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各界頂尖科學家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以雲端形式進行呈現。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願做一粒火種,在人類面臨共同挑戰的當下,凝聚更多愛與力量,點亮科學之光,溫暖整個世界。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獲得未來科學大獎 幫助我們吸引更多科研人才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表示:過去20多年我們所做的工作對醫療衛生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我特別感謝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對我們的鼓勵,這對於我們吸引科研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助力。事實上,這幾年來自中國各個大學的學生申請明顯增多,這對我們科研團隊的擴充和科研人才的培養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感謝未來科學大獎。」
同時,盧煜明透露,目前已從產前(診斷)方面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癌症方面來,希望未來五年內,能夠開發出癌症早期診斷的檢測方法,捍衛健康,挽救生命。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民間公益組織頒發的世界級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 表彰大中華地區做出的、在世界上有長期重大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施一公:未來科學大獎在我和在同行心中份量非常重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施一公表示:獲得未來大獎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獎項是我非常看好的,也是我認為在國內份量最重的獎項之一,在國際上它的份量也越來越重。原因很簡單,未來科學大獎不同於國內眾多的其他獎項,它不是申請制而是提名制。其實被提名人對於自己被提名以及評審環節一無所知,直到被通知別人獲獎或自己獲獎,中間所有信息完全屏蔽,也是因為這樣一個嚴謹的評獎方式,不允許被評審人做工作的方式,才使得未來大獎的份量更加重要。我相信不僅是我本人,包括很多了解未來科學大獎的科學家從心裡都非常認同未來科學大獎的理念和評獎方式。
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捐贈人張磊:追求科學精神 為下一代樹立科學家榜樣
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捐贈人,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作為對話環節主持人之一總結表示:對我們做基礎科學投資的企業家、投資人來講,基礎科學是最有時間複利價值的投資,全社會在基礎科學投資越多,它的溢出效應就越大,雖然有可能不是立即發明某一項技術,但它會對所有的科技進步都產生巨大影響,而且科學無國界,當它產生好的影響惠及全人類時,就是全人類共同的文明。另外,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尤其重要,因為人類的好奇心就是用嚴謹的科學方法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這是我們要追求和提倡的,全社會都來提倡對科學精神的追求。最後,科學,要做、要投資、要有時間的複利,不僅要做時間的朋友,還要創造很好的科學氛圍,讓整個社會氛圍都能通過讓科學家當明星,讓科學家走紅地毯,受到全社會的禮讚和關注。Science is fun, science is cool, 我們的目標是傳遞科學是非常有趣、非常好玩的事情,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對科學的關注和科學的學習上,從而推動下一代更多步入到科學的殿堂裡。
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捐贈人沈南鵬:讓未來科學大獎影響全世界
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未來科學大獎是十幾位企業家、捐贈人共同策劃、共同商議成立的,體現了一個團隊的合作精神,這也是大獎的特色所在。五年來,未來科學大獎取得的成績超出了整個發起團隊和捐贈人們的預期:科研工作和科學家群體有了更廣泛、更深刻的影響力,尤其是走進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世界,科學家正在成為他們眼中的英雄、「明星」,這令他們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興趣。
科研事業的進步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有持續的資金支持。沈南鵬表示,隨著未來科學大獎得到了科學家群體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這讓成立永久捐贈基金的預想變得水到渠成。作為2019年捐贈人大會輪值主席,沈南鵬表示,未來科學大獎將充分結合國際上的優秀案例,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適合大獎自身特點的解決方案,共同打造一個延續百年、千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此外,沈南鵬認為未來科學大獎要做出全球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中國不僅在科技轉換上誕生了一批全世界最優秀的科技企業,中國科學家在基礎科研最源頭的領域裡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
作為當今大中華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獎項,主辦方未來論壇希望藉助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啟迪科學精神、禮讚科學家,慶祝並分享科學成就,以科學精神影響大中華地區、影響世界、影響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