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研習社|淺談氮化鎵電源的過去與未來

2021-01-09 愛活網

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結構和技術不斷升級,讓日常生活應用改善變得尤為明顯。例如早年65W功率筆記本電源與板磚無異,現在ThinkPlus口紅電源僅比口紅略寬一圈,卻實現了了65W輸出功率並支持USB PD協議。

但ThinkPlus口紅電源仍然只是個例,使用遊戲筆記本出門的你一定感同身受,超過100W功率的電源有時候就能佔掉筆記本重量的一半,電路技術提升,更高功率需求開始讓另外一部分人對電源便攜性報以意見。

後來直至Anker開始批量生產基於氮化鎵電源Anker PowerPort Atom PD 1,更高功率的氮化鎵電源也提上議程,歷經數次波折之後,消費級量產氮化鎵終於能夠被買到。

那麼,氮化鎵電源為什麼意義重大,它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在這篇文章中,筆者會對氮化鎵電源的過去、未來進行淺析。

被MOSFET定義的世界

在描述氮化鎵電源之前,必須先說一下MOSFET。如開頭所言,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最早出現在1976年,被用於替代雙極型電晶體(BJT)。這種多數載流子器件工作速度快,性能穩定,並具有比少數載流子器件擁有更高的電流增益,最終使得開關電源轉換器成為商用產品。

有點基礎的同學一定不會對雙極型電晶體(BJT)感到陌生

由於矽基器件擁有高穩定性和小效率,並且成本不斷下跌,功率MOSFET本身具備低成本結構。基於矽的功率MOSFET在不斷進化中,逐漸變成了幾乎所有消費產品不可或缺的部件。

最早功率MOSFET被用於AC/DC開關電源,然後被用於變速電動機、螢光燈、DC/DC轉換器等等。

IR國際整流器公司在1978年11月推出IRF100功率MOSFET,源漏擊穿電壓100伏特、導通電阻0.1歐姆,這個參數成為當時標杆。但因為裸片尺寸超過40平方毫米,價格也不便宜,達到34美元,即使無視通貨膨脹,要放到現在手機電源中,恐怕主機廠們會以體積和成本為由,有千萬個不願意。

玩笑歸玩笑,功率MOSFET打開的電源新局面被不斷優化,例如英飛凌的BSC060N10NS3就做到了0.072歐姆平方毫米。由於矽材料主導了半導體發展進度,英飛凌這款產品在事實上幾乎達到了矽基器件的理論極限值。

有趣的是,如今的IR國際整流器公司,早已變成英飛凌公司的一部分。

因此,就有了我們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無論人們對電源有諸多不滿意,出於成本和矽基器件的極限,筆記本廠商們已經無法再提供一個更小的電源,而並非網友戲說的「不思進取」。這時候,被發現、研發時間不算太長的氮化鎵元件被擺上檯面。

氮化鎵的過去

在2004年,日本優迪娜/富士通(Eudyna/Fujitsu)研發出了基於氮化鎵GaN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使用碳化矽SiC襯底,採用HEMT結構。這套結構在1975年被提出,並在1994年發現氮化鋁鎵AlGaN與氮化鎵GaN異質結界面處存在異常高濃度二維電子氣。利用這一現象,優迪娜/富士通(Eudyna/Fujitsu)實現了能在千兆赫茲級的頻率範圍內產生基準功率增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我們牆壁上電源插口裡的交流電看成滔滔不絕的江水,功率器件們需要拿著勺子在大江裡撈水,然後變成直流電給數碼產品供電。傳統矽功率器件每秒鐘可能勺10下,那麼氮化鎵GaN功率器件可能會以每秒40、50下的速度勺水,十分能幹。

但在2004年到2009年期間,GaN電晶體基本上在耗盡型射頻電晶體上發展,並不利於功率系統使用,並且由於氮化鎵GaN產量稀少,價格只能用貴來形容。

直至2009年6月,宜普電源轉換公司EPC推出了第一款增強型矽基GaN HEMT,並為其註冊商標eGaN。目的很明確,他們希望設計現有功率MOSFET的替代品,因此eGaN FET本身也不需要負電壓關斷。通過使用寬禁帶半導體製造技術,確保GaN電晶體也能擁有高產量而且低成本。

