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6 18:47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金妍
經過5月15日全天,5月16日上午的項目匯報和答疑解惑。5月16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按年代早晚排序,他們分別是:
遠古人類生活的完整圖景
——雲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發掘單位: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江川縣文物管理所
發掘領隊:劉建輝
特殊的埋藏條件使得我們有幸看到遠古時代的人類活動所留下的各種遺存:石製品、木製品、哺乳動物化石、用火痕跡和植物種子,這些遺存構成了更新世早期人類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活畫卷。當然,其中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百萬年前有人類加工痕跡的木製品,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突破性的發現,為遠古人類曾廣泛使用木製品的設想增添了強有力的實物證據。
遺址出土的石器
文明擴張的見證
——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
發掘單位:南京博物院、興化博物館東臺博物館
發掘領隊:林留根
山川、河流往往會成為古代文明分布的天然阻隔,因此不難理解在長江以北發現大型良渚遺址的重要性。大型排房、隨葬高等級玉器的墓葬、墓葬中殘缺不全的遺骨和燒骨、以及陶器中對地方文化因素的吸收,都拓展了我們對這一輝煌文明分布範圍及其崛起、擴張的原因和歷程的認識。滾滾長江,流淌著英雄的故事。
良渚墓地上層墓葬(西-東)
5000年前王國的偉大工程
——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餘杭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山東大學、南京大學
發掘領隊:王寧遠
正如埃及的金字塔那樣,古代的宏大工程往往超乎今人的想像,5000年前良渚人的這一形式獨特的水利工程顯然也屬於此類。影響範圍上百平方公裡、數百萬方土方的勞動量、因地制宜的營建技術和方式,這一當時規模無可比肩的宏偉水利工程,足以改寫中國水利史,也使我們毫不懷疑良渚社會的動員能力和組織力量。循著宮城-王城-外郭城-外圍水利系統的發現順序,對良渚文明的認識和視野也在一次次驚嘆中擴大,「良渚王國」的身影越來越清晰。
鯉魚山壩體
構建海南完整的史前文化史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館
發掘領隊:傅憲國
英墩文化遺存—蓮子灣文化遺存—橋山文化遺存的基本年代框架的建立,使得我們對海南史前時代的認識不再是一片空白。同時,所發現的人類遺骸及其遺物以及大量的水陸生動物遺存,加深了我們對古人在海南熱帶濱海環境生活特點及其與大陸關係的理解,這項發現有開創之功。
墩遺址貝殼堆積
古老都邑的新認識——陝西寶雞周原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王佔奎 雷興山
迄今規模最大的西周單體建築基址、具有殷移民特色的普通「居址-墓葬區」、隨葬有精美馬車的車馬坑,以及發達的水網系統,這一系列的精彩發現,共同構成了我們對這一西周都邑性聚落人群構成和社會結構的新認識。
鳳雛三號基址全景(上北下南)
古代礦冶工人的足跡
——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
發掘單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發掘領隊:陳樹祥
這裡敘述的是勞動者的故事。考古學者不斷發現的各類礦冶遺址和礦渣的分析結果還原了古代礦冶工人複雜分工的操作鏈條和高超的冶煉技藝。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留下了往來奔波的辛勞足跡,也帶著樸實的工具、原料和日常生活用品長眠於此,這在以往並未發現。
墓地航拍
西漢王侯的地下奢華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
發掘單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館、南昌市新建區博物館
發掘領隊:楊軍
劉賀是西漢一個身份獨特、經歷坎坷(從昌邑、長安到海昏,歷經諸侯王、皇帝、列侯)的特殊人物,他的墓葬在幸運地躲過了盜掘之後公之於眾。侯國城址,完整的墓園,完備的祭祀和陪葬體系,結構嚴謹、品類繁多、異常精美的隨葬品以及珍貴的文獻資料,使我們有幸可以身臨其境般感受西漢高級貴族生前的奢華生活、身後的複雜葬制以及地方諸侯與中央的關係。
金餅、麟趾金、金板出土情況
紫禁城始祖
——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
發掘領隊:錢國祥
這項重要發現向我們揭示了紫禁城始祖的誕生年月(三國魏晉)和早期面貌。單一宮城、「建中立極」、多重宮門,開創了都城宮殿布局的一個新時代,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古代都城布局一千多年。
魏晉與北魏宮城西牆與河渠遺蹟(由東向西)
大遼貴妃的長眠地
——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
發掘單位: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錫林郭勒盟文物站、多倫縣文物局
發掘領隊:蓋志勇
墓誌鐫刻著顯赫的家世,金冠玉帶顯耀著不凡的地位,金口銀蓋流淌著宮廷的氣息,晶瑩剔透蕩漾著異域的風情。
貴妃蕭氏墓誌
發現英雄軍艦
——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發掘單位: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周春水
幾十年來,發現甲午海戰的英雄軍艦「致遠艦」不但是考古人,也是國人的普遍願望。此次成功發現並非偶然,是我國水下考古裝備、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提高,結合前期工作積累的必然結果,是考古學與海洋物探等技術相結合的成功案例。在2015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致遠艦」的發現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
揭露的一段艉部船殼
據文博中國微信公眾號
1463395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