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召開2016年考古匯報會 郴州發現湖南最早壁畫墓
供圖/郴州市文物處 紅網長沙1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1月8日,在2016年湖南考古匯報會上,郴州市文物處考古人員介紹了在蘇仙區坳上鎮走馬嶺七組,距離郴州市區6公裡的一處古墓葬。墓壁後的牆體磚柱上有南朝彩繪壁畫,為湖南最早的壁畫墓。 壁畫上是兩個侍女圖像。左側年輕侍女呈站立姿勢,細腰,雙環髻,寬額,細眉,小嘴,下巴略圓,眉目清秀,雙手下搭,作回眸狀。
-
十大考古新發現,期待一個誠意滿滿的「文博湖南」!
最近,湖南考古又有了新動態! 日前,「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悉數亮相! 「考古迷」「文史迷」甚至對影視作品中 痴迷「盜墓」的朋友們 機會來了呀!
-
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出爐。此前備受矚目的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成功入選。 作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今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全網直播,向公眾呈現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成果。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分布圖(圖片來自於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彭亮)昨(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網站揭曉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入選《考古學》雜誌今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據蘭州大學官網12月11日消息:近日,美國《考古學》(《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2019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學者領銜、多家境內外科研院所參與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麗江「大具為都古墓群」考古出土商周時期遺物1000餘件,還引出新...
考古發掘「為都古墓群」的緣起時間倒回至2020年5月,玉龍縣大具鄉為都村大具中學在修建體育場過程中發現石棺墓並上報當地文物部門,玉龍縣文物管派員實地調勘後確認該處為一石棺墓地。(5米深的墓葬)2020年7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履行報批手續,隨後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為都墓地群」考古發掘工作。
-
甘肅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近日,美國考古雜誌《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考古調查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
-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2日 09:44 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布消息,「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當日啟動,由全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申報的31項參評項目被列為初評候選項目,湖北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項目位列其中
-
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原標題:考古發現東漢時期古墓 參考價值極其重要 考古事業是我國了解古代的一大重要途徑,對於開採出來的文物,對於我們了解相應朝代或者時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湖南永興發現東漢古墓,就是考古事業上的一大發現!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衡陽晚報10月22日訊(文/記者羅文鵬 通訊員王希 供圖/省文物考古所)記者從市文旅廣體局(市文物局)獲悉,「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今天正式公布,我市的「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成功入列。 在各考古單位自願申報、省考古學會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省文物局審核,全省共有10個考古項目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為其中之一。
-
湘西土司王城遺址現古墓群
考古專家認為,發掘出土的永順土司王故都——老司城遺址堪稱「中國的馬丘比丘」和「東方龐貝古城」。 >>發 掘 新發現遺址20多處 始建於公元1135年的老司城遺址四周是海拔1000多米的崇山峻岭,坐落於靈溪河畔的谷地。從1995年開始,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和湘西州文物部門對老司城遺址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2010年5月開始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
-
金圖解丨歷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都在咱河南!
金圖解丨歷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都在咱河南!2020.04.08 09:24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在北京揭曉
-
繼「資興市」後,郴州新添一「猛將」,被兩大城市群輻射影響
引言在這個以GDP為衡量標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湖南這幾年的表現尤為突出,在2019年曾獲得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第八的好成績,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好成績,離不開全省各個城市的貢獻,其中備受大家關注的城市就是郴州,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城市吧。
-
湖南永興發現距今1900年東漢時期百姓古墓葬
湖南永興發現距今1900年東漢時期百姓古墓葬 記者17日從湖南省永興縣獲悉,在日前永興縣電大工作站院內土方施工時發現一座古墓,在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後,文物專家推斷,該墓葬為東漢時期所葬,並出土了8件陶瓷、陶罐等實用器。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安徽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
-
北宋古墓發現過仙橋 過仙橋是什麼意思有何寓意?
北宋古墓發現過仙橋現場圖曝光,5月17日,湖南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寧鄉市寧韶高速二標段壩塘鎮南芬塘村楊家灣地段對一片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座東漢墓葬和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其中夫妻合葬墓的兩個墓室之間有一扇小窗,則是民間俗稱的「過仙橋」,意喻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表達了此合葬墓的夫妻希望來世再續前緣。罕見的「過仙橋」合葬墓考古人員考究,這座合葬墓有兩個墓室,之間本來是獨立的,因為有了一個「過仙橋」的小窗所以又是相連的。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夯土臺基1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上揭曉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6項入選項目。其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發掘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項目成功入選。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承辦。論壇上揭曉的年度考古新發現,歷來被學界簡稱為「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相比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六大」被指評選標準更偏於學術價值。
-
浙江: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原標題: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等10處遺址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