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年終策劃④」全球治理有待「重生」,疫苗合作是關鍵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 (圖/新華社)

【編者按】

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世界能否從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的疊加衝擊中回到正軌?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主題為「2021:重建世界的關鍵一年」的線上金臺沙龍,從經濟全球化、全球治理、中美關係、國際輿論格局等不同維度研討「重建」的可能性。

談及2021年全球治理「重生」的契機,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貴洪表示,2020全球抗疫的最大教訓是合作治理的赤字。疫苗接種對控制病毒和疫情至關重要,疫苗合作能否成為全球抗疫的轉機和全球衛生治理的契機,取決於所有人的選擇。

以下是張貴洪發言摘編:

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人道、經濟、社會和國際危機,構成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凸顯疫情預防的失誤與失敗,國際衛生合作的不力與不足,以及全球衛生治理的缺失與缺位。

隨著新冠疫苗的面世和接種,疫情有望得到控制。但疫情後的世界仍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如何儘快走出疫情。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還沒有得到控制,或者出現反覆。未來很多年,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不得不與常態化的疫情相適應。二是如何實現疫苗的普及性。儘管發達國家開始計劃大規模接種疫苗,但發展中國家疫苗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引發廣泛擔憂。並且,新冠病毒出現變異的跡象,增加了抗疫前景的不確定性。三是如何迅速恢復經濟。疫情不僅造成全球經濟的負增長,而且嚴重損害了經濟秩序,產業鏈面臨重組。

迄今為止全球抗疫的最大教訓是合作治理的赤字,即國際合作的乏力導致全球治理的缺失。而要有效應對上述挑戰,最迫切的同樣是合作治理,也就是合作基礎上的治理,或者說以合作促進治理。

首先是大國合作。世界上有近200個國家,但擁有巨大人口和領土規模、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大國不到10%。大國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主導甚至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大國合作是全球治理的關鍵。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兩個最大經濟體的中美之間的合作,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拜登上臺,重啟中美合作值得期待。拜登曾表示,他上任後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這對世衛組織和全球抗疫合作是一件好事。美國重返世衛組織也將為中國與美國恢復對話和合作提供機遇和平臺。在雙邊關係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以多邊促雙邊」可能是修補中美關係的有效路徑。

具體來說,一是在世衛組織的框架下,在全球抗疫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全球衛生治理,中美可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開啟中美合作的序幕。二是在二十國集團的框架下,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努力過程中開展全球經濟治理,中美同樣有各自的優勢,在疫後世界經濟若干領域提升中美合作的水平。三是在聯合國、特別是安理會的框架下,在預防衝突、維和建和、保持和平等和平行動過程中開展全球安全治理,重建互信,促使中美關係重新走上正軌。

其次是全球合作。國際合作推動國際治理,地區合作促進地區治理,全球合作指向全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新冠疫情這樣的全球性問題和全球性挑戰,儘管也離不開國家之間和地區層次的合作,但更需要全球層面的合作,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氣候變化巴黎協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就是這樣的全球方案。合作乏力和治理失效成為疫情蔓延至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疫苗接種對控制病毒和疫情至關重要,疫苗合作能否成為全球抗疫的轉機和全球衛生治理的契機,取決於所有人的選擇。如果能在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主導下,把疫苗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在研發、生產、調配、援助等方面開展全球協調,盡最大努力和可能惠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國家和弱勢群體,將為疫情後的世界帶來希望。相反,如果繼續「各自為戰」,甚至把疫苗作為一種政策工具而「政治化」,則在全球抗疫中很有可能出現新的「疫苗鴻溝」。

第三是國際組織間合作。世界上有幾千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和幾萬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它們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臺和重要力量。隨著國際組織數量的大幅增長,全球事務中安全、發展和人權等相互間關聯性的不斷增強,國際組織間合作正成為國際合作的新範式。部門間、機構間、組織間的結構性合作和項目、活動、議程實施中的過程性合作是國際組織間合作的主要方式。全球抗疫離不開世界衛生組織發揮主導作用並提供專業指導,也離不開大量國際組織的全方位的配合和支持。以世界銀行、二十國集團、東南亞國家協會等為代表的全球性、跨地區和地區性國際組織從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成為抗疫國際合作的亮點。在國家間合作缺乏動力和效力的情況下,國際組織間合作不失為推動合作治理的有效路徑。

2021年,世界面臨「重啟」,全球治理也有待「重生」。全球衛生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中之重」。在全球抗疫國際合作中,中國始終支持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和主導作用。不僅如此,中國領導人率先向國際社會明確提出把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為全球抗疫的核心和目標,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與世界共享,這對國際合作抗疫和全球衛生治理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引領作用。

