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洩露了我的位置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視覺中國供圖

如果不是南京警方抓到了犯罪嫌疑人,陳慶(化名)可能到現在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被找到的」。

2018年1月20日,在南京做生意的陳慶在一家飯店吃夜宵時,被幾名討債人團團圍住,於是報警。民警到現場之後了解到,陳慶平時喜歡用一款知名手機聊天工具,討債人就去網上購買了一款針對該聊天工具的定位軟體,實時定位了陳慶的聊天帳號位置。

果然,民警在討債人的手機裡發現這款名叫「App神探」的定位軟體,能對多款主流聊天工具進行實時定位。該案件引起南京警方網安部門重視,立刻對其開發者、銷售者、使用者等展開偵查。隨後,警方將開發「App神探」定位軟體的吳強(化名),以及用該軟體非法定位的其他9人抓獲。

據悉,這是國內破獲的首例非法侵入手機App獲取用戶位置信息,為調查公司、討債公司乃至涉黑涉惡團夥提供人員追蹤、技術定位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

「定位軟體」精確位置只相差20~50米

2018年3月26日,南京警方派員趕往青海省海東市,在當地警方支持下,從一處工棚裡抓獲了「App神探」開發銷售者吳強,現場繳獲電腦、銀行卡等作案工具。此外,還有9人因頻繁使用該軟體非法定位他人位置,也被南京警方抓獲。

鼓樓分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楊桂年說,從初步調查看,這款App軟體是針對手機即時通訊工具開發的,通過破解聊天應用程式的安全防護系統,侵入並從中非法獲取了被定位對象的經緯度信息,從而非法獲知某個人的具體位置,已經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30歲的吳強是江西上饒人,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員。因為喜歡黑客技術,偶然機會,他在網上看到有人賣手機聊天工具定位軟體,但使用功能很一般,於是他就想自己開發定位精度更高的軟體。

沒多久,他破解了一款手機聊天程序的位置信息防護系統,搗鼓出一款新的定位軟體,並命名為「App神探」,通過QQ群、微信群、聊天室等網上渠道銷售。

「用戶要先在App軟體上註冊成為會員,充值後才能使用定位功能。如果對方在線,定位一次只要1元;如果對方不在線,定位一次要10元。他後來還開發出針對多款主流聊天工具的定位功能,定位一次100元。」楊桂年介紹。

據警方多次偵查實驗發現:精確位置只相差20~50米。案發時,定位軟體在兩年間吸引了4000多名註冊用戶,其中充值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有近200人,涉案金額40餘萬元。

定位軟體被多個涉黑涉惡團夥使用

讓人驚訝的是,這款定位軟體不光被個人非法使用,還成為國內80餘家調查公司、討債公司實施不法行為的幫兇,幫其對目標人物實時定位。

更讓人震驚的是,國內多個涉黑、涉惡團夥也在用這款定位軟體,定位這些團夥要下手的目標人物位置信息,進而實施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

南京鼓樓警方梳理了4000多名註冊使用者,成功串併到另一起在南京使用這款定位軟體的案件。這是一家涉惡性質的討債公司,目前已被南京警方搗毀。

「這款手機App定位軟體的出現,給眾多手機App軟體服務商帶來巨大風險。」楊桂年說,當前手機上的App應用軟體多數開發原理是基於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而提供的增值服務。這款定位軟體使用的定位技術原理,可以在很多App應用軟體上使用,風險極大。

目前,吳強因涉嫌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被移送審查起訴;另有兩人因頻繁非法使用該軟體定位他人位置信息,被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移送審查起訴。使用該軟體非法定位並找到陳慶的3名「討債人」,也被依法給予批評教育。

江蘇警方表示,作為一種新型犯罪案件,該案的出現對如何有效防範黑客攻擊,如何有效保護每個App用戶合法權益,既敲響了警鐘,又提出全新挑戰,應該引起監管部門、App服務商和手機用戶的高度重視。

信息洩露的源頭在哪裡

現實中經常面臨這樣的問題,安裝App時未經用戶選擇,會自動獲取個人信息,比如精確定位、通訊錄、發送短消息等。這種App過度收集的個人信息,易被「黑客」找到漏洞開發定位軟體,這也是信息洩露的真正來源。

