡述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新要求,闡明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攻方向,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不斷取得新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引,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 為應對全球挑戰指引方向 為完善全球治理凝聚合力
    海外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國際社會應對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指引方向,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擔當。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問題專家阿卜杜勒阿齊茲·沙巴尼說,當前全球面臨疫情等嚴峻挑戰,二十國集團的責任和行動顯得格外重要。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下一階段國際社會合作有效抗擊疫情指引了方向。
  • 求是網評論員: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研判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內涵豐富,為我們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底線思維,就是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工作的重要戰略策略和鮮明的領導風格。
  • 速讀|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習近平主席指出,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要全面落實亞太經合組織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路線圖,促進新技術傳播和運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消除數字鴻溝。中方倡議,各方分享數位技術抗疫和恢復經濟的經驗,倡導優化數字營商環境,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為亞太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 王毅:「一帶一路」合作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暖流
    王毅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些困擾。但「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止步,反而逆勢前行,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展現出強勁韌性。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重要致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
  • 數位化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
    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強大支撐,在疫情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分析等方面顯示出巨大能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同樣認為,抗擊疫情過程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手段在追蹤密切接觸者以及診斷、治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復工復產過程中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健康碼等技術為人員安全流動提供了有效保障。
  • 【中國網評】中國疫苗啟動接種,為全球抗疫帶來曙光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隨著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國藥集團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北京、武漢等多個城市已開始對重點人群有序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此外,巴西、印尼等國也開始分發訂購的中國科興公司疫苗,並即將開啟大規模接種。正如英國廣播公司1月2日評論稱,這讓世界向結束新冠疫情邁進一步。
  • 助力全球抗疫合作 詩朗誦暨歌曲《命運與共》重磅上線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贏這場全球戰疫!」「生命在呼喚,把愛傳送/天下同心,命運與共」......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然而,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期的戰略指引
    詳見:http://dwz.cn/6ll1cP>《人民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砥礪奮進的五年 歷史性成就和變革——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文章寫道,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中國在全力遏制國內疫情的同時,同國際社會開展密切交流合作,力所能及為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援助,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一是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經驗。疫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同多個國家和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並加強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
  • 「海外網年終策劃④」全球治理有待「重生」,疫苗合作是關鍵
    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主題為「2021:重建世界的關鍵一年」的線上金臺沙龍,從經濟全球化、全球治理、中美關係、國際輿論格局等不同維度研討「重建」的可能性。談及2021年全球治理「重生」的契機,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貴洪表示,2020全球抗疫的最大教訓是合作治理的赤字。
  • 求是網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2015年,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2016年,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總書記特別指出:「在工廠車間,就要弘揚『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產優質的產品」。
  • 梶田幸雄:習主席的致辭有利於深化全球服務業開放合作 促進經濟復甦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普遍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中國舉辦服貿會意義重大。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服貿合作,為提振全球經濟注入信心與動力。波蘭華沙商會主席特拉契克說,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率先恢復經濟增長,努力推動全球貿易體系恢復正常,顯示出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主席提出促進全球服務業開放合作的3點倡議,讓各國看到振興全球貿易的更多希望。」  在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澤米爾·阿萬看來,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 世衛:第二年疫情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中國為全球抗疫做貢獻
    中國到底為全球抗疫出了多大力?2020年12月11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中國外交積極投身國內和全球抗疫,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疫情初期,我們在全球範圍協助籌集醫療物資,以解國內抗疫鬥爭之急。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
    2020-10-22 04:31:25 來源:人民日報瑪吉·達爾曼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 【人民日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全球抗疫合作——外國政黨...
    「中國為各國團結互助樹立典範」  柬埔寨人民黨中央委員、中央外委會副主席索斯亞拉表示,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全球戰勝疫情、維護多邊主義、促進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阿爾布勞表示,中國分享信息和經驗,支持其他國家抗擊疫情,以自身行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在合作抗疫過程中,各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了更深入理解。
  • 經濟日報刊文:「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作者:孫昌嶽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
  • 「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嘉賓暢談數字經濟無限潛力——用好...
    數位技術,助力全球抗疫;數字經濟,助推全球經濟復甦。  11月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來自科技企業、大學、醫院和政府部門的十餘位嘉賓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發表演講,從不同角度詮釋了數字經濟的無限潛力和數位技術的巨大動能。
  •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多邊合作是抗疫成功和經濟復甦的關鍵
    李大巍:尊敬的奈斯比特先生,自1982年您出版《大趨勢》至今已經過去38年了,這本書暢銷全球,發行量1400萬冊,較早地描述了國際合作和全球化的雛形,被譽為「能夠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脈搏」。作為慣看國際社會大事件的世界著名未來學家,您還曾經和20多位國家元首、世界組織領導人對話交流,為他們諮詢顧問。
  • 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完美收官 國產機器人為全球抗疫獻出中國力量
    並且這一盛會彰顯了中國的經濟戰略,同時也加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開幕第一天,近百家跨國企業就已提前預訂了第四屆進博會展位,韓國現代、法國米其林等幾十家企業甚至直接提前鎖定未來3年進博會的展位,對進博會的看好,就是對作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