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薛其坤獲頒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1-01-14 生物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

►清華大學副校長、物理系教授薛其坤


1月15日,首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數十名全球頂尖華人科學家、諾獎得主以及眾多優秀企業家見證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清華大學副校長、物理系教授薛其坤,分別獲頒「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每人的獎金為100萬美元。

頒獎儀式莊重而感人,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感受到了對科學的尊重,以及正在崛起的中國對原創、具有突破性基礎研究的渴望。事實上,未來科學大獎設立的初衷也是源於此:尊重科學。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

其中,「生命科學獎」的捐贈人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紅衫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物質科學獎」的捐贈人為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鄧鋒、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

「生命科學獎」的捐贈人為盧煜明頒獎


盧煜明獲獎感言

►盧煜明發表獲獎感言

被選為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我感到非常榮幸。中國有很多卓越的科學家,所以,當評獎委員會打電話通知我獲獎的消息時,我真的非常驚訝。很榮幸。我還記得,當我還是醫學院一個低年級的學生時,我讀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簡悅威教授寫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的一艘慢船(a slow boat from China)」, 回顧了自己發現的旅程,這真的是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我開始對分子生物學研究感興趣,尤其是在產前檢測領域。很幸運,在後面的職業生涯中,我有很多寶貴的機會與簡教授互動交流。我的科研旅程始於大約28年前,當時我對非侵入式產前檢測很感興趣。當然,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生,我沒想到我從事這一研究會超過20年。所有的一切都始於我一個天真的想法,我認為自己可以給這個領域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我感到特別幸運,遇到了那麼多願意幫忙、善良的導師,比如來到現場的Kenneth Fleming博士、Sir John Bell以及Jim Wainscoat。尤其是Fleming博士,他甚至在我回到香港之後,還繼續給我提供指導和建議。我很高興他今天能來。

我職業生涯的一個關鍵時刻是我從研究細胞中的DNA轉向研究血漿中的游離細胞。實際上,我那時從英國搬回到香港,環境可能也發生了變化。我決定要冒一次險,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非常感激自己冒了這樣一次險。這項研究鼓勵我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去。

科學是團隊協作的結果。如果沒有我的全身心投入的團隊,我今天晚上是沒有辦法站在這裡的。我們已經一起合作多年了。我尤其要感謝Rossa Chiu與Allen Chan,我的朋友和夥伴。 

我還希望向他們的家人致歉。我經常在午夜給他們打電話,討論研究中的新想法。我很感謝Joseph Sung和Francis Chan,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支持我們的工作。  

我也很幸運地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合作者。我想特別感謝Charles Cantor,我們有過很多激動人心的頭腦風暴會議和討論,他也對我非常信任,我們的夢想最終實現了,非侵入性的產前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在2011年上線。

感謝阿姆斯特丹的合作者Cees Oudejans,他在胎兒表觀遺傳學的遺傳學標記物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感謝他與他離世的太太Ineta給予的友誼。感謝周代星,在早期利用下一代測序與我們合作進行非侵入式檢測測試。

我也很感激KF Wong博士,使得香港的公共衛生部門對非侵入式檢測產生興趣。也要感謝 Min Cui博士和Tony Yung,與他們的合作使得我們的發明能夠用於臨床。

我很幸運能夠在聖約瑟芬學校讀書,這所學校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聖約瑟芬學校的環境很自由,它的自由的精神讓我能夠走上一條科研探險的道路。我很高興,今天晚上,也有很多同學在這裡。

研究是一項壓力很大的職業,通常需要很多年來完成。因此,我也要感謝我的太太,她今天也來了。謝謝她的理解,讓我能夠在她面前闡述我的想法,甚至是在電影院。

感謝我太太的家庭,我的嶽父、嶽母,以及我太太的兄弟,能夠讓我與我的太太約會。也感謝Cedric Yiu介紹我和太太認識。

感謝各位觀眾聽我的介紹。

最後,對於我的哥哥Eric,還有我的父母,我也要表示感謝。因為我作為醫生選擇的是一種非常規的職業。我要非常感謝我的父親,我也想把這個獎項分享給他。他在去年8月中旬中風,我告訴了他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消息,他很高興。不幸的是,他在去年11月過世了。今天在這裡,我想感謝我的父親。我在這裡領取這個獎項,他一定會非常高興。

 謝謝!


「物質科學獎」的捐贈人為薛其坤頒獎

薛其坤獲獎感言


►薛其坤發表獲獎感言


我叫薛其坤,薛寶釵的薛,也是薛丁格的薛。50多年前,我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家鄉非常貧窮。我就像一隻小船從非常簡單的地方出發,停靠到濟南讀大學,隨後到孔子的家鄉曲阜工作。然後,我又來到了首都北京攻讀研究生,之後又東渡日本的仙臺,同魯迅先生做校友,在海外留學,攻讀博士。再然後,我又到美國的北卡做博士後。這隻船就這樣在地球上轉了一圈之後,最終落腳於北京,落腳於清華大學。今天,我代表我的團隊走到了這個崇高的舞臺上。我想說,我是特別幸運的人。所以,我感激,我感恩。

我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特別是我的媽媽,她雖然不識字,卻為我這艘小船賦予了生命。她還讓我識字,我還能說點英語,我感恩他們!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和我優秀的兒子!他們一直是我每天「7-11」(編者註:早7點上班、晚11點下班)工作強度下強大的支撐和精神的源泉。

