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些被後人曲解、誤讀的成語典故,太搞笑了

2020-12-06 坐井觀天象

我們的生活中或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一些成語或諺語,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沉澱下來無數的經典名句和成語典故,可是在流傳與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方言或理解的緣故,很多被曲解了最初的意思,每每看到別人曲解使用時,真是忍無可忍。開封有個包青天,威武……升堂……我要為那些被後人曲解受冤的成語典故們撥亂反正,為那些被我們曲解了千年的成語典故正本清源。

威武……帶第一名原告上來!

第一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堂下八位士兵拉著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橫幅跪拜道:「包大人,冤枉啊,本來我們都是勇敢的戰士,可是被後人們給冤枉了。後人把我們理解成男女情侶之間,攜手坐在院裡的搖椅上,搖啊搖,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

看著堂下的士兵們一臉委屈述說的樣子,我的腦海裡立刻出現了趙詠華老師的那首成名歌曲《最浪漫的事》。你希望我越來越溫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你說想送我個浪漫的夢想……越想越想笑。我道:「原來是這樣,那你們說說本來的意思和出處。」

士兵們回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原文出自《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全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來是用來表示我們戰友之間的情誼的,想當年,我們出生入死,是在艱苦漫長的遠徵環境中形成的戰友情,這些是我們之間相互的勉勵之詞。卻被後人們用來歌頌愛情,我們又不是斷背山上的同性戀。我們真是太冤了!」

第二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看著堂下的一位大和尚,寶相莊嚴,眉宇間微鎖。

我道:「法師,你有何冤屈啊?」

大和尚雙手合什道:「現在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老衲要說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冤枉的太慘了,世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招到天地誅殺。世人做著自私自利的事還為自己找到了根據。包大你,你說冤不冤?」

我道:「何解?」

大和尚道:「這是一個思想上的天大的誤解,其實這句話出自《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佛的意思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才是『為自己』。不為自己製造新的惡果,不為自己造成新的災禍,這才是『為自己』。只有這樣才不會天誅地滅。簡單的說就是人要對自己的言行或修行負責,要不然天要誅你,地要滅你。」

我道:「法師說的很好,從佛家對『己』的理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損人絕對不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符合佛家『自覺、覺他』的一貫哲學思想,釋迦牟尼佛一生為眾生,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幾千年來,多少人尊敬他,多少人紀念他!無論出世或入世間,古聖先賢們都不為自己,天沒誅他們,地也沒滅他們,反而得到後世人無比的尊敬。我想多數人不知道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吧!」

第二名:王八蛋

堂下站著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羽扇綸巾,看上去器宇不凡。

我道:「學士,你又有何冤屈啊?」

男子道:「包大人,我冤啊,我太冤了,我比前兩位還要冤。我原名叫忘(王)八端,但被後人以訛傳訛,現在他們稱我為王八蛋,你說氣不氣人。在後人的理解中,王八蛋是一個有嚴重侵略性及普遍的髒話。」

我道:「忘(王)八端傳成了王八蛋?後世之人還真人訛傳啊!這個不用你解釋,我老包來為你掰正。我們華夏民族自古重視德,認為最重要的排列靠前的有『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屬於四維八端的範疇,一個人的品行如果做不到以上八德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對於那些不忠不孝、不講信義不廉潔自律、不知羞恥、不懂禮節的人,我們常以『忘八端』斥之。我猜測應該是最初由於口音的問題而導致了忘八端被訛傳成了王八蛋。」

第四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堂下站著一個面帶幽怨之色的婦女。

婦女道:「包大人,我冤啊,我比前面的這個王八蛋還冤!」

書生男子聞言猛回首,哭笑不得的道「唉,真是女子與小人男難養也,包大人剛給我申冤,還我清白,你還叫我王八蛋,我再更正一次,我叫王八端。」

婦女道:「奴家知錯了,包大人,我的冤屈是,我本來嫁了一個乞丐,後來又改嫁了一個老頭,我本著嫁乞隨乞,嫁叟隨叟的想法,其實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這一點我是知道的,誰叫奴家是女人呢。可誰知,現在有人取笑我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怎麼也不能嫁給禽獸吧!」

我有些忍俊不禁,這也太逗了吧,收起表情正色道:「嗯,確實比竇娥還要冤,本官明了,嫁什麼人都可以,搞人獸情未了是絕不可以的。」

八位士兵、老和尚、王八端和王朝、馬漢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啪……肅靜!!!

