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為定量計算物質特性參量構建了切實可行的平臺

2020-12-04 物態

2章 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2.1經典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1. 玻爾茲曼的等概率原理——微正則分布

對統計物理做出傑出貢獻的玻爾茲曼, 於1868年對孤立系微觀狀態提出一個著名的假設——等概率原理[7]: 孤立系處於平衡態時,系統的各個可能的微觀狀態出現的概率相等.

意義: 「等概率原理是統計物理的基本假設[7];微正則系綜, 它以孤立係為出發點, 是統計物理整個體系的基礎.[7]

問題: 由於對理想氣體這樣簡單的系統, 應用微正則分布進行計算也是比較繁複的,所以限制了微正則分布的直接實際應用[7].

2. 吉布斯的統計物理原理——系綜理論

「熱力學的統計理論(即微觀的)基礎的發展是十九世紀物理學的卓絕成就之一。雖然,這個發展的許多觀念都源出於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但正是吉布斯的工作更直接地影響著我們現代對平衡態統計力學的表述.近七十年來,我們對相變和臨界現象的理解與進展,本質上,體現在吉布斯表述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問題中的應用. 其中有些直接緊密地聯繫著實驗的事實,其他則表現為一些理想問題,它們用萃取理解各物理現象特徵的觀點表達出來。如果用單個簡潔的結論能概括七十年以來這個領域的發展, 這就是平衡態熱力學的統計理論基礎取得的輝煌勝利.[5]

「在統計物理學中,物態方程可以根據系統內微觀粒子的屬性採用統計物理原理(即吉布斯的系綜理論)獲得。然而,從單個粒子屬性到理論上計算出系統的宏觀量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需要根據粒子的特性建立統計模型,求出系統平衡時處在各微觀態的概率分布函數,然後由分布函數計算出大量微觀粒子系統的各微觀量的統計平均,即宏觀量.在利用分布函數求統計平均時往往還需要利用各種近似算法.」[3]要在定量上得到精確的計算結果,更加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例如,統計熱力學教材中「用經典統計理論研究單原子分子,即化學純氣體物態方程[7]」的示範性方法,「採用了兩個不嚴格的近似」[7],不僅十分複雜,而且最終還只能是用純經驗的維裡方程近似的推衍出範德瓦爾斯方程的「粗略結果.」[4](詳見:參考文獻[4]265~270頁或參考文獻[7]110~114頁)「通過這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到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4].

由于吉布斯系綜理論未能解答「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所以應用吉布斯系綜理論不可能導出用簡潔數學語言描述的具有準確定量功能的物態方程. 只能是「在具體確定物態方程時, 經常要用到一種半經驗半理論方法, 即從一定的理論模型出發, 得出物態方程的形式, 再用實驗數據來確定方程中的有關參數.這是目前確定固體物態方程的一種最好的方法[3].」

意義: 吉布斯系綜理論研究方法熱力學的統計理論(即微觀的)基礎[5],至今仍是人們研究、探索各種各樣物理問題時普遍採用的非常個性化的近似的理論研究方.

問題: 楊振寧先生1982年就的「能概括七十年以來這個領域的發展」「單個簡潔的結論[5]直至今天.「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等三大古老問題, 依然是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前進道路上無法翻越的三座大山.

新觀念: 百餘年來的嚴峻現實告訴我們, 若要真正解答跨世紀的三大古老問題, 就必須擺脫吉布斯系綜理論核心步驟的束縛, 直接從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觀念出發, 開拓一條與客觀實際相適應的新道路.

2.2基礎知識

1. 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是在大量科學實驗和長期生產實踐基礎之上, 才以科學定律形式被確立起來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自然規律. 迄今不僅沒有發現任何違反這一定律的事實, 而且大量新的實踐不斷地證明了它的正確性、擴充了它的實踐基礎、豐富了它的內涵. 熱力學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經典熱力學教科書上面的表述是: 「自然界一切物質都具有能量, 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 在傳遞與轉化中能量的數量不變.[1][4]

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 適用於一切形式的能量. 本書將能量守恆定律的內涵表述為: 自然界一切物質既有結構層次的不同,又有運動形態的千變萬化. 全部物質層次及其運動形態任意變化的過程, 無不伴隨著「能量」的凝聚、分裂、轉化或轉移,無不遵從包括靜能量(質量)在內的總能量數量不變的自然規律——能量守恆定律.

2. 質能方程

「比如說原子彈爆炸,是核裂變.原子核分裂前後有質量差,質量轉化成了能量.」「雙中子星合併或者其他劇烈的天體過程,產生了大量高能的光子.它們在宇宙空間中傳播時,會和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也就是極低能光子,發生相互作用. 兩個光子相互作用會變成正反電子對. 光子是輻射、是能量, 而正負電子對是實體、是物質。這就是能量變質量的一個簡單例子.」再如: 太陽光普照地球, 不僅光能直接轉化為地球物質的熱能, 促成了水的物態變化, 形成了風、雨、雷、電、冰雹等萬千氣象,而且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 促成了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生生不息.