2021年是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前,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新中國重返聯合國,使聯合國成為真正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也成為中國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50年來,中國與聯合國互相支持,合作的成果豐碩。中國已成為聯合國堅強的支柱,聯合國則成為中國多邊外交的中心。

合作是中國外交的關鍵詞,也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主旋律。在南南合作、中非合作、周邊合作、金磚合作、「一帶一路」合作中,中國還發揮著示範和引領作用。以疫苗國際合作為契機,開展以人道主義和人民為中心的全球衛生治理,並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轉型和升級。這種合作治理,將為疫情後的世界帶去希望。(整理/張六陸)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相關焦點

  • 行政年終總結
    關注公眾號【行政匯】,不錯過行政實用好文行政在公司裡一直都充當著幕後英雄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也爭取做到潤物細無聲,唯有「年終工作總結」這一次,可以從幕後走到臺前,向領導同事充分展示行政工作。因此有經驗的行政早早開始行動,為年終總結做準備,以便可以充分利用「年終工作總結」的機會,向領導及同事展示行政的工作價值及成果。總結做的好,升職加薪早。「光會幹活,不會展示」是職場的大忌,想要寫好行政「年終工作總結」,以下5個常見問題首先要先避免。
  • 科技業聯手航空界打造「疫苗護照App」
    在各國相繼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際,許多民眾正盼望著全球很快重啟跨境旅遊,讓民眾能夠再度出國、放心出門購物或看電影,但想做這些事情,未來可能需要一樣疫苗以外的東西:數位疫苗護照。各國政府、航空業者、非營利組織和科技巨擘紛紛聯手,致力打造易於出示的數位疫苗護照,讓人們上傳疫苗接種證明等資訊,希望明年在全球廣泛通用這種防疫憑證App。
  • 聚焦基因工程疫苗研發,「瑞科生物」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瑞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其中包含人民幣和美元的雙幣投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濟峰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祥峰投資、海通開元、基石資本、元生創投、清松資本、光大控股等機構聯合投資,上輪投資人東方富海旗下基金、深圳沃盈投資旗下基金、寧波浩金致同繼續投資。
  •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在香港和澳門供應潛在1,000萬劑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中國香港 -Media OutReach-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七日 - 於香港從事基要藥物及品牌保健護理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的領先企業 - 雅各臣科研製藥有限公司(「雅各臣」或「
  • 全球首個PRRS亞單位疫苗布局亞洲
    已於11月7日登錄興櫃的瑞寶,即使法人認為,因PRRS和PCV2的業績貢獻,明年有機會獲利,但該股卻因生技股的修正整理,股價走勢不佳,不過,近日已回升站上70元大關。  章修綱表示,瑞寶研發能量堅強,且全球專利布局完整,將以新的疫苗開發、傳統疫苗的改善為目標,力拚成為世界一級動物疫苗廠。
  • 第一款國產疫苗上市,全民免費!8個關鍵問題解讀來了
    根據央視網 12 月 31 日消息,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了「附條件上市」。所謂的「附條件上市」,是指某種疾病比較厲害,但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手段時,可以緊急應用一些藥品。雖然緊急應用的藥品沒有滿足上市的全部要求,但其已具備可靠的臨床研究資料,並且有一定驗證。
  • 奧浩哉「殺戮重生犬屋敷」域名註冊!
    奧浩哉「殺戮重生犬屋敷」域名註冊!許多網友猜測,這預示著旗下漫畫「殺戮重生犬屋敷」即將動畫化!   「殺戮重生犬屋敷」是由代表作為「殺戮都市」的日本知名漫畫家奧浩哉創作的青年漫畫作品,於「月刊EVENING」連載,主要講述了平凡無奇、將近60歲的普通上班族·犬屋敷,在家裡不受家人尊敬,也找不到自己活著的目標,還被醫生宣告將不久於人世。
  • ...這個合作框架是國際聯合採購疫苗的關鍵機制,疫苗研發成功後...
    世衛組織:已經有172個國家和地區加入新冠疫苗全球獲得機制;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已經有172個國家和地區加入「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國際合作倡議框架下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得機制」(COVAX),這一機制下有9種疫苗,世衛組織正在對其進行評估,以確保獲得儘可能多的疫苗產品。此外,世衛組織也在對其他候選疫苗進行評估。
  • 「深度」全球疫苗不平等:富國囤貨,窮國難求
    但譚德塞強調,該計劃年底前還需要43億美元來支持大規模疫苗採購,以及相關檢測和治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當疫苗產量還不夠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時,誰能獲得第一劑疫苗?政府提供的研發支持、全球分配的公平性、高危人群數量與病毒接觸風險,什麼才是最關鍵的優先因素?
