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2021-01-09 四川在線

渠縣城壩遺址發掘現場

城壩遺址出土東漢上釉磚

四川省渠縣城壩遺址漢闕

青塘遺址發掘現場

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夯土臺基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上揭曉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6項入選項目。其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發掘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項目成功入選。

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承辦。論壇上揭曉的年度考古新發現,歷來被學界簡稱為「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相比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六大」被指評選標準更偏於學術價值。

此次入選2018年六大中國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分別是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和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渠縣城壩遺址項目已獲得田野考古獎一等獎。此次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再度證明了它的價值。

【城壩遺址】

城壩遺址位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土溪鎮城壩村,201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間重要大遺址名單。2014年至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城壩遺址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清理包括墓葬、水井、灰坑、城牆、城門、房址,溝、窯等各類遺蹟400餘處。其中,有幾口水井的「年齡」超過2000歲,當地人從漢代一直使用到今天。

此次發掘出土各類文物1000餘件,最為難得的是發現了15枚漢代竹木簡牘,總字數近200字,可以清晰看到「河平二年」「競寧元年」等明確年代記載。這批竹木簡牘內容豐富,不僅有當時的法律文書、書信等,還有漢代的啟蒙識字課本《倉頡篇》。這是繼青川戰國木牘、老官山漢墓「扁鵲」醫簡之後,四川地區第三次發現竹木簡牘,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還在城壩遺址發現了「宕渠」文字瓦當,表明城壩遺址即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宕渠」城所在地。此外,蓋子、筐子、簍子等大量竹編器的出土,證明竹編工藝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渠縣一直傳承了2000多年。

另外五大考古新發現項目

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

出土葬式為蹲踞葬的人骨化石一具,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也是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還發現華南考古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萬年的廣東年代最早的陶器。青塘洞穴遺址全面展現了華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態特徵。

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首次發現史前獨木棺、發現同穴多「室」合葬墓。這些獨具特色的墓葬群與城河遺址發現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築、祭祀遺存等重要遺蹟共同構成了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體的完善的聚落形態。

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現四座大型夯土臺基,每座臺基之上坐落著規劃有序的圍牆院落和建築群,相當於四座相對獨立而聯繫密切的小型夯土臺城。建築群始建於廟底溝文化二期,可能為中國較早的宮殿或宗廟建築早期形態之一。發現大量精美玉器。

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

兩周時期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及墓地,大墓出土的金首權杖、青銅鍑、鐵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狀金耳環、金手鐲等飾物,具有濃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發現春秋早期最高級別的懸樂和最早的床榻。

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太子城遺址為近年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中後期高等級皇家城址,推測為金章宗避暑的行宮(捺缽)泰和宮,是第一處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天府早報記者段禎

相關焦點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項目獲選「2019年國外考古新發現」
    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入選項目、入圍項目及國外考古新發現名單。
  • 浙江: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原標題: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等10處遺址入選。
  •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2日 09:44 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布消息,「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當日啟動,由全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申報的31項參評項目被列為初評候選項目,湖北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項目位列其中
  • 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考古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等兩個考古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4月6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自1月3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之日起,歷經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和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成功入圍終評。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片來自於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彭亮)昨(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網站揭曉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老官山西漢木槨墓:首次發現扁鵲醫學體系醫術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網站了解到,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獲獎是繼2001年成都金沙商周遺址、2008年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後,成都在本世紀獲得的第三個考古界大獎。
  • 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出爐。此前備受矚目的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成功入選。 作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今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全網直播,向公眾呈現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成果。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近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辦,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總店承辦的「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安徽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考古又獲重要新發現
    中國文物報記者 徐秀麗中國北方地區已知最早的具備完整防禦體系的石城是怎麼布局的,滕州崗上遺址南部墓葬區發現哪些器物,七星墩古城遺址又有哪些新發現,孫家崗遺址墓地出土陶器有哪些特點……12月29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1992年,石峁遺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神木縣文體局等多家單位先後不下數十次對石峁遺址進行調查,徵集了一些具有龍山時代特徵的陶器、玉器及大量細石器等遺物。2006年,石峁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
  • ...白石崖溶洞遺址 「考古中國」聚焦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重大發現
    這是應用國際最先進的古DNA分析技術在中國考古遺址沉積物中提取古人類遺傳信息的首個成功案例。 小探方裡的宏大世界歷經兩年,研究團隊提交的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申請終於獲批。2018年夏天,團隊拿著文件準備大幹一場,卻無奈地發現目前正在管理溶洞的白石崖寺並不同意考古發掘。當地政府幫助與寺院溝通協商,研究團隊則一邊在甘加盆地進行考古發掘,一邊等待答覆。
  • 市勘測院順利完成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體建設項目勘測工作
    近日,市勘測院順利完成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體項目的勘測工作。禹會村遺址位於禹會區馬城鎮禹會村及前郢村,坐落於塗山南麓,2013 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20年度安徽省唯一入選「考古中國」項目並進入「十四五」項目庫。
  • 2019年的中國10大考古發現公布:中國古文明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等10項新發現入圍。在這些發現中,我最關注的是疥疙洞遺址、小南山遺址、石峁遺址皇城臺、平糧臺城址,因為四個遺址對於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墓地 未來或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在2012年之後,去年9月以來考古人員再度啟動對高山古城遺址的發掘。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高山古城遺址發現了早於目前成都平原寶墩文化第一期的考古學遺存,其中十二橋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確認,為目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所不見。  據悉,高山古城遺址已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 四川江口沉銀遺址入列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李慧穎)4月10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獲悉,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6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20分鐘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中國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良渚遺存類型豐富,遺址格局完整,揭示了中華文明國家起源的基本特徵,曾多次被列入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昨天(26日),經國務院審批,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良渚古城遺址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它又給中國文明史帶了什麼樣的意義?
  • 「考古中國」發布五項重大考古新成果 蚌埠禹會村遺址名列其中
    「考古中國」發布五項重大考古新成果 蚌埠禹會村遺址名列其中 2020-11-28 13:17:12   來源:蚌埠新聞網
  •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2020-12-31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 山西兩項目入圍
    原標題:「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  山西兩個考古項目入圍  夏縣師村遺址仰韶早期陶器  1月11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全國候選參評項目共31項,將產生20項進入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