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新發現,期待一個誠意滿滿的「文博湖南」!

2020-11-30 騰訊網

當日漸興起的「博物館遊」

變成了現代出行的一個標籤

一到節假日

看把湖南省博逼成什麼樣了

但這也在側面反映了

文化歷史湖南的魅力值正在攀升

最近,湖南考古又有了新動態!

日前,「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悉數亮相!

「考古迷」「文史迷」甚至對影視作品中

痴迷「盜墓」的朋友們

機會來了呀!

近日,「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活動評選出了「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臨澧縣傘頂蓋舊石器遺址

臨澧縣傘頂蓋舊石器遺址出土石製品現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圖)

傘頂蓋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佘市橋鎮荷花社區。傘頂蓋遺址面積較大、遺物數量豐富、堆積較厚、文化層連續,表明人類在此的生存行為活動複雜且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是一處「中心營地」的重要體現,在道水流域舊石器遺址群中具有核心性。

瀘溪下灣遺址

瀘溪下灣遺址遺蹟全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下灣遺址位於沅水中遊瀘溪縣浦市鎮北郊沅水左岸一處低矮臺地上,地處武陵山深處。出土的貝丘及大量動物遺存不僅反映了遠古時期武陵山地人類特殊的生存環境與生業經濟,更因一批極具價值的遺蹟、遺物而使其光芒四射。

嶽陽華容七星墩遺址

湖南岳陽華容七星墩遺址2019年發掘現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七星墩遺址位於嶽陽市華容縣東山鎮東旭村。七星墩遺址是湖南地區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圓內方」的雙城結構城址在長江中遊地區尚屬首次發現。聚落布局清晰,反映的聚落內部社會分層明顯,是文明化進程的重要標誌。

澧縣孫家崗遺址

孫家崗遺址墓地2019年發掘完工航拍照。(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孫家崗遺址位於澧陽平原西部,地屬常德市澧縣城頭山鎮大楊村。孫家崗遺址墓地的發掘,發現並確認了肖家屋脊文化「孫家崗類型」,從而填補了洞庭湖地區在夏代早期,即距今四千年左右考古學文化上的空白。

寧鄉羅家衝遺址

羅家衝遺址位於湖南省寧鄉市青山橋鎮青山社區一組。羅家衝遺址是近年來湘中地區發掘的地層疊壓清楚、為數不多的年代序列相對完整的遺址之一,根據典型遺物標本和碳十四測年數據,遺址主體年代自新石器時代末期延續發展至商周時期。

常德南坪墓群

常德南坪古墓D19發掘現場航拍圖。(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常德南坪墓群位於常德市武陵區芷蘭街道荷花社區(原南坪鄉南坪村一組和九組)。南坪墓群的發掘不僅搶救性清理了一大批西漢、東漢、唐宋墓葬,更出土了眾多時代特徵確定的文物,為研究本地兩漢臨沅城、索縣城、唐宋朗州的城市演變、歷史文化等提供了極為珍貴而可靠的資料。

臨武渡頭古城遺址

渡頭古城址發掘區俯拍照。(左北右南)

渡頭古城遺址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汾市鎮渡頭村武水河南岸,是一處以渡頭古城址為中心並包括周邊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遺址,年代為漢至六朝時期。渡頭古城遺址是臨武縣現存最早的古城址,是湘粵古道上現存僅有的、年代明確且保存完整的古城邑聚落遺址。

藍山五裡坪古墓群

五裡坪遺址M449出土陶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五裡坪古墓群是一處以漢晉時期墓葬為主的大型古墓葬群,位於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城東北。五裡坪墓群是湘南地區近年來通過科學考古發掘規模最大的古墓群,墓群年代跨度大,文化內涵豐富,具有重要價值:墓葬時代特徵明顯,墓葬分期及框架清晰,尤其是發現的28座紀年磚室墓,為湖南乃至嶺南地區少見,為周邊同時期墓葬研究提供重要參考標尺。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