很快,松下、富士通、GaN Systems、英飛凌等業界大佬宣布製造GaN電晶體,而且專門針對功率轉換市場。氮化鎵電源研發、設計、製造才總算正式拉開序幕。

相關焦點

  • 淺談氮化鎵GaN充電器中同步整流的應用
    打開APP 淺談氮化鎵GaN充電器中同步整流的應用 eastway88 發表於 2020-07-16 09:24:09 最近,整理了市面上發售的氮化鎵
  • 矽基氮化鎵IC是如何製成的?重新定義電源轉換
    但是,GaN電晶體現在的優勢還僅在於器件本身,未來則可以通過將多個GaN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構建完整的電源系統,而發揮更大的優勢。 ASPENCORE第三屆「全球CEO峰會」於2020年11月5日在深圳召開。
  • 為什麼要在智慧型手機電源中使用氮化鎵?
    打開APP 為什麼要在智慧型手機電源中使用氮化鎵? 該款新器件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因為集成度更高,設計應用更為簡便。目前業界使用此類電源器件時,主要將其用於電信設備或數據中心的電源中。
  • 華為應用市場AppGallery Connect研習社走進西安,探討Serverless新...
    2019年,伯克利再次發表論文,預測雲計算未來十年中, Serverless將是雲時代的主宰。有分析機構預測,在2020年預計Serverless的市場規模是76億美元,到了2025年是211億美元,增長率為22.7%。Serverless:下一代應用架構Serverless可以幫助開發者減少工作量。
  • 氮化鎵充電器是什麼_氮化鎵充電器的優缺點
    氮化鎵是一種新型半導體材料,它具有禁帶寬度大、熱導率高、耐高溫、抗輻射、耐酸鹼、高強度和高硬度等特性,在早期廣泛運用於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半導體照明、新一代移動通信,被譽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 隨著器件功耗的增加,氮化鎵技術正走向成熟
    氮化鎵(GaN)等寬禁帶(WBG)材料逐漸彰顯其作為新一代功率半導體骨幹材料的潛力。這類材料功耗更低,性能卻優於那些已趨成熟的矽器件。消費類充電器、數據中心、5G和電動汽車等應用代表著功率器件主要的增長市場,它們對器件有著相同的需求:更小的尺寸、更大的功率、更低的損耗。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可滿足所有這些需求,這將是其在未來幾年得以重用的關鍵所在。
  • 共推5G青年人才培養 上海交通大學iQOO酷客研習社正式成立
    新青年一代對5G關注度極高,不僅因為媒體、廠商們的大力傳播,更因為對於廣大在校生群體,5G除了直接商業產品體驗外,也會和他們的創新創業、學術發展息息相關。如何把握國家新基建機會,更好規劃自己的職業未來,成為很多高校、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
  • 華為AppGallery Connect研習社沙龍:加速應用創新增長,共贏全場景...
    10月29日,華為應用市場AppGallery Connect研習社北京沙龍圓滿收官,重點分享了華為應用市場審核政策、AppGallery Connect分發服務、精細化運營增長服務以及商業推廣商務策略等精彩內容,助力廣大開發者高效運營,快速增長,構建全場景智慧化應用生態。
  • 功率半導體全球老大的氮化鎵(GaN)新布局
    50多年前的材料,如今在電源領域風生水起它就是氮化鎵,最早在60年代應用於LED產品,近幾年在電源類產品打開市場。
  • 淺談電源變壓器的基本參數
    打開APP 淺談電源變壓器的基本參數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1-05 09:52:21 電源變壓器,是變壓器中的一個類型
  • 2020或成氮化鎵應用元年,技術爆發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氮化鎵的超強特性使其成為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革命中的關鍵一極,目前,氮化鎵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功率、發光材料、射頻領域等。全球科技企業都將氮化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作為制勝未來的利器,並逐漸推出應用新品。隨著這些產品的接連問世,我們的生活將發生怎樣的改變?
  • GaN(氮化鎵)將推動電源解決方案的進步
    能夠有效推動這一目標達成的重要創新就是在電源應用中使用氮化鎵 (GaN)。GaN是一種已經成熟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LED照明,並在無線應用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GaN器件使用的是一種適合於現有矽製造流程的矽上氮化鎵(GaN-on-Si) 工藝。如果尺寸更為小巧的GaN器件能夠實現同樣的電流功能,那麼最終GaN電晶體就會和矽材料電晶體具有同樣性價比。這將增大GaN器件對於大型工業設備到最小型手持類設備等各類系統的吸引力。由於它在這些方面的優點,GaN將首先在更高性能電源設計中佔據一席之地。
