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語出自兩孩子之口,面對死亡從容鎮定,不愧為孔子後人

2020-12-06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南北朝劉義慶所撰《世說新語》,發生時間是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漢末士人領袖孔融和他的兩個兒子。原文如下: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二徐進越:「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孔融被拘捕,朝廷內外都非常驚恐。當時孔融有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人依舊在玩琢盯的遊戲,沒有一點慌張的樣子。孔融對派來抓捕他的人說:「希望罪過只加在我一人身上,兩個孩子能否保住性命?」孩子們從容上前說道:「父親您難道見過搗翻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好的鳥蛋嗎?」不久兩個兒子也被拘捕了。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由這兩個八歲和九歲的孩子之語改編而成,叫做「覆巢之下無完卵」,意為鳥巢底朝上翻下來,蛋都摔破了,比喻一人罹禍,全家老少不得倖免。這也是這兩個孩子首創的一句令後人非常熟悉的成語。

孔融,是孔子的後裔。四歲的時候便有「孔融讓梨」的驚人之語,十歲時又有「小時了了」典故出現,無論是學問還是個性都非常鮮明,是漢末時期著名的士人領袖,素以學問淵博、剛直不阿著稱於世。

孔融這位老夫子非常瞧不起曹操,自從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被朝廷徵召為將作大匠後,就多次出言譏諷曹操。官渡之戰前夕又公開散布失敗言論,令曹操非常惱怒。後來曹操戰勝袁紹,曹丕強納袁煕之妻甄氏時,孔融又出言諷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荊州之戰爆發前。最終,曹操對孔融忍無可忍,以不孝之罪將孔融一家大小全部處死。在孔融被抓期間,便有了這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成語故事。