2018年8月23日,江蘇省消費者協會發布「關於手機應用程式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發布會。現場軟體檢測顯示,手機下載了100多個手機應用,其中79個應用可獲取定位權限。「簡訊和彩信」這一項,有23個應用可直接向通訊錄上聯繫人發送簡訊,有96個應用可直接發送彩信。點開「電話與聯繫人」一項,有14個應用可以監聽電話和掛斷電話。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獲取的個人信息中,「位置信息」和「讀取通訊錄和簡訊」最容易被讀取。

「現在大多數App都有獲取位置的權限,而且是精確定位,GPS定位可精確到10米。各個開發企業給予的理由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社交模塊的功能。」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陶若晨介紹,比如,一款閱讀軟體解釋,定位後可看到周圍人在讀什麼書,「但我們認為,想要實現這個功能,獲取大致位置權限就可,不需要GPS精確定位。」

對於「讀取通訊錄和軟體」信息,陶若晨介紹,大部分公司解釋,需要驗證碼,避免用戶重複註冊,同時可以對軟體推薦使用,「但這種情況,用戶通訊錄和簡訊,在軟體公司面前是完全透明的,建議消費者不要以這樣的權限獲取。」

「其實我們能看到的權限設置並不是全部,還有很多消費者完全看不到手機的權限設置,軟體就已自動安裝完畢。」江蘇省消協法援部工作人員傅錚說。

江蘇省消協投訴部主任張昊舒認為,絕大多數手機App在安裝前後,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會獲取哪些權限,以及獲取權限後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和風險。同時,軟體獲取權限時,也沒有給消費者選擇的機會,存在默認選擇的現象,這些都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定位軟體背後滋生犯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虛擬定位」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共有90條結果,包括詐騙、組織賣淫、敲詐勒索等各類案件。其中2015年1個案件,2016年16個案件,2017年25個案件,2018年47個案件,2019年1個案件。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6年7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90後苗濤在網上認識李某後建立「戀愛」關係。交往期間謊稱是北京人,長期生活在美國,並通過「虛擬定位」軟體與李某共享地理位置。取得信任後,編造在美國出車禍、為李某購買電腦和手機等物、為其奶奶及自己治病等理由,多次向李某借錢超過34萬元。法院判決顯示,苗濤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十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廣東佛山市。判決書顯示,從2017年4月到7月,出生於1994年的齊某夥同多人,以網絡招嫖方式介紹賣淫。其中,他們利用「天下遊」軟體虛擬定位到上述酒店附近,並通過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讓嫖客添加其為微信好友,通過微信向嫖客發布招嫖信息、與嫖客商談嫖資等事項,介紹賣淫人員進行性交易。截至抓獲,齊某等人共介紹賣淫人員性交易900餘次,共同獲利人民幣18萬餘元。

記者梳理發現,犯罪人員犯罪多是利用「虛擬定位」軟體招攬陌生人或得到陌生人的信任,從而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組織賣淫等犯罪行為。犯罪嫌疑人多為無業游民,也有大學生,年齡不等,獲利金額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江蘇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楊揚琴指出,由於「虛擬定位」功能技術含量較低,使得網絡上相關軟體泛濫,很容易成為犯罪人員實施各類犯罪行為的「工具」。

她建議,公安機關應加大對「虛擬定位」軟體的監管力度。對於各類程序提供者而言,應提高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不能等到有實質性的損失才引起重視,此時已產生許多較大社會危害。」

