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考古事業是我國了解古代的一大重要途徑,對於開採出來的文物,對於我們了解相應朝代或者時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湖南永興發現東漢古墓,就是考古事業上的一大發現!

  2014年,永興縣電大工作站院內土方施工時發現一座古墓,在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後,文物專家推斷,該墓葬為東漢時期所葬,並出土了8件陶瓷、陶罐等實用器。

  郴州市文物處專家羅勝強介紹,依據墓葬形制、磚側紋飾和器物,此墓年代為東漢早中期,距今約1900年。墓葬是券頂磚室墓,分為前室和後室,墓 葬殘長2.4米,前室內寬2.24米,後室內寬1.76米,殘深0.3米。後室部分還壓在擋土牆的下面,無法清理。前室部分因塌方,已經損壞較多。是否存 在甬道和墓道難知。

  根據出土的陶器來看,在永興縣至今發現的東漢墓中,沒有出現這些類似的器物。此墓出土部分器物應該是實用器,如石案板、陶罐和陶投壺。專家認為,這一墓葬的發現,對了解東漢時期民間葬俗、三國時期的歷史以及考古發現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湖南永興發現距今1900年東漢時期百姓古墓葬
    湖南永興發現距今1900年東漢時期百姓古墓葬   記者17日從湖南省永興縣獲悉,在日前永興縣電大工作站院內土方施工時發現一座古墓,在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後,文物專家推斷,該墓葬為東漢時期所葬,並出土了8件陶瓷、陶罐等實用器。
  • 呂山驚現東漢古墓,墓葬全貌完整呈現,還有更多意外~
    挖掘過程中,正在清理墓道的工作人員似乎在泥土中有所發現。在甬道內厚厚的積土中,一抹皎色毫無預兆地出現在了大家眼前。研究人員小心地將它從泥土中清出,這是一件青瓷器具的碎片。景紀魁在查看後判斷:「大約是東漢晚期,對當時來說這個瓷器是不錯的,比較高檔。」
  • 成都發現超6000座各朝古墓,都出土了哪些寶貝?
    14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成都發現了6000餘座古墓,年代延續跨度長達2000多年! 來源:中新視頻 古墓是如何發現的?都挖掘出了哪些寶貝?
  • 王莽時期古墓發現一遊標卡尺,比外國早1600年,專家們興奮不已
    從西漢到東漢的過渡時期,曾經出現過一個短暫的由王莽控制的「新」王朝,這個時代由於社會動亂不已,因此考古專家做夢都想找到能夠作證這個時代的珍貴文物,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揚州邗江縣的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專家們發現了一座「新」王朝的古墓,其中一件青銅卡尺的出土更是讓專家們興奮不已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近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辦,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總店承辦的「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
  • 1900多年的古墓中,竟出土一把遊標卡尺?專家震驚:原來它在這!
    但從尺子上細節的人性化設計來看,無不透露著東漢時期人們的無窮智慧!而這一把遊標卡尺不管從外形上和使用上來看,均與現代的遊標卡尺如出一撤!而這一把東漢時期的青銅卡尺的發現,也為專家們研究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和度量史提供了物證。
  • 甘肅挖出100座古墓,一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卻成為珍貴國寶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豐富的文化以及各種瑰寶自然是不用說的,像是陝西、四川、北京,都是歷朝歷代王公貴族駐足停留的地方,發現些寶物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一個施工隊在甘肅挖掘出了100座古墓,從一具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考古工作者們卻把發現的這張破紙,視為珍貴國寶!一張破紙卻成為國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國地大物博,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資源。
  • 東漢古墓挖出沉睡千年巨蟒 發現者當場嚇傻(圖)
    據報導文物考察隊在千年古墓中考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驚天巨蟒,經研究,這是一條百年大蟒,到現在應該有180歲了,百年巨蟒所在的古墓是近兩千多年的東漢古墓,有語言傳出,這千年巨蟒是詛咒巨魔,這是真的嗎?據報導文物考察隊在千年古墓中考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驚天巨蟒,經研究,這是一條百年大蟒,到現在應該有180歲了,百年巨蟒所在的古墓是近兩千多年的東漢古墓,有語言傳出,這千年巨蟒是詛咒巨魔,這是真的嗎?
  • 麗江「大具為都古墓群」考古出土商周時期遺物1000餘件,還引出新...
    經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墓地葬俗較為特別,多座土坑出現分層葬,同時有二次葬,尚屬雲南考古中的首次發現。當前,考古發掘已暫告一段落,9月24日,作為此次考古發掘領隊的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閔銳來到麗江市圖書館,為麗江市文博工作者分享此次考古發掘收穫。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沿著歷史的長河,回到春秋戰國,感受考古魅力。
