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彌補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2020-12-04 物態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

古老問題考究與解答

(單行本專著連載)

吳義彬 著

內容簡介:本書針對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提出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從而為認知無限多樣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定量解析物質特性參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

在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基礎之上繼往開來,發現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玻爾茲曼分布,就是溝通宏觀與微觀的「橋梁」.不僅可以通過橋梁解答「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而且橋梁本身就是描述氣、液、固(冰)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定量解析氣、液、固(冰)多種物質多項特性參量(及相變與臨界點參量)的親力親為案例,鮮明地展示了在解決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上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廣泛的推理案例與不同科學領域的成功案例,則進一步展示了玻爾茲曼分布確實是具有普遍性的「久經考驗的自然規律」,是理解自然現象或過程的「鑰匙.

全書內容新穎、推理嚴密、計算準確、結果可信.可作為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教學、科研,以及工程技術領域相關專業科技工作者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大眾了解相關經典知識簡明史實的科普讀物.

目錄

自序 3

第1章 緒論 4

1.1 三大古老問題及其根源 5

1.2 研究方向 5

1.3 解答之道 5

第2章 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6

2.1 經典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6

2.2 基礎知識 8

2.3 提出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8

2.4 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的功能 9

第3章 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10

3.1 理論基礎 10

3.2 能量量子在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統計分布 11

3.3 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12

3.4 實踐案例梗概 12

3.5 案例的數學描述都源於玻爾茲曼分布 15

第4章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一) 16

4.1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16

4.2 推導氣態自然體系的物態方程 17

4.3 純理論的表面特性函數方程 18

第4章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二) 20

4.4 理想氣體與實際氣體物態方程的完美統一 20

4.5 超越了範德瓦爾斯方程 21

4.6 替代並超越了純經驗的維裡方程 23

第4章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三) 24

4.7 準確計算摩爾實際氣體定壓熱容與定容熱容之差 24

4.8 準確描述氣體的臨界現象 25

第4章 氣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四) 28

4.9 精確解析焦耳―湯姆遜效應 28

4.10 解決了範氏方程的種種缺陷問題 32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一) 33

5.1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33

5.2 推導液態自然體系的物態方程 35

5.3 純理論的表面特性函數方程 35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二) 37

5.4 導出純理論的蒸氣壓方程 37

5.5 由物態方程導出克勞修斯—克拉珀龍方程 38

5.6 氣化熱的理論計算 39

5.7 定量計算論證褚魯統規則(Trouton's rule) 41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三) 43

5.8 水表面張力係數及其溫度變化率的理論計算 43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四) 48

5.9 氣液兩相共存體系的精確描述 48

5.10 理論計算冰的升華熱與熔解熱 51

5.11 定量地解答了「液體如何精確處理」問題 53

第6章 二維體系或過程的數學描述 54

6.1 二維體系或過程的數學原理 54

6.2 原子核放射性衰變的數學描述 54

6.3 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數學描述 55

6.4 電磁波與均勻介質作用的數學描述 56

6.5 電容器充電過程的數學描述 56

6.6 電容器放電過程的數學描述 57

6.7 生滅過程的數學描述 57

6.8 超越直接經驗的邏輯體系 58

第7章 不同科學領域的成功案例 59

7.1 薩哈方程 59

7.2 「玻爾茲曼機」——「人工神經網絡」 60

7.3 兩者的數學淵源相通 60

第8章 總結 61

8.1 討論 61

8.2 結論 61

8.3 猜想 62

8.4 向路德維希·玻爾茲曼致敬 63

參考文獻 63

後記 64

自序

針對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倚靠能量守恆定律、質能方程與玻爾茲曼分布律三大自然規律的簡單性與普遍性,本書將自然界全部物質層次歸納、簡化為由三個層次構成的統計物理模型:廣義的能量量子→由於能量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凝聚成形的無限多樣自然體系→由無限多樣自然體系集合而形成的自洽的自然界.從而既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也為通過理論研究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玻爾茲曼分布規律,定量解析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化解「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

在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基礎之上繼往開來:定量解析氣、液、固(冰)多種物質多項特性參量的親力親為案例,鮮明地展示了在定量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上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廣泛的推理案例與不同科學領域的成功案例,則進一步展示了玻爾茲曼分布確實是「具有普遍性」的「久經考驗的自然規律」.

親力親為案例表明: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玻爾茲曼分布,是與客觀事實相適應的定量描述物態變化規律的數學原理,是理解自然現象或過程的「鑰匙」.有可能,這就是「萬物理論」的晨曦曙光.

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與超越熱力學、統計物理學經典知識的親力親為案例,是作者長期自由探索基礎研究工作的結晶.切身體會是:

求真求實,

如痴.

半個世紀自由探索,

五十多年不懈堅持.

提出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推導自然體系物態方程.

彌補熱物理學公認缺點,

化解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凝練四五萬考究文章,

展示兩三釐米普適公式.

自然體系數學原理,

萬物理論晨曦曙光.

至簡至真,

繼往開來.