著名的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用最簡潔的數學觀念精確地描述了能量與質量相互轉化的等價關係.

2.3提出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

針對2.1節指出的經典統計物理模型假設所存在的各種「局限性」問題, 倚靠著名的能量守恆定律、質能方程與玻茲曼分布律三大自然規律的簡單性與普遍性, 將自然界全部物質層次歸納、簡化為由三個層次構成的統計物理模型:

1 . 廣義能量量子與無限多樣自然體系框架模型

在討論或描述任何自然體系(萬物)時,將構成該自然體系的基本組成單元(即物質層次),統一都稱之為廣義的能量量子; 能量量子既包含靜能量(質量),也包含動能、勢能.按從小到大的物質層次排序, 大致如圖1所示意(將分裂箭頭左邊全部方框中的物質層次,全都看作是廣義的能量量子, 分裂箭頭右側緊靠方框內的物質層次, 則看作是所要討論或描述的自然體系):

新觀念:大套小,左邊小者全部看作是廣義的能量量子,大者就是由左邊全部廣義能量量子自我凝聚形成的自然體系;大套小, 小者套更小, 最小是沒有質量的高能或低能的光量子.

2. 無限多樣自然體系的力學模型

廣義能量量子之所以能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的自然體系,由於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必然在體系邊界區域形成表面保守力場,任何能量量子從該體系逃逸都必須克服表面保守力場的束縛( 強力、弱力、電磁力、分子力、萬有引力等)做逸出功的緣故.

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自我束縛狀態——玻爾茲曼分布規律, 既是該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 同時也是該自然體系之所以能處於相對平衡狀態的既充分又必要的邊界條件. 這也就是說,通過研究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玻爾茲曼分布規律,就可以描述或認知該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從而化解了「統計物理學處理互作用粒子系統所遇到的困難」問題.

3 .自然界模型

自然界是由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的無限多樣自然體系集合而成的自洽的世界.