第五名:無毒不丈夫

堂下疾不走進一個壯漢,孔武有力,劍眉入鬢,讓人不由拍掌驚嘆。

壯漢道:「包大人,我冤啊,我比前面的這個嫁狗隨狗的還要冤!」

退居一旁的婦女一臉慍色道:「看你人模人樣的,你才是狗呢!」

公孫策道:「你們好默契啊!」

壯漢不理會他們,揖躬道:「包大人,我本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溫良恭儉讓,我好古君子之風。『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我的座右銘。我平時都是做一些成人之美的事,從不與人計較,以寬大的度量對待世人。沒想到卻被後世之人傳為無毒不丈夫,說我為了要成就大事業用盡毒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謀得私利。」

我道:「無毒不丈夫如同一個毒瘤一樣,毒害了後世一輩又一輩人的思想。真的該反思了,今天本官就為你正名,讓你流芳千古,讓後世人以榜樣,都去做一個有胸懷、有度量(肚量)的人吧。度(duó):原指推測、定大計的能力。」

威武……

圍審的吃瓜群眾齊聲道:原來有這麼多的誤解啊,真是千古奇冤啊,這次真是大有收穫了,包大人,我們期待著你的下一堂審案。

寫了一天,好累,包大人也得找個人捶捶背,隨便再跟公孫先生喝兩杯去也。

相關焦點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來是兄弟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於《詩經·邶風·擊鼓》,這是《詩經》中一首典型的戰爭詩,反映了一個久戍不歸的徵夫的怨恨和對故鄉的思念。第一章寫衛人救陳,平陳宋之難,敘衛人之怨。第二章傾訴長久離鄉無法回到衛國的煩惱和怨恨。第三章寫戰馬丟失跑入山林,比喻「好馬是不受羈束、愛馳騁的;徵人是不願久役、想歸家的」。第四章是全詩最廣為流傳的一章,也是後人誤會最深的一章:「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愛情嗎?我們誤解2千年,它和戀愛無關
    現今,人們形容愛情的永恆和美好時,常常會對另一半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它的含義似乎和「白頭偕老」相近,代表著兩人對於愛情的美好祝福。但是實際上,我們誤解了這句名言長達2千年,實際上它的本意和戀愛並沒有關係,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出自什麼地方呢?如果他不是用來形容愛情的話,那又是用來形容什麼感情的呢?
  • 初音未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擊鼓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詩無關風月,被誤解千百年?別再被騙了
    說起表白或盟誓的情話,很多人都會選擇這樣八個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出身《詩經》,不僅有文化底蘊,聽起來也非常浪漫唯美,畢竟單純從字面上來解釋的話,可以理解為:今天,我牽起你的手,從此之後再也不放開,往後餘生不管是清貧還是榮華,不管是風雪還是平淡,都是你,直到頭髮花白,生命逝去。
  • 「執子之手」英語怎麼說?
    hold your hand:執子之手。Stay with me for a lifetime, let me hold your hand.和我一輩子呆著,讓我握著你的手。執子之手和你一起變老。吻爾之眸,愛你一輩子。When someone you love holds your hand!愛你的人握著你的手。
  • 九句唯美精闢的句子,從日出到日落,執子之手,與子成說
    從日出到日落,執子之手,與子成說。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因手執紅色拂塵,故稱作「紅拂女」。紅拂女身處楊素府中,一顆芳心卻被同在隋朝為官、孫武及孫臏以來最偉大的軍事家李靖所徵服,毅然與李靖私奔而去,紅袖添香,幫李靖養育子女,傳說中的哪吒就是其中之一。紅拂與李靖成為夫妻,成就了一段成功夫妻令人欽羨的鸞鳳和鳴的佳話。有一種說法:紅拂女賢良能幹,輔助、匡正李靖。傳說,後來李靖在人間功德圓滿,死後成為天庭最高軍事指揮官託塔天王,是玉皇大帝座下最有威勢的人物。
  • 獅子座:日出東方,月落西廂,執子之手,地老天荒!
    所以一旦獅子遇到了摯愛一生的人,那麼他們情願:日出東方,月落西廂,執子之手,地老天荒。
  • 這個四字成語,一不小心就念錯,尤其第三個字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朗朗上口,簡明扼要,而且還有歷史背景故事。然而,許多成語都很容易讓人誤讀,從今天開始,小珏嘗試給大家聊聊那些容易讀錯、用錯的成語。「暴虎馮河」就是今天的出場的主角。一、注釋這個成語在今天看來,確實有些生僻。