  • 考古發現秦始皇祖母墓,墓中發現一滅絕動物,專家大喜:太重要了
    其實在一些盜墓賊的眼裡,或者是在一些考古學家的眼中,墳墓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話題。很多專家都喜歡把注意力放在墳墓上,仔細來算的話1911年民國政權建立之前,所有的墓地都算是古墓。在1911年之前,受思想的影響很多人的墓葬規格都非常的奢華。所以不論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學家,都覺得古墓的歷史研究價值非常高。一方面是文物價值超過了人們的想像,另一方面是後人可以通過研究文物去找到歷史真相。
  • 直擊成都考古現場 發現唐宋時期「市政工程」
    11月22日,成都市鼓樓北一街的考古發掘現場,工人正忙於挖掘。為配合城市建設,經國家文物局同意,成都市考古隊從2017年7月開始對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鼓樓北一街(文化宮5號地塊)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發掘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
  • 十大考古新發現,期待一個誠意滿滿的「文博湖南」!
    近日,「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活動評選出了「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下灣遺址位於沅水中遊瀘溪縣浦市鎮北郊沅水左岸一處低矮臺地上,地處武陵山深處。出土的貝丘及大量動物遺存不僅反映了遠古時期武陵山地人類特殊的生存環境與生業經濟,更因一批極具價值的遺蹟、遺物而使其光芒四射。
  • 1986年,神秘古墓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家:這就是雙魚玉佩
    1986年,中國考古家就發現了一座神秘的遼國古墓,在出土的諸多珍貴文物中,最令考古家疑惑的是一件名為「雙魚玉佩」的文物。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的一村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黑洞,黑洞裡面是五顏六色的壁畫,看起來非常的古樸。當時就有人覺得這不是簡單的地下室,而是古墓。當地考古家聽說這一帶挖出疑似古墓的消息後立即趕來,經過鑑定。
  • 400平古墓被盜,盜墓者不識貨丟下此物,考古家:文物價值連城
    上個世紀80年代,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就發現了一座大型的古墓,這座古墓足足有400多平方米,從古墓的規格來墓主人不是富甲一方就是高官貴族
  • 古墓挖出「二十八星宿」,改寫中國天文史,考古家:這是宇宙模型
    可以說,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但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與二十八星宿的相關文物是發現於東周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說到曾侯乙墓,大家也非常的熟悉。這是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墓,是我國考古史上考古挖掘最重要的古墓之一,出土的文物多達2萬多件,是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之一。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而2000年後,山東一施工隊在對一座50米的山包進行基建時,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漢代的古墓,而這座古墓的考古也驚動了全世界。1972年4月10日上午,山東省臨沂文管所突然來了一個名為孟季華的中老年人,這個老人渾身都是泥土,但老人非常的著急,當時的文物管理人員還以為這是進來乞討的流浪漢。
  • 有一個新疆邊境縣,發現百餘座古墓,竟然是戰國至漢代墓葬
    不難想像,早期的西域,人類處於遊牧狀態,很少出現定居的族群,但在烏什縣亞科瑞克鄉卻發現眾多的古墓葬,只能證明人類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以定居的形式延續人類歷史的發展,不能不說這是一處刷新考古記錄的新發現。在這片古墓葬剛剛發現時,文物部門並未對外進行廣泛宣傳,只是在阿克蘇地區本地媒體報導過此事,可以說對外界還是鮮為人知。但由於公路改建,卻讓這片古墓群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 成都市區發現東漢早中期墓地 墓道與券頂保存完好難得一見
    保存完整的M3墓地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5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今年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成都市沙河東岸槐蔭路道路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目前,工作隊已掌握該漢墓群的基本情況。
  • 四川搶救性發掘600座崖墓 多數古墓已被盜
    四川搶救性發掘600座崖墓 多數古墓已被盜/5) "← →"翻頁 圖為2013年11月6日,成都新津縣鄧雙鎮大雲山,考古人員正在對被盜崖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