1章 緒論

1.1 三大古老問題及其根源

「熱力學的優點是它的高度可靠性與普遍性……熱力學不能給出關於物質特性的具體知識,這是它的缺點.」[1]「統計物理學正好彌補了熱力學的這個缺點,解釋了漲落現象……但統計物理學也有它的局限性.由於統計物理學中對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所作的簡化假設只是實際的近似代表,所以理論的結果與實際不能完全符合。」[1]

迄今為止,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仍然存在著熟視無睹的三大古老問題:

1.「在實際應用中,如果需要較高的精度,即使在較低壓強下範德瓦爾斯方程也不適用.」[2]等公認的缺陷問題;

2.「迄今為止,液體如何精確處理還是一個尚未解決的課題.」[3].問題;

3.「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4]問題.

尋根索源:三大古老問題至今屹立不倒的根源,就在於「許多觀念都源出於麥克斯韋和玻耳茲曼[5]的成就卓著的吉布斯系綜理論——未能解決「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

若重新回歸「麥克斯韋和玻耳茲曼[5]觀念,構建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能解答古老問題3的統計物理模型,古老問題1與2也就會迎刃而解.

1.2 研究方向

「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地在哪裡?今天,尋找最古老問題的答案就是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方向.[6]換言之,尋找三大古老問題的答案,就是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百餘年來,吉布斯系綜理論的卓著成就及其如影相隨的「局限性問題,都源於它非常個性化的核心步驟——「需要根據粒子的特性建立(個性化的)統計模型,求出系統平衡時處在各微觀態的概率分布函數,然後由分布函數計算出大量微觀粒子系統的各微觀量的統計平均,即宏觀量.在利用分布函數求統計平均時往往還需要利用各種近似算法.[3].顯然,「許多觀念都源出於麥克斯韋和玻耳茲曼的吉布斯系綜理論,只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近似的理論研究方法.

如果直接從「麥克斯韋和玻耳茲曼觀念[5]出發,構建出具有普遍性意義的能解答古老問題3的統計物理模型——即楊振寧先生(1982年)所期待的「能概括七十年以來這個領域的發展」「單個簡潔的結論[5],「這就是平衡態熱力學在統計理論(即微觀的)基礎上取得的輝煌勝利[5].

1.3 解答之道

針對統計物理學「理論的結果與實際不能完全符合」的局限性問題,提出由三個層次構成的統計物理模型假設:廣義的能量量子→由於能量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凝聚形成的無限多樣的自然體系→由無限多樣自然體系集合而形成的自洽的自然界,從而取得了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實質性進展:

1.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萬物),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

2.為認知無限多樣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定量解答「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

3.開啟了溝通宏觀(自然體系)與微觀(能量量子)的古老橋梁.從而推導出了描述氣、液、固(冰)自然體系的物態方程,並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準確地計算出了氣、液、固(冰)多種迥異物質的多項特性參量(含相變和臨界現象參量).

從此,三大古老問題都有了定量意義上的準確答案.

參考文獻

[1] 王竹溪 熱力學 第2版[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420~421、 92~94頁

[2] 錢尚武,章立源,李椿 熱學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4 、51~52、72頁

[3] 湯文輝、張若棋 物態方程理論及計算概論 第2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4頁

[4] 汪志誠 熱力學 統計物理 第4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65~267、59頁

[5] 楊振寧 戴定國譯 相變與臨界現象的引論性評註 低溫與超導 1985年第1期.76頁

[6] 魯不遜 物理學的憂傷 環球物理 2019 05-09 08:51 (來源:量子學派)