相關焦點

  • 誰洩露了我的位置?首例非法侵入手機App獲取位置信息刑事案件敲響...
    「定位軟體」精確位置只相差20~50米2018年3月26日,南京警方派員趕往青海省海東市,在當地警方支持下,從一處工棚裡抓獲了「App神探」開發銷售者吳強,現場繳獲電腦、銀行卡等作案工具。此外,還有9人因頻繁使用該軟體非法定位他人位置,也被南京警方抓獲。
  • 多位明星中招,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近日,多位明星因被不認識的人盜取航空裡程登上微博熱搜榜。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一方面,這位粉絲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性權益,致使他人造成損失;另一方面,明星的會員帳戶及密碼洩露涉及到侵犯個人隱私,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種可能是平臺方的信息保管不當,一種是侵權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信息,這些都屬於民事方面的問題。
  • 微信發原圖會洩露位置信息?官方回應!
    稀鬆平常的事情可是如果你喜歡給別人發照片原圖那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樣極有可能會告訴別人你本人在哪裡或者你在哪裡拍的照片昨天(1日)下午#微信發原圖或洩露位置信息#衝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和熱議據媒體報導,近日有消息稱微信發照片時選擇「發送原圖」可能會洩露拍攝定位有專家表示的確如此但需同時滿足3個條件手機GPS定位已打開拍照設置保存了地理位置
  • 行業觀察|歐科雲鏈OKLink: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
  • 歐科雲鏈OKLink:多位明星中招 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誰動了我的隱私信息?盜取明星航空裡程的事件,不僅僅是刑事犯罪的問題,同時也關乎民事侵權。
  • 這不是「騙局」,你的位置信息真的會洩露!
    近日在浙江省嘉興市「淨網2019」專項行動案件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警方首次披露了這個典型案例▼「警察同志,我被騙了海寧市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凌志遠解釋,「就像微信、支付寶等這些我們常用的APP,都可以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只不過每次請求獲取位置信息時,都會彈出一個窗口,詢問用戶是否『同意』。」
  • 《我就是演員》嘉賓遭洩露,導演大發雷霆,23位嘉賓全要換人?
    #一般綜藝在錄製之前,嘉賓被洩露的事情是經常會發生的。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綜藝可以密不透風,但是這一次還在籌備階段就遭遇洩露了,對節目的神秘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早前節目官宣了三位導師,分別是章子怡、於正、曾國祥,粉絲還是很期待的。但《我就是演員》的嘉賓還沒確定,具體的細節還在籌劃中,然而網絡上卻流傳著一份高達25人的邀請名單。上面寫著就是《我就是演員3》擬邀嘉賓,其中包含歌手、偶像、新生代演員等各行各業的人。
  • 亞馬遜攝像頭應用程式被曝出安全漏洞 會洩露用戶準確位置
    最近亞馬遜旗下安全攝像頭Ring的應用程式Neighbors被曝出現一個安全漏洞,並導致洩露該應用用戶的準確位置和家庭地址。據悉,在亞馬遜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ing之後,該安全攝像頭公司在2018年推出了Neighbors。該應用許用戶匿名提醒附近的居民注意犯罪和公共安全問題。
  • 袁農一句話讓鄭耀先醒悟,是誰把「風箏」機密洩露給了「影子」!
    電視劇《風箏》播到現在,誰是「影子」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劇中,全國已解放,鄭耀先仍未恢復自己的潛伏身份,多年來,他一直在尋找潛伏特務「影子」,但卻未發現任何關於「影子」的蛛絲馬跡。可袁農的一句話,讓鄭耀先終於有了眉目!
  • 洩露一點天機
    洩露一點天機作者/和翁俗語説,天機不可洩露,這其中一定是有道理的!具體的道理我們另外討論。出於多種原因,我雖然知道這其中道理的嚴肅性,但我也知道我的使命與責任,也可以説是我的特定角色,所以,今天才敢大言不慚的說出這句一反常理的話——洩露一點天機宇宙是有思想的!這只是天機的初步!
  • 我的世界:mc神秘的「閃電」之謎,2B2T雷聲漏洞,如何洩露坐標?