孔融的這兩個孩子,年齡雖小,卻深明事理,知道自己也將與父親一樣死於非命,故此非常從容。可以想像,如果這兩個孩子能夠長大成人,也必將成為一代名士。

參考書籍:《世說新語》

相關焦點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 原來出自成語中的好名字,可以這樣好聽
    礪羽「礪羽」這個名字出自「鏃礪括羽」這個成語中,並且,這個成語也是出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所以,這個名字,不僅富有中華文化的特色,而且也很有寓意,是用來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因此,為男孩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其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能發憤圖強,努力進取。
  • 孔子不姓孔?孔子後人怎麼樣了?孔融因不孝而被殺?
    宋泯公有一長子叫弗父何,本來他應該當國君,但他卻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自己做了卿,孔子先祖由天子,變為諸侯,再變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叫正考父,據說《詩經》中的《商頌》就是他整理的,他也是卿,輔佐了宋戴公、武公、宣公。正考父之子,叫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些被後人曲解、誤讀的成語典故,太搞笑了
    我們的生活中或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一些成語或諺語,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沉澱下來無數的經典名句和成語典故,可是在流傳與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方言或理解的緣故,很多被曲解了最初的意思,每每看到別人曲解使用時,真是忍無可忍。開封有個包青天,威武……升堂……我要為那些被後人曲解受冤的成語典故們撥亂反正,為那些被我們曲解了千年的成語典故正本清源。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噴飯滿案」自此成為蘇軾相關的成語。在後人的使用中,逐漸衍生「令人噴飯」,用來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03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如今已成為一句俗語,很多人並不把它看作成語。它作為成語,出自《漢書東方朔傳》。漢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國推薦人才。東方朔到長安向武帝上書自薦,被任命為常侍郎。
  • 孔子作為聖人為何被兩小兒辯日難倒,為何中國自然科學停滯兩千年
    孔子是先秦時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三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被稱為是聖人,可是為什麼被兩個小孩子的問題難倒了呢?
  • 孔子問一個7歲小孩,天上多少星星,小孩回答後,孔子拜他為師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孔子思想也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在他周遊列國時也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眾所周知,孔子的桃李滿天下,卻不知這樣一位聖人也有過拜7歲小孩為師的經歷。這就應了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位孩子和孔子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 圍棋相關成語-中新網
    九代相傳的卿相,到寧喜這裡就要滅之,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寧喜後來果然被殺。這則有關圍棋的最早的確切的記載文字,同時也記載了成語「舉棋不定」的來歷。  巢毀卵破  「巢毀卵破」比喻在大禍來臨是,靠山到了,自己也不能倖免。這則成語出自《後漢書·孔融傳》。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記》中,司馬遷引經據典,結合人物,創造了許多成語,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成語,來重讀《史記》吧。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酒池肉林】【來源】《史記·殷本紀》:大冣樂戲於沙丘 ,(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 目睜口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殺,人人束手,個個歸心。定安國舅氣的目睜口呆,罔知所措。與眾等侍郎束手被擒。」近義詞有:目定口呆、目瞪口呆,反義詞有:鎮定自若,目睜口呆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狀語;指吃驚。目睜口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目睜口呆(mù zhēng kǒu dāi)成語釋義:亦作「目瞪口呆」。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殺,人人束手,個個歸心。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瀾翻雲詭、皮裡陽秋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偉大祖國的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成語又是漢語言的精華所在,為了讓大家了解更多的成語, 所以 上一篇文章 和大家介紹了幾個很冷門的成語,今天我們接著為大家在介紹幾個成語。沐猴而冠」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指猴子穿衣戴帽的把自己打扮得像個人一樣,但是畜生終究是畜生,就算能仿其形,也不能學其內。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講的是項羽的故事,形容項羽為人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現在主要比喻一些兩面三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唯利是圖、虛有其表的人。
  • 該成語出自司馬懿之口,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徵,有人卻沒看出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禮傳》,時間是在曹魏少帝曹芳掌權期間,主人公是孫禮和司馬懿。禮曰:「何明公言之乖細也!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託,下建萬世之勳。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時匈奴王劉靖兵強馬壯,鮮卑又多次入侵,朝廷便派孫禮為并州刺史,加封振武將軍,持符節、護匈奴中郎將。
  • 毛骨悚然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近義詞有:不寒而慄、膽戰心驚,反義詞有:鎮定自若、面無懼色,毛骨悚然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十分恐懼。毛骨悚然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成語釋義: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成語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 一湯兩匙是什麼意思,用來形容什麼的,又出自哪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呢是個四字成語,而這個成語就是「一湯兩匙」。沒錯,這個成語也是有歷史有故事的哦。那麼一湯兩匙是怎麼來的呢,最早又出自於哪裡?一湯兩匙這個成語最早見於宋朝範成大的詩詞裡,在範成大的《丙午新正書懷》中有這麼一句「口不兩匙休足谷,身能幾屐莫言錢。」這個成語就是出自於這首詩詞裡。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七月流火」不是炎熱的意思,而是天氣轉涼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我們中華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成語是我國漢語文化的精華,用區區幾個字就可以代表一件事情或者是對某件事情的比喻。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冷門的成語,平時很少有人用,但是這些成語代表的意義,我們在日常中經常能用到。
  • 蘇格拉底與孔子:兩位東西方聖哲,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蘇格拉底與孔子,人類思想寶庫中的兩位巨人,分別是古代西方與東方思想史上最有威望的代表人物之一,幾千以年一直為後人所銘記與稱道,他們的思想光芒也一直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孔子與蘇格拉底那兩位東西方巨人都有哪些相同之處,哪些不同之些呢?蘇格拉底和孔子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常有人將他比做西方的孔子。
  • 該成語出自諸葛亮之口,看似改變歷史進程,其實並無多大作用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為諸葛亮。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諸葛亮對孫權說:「如今天下大亂,將軍擁兵佔據江東,劉豫州則在漢水以南地區屯集兵馬,與曹操爭奪天下。
  • 瘋狂猜成語一匹馬前腿折了代表什麼成語
    瘋狂猜成語馬的前腿折斷成語答案。圖片上一匹馬的前腿折了,這是個什麼成語呢?這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你想到了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瘋狂猜成語馬的前腿折斷成語答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道家人物除了老莊,就屬列子,出自《列子》的三個成語,真智慧!
    列子如同《老子》《孟子》一樣,是很多故事和成語的出處。1.餘音繞梁出自《列子》。餘音繞梁的故事講的是古代有一個善於歌唱的女子韓娥,她在去齊國的路上,由於半路上沒了糧食,就在雍門賣唱乞食,後來韓娥離去後,歌聲依然「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後來這個成語「餘音繞梁」,被用來形容歌聲的美妙動聽,讓人難以忘懷。
  • 面對死亡,逃避或恐懼是無效的,最好的辦法是:向死而生!
    有些人歌頌生命,有些人歌頌死亡,比如詩人狄金森、作家莫迪亞諾、《少女與死亡》的作者圖尼埃爾,以及昆丁·塔倫蒂諾的暴力美學電影。不僅西方如此,東方亦如此。對於死亡,孔子認為先把勝過好,然後才是死,所以他說「未知生焉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