相關焦點

  • 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為定量計算物質特性參量構建了切實可行的平臺
    吉布斯的統計物理原理——系綜理論「熱力學的統計理論(即微觀的)基礎的發展是十九世紀物理學的卓絕成就之一。由于吉布斯系綜理論未能解答「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所以應用吉布斯系綜理論不可能導出用簡潔數學語言描述的具有準確定量功能的物態方程.
  • 開啟了在定量意義上準確解答古老問題1的方便之門
    「理想氣體物態方程是化學動力學中最早的定量描述, 同時也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起源.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描述則起始於範德瓦爾斯方程.」[3]儘管存在「範氏方程給出的曲線不包含汽液兩相共存的信息」[6]、「在實際應用中,如果需要較高的精度,即使在較低壓強下範德瓦爾斯方程也不適用.」
  • 吉布斯——熱力學大師與統計物理奠基人
    他一生致力於物理光學、熱力學以及後來他首創的統計力學,碩果纍纍的他對於學術界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財富。但同時,吉布斯是一個私下喜歡帶學生去爬山的老師。他認為登山者與物理學家的相似之處都是在艱難的攀登中自得其樂。1997年,楊振寧為《科技文化》雜誌寫了一篇題為「美與物理學」的專論,開篇就說:十九世紀物理學的三項最高成就是熱力學、電磁學與統計力學。
  • 熱力學視角下的生與死:物理學定義生物演化
    那麼,一度被認為是定義生命系統特徵的目的和意圖,也許會通過熱力學統計物理自然產生。2016年11月,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菲研究所的一個研討會[2]匯聚了一大批研究「複雜系統」科學的人,物理學家、數學家和計算科學家與進化分子生物學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會談和爭論——究竟生物學是否特殊?
  • 物理學專業:(高考家長每日必看),No.66
    學什麼呢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量子物理、普通物理實驗(力、熱、光、電)、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電子學、電子線路、中學物理教學技能訓練與實驗研究、中學物理教學論等。
  • 溫度和溫度計中的物理學原理
    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熵和絕對溫度的定義是同時進行的,缺一不可。楊先生認為後一個處理是「很大的錯誤」,「把物理學的精神抹殺掉了」。在討論絕對溫度的部分,我們將回到這個問題。3 什麼是溫度?「什麼是溫度?」這個問題的哲學層面是一個終極問題。相當於問「Who Am I ? Where Do I Come From?
  • 王竹溪:推動我國物理學的研究、傳播和交流
    在湍流尾流、氣體擴散、吸附作用、超點陣(超晶格)和有序-無序相變、高級相變、氣體性質、多元溶液、熱力學平衡與穩定性、絕對熱力學溫標、熱力學第三定律、植物細胞的吸水、物質內部有輻射的熱傳導以及基本物理常數的確定等方面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最重要的,當推超點陣統計理論。  在30年代前後,氣體統計理論已經發展到頂峰,統計物理研究前沿開始轉向相變問題。
  • 大學專業解讀系列:NO.7 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專業の介紹理學→物理學類→應用物理學專業01專業介紹顧名思義就是以應用為目的的物理學專業,以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實驗方法以及最新成就為基礎來研究物理學的應用應用物理學雖然是以古老的物理學作為基礎建立的,但它屬於比較年輕的專業,特別是最近這些年發展得十分迅速。
  • 從牛頓、愛因斯坦再到楊振寧,五分鐘帶你看懂物理學300年發展史
    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這本書被譽為物理學的聖經,它總結了近代天體力學和地面力學的成就,為經典力學規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經典力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該書意味著經典力學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成為近代科學的標準尺度。
  • 物理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物理學是一門古老並運用廣泛的學科,力學是物理學最先誕生的門類。由於物理是很多學科研究的基礎,因此而衍生出理論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核物理等龐大的家族。物理學的研究方向很多,例如凝聚態物理、材料、光學、原子與分子、核物理等等。
  • 三體問題可能改變物理學的基本本質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物理學的一個特性被稱為時間對稱性。不管時間的方向如何,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觀看一顆軌道行星的動畫,你無法知道它是向前還是向後運行。物理學的因果關係允許因是果,果是因。時間沒有優先的方向。但是,你可能會說,熱力學和熵呢?我的咖啡一放在桌子上就會涼下來,如果我把杯子掉在地板上,我就把它打碎無法復原。
  • 江蘇自學考試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材大綱
    5.熟練應用熱力學基本方程。氣體節流膨脹、絕熱膨脹中的相關問題;表面系統的熱力學函數的計算;磁介質系統中熱力學量間的關係;解決熱輻射系統的熱力學量的計算。  6.理解開放系統熱力學基本等式各項的物理意義。  二、考試內容  1.熱力學函數  內能、熵、焓、自由能、自由焓。  2.特性函數  麥氏關係及其應用。
  • 推導解答「液體如何精確處理」問題的物態方程與表面特性函數方程
    [3]與統計物理學系綜理論方法不同,類似第4章中對氣態體系的處理方法, 將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式3-1直接應用於液體平衡體系邊緣區域的表面保守力場 方向上, 用表面保守力場所固有的表面自由能作為描述液體內部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特性的狀態參量,就可以導出描述液體平衡體系的玻爾茲曼因子方程.進一步可以導出液體的表面熱力學函數、克勞修斯—克拉珀龍方程
  • 熵:熱力學定義與統計力學定義的聯繫
    在熱力學中,可逆過程滿足其中熵的變化就定義為                                           由於熱力學是比較古老的學科,定義(1.1)中並沒有對溫度T進行微觀意義上的闡釋。所以,聯繫(1.1)與(2.1)的關鍵就在於對溫度的微觀闡釋。
  • 2020年高考:物理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物理學本科階段的課程主要是以數學和物理為主,數學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物理最主要的是五門普通物理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和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還有一些如固體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和工具課程(如電腦程式設計、語言編程等)。
  • 物理熱學史宏觀:熱力學三大定律
    熱學史發展實際上就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發展史。 一門科學的研究,首先要有衡量性質的量和概念。1593年,伽利略就利用空氣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了溫度計的雛形。但在18世紀前半葉,人們對溫度,熱量等概念還是混淆不清,很大程度制約了熱學的發展。直到1780年前後,英國人布萊克和他的學生伊爾文才形成這一系列的概念。
  •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和物理學的發展
    但是,經典力學也不是萬能的,向其它科學一樣,它也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當宏觀物體的運動速度遠小於光速時(v<<c),則上面的一些結果就變為l≈l0,t≈t0,m≈m0,因而對於宏觀低速運動的物體,使用牛頓定律來處理問題,還是足夠精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