衡東大浦洋塘山漢六朝窯址與墓群唐宋窯址Y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位于衡東縣大浦鎮淺塘村、薊江村、新民村。在該遺址發現了漢六朝墓群、燒制墓磚的馬蹄形窯,燒制印紋硬陶及青瓷的龍窯。印紋硬陶和青瓷窯址是湖南首次發現,填補了湘江流域早期青瓷窯爐的空白。

平江福壽山大湖坪遺址

平江福壽山大湖坪遺址宋元寺廟遠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大湖坪遺址位於湖南省平江縣福壽山頂,海拔高度1000餘米。發掘揭示出了宋末元初、明中晚期至清初等不同時期的寺廟遺蹟,陳氏族譜與考古發現相互印證,展現了寺廟遺址從宋元公共廟宇到明清家廟的變化過程。

看的還不過癮的話

先來湖南各大博物館嘗嘗「鮮」吧!

湖南省博物館

來省博遊覽的觀眾,絕對不會錯過的便是貫穿1樓至3樓的馬王堆墓坑。

省博的時代感給人驚喜,精彩的科技手段讓古老的文物更「時髦」了。以一比一比例還原的馬王堆墓坑,在陳設上還運用了3D投影技術,還原千年女屍辛追夫人出土時四層套棺的樣子,觀眾在3樓可以向下俯視內部結構。

省博的另一個鎮館之寶當屬皿方罍了。1922年,皿方罍在湖南省桃源縣因暴雨衝刷而在山間溝邊重見天日,輾轉中,器蓋和器身分存異處。之後,皿方罍的器身被人偷運至美國,顛沛流離近一個世紀,直至2014年,青銅重器終於重歸故裡,與器蓋合璧,在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50號

預約方式:在湖南省博物館官網、官方APP、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請您憑預約簡訊、有效證件及健康碼入館參觀。

開放時間:每周二到周日的9:00-17:00

長沙博物館

這裡是長沙人的文化自留地,長沙博物館的藏品以時間軸串聯文物、人物、事件,有血有肉地講述了長沙城這片土地的滄海桑田,描繪了長沙人自己的喜怒哀樂。

按傳統的理解,「商代象紋大銅鐃」稱得上是長沙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通高103.5釐米,重221.5千克,造型之精湛,氣勢之恢弘,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商代銅鐃中最大的一件。它被擺放在長沙博物館「古代史展廳」中的「青銅之鄉」部分,在一圈青銅器的包圍下處於絕對的「C位」,甚至長沙博物館的建築外形也是由大銅鐃的形象轉化而來。

博物館裡還展出了大量的長沙窯瓷器。長沙窯產出的瓷器並非價值連城,但它飽含著湖南人敢為人先的嘗試精神。幾千年前的長沙人就展現出了包容開放的心態,利用簡單的瓷器完成了「出口創匯」和「價值輸出」。所以說這些瓷器是『鎮館之寶』當之無愧,稱之為『鎮城之寶』也無妨。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長沙濱江文化園景區(新河三角洲)內

預約:請於長沙市博物館官網至少提前一天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憑有效證件在景觀塔(長沙市圖書館旁)內自助取票機處進行取票。也可憑身份證在景觀塔(長沙市圖書館旁)進行現場領票。

開放時間:每周二到周日9:00-17:00;停止售票時間:16:00;停止入場時間:16:30 ;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及農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閉館。

簡牘博物館

在紙張還未發明之前,除了甲骨和一些刻有銘文的青銅器,中國歷史大部分都記錄在這一片片竹製或木質的簡牘上。迄今為止全國已經發現了約30萬枚簡牘,其中20餘萬枚出土於湖南,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座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簡牘為一體的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似乎顯得有點深藏不露。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評價:「長沙簡牘博物館雖然建成開放不到二十年,但作為國內最具特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在國際學術界和博物館界都享有盛譽。」這樣的稱讚並不過譽。

湖南原本就是簡牘大省,中國只有湖南出土的簡牘能夠從楚簡到晉簡,貫穿整個簡牘歷史時代。長沙出土簡牘眾多,數量佔全國出土簡牘超過一半。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