  • 一針重複 2 萬億段代碼,我「逆向工程」了輝瑞疫苗!
    對於「K」,這需要改變三次(「!!」),而對於「V」,這只需要改變兩次(「!!」)。"],[20,"\n","24:\"Er2t\""],[20,"\n","24:\"lyjz\""],[20,"事實證明,這兩個變化極大地提高了疫苗的效率。"],[20,"\n","24:\"kQPI\""],[20,"\n","24:\"o7BU\""],[20,"那麼這裡發生了什麼?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結合母公司AIRLOOK在製圖、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與服務的積累,埃洛克防務將攜手合作夥伴,深耕防務業務在應急、公安、生態、工程、工業、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為了「群體免疫」要犧牲多少人?
    「今日焦點」是丁香醫生的資訊欄目。當日重要的公共衛生事件、健康話題,我們會作出快速易懂的專業解讀。英國疫情數據繼中國、義大利、丹麥等多個國家實行「封城」策略以後,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聲音——英國決定實行「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計劃。
  • 年終回顧 ▏2020年牽動人心的十大國際新聞
    雖然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爭分搶秒研發新冠疫苗,到12月已經有幾款疫苗開始獲得批准向公眾推出,但世界衛生組織仍然警告,疫苗推出並不能立竿見影解決所有問題,結束疫情仍需時日。籠罩在新冠疫情中的世界各國被迫採取「封城」、「隔離」措施,航空交通斷崖式下跌,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頓,人際交流減少到最低,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 清華大學與MIT合作推出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微碩士」學位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11 月 13 日,清華大學與麻省理工大學(MIT)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將藉由清華大學在北京開設 MIT「微碩士」學位;清華大學也就成為中國內地首個具有 MIT「微碩士」培養計劃的高校。
  • 2020年終,寫給「另一個世界的「我」」
    在我這個世界啊,今年是不太平的,年初時我的國家爆發了疫情,後來疫情擴散到了全球,不過我的國家在面對疫情時,做的很棒,我們國民也團結一致,所以很快就控制了疫情的發展,人們早已恢復了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但其他很多國家的人民到現在還在遭受著疫情的折磨,今年死去了很多人,全球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公司裁員倒閉,很多人失業,很多人要為生計發愁,很多家庭破碎了……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覺得自己好幸運
  • 首屆「海洋治理與合作」論壇觀點摘要(一)
    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專家學者、駐華外交官、前政要及部分涉海國際組織代表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與會。論壇為期兩天,與會代表圍繞「全球海洋治理與區域實踐」「當前南海形勢與熱點問題」「海上安全合作與風險管控」「南海區域秩序構建」「海洋合作的現狀與前景」「海洋前沿問題研究和海洋治理能力建設」和「海洋治理新思路與新倡議」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 「最美應用」MindNode 5:要寫年終總結了吧?用最強腦圖梳理下,說不...
    再加上臨近年終,麵包君覺得更有必要讓大家用一款極致的思維導圖,用邏輯感超強的腦圖梳理自己一年的成績,隨年終總結一起交給 Boss ,還怕不能升職加薪嗎?新手:直觀輸入想法第一次進入 App 時,MindNode 5 提供一個交互式教程,如何新建項目,如何建立連接,用好這兩個功能,你就掌握了 MindNode 5 的使用精髓。
  • 「12.12新聞速遞」鐵鏈纏腰 黎智英今日提堂;拜登弟弟接受FBI調查;「港獨」分子梁頌恆已逃美……
    」被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的前「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已於數日前離開香港,目前正身處美國。梁頌恆和遊蕙禎曾在2016年宣誓就任特區立法會議員時,以不堪字眼辱華,並展示「港獨」標語,其後因「宣誓風波」被褫奪席位。
  • 跨國超級合作!張信哲「接招」蓋瑞巴洛 重現「當年那份愛」
    Yes娛樂1月14日訊 「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與「英倫天王」蓋瑞巴洛(Gary Barlow)友誼長存,今(14日)宣布合作好消息,蓋瑞巴洛為張信哲譜曲,量身打造英文新歌《A Matter of Love》(當年那份愛),並由金曲製作人Jim Lee(李振權)團隊合作製作,保加利亞國家管弦樂團演奏
  • 全球專家學者齊聚澳門 共促國際環境危機治理合作
    「2020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在澳門舉行 冠蓋雲集共襄治理合作 澳門為會展安全城市 劉偉明致辭表示,論壇在特殊時期的澳門舉行,契合加強國際環境治理合作,有助共同應對危機挑戰的新形勢,有利對外展現澳門作為安全會展舉辦地的城市形象,更反映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澳門會展活動正逐步有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