2.4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的功能

新觀念: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既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萬物),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也為通過理論(或實驗)研究能量量子在自然體系表面保守力場方向上的玻爾茲曼分布規律,解析(或實驗認知)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全部)相互作用力的特性構築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使定量計算物質特性參量有了切實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彌補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內容簡介:本書針對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提出三層次統計物理模型假設,為廣義能量量子自然凝聚形成無限多樣自然體系,構建了統一的自我凝聚模式.從而為認知無限多樣自然體系內部能量量子之間相互作用力的特性,定量解析物質特性參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平臺.
  • 開啟了在定量意義上準確解答古老問題1的方便之門
    ;且對氫、氮、氧、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多項特性進行定量計算的理論結果,都與實驗觀測值吻合得很好.玻爾茲曼因子方程不僅與熱力學基礎知識一脈相承, 而且可以在定量意義上統一描述理想氣體與各種壓強條件下的之間架起了銜接的橋梁, 為準確計算氣態自然體系的摩爾表面自由能及其相關的物理量打開了方便之門.
  • 推導解答「液體如何精確處理」問題的物態方程與表面特性函數方程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一)「在很多實際問題中,材料要經歷從固態到液態最後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從計算的角度來看,需要能描述這三態的統一的物態方程.但是, 固液氣三態在微觀結構和微觀運動上都存在很大差別,在給出其物態方程時要用到不同的物理模型.因此, 從理論上給出三態統一為一體的物態方程是非常困難的
  • 營養與健康所等開發新的定量蛋白質組數據差異分析計算模型
    」,報導了一種新計算模型MAP,用於統計分析基於同位素標記產生的定量蛋白質組數據並鑑定其中差異表達的蛋白質。  基於同位素標記和質譜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實驗(如iTRAQ、TMT和SILAC等)能同時檢測數千甚至上萬個蛋白質在不同樣本之間的相對豐度或表達差異。這類數據已有的差異表達分析方法大多依賴於對並行或已有的技術重複數據進行前期比較來構建實驗的技術誤差模型,並以它為基礎檢驗每個蛋白質在被比較樣本之間表達差異的統計顯著性。該方法佔用了有限的實驗通道,也難以保證誤差模型的精確適用性。
  • 江蘇自學考試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材大綱
    2.理解作宏觀功、熱交換、物質交換三種改變系統內能的形式的物理實質。  3.理解並掌握溫度的概念,內能及熱量的概念。  4.掌握系統的物態方程的基本含義及常用的氣體模型所對應的物態方程。  5.理解並掌握準靜態過程。  6.熟練掌握準靜態過程中功、內能及熱量的計算。  7.理解可逆與不可逆過程的概念。
  • 方程式3-1就是定量描述自然體系相對平衡狀態的數學原理
    規範全部物質層次相對平衡狀態產生任意變化時,總能量(含質量)數量不變的自然規律.總之: 三大自然規律就是規範自然界全部物質層次及其運動形態變化全過程的亙古不變的總規範, 直接涵蓋了整個宇宙的美麗、壯闊與力量.
  • 量子材料研究的新範式以精確模型計算及實驗揭示拓撲物質特性
    孟子楊博士運用天河超級計算器算出了TMGO中 KT相的精確模型計算。圖中為天河2超級計算器模型 圖1.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及天文學研究部的孟子楊博士,向來致力探索將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新量子材料研究範式。最近,他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李偉博士、復旦大學的戚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的於偉強教授和南京大學的溫錦生教授合作,解開了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論說「拓撲相」之謎。
  • 哈勃參量:當前宇宙學研究的重要戰略方向
    研究方向為宇宙學與相對論天體物理——早期宇宙與原初引力波、宇宙加速膨脹與暗能量、宇宙學高解析度計算機數值模擬、搜尋地外文明(外星人)與系外行星研究。筆者團隊的研究利用OHD等觀測數據和Statefinder方法研究了Modified Polytropic Cardassian(MPC)宇宙模型,利用宇宙在s-r平面內的演化特性將該模型劃分為六種情形,表徵MPC宇宙模型的2個參量n和β的不同取值範圍對應著不同的情形,不同情形又有不同的s-r演化軌跡(見圖6),聯合OHD、CMB和BAO數據對參量n和β限制的結果表明OHD在Statefinder區分宇宙學模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 CIKM2019 挑戰杯冠軍方案:層次GNN模型在推薦中的應用
    與此同時,也根據 user 特徵數據集和 item 特徵數據集構建一系列統計特徵,以及 user 和 item 的屬性特徵。圖 4 user-item 二部圖顯式層次特徵提取顯式層次特徵主要基於 item-cate-cate1 的層次關係,通過將歷史行為與 item 特徵進行匹配,可以分別構建出 user-item,user-cate,user-cate1 三張二部圖,對三個層次分別實現協同過濾算法
  • 定量遙感和定性遙感概念_遙感 - CSDN
    遙感信息在電磁波的不同波段內給出的地表物質的定量的物理量和準確的空間位置;B. 從這些定量的遙感信息中,通過實驗的或物 理的模型將遙感信息與地學參量聯繫起來,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學或生物學信息2. 定量遙感模型分類A. 經驗模型:又稱為統計模型,是根據大量重複的遙感信息和其對應的地面實況統計結果所得到的模型。
  • 實戰案例:全定量增長模型如何搭建?
    在運營數據分析時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種——AARRR模型、全鏈漏鬥型、因子分解型和全定量增長模型。因其特性不同,應用領域也各不相同,在本文中,作者簡單介紹了前三個模型,並將重點聚焦在了全定量增長模型,歡迎大家討論。了解完北極星指標體系構建方法,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思維上的認知呢?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北極星指標體系的實戰操作。
  • 高考物理:構建模型 使思路暢通無阻
    電磁感應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綜合性最強的內容之一,高考每年必考。題型有選擇、填空和計算等,難度在中檔左右,也經常會以壓軸題出現。在知識上,它既與電路的分析計算密切相關,又與力學中力的平衡、動量定理、功能關係等知識有機結合。習題設計靈活性很強,複習難度較大,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 層次分析法(AHP)研究方法與步驟分解,及案例詳解
    歡迎關注「雄安學術」,後臺為大家準備了90餘款分析繪圖軟體,15種語言包及其他素材。歡迎來尋寶喲~完全精準的數學模型,可以完美解決定量指標的運算,然而數學工具並非萬能的,面對大量的無法定量化的指標(如TA愛你的程度),精準的數學模型和工具頓時無法施展拳腳。
  • CIKM 2019 挑戰杯「用戶行為預測」冠軍方案:層次GNN模型在推薦中...
    從這一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可以描述為 u-i 二部圖的 link prediction 問題,雖然從模型的角度來看可能和剛剛說到的類似,但這一特點似乎在暗示圖結構信息在這一比賽當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決定從兩個角度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和求解:傳統的基於靜態屬性信息的統計特徵工程,以及基於 u-i 二部圖的結構特徵工程。
  • 論文推薦|方新秋等:智能工作面多參量精準感知與安全決策關鍵技術 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創新點(1)智能感知是智能開採核心要素之一,基於「科學採礦」和「煤炭精準開採」先進理念,建立了智能工作面開採信息多參量精準感知與安全決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了光纖光柵精準感知原理與傳感特性,構建了光纖光柵-基體三層感知傳遞模型,揭示了光纖光柵粘貼長度範圍內的應變分布規律。
  • 中醫藥的第四統計力學模型構建
    要研究中藥藥效離不開對有機成分的分析研究,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1000萬種有機物質,它們的特性更是千變萬化。而生物體內的有機成分更加複雜。金日光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如果從這些對有機成分的合成起到催化激活動力作用的生命相關元素的分布入手則相對來說要簡單。
  • 七步法構建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模型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聯合發布的《數據資產管理實踐白皮書(4.0版)》中,對數據資產的定義如下:數據資產(Data Asset)是指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以物理或電子的方式記錄的數據資源,如文件資料、電子數據等。在企業中,並非所有的數據都構成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是能夠為企業產生價值的數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