預約:在簡牘博物館官網預約

開放時間:每周三至次周一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二閉館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

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號」是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最好見證,在「黑石號」上裝載的6萬多件中國瓷器中,長沙窯瓷器就佔了5萬多件。令人遺憾的是,幾經輾轉後,如今只有162件(套)回到了中國,而長沙銅官窯博物館是你在國內唯一能完整欣賞到它們的地方。

館正式開館,沉寂了千年的文物不再靜靜地躺在庫房,長沙窯的風採終於能夠得以集中展示。博物館一層集中展示了徵集回來的162件(套)黑石號沉船文物,其中有一件瓷碗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真主」字樣,是當年長沙窯出口外銷的佐證。

二層則是對長沙窯出土文物全方位地介紹,你可以直觀了解到古人是怎樣將一團泥燒製成一件瓷器,同時還有千件長沙窯文物精品讓人大飽眼福。

地址: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彩陶源村

門票:票價40元/人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閉館

醴陵陶瓷博物館

醴陵陶瓷博物館,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以陶瓷文化符號作表達的異形建築群——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的主建築之一,珍藏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物。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醴陵陶藝的星星之火一直閃耀至今,醴陵陶瓷博物館功不可沒。

館內珍品既包括高超制瓷水平的毛主席用瓷、周恩來使用的松樹勝利杯,劉少奇使用的蘭草勝利杯、鄧小平使用的紅楓葉勝利杯等國家領導人用瓷杯,也有大量為人民大會堂和國宴製作出的各款國宴瓷和國家禮品瓷等。

地址:株洲市醴陵市瓷谷大道(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西側約150米)

門票:40元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1:20,13:00-16:30;周一閉館。

湖南還有這些博物館,值得你去打卡……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地質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全新升級後的省地博設置了地球奧秘廳、地質礦產廳、地質環境廳、生命演化廳、礦物寶石廳、測繪地理信息廳六個常設展廳,以及礦石林和地小博自然科學探索中心。博物館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是人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的極好課堂。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杉木衝西路49號

中國書院博物館

中國書院博物館位於嶽麓書院內,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座展示中國書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內分為弦歌千年展廳、書院教育展廳和學術展廳,以及書院祭祀、藏書、刻書展廳等。館內展品也極為豐富,除了古代應試教材、珍貴古籍、文房四寶外,還有北宋真宗親筆題寫的「嶽麓書院」石碑、清代朱子造像等。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嶽麓書院內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範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包括生平展區、專題展區、舊址群等部分,現館藏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餘件,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

花炮文化博物館始建於2001年,是全國第一座花炮類專門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花炮生產、運輸、交易等工具實物、花炮作品、獲獎獎盃、生產工藝流程模型等圖片實物上千件。博物館內有花炮始祖李畋之墓,每年農曆4月18日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地址: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湘西分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地區級綜合類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內容有《古韻湘西》《風情湘西》《血性湘西》《土家古風》《苗鄉原韻》以及非遺《體驗廳》,全方位顯示了湘西州的發展歷史。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湘西經濟開發區

衡陽工業博物館

衡陽工業博物館是湖南省第一座工業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家在高科技產業園區內建設的工業博物館。博物館集工業歷史展示、工業遺產保護、科學知識普及、工業旅遊於一體。館藏各種工業遺存物3000餘件,一期共展出各類工業遺存實物300餘件,各種文獻資料、圖片近1000件。