    所以,《我的世界》其實是擁有類地球一般的天氣系統,但你要知道的是地球上平均每秒大約誕生600次閃電,其中100次會擊中地面,這個概率其實要遠遠高於Minecraft中的閃電。然而,儘管「閃電」在《我的世界》出現頻率遠遠低於地球,但它的神秘程度卻絲毫不亞於地球。因為這種似乎可以改變基因的神秘現象在mc也獲得了印證:
  • 假設:中國和美國交換地理位置後,誰虧誰賺,誰的位置更好?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這樣一檔節目,某地方臺辦的《變形記》,今天我們也來一個變形記,把中國和美國的位置變一下,此時各位就可以打開你的腦洞,充分想像一下 ,這樣一變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呢?而中國到了北美洲後,情況則是這樣,加拿大為以示友好,可能首先會給你來上一根華子,表示他們的熱情,墨西哥正考慮以後北漂該幹些什麼,甚至一些小販連夜西渡太平洋,到寮國越南泰國發展業務,而處於美國位置的大中華,有華盛頓烤鴨,俄亥俄肉夾饃,佛羅裡達煲仔飯,密蘇裡火鍋,蒙大拿羊肉串,一系列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相繼出現,這些戲劇性的畫面,先不論現實與否,如果真發生了,你覺得會是誰賺誰虧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什麼仇什麼怨,前員工洩露大疆原始碼被罰20萬
    目前該員工已自首,此次洩露事件給大疆造成經濟損失116.4萬元人民幣。法院於近日作出一審判決,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大疆前員工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20萬人民幣。公司原始碼被員工有意無意洩露的事件太多了。4月22日,B站的網站後臺工程源碼遭惡意洩露,被一個名為「openbilibili」的用戶放到了開源項目平臺Github上。
  • 國家級數據洩露發生了,原來這就叫世界末日
    但真正的末日,也未必就是想像中的一番血雨腥風,在宅宅看來,一次國家級數據洩露足矣。啥級數據洩露,遭罪的總是老百姓在講究以和為貴的今天,戰爭這倆字距離我們已然遙遠......然而,真的很遠嗎?據報告顯示,已知的62%的數據洩露與黑客攻擊有關;81%的的數據洩露涉及到撞庫或弱口令。直到近幾年,人們使用密碼的習慣依然不太好,絕大部分人並沒有養成定期修改密碼的習慣。在行業分布上,金融行業首當其衝,24%的數據洩露事件和金融機構有關;其次是醫療保健行業15%;再往後是銷售行業15%以及公共部門12%。其中醫療行業是勒索的重災區,真可謂「不給錢就撕票」。
  • 物聯網安全:位置隱私保護概述
    例如,某數據部門通過分析不同時間段的GPS位置數據來分析不同職業群體的飲食習慣;通過數據挖掘,可以發現相同的職業群體經常在相同或者不同的時刻出現在同樣的地方。因此,當這種位置關聯被利用後通過再次挖掘,就可以分析出用戶之間的社交關聯。一旦社交關聯被披露,更多的敏感信息將面臨二次洩露的風險。
  • 微信發送原圖可能「出賣」你的位置?微信發圖片怎麼關閉位置信息
    【記者體驗】  滿足三個條件 可獲取位置信息  專家認為,傳微信發照片時選擇「發送原圖」可能會洩露拍攝定位,前提是同時滿足3個條件:手機GPS定位已打開、拍照設置保存了地理位置、發送原圖。對此,有網友表示擔心,不發原圖不清晰,發了原圖怕洩露隱私;也有網友認為,無所謂,能讓自己發原圖的都是熟人;還有網友扎心提問:有人在乎我的位置嗎?
  • 誰偷了我的臉?遍地開花的人臉識別,被忽視的巨大風險
    如果要獲取我的指紋,我是知道的,而且指紋洩露後,別人也不知道這個指紋是我的;但人臉洩露後,馬上就能知道是我,其他人都可以迅速鎖定我。人臉識別技術的推廣者往往會用「便利」、「安全」的說法,但普通民眾更可能是「冤大頭」的角色。在現代社會,一個人的匿名性相當重要。你並不想所有舉動都被毫無遺漏地永久記載下來,曝光在每一個人的面前。匿名性是現代社會運作的基礎。
  •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前兩天,明星航空裡程積分被盜一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吳磊、李晨、江映蓉等諸多明星的航空裡程積分被陌生人盜刷,近日,又發生在張萌身上一件比裡程被盜還可怕的事情,張萌的個人隱私洩露,身份信息被盜用辦會員卡,凌晨發文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 天機不可洩露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講?
    在很多影視劇等文學作品裡,總會出現這樣一句臺詞:天機不可洩露。說完這句臺詞後的演員們,常配以莫測高深的或微笑或冷酷或空洞等等蜜汁表情,兩個眸子中還要閃出一股子耐人尋味,嘴角再微微上揚,似乎滿口的宇宙真理就是寧可憋得臉發紅也不告訴你…這就是一個合格的演員。「天機不可洩露」這句話最早出自《紅樓夢》第十三回,「天機不可洩漏。