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更願意把時間花費在未知的事情上,越是奇怪的東西越能引起眾人的好奇心。對於這一點相信各位都認同,從古至今人類對於神秘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為解開奧秘或者真相,一些人甚至願意以生命去冒險。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這樣的地方,充滿了神秘和詭異!
圖片:冒險劇照
一、荒地下的大墓
既詭異又神秘,那古墓一定首當其衝!對很多人來說,都想下墓探險一番,感受一下古墓裡的氛圍。不過,古墓裡可不是好玩的,稍不注意觸碰機關可能就會丟了性命。
眾所周知,陝西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共有十四個王朝定都於此。所以陝西的歷史珍寶特別豐富,意外挖到古墓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圖片:意外挖到古墓劇照
1. 奇怪的荒地
陝西境內有個小村落叫「南指揮村」,村子裡的大部分人都以務農為生。在村外有一塊荒地,村子裡的人都知道這塊地是「不毛之地」,千百年來連根野草都不長。
之前,有村民想利用這塊荒地,開墾成農田。不過在灌溉、撒種子及施肥之後,壓根就沒有幼苗長出來。不僅如此,連生命力頑強的野草也不見蹤影。
時間長了,村民慢慢遺棄了這塊地,不再費功夫折騰。不過,有些農民認為,這塊地之所以種不出莊稼,是因為它「邪門」。在老人看來,凡是詭異的地方都與「鬼怪神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村子裡的人沒事都不會到這荒地上來,也不許小孩到這裡玩耍。
圖片:荒地劇照
2. 古墓現世
在1976年時,有位趙姓的村民想要取土,便推著鏟車來到了這片荒地。幾鏟子下去,村民發現了詭異之處,這土質比較硬,而且黃色泥土中還含著血色,並且還裹著碎石塊。趙伯伯越想越不對勁,連忙離開了荒地,片刻都不敢停留。
幾天後,趙伯伯在村子談起此事,當時一位考古專家路過,碰巧聽到了這事,便覺得事有蹊蹺,懷疑那不同顏色的土壤極有可能是夯土。
可能大家不知道夯土是什麼,其實就是被打實了的泥土,就是為了保護地下的陵墓不被雨水浸透。隨後,專家召集一支考古隊趕到事發現場,這一勘察,果然有重大發現,下面是一座巨型古墓!
圖片來源於網絡:夯土層
二、秦公一號墓
1. 跨越千百年的盜洞
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專家面色有些濃重,因為發現了大大小小的盜洞,據統計共有兩百四十七個。最早的盜洞是漢朝時期打的,而最晚的則是明清時期,跨越了千百年。
盜洞都有這麼多,可見這陵墓中的文物估計已經所剩無幾。不過,眾多盜洞的出現也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地底這座墓必定是豪華大墓!
進入墓室後,專家發現這座大墓果然不同凡響,雖然各個朝代的盜墓賊進進出出,盜走了許多寶貝。但專家還是在古墓中發現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
各位不妨想一想,被盜兩百多次,竟還剩數千件文物,這墓主人生前到底是怎樣的雍容華貴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文物
2. 墓主人之謎
因為此墓被盜次數實在太多,專家們在清理棺槨後,打開棺蓋發現裡面的遺骨不見了,僅剩一個股骨。想要以此推斷墓主人的身份猶如登天之難!專家們非常失望,不過,轉折來得也很快,專家們在發現的石磬上看到了銘文,有一句是「共桓是嗣」,這句話直接解開了墓主人的身份!
翻譯之後,這句話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繼承人」,這麼一來就很好理解了,墓主正是秦景公。所以後來專家就將此古墓命名為「秦公一號大墓」,在《秦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秦景公是先秦時期的君主,一共在位40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秦公一號大墓
3. 黃腸題湊
專家在古墓中找到了許多珍寶,其中就包括「黃腸題湊」葬具,而且是其規模等級是最高的!「黃腸」注重材料以及顏色,所以採用的是黃心柏木,而「題湊」則注重木頭的擺放形式。所以「黃腸題湊」就是指用黃心柏木以特定的方式堆砌起來,成一道厚厚的木牆。
值得一提的是,「黃腸題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喪葬規模,只有周天子一人能享用。也就是說,以當時的喪葬禮制,秦景公只是諸侯國的國君,是沒有權力享受如此喪葬規模的。但是秦景公還是用了,這表明什麼?說明秦國此時勢力強盛,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黃腸題湊
三、驚悚之處
專家在古墓中不僅發現了大量文物,還發現了大量遺骸,在陵墓的第二層,專家先發現了一個頭骨,而後又找到了一些殘缺的遺骨,經過清理,共有二十具屍骸,專家推斷,這些人應該都是殉葬者!
隨後在進一步的挖掘工作中,專家又發現了一百六十六具棺材,打開棺蓋後發現裡面的屍體都是蜷縮著下肢。也就是說,這些人同樣也是陪葬者,只不過多了棺木裹身。
專家在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那二十具沒有棺木的陪葬者,其身份應該是奴隸,在祭祀完成之後被殘忍殺害。而那些有棺木的則是自願殉葬者。
上百多人殉葬,這算是超大規模的殉葬了,這反映出了秦國當時的繁盛之局,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秦國統治者的殘暴。據研究發現,在秦朝建立之後,殘忍的人殉制度才慢慢被取締,轉而用「陶俑」進行陪葬,發現的「兵馬俑坑」就能印證這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秦公一號大墓陪葬棺木
四、總結
當然,此大墓不僅以活人陪葬,還以活馬進行陪葬,甚至還有真車,由此足以見得秦景公的殘酷無情!不過,這也是當時社會背景使然,已經形成了風氣,秦景公只不過是緊隨大流而已,也不能全然怪罪於他。
以當今的視角來看,人殉制度除了殘暴還是殘暴,百害而無一利!我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思想,是因為時代變了,人類的文明也發生了改變。
若是以當時的視角來看待此事,或許我們還會以此自豪!畢竟,百人殉葬,規格之高,足以讓人震驚。就像如今我們盛行的一件事,如果後世思想發生了改變,也會轉過頭來批判我們所做的事情。各位,你們說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