我還要特別感謝今天來到現場的比我還要努力的夥伴,像賈俊峰、馬旭村等等,以及我的非常優秀、勤奮的博士、博後學生們,今天有70多位來到了現場。

我還要感謝我在理論研究上的合作者,大家今天看到(張)首晟也在場。還有我在國內外的合作者們,他們在不同的階段都幫助過我。

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兩位導師,陸華教授和櫻井教授,他們在我這艘小船不好用的時候修理修理,使小船在關鍵的時候保持正確的方向。

很多人在我的一生中給我提供過幫助,包括我所在的學校——清華大學,原來的物理所。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的親戚、我的領導,都給了我很多幫助。

在此,我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是第一次參加「未來科學大獎」的頒獎典禮。我想藉此機會代表一個科學家感謝「未來科學大獎」,感謝「未來論壇」,特別要感謝「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者們。我知道,你們做的事業,像我們做的研究一樣,非常得不容易。但是,你們用無私的奉獻,在中國的科學發展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你們給我和盧(煜明)教授的不僅是沉甸甸的獎金,更多的是一種人文的情懷,這在中國的科學發展史上是一項裡程碑式的事件。他們希望科學家推動中國的科學,使中國的科學對世界文明、對人類進步做出貢獻,弘揚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我感謝你們!

在座的還有外國朋友,他們也知道中國的科學家在世界上是最幸福的。中國的科學正處在黃金時代,我本人就是這個黃金時代的幸運者。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獲得「物質科學獎」獎。這筆沉甸甸的獎金又給我這隻小船注入了核反應堆式的動力。我會以今天作為新的起點,把我的小船加足馬力,奔向未來。

我想,50年以後,我這隻小船再次來到這個舞臺,把盧教授拿到的「生命科學獎」再囊括到我的手中。

謝謝!

丁洪


李凱


饒毅


王曉東


夏志宏

相關焦點

  •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來源:新華網 2016-9-19 閻冬  歷經一年半的嚴格提名、篩選和評審,中國首個由大陸企業家、科學家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大獎——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並正式揭曉獲獎科學家名單。「物質科學獎」由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得,「生命科學獎」則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獲得。
  • 視頻|未來科學大獎:清華薛其坤、港中大盧煜明分獲百萬美元
    9月19日下午14時30分許,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獎金的使用方式不受限制。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獲獎者是從收到的將近700份提名中不斷縮短名單選出的。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新增評委:薛其坤、莊小威、張壽武
    本文圖片均來自未來論壇微信公號已經走到第4個年頭的中國「未來科學大獎」迎來了三位新的科學委員會委員: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清華大學物理學家薛其坤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張壽武。他們將分別擔任三個子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的評委。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憑藉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在2016年捧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質科學獎,並在頒獎典禮上說道:「沉甸甸的大獎給我這艘沂蒙小船注入了核動力。」薛其坤團隊還在不久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中國諾獎」揭曉:清華薛其坤、港中文盧煜明獲獎
    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獲獎者是從收到的700份提名中不斷縮短名單選出的。
  • 「中國諾獎」揭曉:清華薛其坤、港中文盧煜明分獲百萬美元
    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獲獎者是從收到的700份提名中不斷縮短名單選出的。
  • 「中國諾獎」公布 科學家盧煜明和薛其坤各獲100萬美元獎勵
    圖片摘自:www.nature.com2016年9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這個去年在北京建立的非盈利組織未來論壇(Future Forum)宣布,來自中國香港大學的病理學家盧煜明獲得生命科學獎,研究者盧煜明發現,來自胎兒的DNA能夠從母體的的血液中獲取,這項研究發現或為未來廣泛使用無創診斷來篩查孕婦血液,從而觀察是否嬰兒患諸如唐氏綜合症等障礙提供了一定的希望,目前來自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基於這項研究發現進行了超過100萬項篩查。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遼寧副省長拿下2020未來科學大獎 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遼寧副省長榮獲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在獎項評審過程中,有包括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與評議過程。
  • 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賽跑拿諾貝爾獎,誰能最先拿到?
    屠呦呦的獲獎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振奮人心,也可以拉開中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帷幕,目前國內已有多人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成就,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王貽芳已經獲得了未來科學大獎及獎金額高達300萬美元的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獎,這些大獎有著很強的指引作用,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王貽芳拿諾貝爾獎至少還需要幾年,畢竟諾貝爾獎很熬人,麥克唐納和梶田隆章從發現中微子振蕩到拿諾貝爾獎都用了十多年。
  • 遼寧省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遼寧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賽跑拿諾貝爾獎,誰能最快拿到?
    屠呦呦的獲獎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振奮人心,也可以拉開中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帷幕,目前國內已有多人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成就,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王貽芳近幾年來被人所知主要是因為他力挺中國建造超大型對撞機,他和楊振寧就中國要不要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爭論由學術討論延伸為社會話題。能夠和楊振寧針鋒相對力求建造超大型對撞機,可以看得出王貽芳是有些實力的。
  • 遼寧省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
  • 這地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
  • 科學突破獎公布,總獎金1875萬美元,中國科學家盧煜明獲獎
    2020年9月10日,突破獎基金會及其創始贊助者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的獲得者,為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將向他們頒發總計1875萬美元的獎金。突破獎被稱為「科學界的奧斯卡」(Oscars of Science),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每年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成就。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虞涵棋 張唯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獲獎評語: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 中科院院士、遼寧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遼瀋晚報)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 中科院院士、遼寧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遼寧省副省長盧柯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