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祖母陪葬墓發現已滅絕新種屬長臂猿遺骸

2020-11-25 中華網

2006年,考古人員在戰國時秦陵園挖掘了13個陪葬坑,其中12號坑內出土了很多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

此前從未在墳墓內發現過長臂猿,從在墓中的放置表明它曾被當作寵物飼養,可能因此加速了它的滅絕。

這種長臂猿被命名為富有象徵意義的「君子屬帝國種長臂猿」,這參考了長臂猿在中國傳統上的崇高地位

文章來源:科學網

本報訊研究人員在6月22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導說,在一個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古猿頭骨可能屬於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長臂猿,然而在過去的2000年裡,這種靈長類動物已經滅絕了。儘管在這段時間裡,其他幾種靈長類動物也相繼消失,但這種長臂猿將成為自上個冰河時代在距今12000年前結束後消失的第一種猿類。

2004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發現了一座大型墓葬,其歷史可追溯至距今2300年前至2200年前。該墓葬據考證屬於秦始皇祖母夏太后,而秦始皇墓及兵馬俑則位於該墓葬東北約50公裡處。

在這一西安的墓葬中,有一處古老「動物園」的遺蹟,裡面有豹子、熊和鶴的骨架,以及長臂猿的頭骨和下顎。在中國發現古代長臂猿的骨頭是很不尋常的,由英國倫敦動物學會保護生物學家Samuel Turvey和倫敦大學學院進化生物學家Helen Chatterjee領導的一個由倫敦動物學會、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中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小組,對這些骨骼進行了研究,試圖搞清它們到底屬於哪一種長臂猿。

