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秦始皇祖母墓,墓中發現一滅絕動物,專家大喜:太重要了

2021-01-10 詩詞大集匯

陸遊曾說:少時本願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很多人因為受到了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中的輪迴觀念的影響,不喜歡提到墳墓。甚至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陰暗的題材,很多人就不願意在生活中提到這樣的話題。其實在一些盜墓賊的眼裡,或者是在一些考古學家的眼中,墳墓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話題。

很多專家都喜歡把注意力放在墳墓上,仔細來算的話1911年民國政權建立之前,所有的墓地都算是古墓。在1911年之前,受思想的影響很多人的墓葬規格都非常的奢華。所以不論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學家,都覺得古墓的歷史研究價值非常高。一方面是文物價值超過了人們的想像,另一方面是後人可以通過研究文物去找到歷史真相。

我國目前知道的盜墓名人有很多,比如說出生於公元前232年的項羽。雖然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但是不可否認項羽曾經也打過秦始皇陵的主意。但後來項羽並沒有在秦始皇陵中討得甜頭,最後也就放棄了繼續挖掘秦始皇陵的計劃,最終於公元前202年去世。還有出生於公元155年的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曹魏政權奠基者。曹操曾經一邊打仗,一邊派軍隊去盜墓,從中挖掘來的文物和錢財都補充到了戰事方面。我國歷史上習慣性盜墓的名人還有很多。從中可以得出,墓地中的歷史文物價值本來就不應該被現代人所忽視。

1960年之後,秦始皇陵就已經被列為了國家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事實上除了秦始皇陵比較受人關注之外,秦始皇還有一位親戚的墓地,也同樣受外界關注。那就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地,在2006年時還引起了考古界和生物學家們的共同注意。

夏太后是秦始皇嬴政的祖母,在歷史中雖然政治貢獻相對而言比較小,但是夏太后一生也算是榮華富貴了一輩子。夏太后的丈夫是孝文王,在去世之後夏太后也得到了厚葬。然而在2006年,考古學家打開了夏太后的古墓後,發現夏太后的墓葬規格在當時雖然十分崇高。可是有一個地方直到現在有很多人都不理解,那就是夏太后的古墓裡還有一陪葬品是長臂猿,這一發現讓專家們大呼太重要了。

因為秦朝時期雖然也有活葬的說法,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用其他的替代品來代替。直接將長臂猿這樣活生生的動物做陪葬品的案例還是比較少的。最後在2007年時,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經過了歷史資料的研究,給出了一個更加客觀的說法。解釋稱在秦朝時期「君子為猿鶴」。意思就是說用長臂猿陪葬的方式來彰顯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非常崇高,就相當於是現代人所理解的龍,具有吉祥的意思道理是相同的。