  • 是時候採用氮化鎵功率器件設計DC/DC轉換器了
    此外,隨著人們對計算機處理能力、汽車燃油經濟性、電動車和無人機行駛距離、燈具能耗等要求越來越高,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們對更低成本、更小體積、更高效電源系統的需求將會繼續穩步增長。 數據中心用電量驚人,需要高效的電源架構和優越的電源轉換技術 數據中心及電信系統是電子基礎設施的主要成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復旦大學陳俊坤: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多任務學習 | AI 研習社職播間第...
    近日,在雷鋒網 AI 研習社公開課上,復旦大學計算機系在讀碩士陳俊坤分享了其所在研究組關於多任務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最新工作。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74?
  •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充電器,到底有多大能耐?
    「小米發布了65W的氮化鎵充電器,氮化鎵又是公司最新的重點,氮化鎵充電器會不會運用到新能源汽車充電?」「董秘您好!請問貴公司有氮化鎵充電器技術嗎?」「請問公司電子產品涉及氮化鎵充電器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互動易」板塊,也就是深交所開設的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互動平臺上,氮化鎵成為投資者的重點關注對象。
  • 入局「網紅」氮化鎵,手機廠商捧出百億新風口
    市面上部分氮化鎵快充產品/圖源:smzdm值得注意的是,據臺媒報導,蘋果也將在2021年推出自家的氮化鎵快充產品,由美國納微半導體(Navitas)供應氮化鎵電源晶片,臺積電負責代工,並預估將在2021年第二季出貨。蘋果的入局,也必然預示著將整個氮化鎵快充產業鏈推向風口。
  • 小米帶火的氮化鎵 是風口還是炒作?
    其實全球首家採用氮化鎵(GaN)充電器的廠家是OPPO在19年11月發布RenoAce手機搭載的65W快充,在提升充電效率的同時減小體積。不過OPPO可能只顧著打廣告:「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沒做科普,也沒引起較大關注度。同時,在今年的CES2020上,包括Anker在內的30家廠商推出了66款氮化鎵快充產品,但是由於技術、良率等問題,價格相對昂貴。
  • 碳化矽和氮化鎵前景的研究
    ,到2021年,新興的碳化矽和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市場預計將突破10億美元。分析師表示,到2020年底,全球碳化矽和氮化鎵功率半導體的銷售收入將從2018年的5.71億美元增長到8.54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的市場收入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到2029年將超過50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幾乎所有應用程式的需求都在放緩,此外,設備平均價格在2019年有所下降。
  • AR近眼顯示中的光波導| AI 研習社 158期大講堂總結
    AI研習社按:光波導顯示技術是增強現實(AR)領域最具挑戰性、最複雜的難題之一,因其輕薄和外界光線的高穿透特性而被認為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又因其價格高和技術門檻高讓人望而卻步。目前諸如微軟 HoloLens 和 Magic Leap One 等多家明星 AR 產品均採用光波導顯示技術。在本次公開課中,講者將深度解讀光波導的工作原理及不同光波導方案的優缺點分析,同時分享 Rokid R-Lab 團隊在 AR 眼鏡領域的技術探索與應用。
  • 國產品牌異軍突起:首款內置「中國芯」氮化鎵快充產品上市!
    自2019年以來,各大手機品牌及電商品牌先後推出數十款內置氮化鎵功率器件的快充產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和喜愛。而在氮化鎵快充成為未來充電市場主要趨勢的同時,市場爭奪戰也已經全面打響。全球氮化鎵快充背後的功率晶片技術掌握在三大主要供貨廠家手上,其中英諾賽科是唯一上榜的國產矽基氮化鎵廠商。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自主創新第三代半導體晶片避免關鍵技術被掐脖子,獲得了許多廠商的關注,業界對其發展潛力十分看好。目前在快充領域已有超過10家企業基於英諾賽科氮化鎵晶片成功開發出快充產品並實現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