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斯特是奧斯特瓦爾德的學生,就是那個和玻爾茲曼論戰,後來導致玻爾茲曼自殺的奧斯特瓦爾德,當年在論戰中能斯特是否搖旗吶喊,為老師助陣不得而知,不過在論戰中,都加深了對玻爾茲曼理論的理解。
能斯特的主要工作是在熱力學方面,企圖從測定比熱和反應熱來預測化學反應過程的結果。如果反應是吸熱的,那麼所吸熱量將隨溫度下降而下降,達到絕對零度時吸熱量將變為零。能斯特假定在絕對零度時這種減少發生的速度也變為零。作為其結果引出了能斯特熱定理,它表明如果反應在絕對零度時在純粹的結晶固體之間發生,那麼熵就沒有變化。
換句話來說就是「當絕對溫度趨於零時,凝聚系(固體和液體)的熵(即熱量除以溫度的商)在等溫過程中的改變趨於零。」,熵這個概念可是玻爾茲曼的當家概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有點不太好理解是吧,普朗克說我來解釋一下,當年在奧斯特瓦爾德和玻爾茲曼的論戰中,普朗克雖然內心支持玻爾茲曼,但由於他靦腆的性格,並沒有站出來支持玻爾茲曼,現在你們自家人都開始用玻爾茲曼的理論說話了,那還有什麼顧忌。

能斯特又把這句話進一步發揮,這就是「不可能使一個物體冷卻到絕對溫度的零度。」這就是熱力學第三定律。
熱力學第三定律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任何系統都不能通過有限的步驟使自身溫度降低到絕對零度」,很明顯,這也是在說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因為要想達到絕對零度,必須通過無限的步驟,而無限步驟如何達到,當然是不可能達到。
看起來熱力學第三定律似乎是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致敬,其實第三定律應用領域遠不止此。
能斯特提出第三定律是試圖由熱力學數據尋求計算化學平衡常數K的值。化學反應的驅動力,即各種物質的親和力,總是調節著初始產物與最終產物間的平衡親和力不等於反應熱,而等於可逆反應中得到的最大有效功。這個量也叫熱力勢,吉布斯用△G表示,它是隨溫度而變的,如果知道了反應體系的焓,△H的變化,便可計算出熱力勢。為了計算熱力勢的絕對值,就必須了解在任何給定溫度下的△G與△H的關係。
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H—△G]/T的極限值,在T=0的情況下趨於負無窮大,這就意味著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
到此熱力學三大定律已經說完了,那麼還沒有另外的熱力學定律呢?還是有的,不過已經不叫熱力學第四定律了,而叫做熱力學第零定律了,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