古墓中的長臂猿遺骸經過基因檢測,生物專家們發現這已經屬於消失的新屬目,但卻可以代表中國古代殉葬文化中的一則內容,這也為當下生物學家研究我國動物歷史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
  • 當年西安出土神秘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專家:已滅絕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
  •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
    考古發現的四大「神仙」墓,呂洞賓墓在山西,孫悟空墓在福建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上古神話是杜撰出來的,神話中的人物也是虛構的,並不存在。然而,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幾位神話中「神仙」墓葬的出土,卻讓很多人開始疑惑起來,神話究竟是否存在?
  • 始皇祖母陪葬墓發現已滅絕新種屬長臂猿遺骸
    2006年,考古人員在戰國時秦陵園挖掘了13個陪葬坑,其中12號坑內出土了很多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此前從未在墳墓內發現過長臂猿,從在墓中的放置表明它曾被當作寵物飼養,可能因此加速了它的滅絕。
  • 嬴政奶奶墓挖出神秘動物遺骸,形狀有點像人,專家:幾乎絕種了
    為此陝西省的專家們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去發掘西安其他的墓葬,這些年其實考古收穫非常的大,單單秦始皇的祖墳就發掘出了不少,比如什麼秦公一號大墓,還有什麼秦東陵等等,本文中我們將繼續介紹一個秦始皇祖墳,墓主乃是是秦始皇嬴政的奶奶,也就是秦國的夏太后。
  •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即秦朝的開國皇帝嬴政的陵寢,就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當初秦始皇陵被民眾們無意中發現後,成為我國考古學界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一件重磅級新聞。
  • 秦始皇女兒的公主墓地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到底看見了啥?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1個統一天下,橫掃四方的皇帝,他建立的封建制度,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高的影響力。秦始皇去世之後,遺體被埋在陵墓裡面,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不過秦始皇去世之後,他建立的龐大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了。因為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用謀朝篡位的手段,獲得了皇帝的寶座,並且還做了一些禍國殃民的事情。
  • 陝西出土一頭骨,中國專家一頭霧水,後被美國學者認出
    在眾多的陪葬品中,有各種物件器皿,有動物,甚至還會有活人。曾經,陝西出土了一頭骨,中國專家看到後一頭霧水,後來卻被美國學者一眼認出了是什麼。發現古墓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考古行業開始逐漸發展成熟,隨著眾多大大小小的陵墓被發掘,各種各樣的文物被出土,中國的文物收藏越發的豐富,對過往的歷史研究也更加深刻了。
  • 陝西出土一頭骨,中國專家一頭霧水,美國學者卻一眼認出
    在眾多的陪葬品中,有各種物件器皿,有動物,甚至還會有活人。曾經,陝西出土了一頭骨,中國專家看到後一頭霧水,後來卻被美國學者一眼認出了是什麼。 各種出土的文物都具有較強的歷史研究價值,所以每次發現古代的墓穴,考古專家們都十分重視。在2006年,陝西發現並出土了一座規模性的古墓,從其墓銘志看來,墓主人大有來歷,是開國皇帝秦始皇祖母的墓。
  • 考古隊發現「墓下有墓」,最珍貴的卻不是黃金,專家至今沒搞明白
    說這話還要回到1992年,陝西寶雞的一處機械廠當時正在擴建施工,偶然間發現了一座古墓,等考古隊趕到後確認,這應該是一座明代官宦墓;稍顯遺憾的是,古墓已被多次盜掘,考古隊並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文物。正是這個原因,考古隊建議:建築工程可以繼續進行;挖土機再次工作,一鏟子下去後,這座明代古墓的下面居然又出現了另一座古墓,施工單位只能再次停止工作。
  • 考古人員在東晉墓中發現200多粒紅藥丸,專家說這就是長生不老藥
    《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中曾提出「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長生即不死,不死即不生,不生不死即長生不死。縱觀古今中外,追求長生不老的人不計其數,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埃及法老,亦或是現代科學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探尋獲得長生不老的途徑。
  • 秦始皇陵發現已46年,為什麼至今還不挖?德國核磁掃描專家:不能開
    這一過程持續了約200年,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橫掃六合,嬴政稱帝,才最終統一。;另一方面,當地也有一些關於秦始皇陵墓的神秘傳聞,而各種因素的結合也使得考古學家們面臨著一個困境,當地有一個關於神秘秦始皇陵墓的傳說,秦始皇陵墓裡有很多機關,一旦進入秦始皇陵墓打擾了這位古代皇帝的休眠,他們可能會有去無回,此外,秦始皇晚年追求永生,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秦始皇變得越來越虛弱,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要結束了,所以他命令人們在墓中放入大量的水銀,並利用浮力使棺材漂浮在水銀上,以確保屍體不會腐爛
  • 秦始皇陵中,竟然還有個「動物園」,很多動物極有可能已經絕跡了
    據資料顯示,秦始皇陵並不是嬴政一個人的,出土的兵馬俑身上刻的「月羋」和阿房宮遺址桶瓦上刻的「羋月」應該是一回事。這裡的「羋月」就史上著名的「秦宣太后」,歷史上「太后」之稱謂則始見於她。包括新發現的陪葬坑在內,其陪葬品以陶製品為主,另外還有大量的石制盔甲,而這些盔甲也再次印證了「軍事」在秦始皇生涯中的重要性。不過,對專家而言,這些石制盔甲笨重不說,還易碎,肯定不具實用性。
  • 中德雙方對秦始皇陵核磁掃描,專家:發現了陵墓內的一個大秘密
    其中,尤其是有關秦始皇陵墓的種種猜測,以及那些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更是得到一眾史學家的激烈辯論。  中德雙方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核磁掃描,專家表示:發現了陵墓內的一個大秘密!  中德聯合核磁掃描,竟發現秦始皇陵軍備庫  秦始皇帝陵被認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以及結構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  自從1974年被發現一直到現在,對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就沒有停止過,因此也不斷的有新的發現。
  • 遼寧一農場發現「無底洞」,專家看完後,笑道:大俠蕭峰墓無誤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再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皇帝制度在我國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古人的生活在現代人眼中永遠是個謎,尤其是那些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瓷器、金銀首飾等東西,如今即使有技術也無法完全複製,因此古墓中出土的文物讓人們格外珍惜
  • 考古挖掘一座秦墓,出土3把神秘寶劍後,被規定永久禁止進入
    而在考古過程中,那些古董文物都是當時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著。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它們代表的就是現場第一手資料。秦朝,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創造了很多的豐功偉績,但是為何在正史之中,對於秦朝的記載只有僅僅千字呢?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考古又獲重要新發現
    ,內蒙古後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四項重要考古成果取得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我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海岱及長江中遊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專家表示。山東滕州崗上遺址 海岱地區發現的大汶口時期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 崗上遺址位於山東省滕州市陳崗村,其中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積約 40 萬平米。2020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崗上遺址北部居址區和南部墓葬區進行了考古發掘,總發掘面積約1000平米。
  • 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原標題: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考古事業是我國了解古代的一大重要途徑,對於開採出來的文物,對於我們了解相應朝代或者時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湖南永興發現東漢古墓,就是考古事業上的一大發現!
  • 湖北工地發現古墓,墓中竟爬出一「千年神龜」,專家怎麼解釋?
    前言在自然界中,人類的壽命已經算是眾多動物中比較長的了,而有些種類的烏龜的壽命是比人類要長的,古代有詩歌寫道:靜養千年壽,重泉自隱居。描寫了有些烏龜可以活到上千年。但是貌似從來沒有人見過能活到千年的烏龜。在前幾年,有人就在湖北發現了一隻活了千年的烏龜,到底是真是假呢?
  •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屬長臂猿新屬種
    當年參與發掘工作的考古人員丁巖介紹,長臂猿的遺骸出土於一處陪葬坑中,墓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  長期對當時出土的長臂猿遺骸進行研究的動物考古專家胡松梅表示,經過3D建模和多年的對比分析,最終確認這些遺骸屬於一種已滅絕的長臂猿。「這也提醒我們,長臂猿滅絕的速度很快,需要我們加強對還生存著的長臂猿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