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發現黃芪屬一瀕危新種

2020-08-28 張掖農業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李志勇研究員領銜的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發現了豆科黃芪屬一瀕危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沙爾沁黃芪(Astragalus shaerqinensis L. Liu & Z.Y. Li)。

據悉,該團隊在調查呼和浩特周邊植物資源時發現了這一新種。該種生長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沙爾沁鄉,植株具有多達25片小葉,花冠白色,莢果圓弧形彎曲,種子黃色,無斑點,與達烏裡黃芪有顯著的區別。該種為豆科黃芪屬植物,黃芪屬是目前已知被子植物中較大的一個屬,全球有3000餘種,中國有278種、2亞種和35變種2變形,內蒙古有40種、7變種、1栽培變種。

據悉,目前,該種僅發現於土默特左旗,且數量非常稀少,野外已很難見到。在植物區系研究中,該種屬內蒙古特有種,根據瀕危等級標準,其瀕危等級為極危,亟待開展保護研究工作,以防野外滅絕。專家建議應儘快開展該種植物生殖、生態方面的研究,為新種的繁殖和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昆蟲新屬新種
    新華社昆明9月23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科學家發現了昆蟲的一個新屬兩個新種:新屬命名為「麗眼蝶屬」,兩個新種名為「金光麗眼蝶」「雲南榆綠天蛾」。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雜誌》上。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極度瀕危的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記者趙珮然)一個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該成果於18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ZooKeys》上。
  •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2019-03-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中新網昆明3月28日電 (馬興達 申健勇)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發現一西番蓮屬新種勐海西番蓮。該新種目前已知的個體數極為稀少,瀕危等級被評定為極危。
  • 雲南發現舞花姜屬植物新種
    新華社昆明1月6日電(記者姚兵)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新種,將其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相關科研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多樣性雜誌Taiwania上。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的花。
  • 才被命名就已極危 西雙版納發現斑果藤屬新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斑果藤屬是亞洲特有屬植物,分布於印度至我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含有9種和1亞種,我國原分布有3種,在雲南都有分布。日前,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人員的新發現,為斑果藤家族添了新成員。
  • 新近發現植物新記錄種12種
    歷時三年的外業調查摸清了全市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植物資源家底。本次調查共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還發現了廣東省新記錄種2種,深圳新記錄屬3屬(每屬各發現1種),深圳新記錄種7種。  全市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  調查結果顯示,共發現廣東省新記錄種2種,分別為灰巖粗毛藤、黃唇線柱蘭;深圳新記錄屬3屬(每屬各發現1種),分別為:南山藤屬(南山藤)、地寶蘭屬(地寶蘭)和叉柱蘭屬(德基叉柱蘭);深圳新記錄種7種,分別為紫丹、隔山香、異色線柱苣苔、崖柿、寬葉十萬錯、南方鹼蓬和小草海桐。
  • 科學家發現桔梗科半邊蓮屬植物新種
    半邊蓮屬(Lobelia),包含400多種,為桔梗科(Campanulaceae)的第二大屬,廣泛分布於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屬長臂猿新屬種
    2200年前古墓現已滅絕長臂猿遺骸  動物遺骸出土於陝西神禾原秦陵 屬於長臂猿新屬種 被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6月22日,美國《科學》雜誌官網發布消息稱,中英兩國學者的合作下,確認2006年在中國陝西神禾原戰國秦陵園出土的動物遺骸屬於一種現已滅絕的長臂猿新屬種。
  • 新疆發現多個植物新屬種 包括天山糖芥
    經過最新確認,屬我國尚未記載的物種。  研究人員經過形態解剖,查閱相關植物志及國內外相關標本及諮詢類群專家後,確認新發現的物種分別是紫草科土庫曼狼紫草、十字花科天山糖芥、菊科犁形棘頭花、茜草科盾苞茜和輪葉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屬和棘頭花屬為我國新記錄屬。
  •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 安吉發現植物新記錄,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近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兩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分別是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蘭科植物象鼻蘭。此次發現於我縣龍王山。淡紫色橫紋的花朵成串排列,蕊柱細長帶有鉤頭,好像捲曲的大象鼻子,這就是象鼻蘭名字的由來。
  • 在雲南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科技傳真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聯合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上分別發表文章,描述植物新種大圍山梧桐和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目前,全世界已知有梧桐屬植物18種,中國記錄有10種。
  • 新疆發現多個植物新屬種 包括十字花科天山糖芥
    經過最新確認,屬我國尚未記載的物種。-研究人員經過形態解剖,查閱相關植物志及國內外相關標本及諮詢類群專家後,確認新發現的物種分別是紫草科土庫曼狼紫草、十字花科天山糖芥、菊科犁形棘頭花、茜草科盾苞茜和輪葉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屬和棘頭花屬為我國新記錄屬。
  • 斯裡蘭卡發現新種捕鳥蛛:大小和人臉相當(圖)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在斯裡蘭卡北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捕鳥蛛品種,其大小和人臉相當。這種捕鳥蛛的足部伸展開長度可達8英寸(約合20.3釐米)。這種身上有著精美花紋的蜘蛛屬於一類被稱作「華麗雨林」的屬,生活在樹上,主要的分布區域位於印度和斯裡蘭卡。
  • 科學家在寮國中部喀斯特地區發現肉質多漿竹類新屬
    全球約有120餘屬、1600種竹亞科植物,它們與水稻、小麥、玉米、甘蔗等同為禾本科。竹類植物具有經濟價值,可用於建築、筍用、造紙和編織等;竹子更以其罕見的開花特徵聞名。雖然科學家在竹類植物中已發現了較高的多樣性,但未報告過肉質多漿的竹子。2012年,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索邦大學的博士Thomas Haevermans等,在寮國中部甘蒙喀斯特地區野外考察時,注意到一種獨特且新穎的竹類,並聯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德銖。Thomas Haevermans、李德銖等協同來自寮國、裡約熱內盧的科研人員組成國際合作團隊,對該竹種進行研究。
  • 西雙版納發現一極度瀕危新物種
    短梗豹藥藤植株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申健勇、王文廣、馬興達等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開展「西雙版納地區本土植物全覆蓋保護計劃」目標植物調查工作時,發現一鵝絨藤屬疑似新種
  • 我州這裡發現一新物種,僅50株左右!
    先花後葉的梧桐屬植物經過多年的觀察並通過形態學研究和初步的分子生物學比對該種為一尚未描述的梧桐屬新物種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大圍山梧桐主要分布於大圍山地區的河口(模式產地)、個舊、馬關3縣市種群數量較少(約50株)
  • 【中國新聞網】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中國新聞網】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2020-05-13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 中藥資源普查發現新屬種——河南發現蘭科植物新屬種分布
    醫藥衛生報訊 記者9月8日獲悉,河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鄭州大學工作隊在河南省伏牛山區木札嶺新發現一種腐生蘭科植物在我省的分布,經鑑定為蘭科虎舌蘭屬植物日本虎舌蘭。現版《河南植物志》和其他相關文獻並無該屬種在河南的分布記載
  • 版納植物園發現蘭科新種及中國新記錄種
    蘭科芋蘭屬全世界約有71種,中國分布11種,本屬植物地下具一個球形或卵圓形的塊莖,地上部分具1枚葉,葉多為心形,在開花後長出,旱季凋落,花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