  • 成語「牛溲馬勃」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語言是我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成語是我們離不開的精彩詞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我們說話時成語出口成章,成語已經印在了我們的大腦中。儘管我們對常用的成語很熟悉,但它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很多成語的出處不甚了解,當然就有經常用錯成語的尷尬情況。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龔升~文鳳新婚慶典剪影)
    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育之恩,親戚朋友的關懷互助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等等,都是你們人生道路上得以前行的助力器。保持感恩之心去學習、去生活,去工作,你會發現: 上天將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予你回饋。 喝了新人敬的酒,新人恩愛會長久。
  • 這些名言竟被誤讀千年?網友:知道真相,眼淚掉下來
    有網友認為,我們一直在誤讀古人的經典,應該更正過來。網友「心靜則靜008」就說:學不可以虎頭蛇尾、淺嘗輒止,看到此才如夢方醒。    也有網友表示,有的名言脫離原文後,「曲解」的涵義更美、更深刻,可以不用改回來。「小學的時候,看到『相濡以沫』的寓言故事感覺很美好,當時就想,萬物皆有情。
  • 成語典故:禍從口出
    「禍從口出」是人們常用的成語。它的意思是:災禍從口裡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這一成語源於春秋時期發生在都於睢陽的宋國的一個事件。魯莊公得報,問大臣們:「齊國的鮑叔牙挾忿而來,宋國的南宮長萬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齊、宋兩軍並峙,互為犄角,何以御之?」大夫公子僵奏道:「據細作稟報,鮑叔牙有戒備之心,軍容甚是整齊。南宮長萬自恃勇武無敵,行伍雜亂。我軍倘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宋軍可敗。宋軍一敗,齊軍必撤。」魯莊公便派公子愜率兵偷襲宋軍。
  • 成語典故:油然而生的由來
    這一成語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多指某種感情。典故出自西漢經學家、禮學家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祭義》:「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有現存文字記載的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地域分野最早見於漢代史籍《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今天我們用「牛郎織女」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 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公務員聯考行測常識和言語理解經常會考到一些成語典故,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36個常考的成語典故供大家複習。趕緊積累起來吧~   1.班荊道故   【釋義】班:鋪開。   成語出處:《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8.筆下生花   【釋義】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 執子之手,與你聊聊手的故事
    本期小編將與大家一起暫別星辰大海,回歸基礎學科,說說人類身體器官的那些趣事。手,是我們最熟悉的、最常用的身體結構之一。通過雙手製造工具、使用工具的能力也被認為是推動人類演化的一大關鍵因素。那麼,我們的這雙手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漫長的自然演化中究竟出現過哪些不同的手?為什麼前肢同樣也解放出來的恐龍沒能發展出智慧?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對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