地址:衡陽市雁峰區衡山科學城

相關焦點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郴州一古墓群入選!>近日,由湖南省文物局主辦,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總店承辦的「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在長沙召開。
  • 一場寶藏直播 數千萬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誕生
    今年適逢「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舉辦三十周年,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第一次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5月1日至5月5日,央視新聞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進行全程直播,在線 「雲考古」,邀請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誕生,吸引了三千多萬網友在線觀看。來自各地的評審專家們坐在各自鏡頭前,在大屏幕上完成了集結。二十個入圍的考古項目匯報人向評審專家和網友們介紹考古新發現。
  • 來看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16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石製品、木製品、哺乳動物化石、用火痕跡和植物種子,這些遺存構成了更新世早期人類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活畫卷。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領隊:王佔奎 雷興山迄今規模最大的西周單體建築基址、具有殷移民特色的普通「居址-墓葬區」、隨葬有精美馬車的車馬坑,以及發達的水網系統,這一系列的精彩發現,共同構成了我們對這一西周都邑性聚落人群構成和社會結構的新認識。
  • 廣東「南海I號」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出爐。此前備受矚目的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成功入選。 作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今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全網直播,向公眾呈現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成果。
  • 四川江口沉銀遺址入列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李慧穎)4月10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獲悉,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6個入圍項目匯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20分鐘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介紹,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在他看來,成立考古文博學院,可以使學科更加完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培養更成體系,「在一個單獨的學院,所有的教學資源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整合,教師的配備也趨向完善。」另一方面,他介紹,凡是成立學院,對於師資力量、教學資源都要求成一定規模,國內開設考古文博學院的幾所大學裡,教師隊伍都在30人以上,「這也就是要求,教師教學的領域要有相當的覆蓋面。」
  •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衡陽晚報10月22日訊(文/記者羅文鵬 通訊員王希 供圖/省文物考古所)記者從市文旅廣體局(市文物局)獲悉,「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今天正式公布,我市的「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成功入列。  在各考古單位自願申報、省考古學會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省文物局審核,全省共有10個考古項目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為其中之一。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來源:【文博中國】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為(按年代早晚排序):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在這裡,看懂湖南——新湘博「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策劃與...
    新館新陳列 大美大傳承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的誕生 上世紀末竣工,2003年對外開放的湖南省博物館陳列大樓,設五個常設展:馬王堆漢墓陳列、館藏書法(繪畫)陳列、館藏青銅陳列、湖南名窯陶瓷陳列、湖南十大考古發現陳列。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項目獲選「2019年國外考古新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 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
  • 湖南女孩以676高分選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 多地考古機構送上大禮包
    ,將為鍾芳蓉贈送《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一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T恤一件、文創抱枕一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官方微博發文稱,將為鍾芳蓉贈送《發現湖南系列叢書》一套 、湖南文物貼布繡一套。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稱,將為鍾芳蓉贈送江口沉銀三件套 《江口沉寶》文物圖錄、定製版手鏟、同款衝鋒衣。瀋陽博物院官方微博稱,將為鍾芳蓉贈送《新樂文化論文集》一本、新樂遺址的史上第一款木雕鳥的鑰匙扣。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四川大學考古學科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代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首次發掘,是近代中國考古學的先驅之一,迄今已近90年的歷史。四川大學的考古專業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於1960年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爭創世界一流學科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成都考古發現》報導的豐富的考古資料,揭示的是一個區域連貫的歷史。這種報導的方式,也將考古遺存由實物形態轉換為知識形態永久地保存了下來。  趙賓福(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教授)  編寫和出版考古報告,是田野考古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形成新考古文獻的唯一標誌,是發掘者應有的基本素養,是保護文化遺產的必然要求。
  • 博物館藏品與考古的故事
    講壇介紹 10月27日,「文博講壇」將推出第283期,題目為「博物館藏品與考古的故事」,主講人石金鳴。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安徽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
  • 金圖解丨歷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都在咱河南!
    金圖解丨歷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都在咱河南!2020.04.08 09:24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在北京揭曉
  • 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考古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等兩個考古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4月6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自1月3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之日起,歷經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和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成功入圍終評。
  • 成都老官山漢墓、石渠吐蕃石刻入選2013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分布圖(圖片來自於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彭亮)昨(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網站揭曉了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進校園」活動在吉大完美收官
    中國文物信息網訊 為進一步拓寬邊疆考古研究視野,豐富邊疆考古研究內容,交流邊疆考古研究心得,推動邊疆考古研究發展,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邊疆考古與中國文化認同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中國文物報社,於10月28日晚在匡亞明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進校園」主題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