相關焦點

  •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屬長臂猿新屬種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動物遺骸出土於陝西神禾原秦陵 屬於長臂猿新屬種 被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6月22日,美國《科學》雜誌官網發布消息稱,中英兩國學者的合作下,確認2006年在中國陝西神禾原戰國秦陵園出土的動物遺骸屬於一種現已滅絕的長臂猿新屬種。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考古現場一、西安挖出秦始皇祖母墓當年,西安財經學院在修建新校區之時突然發現了一道奇怪的古牆。眾所周知,歷史上的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地下安葬著無數的王公貴族,而後世更是出土過上千座古墓。
  • 當年西安出土神秘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專家:已滅絕動物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考古現場一、西安挖出秦始皇祖母墓當年,西安財經學院在修建新校區之時突然發現了一道奇怪的古牆
  • 考古發現秦始皇祖母墓,墓中發現一滅絕動物,專家大喜:太重要了
    夏太后是秦始皇嬴政的祖母,在歷史中雖然政治貢獻相對而言比較小,但是夏太后一生也算是榮華富貴了一輩子。夏太后的丈夫是孝文王,在去世之後夏太后也得到了厚葬。然而在2006年,考古學家打開了夏太后的古墓後,發現夏太后的墓葬規格在當時雖然十分崇高。可是有一個地方直到現在有很多人都不理解,那就是夏太后的古墓裡還有一陪葬品是長臂猿,這一發現讓專家們大呼太重要了。
  • 疑似秦始皇祖母寵物,國外學者看後大驚
    眾所周知在古代一些達官貴人死後會專門修建陵墓並用大量奇珍異寶陪葬這些出土後的珍寶會被考古學家當做歷史文物收納到博物館而在眾多出土的文物當中有一個最讓考古學家捉摸不透那就是2006年在陝西西安發現的秦始皇
  • 嬴政奶奶墓挖出神秘動物遺骸,形狀有點像人,專家:幾乎絕種了
    為此陝西省的專家們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去發掘西安其他的墓葬,這些年其實考古收穫非常的大,單單秦始皇的祖墳就發掘出了不少,比如什麼秦公一號大墓,還有什麼秦東陵等等,本文中我們將繼續介紹一個秦始皇祖墳,墓主乃是是秦始皇嬴政的奶奶,也就是秦國的夏太后。
  • 5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5種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步氏巨猿:現在已滅絕的史前大型靈長類動物,大約在距今一百萬年前就已經生存在陸地上,而它們滅絕的具體時間在距今
  • 剛在緬甸發現的新猴子品種已被列入瀕臨滅絕物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動物學研究》雜誌(Zoological Research)消息,科學家在緬甸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就科學而言屬於新物種的猴子。這鐘猴子剛被發現,就被宣布為瀕臨滅絕的物種。據專家計算,這個品種猴子的數量不超過200-250隻。
  • 廣州大角山發現叢葬大冢疑是鴉片戰爭犧牲將士墓
    廣州大角山發現叢葬大冢疑是鴉片戰爭犧牲將士墓但亦有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是自然災害集體死亡的遺骸。  這個墓冢是去年7月偶然發現的,在南沙大角山炮臺火藥庫西約50米的山坡上,當時正在作業的工人在挖土過程中發現一座大型墳墓,出土了一批魂壇。據工人回憶,原墓呈圓形,四周為石頭砌成,一百多個魂壇以六排三層整齊排放。  這些魂壇開始時未引起注意,有一些被破壞,骨骸被倒進海中已無法找回。
  • 5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圖3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在後來由於環境變化而走向滅絕。穴獅,是現代獅子的祖先之一,因其骨骼化石多被人在洞穴之中所發現而得名。現如今,人們曾經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之中發現了一具已經有著四萬多年歷史的冰凍遺骸,樣貌大體上保存較為完整,科學家期望能夠藉助日漸成熟的克隆技術,將穴獅重新「復活」帶回人間。
  • 我科學家發現黃芪屬一瀕危新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李志勇研究員領銜的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發現了豆科黃芪屬一瀕危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沙爾沁黃芪(Astragalus shaerqinensis L. Liu & Z.Y. Li)。據悉,該團隊在調查呼和浩特周邊植物資源時發現了這一新種。
  • 村民鋤地時發現黃土地帶有一絲血色,專家聽後:下面有大墓
    不過,眾多盜洞的出現也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地底這座墓必定是豪華大墓!進入墓室後,專家發現這座大墓果然不同凡響,雖然各個朝代的盜墓賊進進出出,盜走了許多寶貝。但專家還是在古墓中發現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各位不妨想一想,被盜兩百多次,竟還剩數千件文物,這墓主人生前到底是怎樣的雍容華貴啊!圖片來源於網絡: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文物2.
  • 俄羅斯孤島出土18世紀滅絕海怪遺骸,巨大骨架卻不見頭顱
    最近,一種曾被捕殺至滅絕的古老海怪,重新在一個偏遠的俄羅斯島上出現。當然,人們發現的是其骨架遺骸。白令海的指揮官群島地理位置偏遠,人們在當地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頭斯特勒海牛的無頭遺骸。這種體長達6米的海中巨獸在18世紀就已經滅絕。當時,儘管它們不害怕人類,卻依然是漁民和獵人的重點獵殺目標。
  • 俄羅斯孤島出土18世紀滅絕海怪遺骸,巨大骨架卻不見頭顱
    最近,一種曾被捕殺至滅絕的古老海怪,重新在一個偏遠的俄羅斯島上出現。當然,人們發現的是其骨架遺骸。白令海的指揮官群島地理位置偏遠,人們在當地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頭斯特勒海牛的無頭遺骸。這種體長達6米的海中巨獸在18世紀就已經滅絕。
  • 才被命名就已極危 西雙版納發現斑果藤屬新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斑果藤屬是亞洲特有屬植物,分布於印度至我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含有9種和1亞種,我國原分布有3種,在雲南都有分布。日前,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人員的新發現,為斑果藤家族添了新成員。
  • 5種讓人惋惜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現今有望通過克隆「復活」
    由於天生的繁殖能力低下與行動能力遲緩,一旦被人發現便難逃厄運。因此大海雀也成為人為獵殺至滅絕的又一物種。渡渡鳥,又稱作多多鳥,是僅生存在印度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在被人類發現不到200年的時間裡便被捕殺至滅絕。是自恐龍滅絕後最為著名的滅絕動物之一。目前,最完整的渡渡鳥遺骸曾被人拍出440萬元的高價。
  • 不足150隻,天行長臂猿成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
    在2018年8月22日奈洛比舉行的第二十七屆世界靈長類學會大會上,專家們經過嚴謹的討論確定了2018-2020年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名錄。近日,該報告首次公開發布。天行長臂猿作為2017年才被定義的新種位列其中,這也是中國本次唯一出現的本土物種。
  • 情侶為愛「殉情」,死前深情一吻,持續了2800年,專家發現時流淚
    在1972年6月,美國的幾位考古學家來到了伊朗進行考古行動,美國本身沒有多少年的歷史,大多數美國人都是外來的人口,美國的「本地人」也就是印第安人,幾乎都要被這些外來人口滅絕了。而伊朗從古至今便是靠近東方歷史的一部分,這裡古時候被稱為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